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W 次

在閱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讀後感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讀後感 1

李希貴的《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他以獨特的視角,以一箇中國教師的身份,在36天裏,在美國的課堂裏,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式,他常常驚訝於東西方教育既顯而易見又難以察覺的相似和不同。因此把自己在美國校園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悟用筆娓娓道來,與我們分享。

由於中西教育理念和方法不同,我只談自己的一點真實感受。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嗎?”這個問題還需要回答嗎?在國內,這個耳熟能詳的句子,已經在校園裏響徹了20多年,它甚至已經成爲我們的一個原則性口號,以至於到今天,大家感到已經無需再提了。但在看中國教師的課堂實錄和點評中,直率的美國同行戴維先生卻發問: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嗎?因爲他發現了一個又一個的細節與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相悖:錄像師只攝教師,很少攝學生。老師說話有字幕,而學生的發言卻沒有;學生回答問題需要得到老師的批准才能站起來,坐下去;點評課上老師們點評的精力也大都放在了授課教師的身上,他們對授課教師在課堂上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關心備至,而對學生活動的關注卻又少之又少……

學生如果是課堂的主人,在自己的“地盤”上,還用如此小心翼翼,如此不受重視嗎?如果我沒有看到李老師這真實的美國教育之旅,自認爲能營造和諧溫馨的教學氛圍,能在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就足以把學生當成是課堂的主人了,因爲我們一直這樣說,也一直這樣做。沒想到老外卻如此關注細節,如此關注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我甚感驚訝。我們評一節課的成功與否,往往是對教師的教大加評論,很少關注學生的學,只注意教師要怎樣教,分幾個環節,哪些是重點。而對於學生來說,我們只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一步步引導學生走上我們設計好的路程,然後我們圓滿無誤地直奔目的地,最後我們以學生的成績一錘定音。這就是我聽到的,看到的,也是這麼一路走來的中國式的教育。

因爲中西教育方式的不同,我們無法比較什麼,比如說學生在課堂上需得到教師的許可才能起立或坐下。這是中國教育文明禮儀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因爲我們的課堂是一個有五六十人組成的大課堂,和美國的小班化教學遠不能相比,如果沒有一定的規矩學生豈不亂作一團,課堂教學一定無法正常進行。

我們再看哥大的校園裏,在偉大的教育家杜威雕像旁邊,掛着並不是哥大曆任校長的大幅照片,而是那些優秀的清潔工和守門人。因爲“每一個崗位都可以創造奇蹟,也理應受到尊重。”在哥大,廚師可以成爲專家,圖書管理員也可以成爲專家,校園裏處處洋溢着對“小人物”的尊重。在點評課例時,李希貴還專門強調除了要請專家點評外,必須請一些美國優秀的教師參與進來。沒想到又受到美國同行的反問“難道中小學教師不是專家?”。在他們眼裏中小學教師就是專家。可在我們國人的眼裏,教育專家是在那些在教育科學研究所裏、在高校象牙塔裏、那些滿腹經綸到處作報告的學者。我們這些小人物如果誰敢自詡爲專家,那會被人們笑掉大牙,會以爲神經有點不正常呢。難怪李希貴感慨萬千,“千百年來,我們始終不能在校園培養出自己的教育專家,教師壓根兒不敢有這樣的理想。”這大概就是中外教育理念的差別。

我無法改變什麼,但我開始審視自己,思考教育,努力將這種思考向着“以人爲本”的教育靠近,努力做一名好老師。

《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讀後感 2

看了《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內心的感觸頗深,對教育家李希貴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從他的書裏,我們不僅能瞭解西方發達教育的理念及一些具體的操作模式,更難能可貴的是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我們教育上缺少的細膩和靈性,感受到了中國未來教育的曙光。同時,也讓我對我的二十四年的教育之路有所感悟。

自從跨進幼兒園的大門之後,我知道做一名幼兒教師是不容易的,而要做一名愛孩子的幼兒教師更不容易。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幼兒教師的要求、水平、自身素質也越來越高:“立志高一點,做事多一點,嘴巴甜一點,眼界寬一點,心地善一點,腦筋活一點,微笑真一點,感情深一點,行動快一點,說話輕一點,脾氣小一點,理由少一點。”這十二字方針道破了做一名合格幼兒教師所具備的基本要求。怎樣做好一名愛孩子的幼兒教師呢?要用真心去愛孩子,要用快樂去感動孩子。

作爲一名幼兒教師的我,首先要熱愛和尊重每位幼兒。走進孩子的童心世界,瞭解每位孩子的性格特點,感情世界、和家庭情況。用平等的眼光去對待每位孩子,使孩子同時也喜歡你,願意和你玩,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在一日活動中要時時關注他們。哪怕一個鼓勵的眼神,拉拉手、摸摸他的頭,都傳遞着我們對孩子的愛。我們還採用多鼓勵、多表揚的方式,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在教育活動中及時給予孩子評價,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同時也是對孩子的一種肯定。如:哲哲小朋友的畫畫基礎不是很好,每次畫面都是髒兮兮的,色彩也不夠鮮豔。

有次他畫了一幅花樹,他在花樹裏畫了各種各樣的花,每朵花都塗上了同一種鮮豔的顏色,照理說我們中班要求他們學習漸變色,但是對於他我放低要求,能用同一種鮮豔的顏色均勻塗滿就可以,哲哲這棵花樹顏色比以前鮮豔,畫面也乾淨,我獎了兩顆五角星給他,沒想到高興得叫了起來,回到座位上告訴了同伴:我得到了兩顆五角星;放學時奶奶一進門他就跑過去把好消息告訴了奶奶,“奶奶,我今天得到了兩顆五角星”,奶奶表揚了他。奶奶、哲哲都露出了笑臉。現在每次畫畫他都很認真。愛是建立良好師幼關係的“基石”,是打開教育之門的“金鑰匙”,是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滋補品”,而作爲新世紀的幼兒教師,我們要從多個方面教育孩子,使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發展。用慈母般的愛去溫暖孩子的心靈,用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位孩子,必能與孩子之間搭建起“愛”的橋樑。

不記得是誰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便學會譴責;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懼中,他便會憂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便學會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歡迎的生活環境中,他便學會鍾愛別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誼中,他便會覺得生活在一個多麼美好的世界。”那麼,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快樂的環境中呢?我想,他的心情一定是快樂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是營造快樂環境的根本,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甚至只是一個小小的眼神,都是孩子快樂的源泉。如:那天飯後我帶班,在陰暗的大樹下讓幼兒看故事書,正正搬着椅子出來,我說:“你找陰暗的地方坐下吧!”可正正卻說:“我今天就坐在許老師身邊吧!”當時,我忙說:“好、好、好”他就這樣坐在我身邊看書了。原來小朋友連這麼一點時間也不放過,願意和老師坐在一起。孩子樂意和我在一起,與我交往是我最大的快樂和滿足。

我選擇了這個職業,就要爭取做到最好。讓我們以激情爲旗,用青春作注,拼一個無悔的青春!

《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讀後感 3

每當在課堂上聽到所答非所問的回答,每當批改到錯題如此之多的作業,每當看到課間故意打鬧學生,此時的心情非常糟糕,體會不到一點職業幸福感。看了李希貴教授的《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一書,書中寫道,要給學生一些犯錯誤的機會,學生在課堂上只有不斷的犯錯誤,才能不斷地發現問題,課堂上五花八門的結論本身就是教學資源,錯誤的回答更應該成爲師生共同解決問題的跳板,學校本身就應該成爲允許學生犯錯誤的地方。

在學生成長的歷程中,不知要摔多少次跤,碰多少次壁,犯多少次錯,只有經歷錯誤,才能不斷的反思總結,真正掌握知識與技能,學會做事、做人的道理,才能不斷的成長起來。還記得陶行知先生獎勵犯錯誤的學生三塊糖果的故事吧,看來陶老先生也是認同這一點的。作爲一名教師,不但要理解、包容學生犯錯誤,還要在課堂上給學生製造一些犯錯誤的`機會。有一首小詩說的好,讓他做事,讓他做事中明白責任;讓他受苦,讓他在受苦中懂得珍惜;讓他失敗,讓他在失敗中獲得對失敗的免疫;讓他流淚,讓他在流淚中體會淚水鑄造的堅強。

作爲教師,如果能這樣認識我們的教育,認識我們的學校,我們就有理由讓孩子們更多的暴露一些他們原本就該有的“美麗”的錯誤。如果早點認識到這些,我們就會用一種平和的心態面對孩子,面對孩子那些美麗的錯誤。

《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讀後感 4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課堂提問時總是有一些孩子每次都舉手,讓老師面臨兩難:既不能每次都只提反覆舉手的同學、不提其他同學;又不能不提反覆舉手的同學、不忍心讓他們失望。於是有時候一節課幾乎成了某兩、三個孩子的“答老師問”專場,長此以往舉手的更加積極,不舉手的更加沉默。怎樣做到兩全?怎樣鼓勵更多的同學勇於發言?在李希貴老師的《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中我找到了一點答案。

在一次聽課中,李老師發現亞洲組的同學都感到有些壓抑,因爲在一個不是以母語授課的班級裏,面對着許多以母語發言的強勢的同伴,亞洲組的同學在語言上處於明顯的劣勢,他們在課堂上不自覺地把自己邊緣化了。越是這樣,那些以英語爲母語的學生便越強勢,甚至有些旁若無人。到最後他們幾乎壟斷了課堂的發言權。由此李老師想起了他聽過的另一節公開課。在40分鐘的課堂上,一位招人喜歡的高個子女孩竟17次站起來回答問題。而且每次都是那麼精彩。聽課者的掌聲一次次地響起來,但課堂上的其他學生卻無法興奮起來。因爲在找不到自己位置的課堂裏,誰都沒有情緒去興高采烈。課下,李老師曾經問過那位公開課的老師:“爲什麼讓一位學生佔據了幾乎整個課堂?”她似乎有些驚奇:“難道我們能夠阻止孩子們發言嗎?那樣,不是太不尊重他們了嗎?”於是《如何在不傷害強勢孩子的前提下對他們說“不”?》成了李老師探究的問題之一。

後來一位美國小學老師向李老師介紹了她的各種有趣的方法。其中有一個“發言棒”的策略簡單有效。大意是這樣:每堂課她只發給每位小學生五根發言棒。有了這個限制,強勢學生開始思考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時候不該說,如何把發言棒用到當用的地方;而平日裏專當聽衆的.學生,也在掂量手上的發言棒,該出手時也開始出手了。

這位美國教師很認真地告訴李老師:“不要以爲縱容強勢學生僅僅會傷害弱勢學生。即使是對強勢學生來說,也是很大的不幸,因爲,一個人一旦離開校園,踏上社會,還是一味地強勢下去的話,他們可能走向人生的失敗,一個成熟的社會是不會容許他們處處強勢的。”

這個故事讓我有種“撥雲見日”的感覺,記得郭冬臨的小品《有事您說話》演繹了不會說“不”帶來的煩惱,而在生活中,包括在教室裏,我們也要學會(或者是狠下心)對成人、對學生、對孩子說“不”,讓“不”帶來更加愉快的生活,讓我們的課堂對所有的學生都相對公平!

《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讀後感 5

最近讀了一本好書——李希貴老師寫得《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以前也讀過一些關於美國教育的相關文章,或許自己是中國人的緣故吧,看到那些字裏行間對美國教育進行大肆讚揚的文章,內心裏總有一些說不出的味滋味,很複雜。帶着些許的不服氣開始了我的閱讀之旅。瀏覽本書目錄,一個個新穎的標題映入我的眼簾: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嗎?”“家常飯”與“法國大餐”、爲什麼要讓學生都在課間擠廁所、美國的教師怎樣佈置作業、美國人也會耍心眼、中國式的無所謂、主人意識:從棒球場到教室……這麼多新鮮的名詞,我的內心充滿了好奇。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嗎?”這個問題還用回答嗎?在國內,這個耳熟能詳的句子,已經在校園裏響徹了20多年,它甚至已經成爲我們的一個原則性口號了,然而哥倫比亞大學的課程專家卻向我們的教育專家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因爲他在觀看我們帶去的`教學錄象時發現了這樣的問題:攝象機在課堂上爲什麼只攝老師?爲什麼所有教師的聲音都有字幕,而學生回答問題時,卻沒有字幕,無意的疏漏爲什麼發生在學生身上?難道連我們編輯錄象的工作人員都這樣看不上學生嗎?爲什麼課堂上的老師總是“抓”着學生,一個一個地提問題,其他學生這時候還能學習嗎?“很好,坐下!”戴維先生模仿了一位教師用手指往下一點的動作說:“學生回答了問題還不知道坐下嗎?爲什麼老師還要這樣手指一點,說一句‘很好,坐下’呢?要知道,這樣做,小孩子連點面子都沒有了,這不是在扼殺小孩子的自主能力嗎?”“中國的老師不是把學生當作課堂的主人嗎?主人在課堂上還要這麼小心翼翼嗎?是啊,許多時候我們對一些嚴肅認真的事情,只是口頭說說而已,真正做起來,卻又是另一回事了。也許我們並不缺少理念,真正缺少倒是躬行實踐。

作者還寫到:在美國海軍學院考察,發現他們介紹學校的專題片自始自終講述的是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過程,畫面始終以學生爲中心,看上去頗有些激動人心。看來老外看問題的視角真的有些不一樣。靜下心來想一想 “以學生爲中心”的口號只與課堂有點關係,校園裏其他的一些舉動似乎與學生沒有多大幹系。這或多或少會帶給我們一些啓示吧!

看得越多,內心的感觸越深,對教育家李希貴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從他的書裏,我們不僅能瞭解西方發達教育的理念及一些具體的操作模式,更難能可貴的是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我們教育上缺少的細膩和靈性,感受到了中國未來教育的曙光。雖然改變目前的教育現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會通過了解發達國家的教育現狀,反思我國教育的缺憾,拓寬我們的教育視野,豐富我們的教育情懷,提升我們的教育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