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讀後感範文大綱

《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讀後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6W 次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讀後感範文

  《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讀後感1

最近,讀過一些關於教育的書,其中李希貴的《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本書是李希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訪學期間,和美國教育專家、教師一起分析課堂,碰撞教育智慧的經歷。在這36天裏,作者完全沉浸在哥大教育學院民主教育的濃厚氛圍裏,近乎貪婪地尋找着一切可以學習的機會,如飢似渴地吸收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營養。這36天是智慧激盪的36天,也是作者深入思考、審問的36天。這些思考極有價值,爲我們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個瞭解中美兩國教育精髓的極好的視角。

作爲一個教育者的思考日記,整本書裏的情感絕不掩飾、不做作、不奉承,記錄的是真實的感受,追問的、反思的是當前教育現狀中存在問題,正是這種記錄、追問和反思,引起了我的共鳴,甚至是給我很大的震撼。

“平等”是我們新課改的一個重要觀念,作者一上來就提到了美國人對我們提到的問題:“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嗎?”,美國教育專家從作者帶去的幾節課的錄像中找到種種不把學生當課堂主人的細節,如“請坐下”;美國教育專家竟然模仿着錄像課的老師手指往下一點的動作說:“學生回答了問題還不知道坐下嗎?爲什麼老師還要這樣手指一揮,要知道,孩子這樣一點面子都沒有。”他還認爲中國的老師總是“抓”着學生,一個個地提問題;而專家點評課時又幾乎都圍着老師轉,基本上不關注學生。雖然,這一連串的質疑讓李希貴頗爲尷尬,但確實讓他有所反思:我們在口號上喊着平等,但骨子裏遠沒有平等的意識和行爲。

給我印象更深刻的是通過這本書我瞭解到在美國的中小學校中,不管是管理,還是教學,他們都極其重視“生活細節”,越具體的問題,越能夠引其教師與管理者的重視,他們研究的是“小問題”。就拿兩國的學校守則來看,美國重視對學生日常生活習慣的培養,而我們則重視其行爲品質的培養,同樣是道德習慣教育,美國比較注意生活小節,我們卻喜歡把目標定得很高。

在教育測量與評價方面,美國也很重視應試,只不過,他們能夠以科學的方式優化應試教育,能夠通過多次考試來衡量學生的素質,在作業方面,也總能以富有創造性的問題讓學生自主地完成,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並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尋找答案。

在這短暫的教育觀察中,作者所發現的是中美兩國在教育觀念甚至文化制度上的巨大差別,他在尋找,更在反思自己的人生閱歷,他要“等一等自己的靈魂”,讓那雜亂的思考變成有啓發性的文字,而此時,我們所讀到的,便是他對教育的執着追求。

我相信,讀過這本書的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應該會有很多觸動。如何將先進的理念切實地融入生活,如何更好地組織好課堂的每一分鐘,如何讓學生的生活因爲教育而真正得到拓展改善,是實際教學中面臨的一個個切實課題。我們的教育該走向何方,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可以做些什麼?我們真的需要好好思考。

  《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讀後感2

孩子學校佈置家校共讀活動,倡議家長寫讀後感,女兒相應號召,要求媽媽“必須寫!”於是,爲滿足女兒的願望,也爲珍惜這次互動機會,我在忙完家務之餘,就一直在書櫃前踟躕、打量,考慮選哪本書適合與老師或家長朋友們作交流。上下巡視一番,《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一下子跳入眼簾,我將其抽出,小心翼翼地摩挲書面、凝視着作者那深邃、剛毅的目光,禁不住回憶起初讀此書時的如飢似渴、夜不能寐,於是展卷落座,再一次捧讀起來。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嗎?”這個看似不需要回答的問題是本書開篇,也是作者這次作爲哥倫比亞教育學院訪問學者的第一天,開始自己36天教育之旅、思考之旅的起點。再具體說,這個問題源於作者首日與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一位課程專家共同觀看中國教師常態課堂實錄時聽到的質疑:爲什麼攝像機在課堂上只攝老師?爲什麼只見老師在那裏指手劃腳?爲什麼所有老師的聲音都有字幕,而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卻沒有字幕?課堂上老師總是“抓”着學生一個個的提問題,其他學生這時候還能學習嗎?

作者寫到這位西方學者的率真讓他感到了思維的威脅,而我,作爲信奉並推行“學生主體”口號的人看到這裏冒了冷汗:這些現象我們平時恐怕是司空見慣了,我們甚至還可以做很多下意識的解釋,說“常態課堂機位有侷限”、“這樣的字幕設計可以使觀者清晰教學環節”、“老師這樣的課堂提問在班級授課制情況下很正常”等等。殊不知這些“習以爲常”恰恰暴露的出“學生是課堂主人”這一看似深入人心的課改理念,實際還僅僅停留在口號階段,並未成爲廣大教師內心的認識。很多根深蒂固的落後觀念仍然深深盤踞在教育者的內心並真正指導着他們的行爲——“口號”喊得再震天也只能是“口號”。由此,我又聯想到兒子的開學典禮,典禮上很多關心學校發展的來賓,一系列程序、一個講話和表態害得缺覺的孩子睡着了——看來他沒有感受到開學的快樂而是無聊;聯想到我們見到的一幕幕課堂實景,少數“精明”的孩子揣摩着教師的問題、投其所好地提供着配合的回答、享受着老師一個個讚賞的目光——事實上,更多的孩子無所事事,沒有機會體會“主人”的被關注、被尊重。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作者在這一問題上與西方學者有強烈的共識,這在文中的另一個話題也有充分體現,那就是——對強勢學生說“不”!

記得我們小時候,每家都有三五個孩子,這其中註定有一個思維敏捷、反應快的,這樣的孩子往往在平日的吃、穿、玩兒等方面處處佔先,這些“強勢孩子”的表現實際是一種資源緊缺下的'“弱肉強食”。當下,都是獨生子女,這些小皇帝、小公主們在家裏各個唯我獨尊、當仁不讓,可到了學校、進了課堂可就不同了——班級像個大家庭,課堂裏的小夥伴中也同樣有少數“強勢分子”,他們表現出的強勢往往是搶佔課堂有限的時間資源,這一點中西方沒有不同。作者在考察中就觀察到這種現象,只是比起我們的“見慣不怪”,作者欣慰地看到美國老師的巧妙做法:課上,老師只發給每位小學生五根“發言棒”,有了這個限制,強勢學生開始思考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時候不該說,如何把“發言棒”用到當用的地方。而習慣當聽衆的學生,也掂量着手上的發言棒,該出手時就出手了。過後訪問這位老師,他談到這樣的觀點:“不要以爲縱容強勢學生僅僅會傷害弱勢學生。即使對強勢學生來說也是很大的不幸。因爲,一個人一旦離開校園,踏上社會,還是一味的強勢下去的話,他們可能走向人生的失敗,一個成熟的社會是不會容許一個人處處強勢的”。我們的老師們會怎樣看待這件事呢?我們的家長經常有進課堂,我們在看到自己孩子課堂充分展示時的開心、看到自己孩子次次沒機會的落落寡歡、乃至無所謂,我們的心裏會怎樣呢?我是真心期待我們的課堂也有這樣的“發言棒”。

《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是李希貴先生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訪學期間碰撞教育智慧的經歷,這36天的智慧激盪之旅,教育思考之旅天天精彩,全書爲教育界人士客觀清醒地看待我們的工作提供了一面面鏡子;爲家長們瞭解中美兩國教育精髓提供了一個個不同的視角。我愛不釋手,推薦您也看看!

  《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讀後感3

李希貴的《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他以獨特的視角,以一箇中國教師的身份,在36天裏,在美國的課堂裏,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的教育方式,讀了這本書除了感受到中西文化及理念的不同外,有些相同的理念引領下卻有截然不同的做法。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嗎?”這個問題還需要回答嗎?在國內,這個耳熟能詳的句子卻已經在校園裏響徹了20多年,它甚至已經成爲我們的一個原則性口號,“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這句話早已深入每個教師的心靈。但事實上我們真的把學生當課堂的主人了嗎?在看到中國教師的課堂實錄和點評中我們自認爲能營造和諧溫馨的教學氛圍,能在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就足以把學生當成是課堂的主人了,因爲我們一直這樣說,也一直這樣做。能拿出去的課當然是好課了。然而直率的美國同行戴維先生卻發問: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嗎?因爲他發現了一個又一個的細節與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相悖:錄像師只攝教師,很少攝學生。老師說話有字幕,而學生的發言卻沒有;學生回答問題需要得到老師的批准才能站起來,坐下去;點評課上老師們點評的精力也大都放在了授課教師的身上,他們對授課教師在課堂上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關心備至,而對學生活動的關注卻又少之又少……

課堂的主人,在自己的“地盤”上,還是如此小心翼翼,如此不受重視,學生還能被稱之爲課堂學習的主人嗎?如果沒有看李希貴老師的書我們永遠都不會對自己的做法產生懷疑。當然中西方的課堂也是無法苟同的,我們的課堂是有五六十人組成的大課堂,而在西方大都是小班化教學,如果沒有一定的規矩課堂將亂作一團。我們無法改變這些,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教學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我們可以在評課時更多的關注我們的學生,關心他們學的怎麼樣。

我無法改變什麼,但我開始審視自己的教學,思考我們的教育,努力將這種思考向着“以人爲本”的教育靠近,努力做一名無愧於心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