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論語》讀後感(精選30篇)

《論語》讀後感(精選3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論語》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論語》讀後感(精選30篇)

《論語》讀後感 篇1

中華文化博大精神,作爲一名中國人,我認爲,國學經典纔是我們語文學科真正所學習的。

總之,《論語》記載了仁,孝,信等道德範疇,我們必須要認真閱讀這一部學習的典籍。我認爲,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很少有著作能夠像《論語》這樣長久而深遠地影響着中國的歷史。

也正因爲這樣,我對《論語》的態度一向是隻敢仰視而不敢觸及。在今年暑假,我又從書櫃中找到這本書,揣摩一下內在的文字。

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簡單意思就是三個人裏面必定有一個是我的師傅,而經過我們的揣摩以後,得知:這句話的意思是想讓我們在學習方面,要學會謙虛,告訴我們一個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道理。

所以我認爲,《論語》不但教我們學習的知識,還讓我們學會了怎樣處人遇事。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實自己的過程,懷着愉快的心情去對待它。另一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也在強調溫習舊知識的重要性,還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從表面上看,要“溫故知新”很困難,但只要你換一個角度去想,總會有新的發現。而我們也從過程中獲取了更豐富的經驗。孔子的這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現代教育人士提倡的。

通過細讀《論語》,僅閱幾句話,就收穫了這一學習方法,我們真的應該多看一看這些古文,讓其他人對你刮目相看!這也是對現在初中階段文言文的一個練習。

論語,它就像一盞引導我們向前的明燈,教會我們做人,論語就是一種教育,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論語》讀後感 篇2

從小我就喜歡讀書,對書愛不釋手。每次手中捧着一本書,我心中就感到無比的欣慰。尤其是遇到好書,總是百讀不厭。

有一天,媽媽給我帶回一本《論語》,我高興極了。我早就從電視裏看到不少地方興起學習《論語》的熱潮,早就希望自己也能讀到這本書,沒想到現在就能一飽眼福了,真是快哉!

《論語》歷行了兩千多個春秋,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它是一本記錄了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其中有不少言論頗具哲理,閃爍着智慧的光芒。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被歷代當朝者治理天下所用。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的意思是:學了又按時溫習,不是很愉快嗎?自從閱讀了論語之後,我對學習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每天放學都會認真地把學過的知識再複習一遍,果然。我的成績越來越好,我也越來越有成就感。這可都是論語教誨有方呀!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歡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我十分羞愧,因爲以前,不論是發試卷或是發作業本我都要最新最乾淨的,這是私心在作怪,論語使我認識到了錯誤,讓我明白了要爲別人付出。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常憂愁。我明白了,要做一個心胸寬廣的人,不要爲一點小事斤斤計較。

論語使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讓我的生活充滿陽光,也許每個人讀論語都會有不同的心得,我也不例外。在這個浮燥的社會中,我只想企圖尋找一片寧靜的歸宿,尋找一片文化的淨土。做自己能做之事,行自己能行之事。

上無愧於天,下無愧於地,足矣!我喜歡讀《論語》。

《論語》讀後感 篇3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二十個篇章,言簡意賅而又面面俱到地講述了人世之道。

《論語》的學而第一篇中,我記憶猶新的是這句: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白話文的說法就是:花言巧語,一副討好別人的臉色,這種人很少有仁慈的。

細想之下,與現實生活非常貼切。這些人,之所以討好他人,無非是看在那個人的地位、權利與金錢上,希望這樣的虛情假意可以得到他人的讚許,使自己在烏合之衆中脫穎而出,得到官職、金錢與權勢。

如果所討好的人失去了金錢,失去了各種權利,這種僞君子就會翻臉不認人,將原先不能稱之爲交情的“交情”一筆勾銷,絕口不提。就算原先被討好的人問起,也只會被很不耐煩地打發走。這時,後悔、憤怒都因爲金錢與地位的失去而喪失了發泄的權利。

花言巧語的人,通常都心懷鬼胎。真心的讚美不需要過於華麗的詞藻。他們的最終目的都是一致的:用關係登上高位,再用言語迷惑當時的上級,討的歡心,再借此關係高升……如此循環。這類人,在社會上,更確切地說是在職場上早已數不勝數。

在生活上,這類僞君子也不算少。一些小販,爲了推銷不合格的商品,除了誇大商品的功效外,還會百般討好客人:事業有成、學習進步、身體健康、萬壽無疆、萬事如意……說這些話的時候還滿臉堆笑。這些假心假意的祝福讓顧客盛情難約,不由自主地掏錢買下。等到發現商品的劣質後,小販早已不知去向。

做一個真實的人,杜絕虛僞。腳踏實地,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自己的努力所換來的一切。無論如何,都問心無愧。

《論語》讀後感 篇4

《論語》是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行。此書也蘊含了許多關於學習的態度與方法。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是孔子對學習的看法,他認爲只要自己感興趣,把所學得當作一種愛好,一種快樂,就一定能學好它。當然,在今天,我們依然認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爲我們發自內心地喜歡,就能夠集中全身的精力,激發潛能,從而促使自己走向成功。

有了學習的興趣還不能夠走向成功,還需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與態度。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這是孔子對待學習的態度,他認爲對待知識時,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可事實上,我們很難知道自己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或者說人們很多時候不願承認自己不知道,認爲這樣很丟臉,這是一種不正確的心理。我們應該保持謙卑的學習態度,切不可不懂裝懂。在有了良好學習態度的基礎上,我們再來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認爲學習和思考應該結合起來,不能只顧一邊。現在社會,中國學習就是屬於理論方面十分優秀,但是動手實踐能力與自主探究能力就比較弱了。在這點上,我們應逐步提高學習中探究的能力。這點是非常重要的,但光有這點還不夠,有些人學了後面的,忘了前面的,這樣的學習也是不好的。所以,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這是孔子提出的另一種學習方法。溫故以前學過的知識可以讓我們對此掌握得更加牢固,並且還可能發現一些新的知識。

有了這些,還需要一個“領導者”——夢想。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見周公。”這是孔子在步入遲暮之年還未實現夢想時發出的感嘆,但他並沒就此放棄,而是心懷夢想,對生活充滿希望。夢想就像太陽,沒有夢想的人,生活中就如同失去了陽光,整日在黑暗中度過,怎麼會對生活充滿希望呢?

夢想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動力,但也有人心懷夢想,卻止步不前。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孔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許許多多的人同這位遊子一樣,雖然心懷夢想,但是覺得夢想太遙遠而放棄,但你有爲此努力過嗎?還有一種人,他們爲夢想努力過、奮鬥過,但在面對衆多困難時,他們被壓倒了,而他們對自己說:“我努力過了。”但你們爲什麼不問問自己:“我拼盡全力了嗎?”如果你做到了這些,那麼你離成功就不遠了。

這本著作中所蘊含的博大而深厚的思想至今仍被世人視爲至理名言,給世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論語》讀後感 篇5

寒假中,我在爸爸的要求下,背完了《論語》,使我對孔子的思想有了初步的體會。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人,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論語》是語錄體著作,涵蓋了哲學、政治、倫理、文學、道德等諸多方面,內容十分廣泛,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編纂而成。

通過對《論語》的背誦,使我瞭解到孔子對各個方面的深入理解。孔子作爲偉大的教育家,實行“有教無類”,只要“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他教育學生從不分貧富貴賤,只要拿十條幹肉作學費,他沒有不教育的,使教育不再是貴族的權利,他開創了私人教育的先河。從這一點來看,他不愧爲是個偉大的教育家。他對學習和思考的論述非常精闢,比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學習不思考,就會糊塗。只思考不學習,便會疑惑不解。說明“學”與“思”結合纔是學習的正確途徑。

通過對《論語》的背誦,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我決心在以後的生活中努力的去踐行它。

《論語》讀後感 篇6

我讀了論語這本書中說的: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尼,小車無月,其何以行之哉?讓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做人就要做一個守信用的人,要說話算數。

就比如我家吧。有一次,我考試考了一百分,爸爸非常高興,我說:爸爸,我考了一百分你不帶我去哪玩一天,爸爸毫不憂鬱的答應了,打算下星期天帶我去雲臺山玩,我高興的不得了。因爲我從來沒有去過雲臺山,時間過的如流水一般,轉瞬間到了星期天。我迫不急待的去問爸爸什麼時候去,爸爸說:“今天太忙了,沒有時間,改日吧!我的心霎時間由高興到難過”。我說:“爸爸你不想去,就別說,說出去話就如潑出去的水,要說到做到。”

媽媽下班了,我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媽媽爸爸說了一頓,媽媽說爸爸做的不對,答應小孩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能演而不信。

雖然這次我沒去雲臺山,但是讓我明白了一個做人的道理。在這裏,我想對我們班的同學說,做爲一名好學生,更要誠實守信,善於勤學。

《論語》讀後感 篇7

當我翻開那本厚重而又不厚實的泛着濃厚的油墨氣息的千古佳文時,我再一次的,被震撼了!

《論語》是記錄孔子以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體散文。其內容,涉及政治、教育、禮樂、處世等等,是儒家文化基礎所在。它不僅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在東亞乃至歐洲也有重大影響,是中外人士研究中國文化的必讀之作。

打開《論語》,我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空隧道,孔子留下了許多使我們對生活,對學習永久反思,並值得我們借鑑的文字。他的言行深及學習,孝道,德行,爲政。使我驚歎不已!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要數:孔子的快樂人生觀!

其實,人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論語》中說到,有一天孔子的學生司馬牛憂傷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偏偏我沒有。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子夏就說:“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這代表了《論語》所倡導的一種價值觀念:人首先要能夠正確地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裏接受下來。每個人相對與他人都有不如他人的地方,或者某天不如意的事情“砰”地降臨在你的身上。如去年的地震中的青海玉樹人,特大山洪泥石流的甘肅舟曲人。他們(她們)有的瞬間失去了父母、兒女、兄妹等親人;有的瞬間失去了熟悉的家園,這時要他們(她們)用怎麼的心態來面對?!天災,人們無法預見、有時又無法避免。在天災已經發生時,只有去接受它。不要過分地糾纏在裏面,整日呼天搶地,這隻會加重你的苦痛,就像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一樣。

然而,我們的第二個人生態度就是儘自己的可能、用自己的能力做事去彌補遇到的遺憾。災害已發生、悲劇已上演、迅速地正確面對這些困苦,思考如何去減少損失、重新站起來。此時,支持我們站起來的是內心的淡定與坦然。《論語。憲問》中談到“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如果你心懷很敞亮,內心很仁厚,你就有一種坦然的勇敢,去直面你的悲痛與遺憾。當一個不幸降臨了,悲痛是難免的,而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儘快過去,這樣我們才能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多有價值的事情,我們纔會活的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如何做人,是一個終生的課題。《論語》告訴我們許多爲人處世的道理,這是一座思想的寶庫。認真地研讀,細心地體會,努力地實踐。我們的境界必將得以提升,我們的人生一定會產生積極的變化。讀《論語》令我受益匪淺。今後,我還要更加細讀《論語》,細讀這中華悠悠千年的智慧,讀懂這其中的做人道理與處事方法,品嚐這暖暖的心靈美味。

《論語》讀後感 篇8

今天我拿的繪本是《論語》,雖然沒有全部讀完,但是讀了裏邊的個別章節,就覺得很深奧。

孔子都說:“學過的東西要隨時複習,這應該是一件快樂而高興的事情。”我也要經常複習學過的知識。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的嗎?所以我很歡迎好朋友去我家玩。

我還要每天反省自己的過錯,一定要改正。

《論語》讀後感 篇9

《論語》是集合了孔子生平講學和門下弟子言行的一本智慧語錄,其中所體現的先賢聖人的思想,貼近普通人的現實生活,點明瞭人生的真諦。千年時光並沒有改變人生的本質,無論過去還是現在,生命的絢爛最終將歸於平淡,充實而自在的生活纔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說學了能按時溫習,不也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得人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理解我,我卻不抱怨,不也是君子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說你十五歲有志於學習,三十歲自立,四十歲遇事不疑惑,五十歲懂得天命,六十歲聽到什麼都能理解,七十歲隨心所欲而不越出應有的規矩。人的一生不要虛度,要立志做大事。

從《論語》這本書中,我學到了很多的人生道理:待人要真誠,不要花言巧語;孝敬父母,尊敬兄長,這是一種美德;學習要老老實實,不要不懂裝懂等等的人生大道理。

《論語》這本書是一本好書,它可以幫你悟到人生中的許多大道理。

《論語》讀後感 篇10

老師讓我們學習《論語》,在所有論語裏,有一則是我印象最深,最有感觸的一側論語,那便是:“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這則論語是說:經過了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後一個落葉的。它告訴了我們:只有經過艱苦的環境的磨鍊,才能更加體現出人的毅力和意志。

有一次幫母親拾柴火,夥伴們陪着我一起去。可那些樹枝卻是長滿了尖刺,朋友們時常被扎得鬼哭狼嚎,我的手也難遭厄運,被扎出一道道傷口。漸漸地,夥伴們放棄了,便勸我陪他們一起玩。我看看身旁滿頭大汗的母親,咬了咬牙,一口回絕朋友,又埋頭幹了起來。

下午回到家裏,媽媽替我挑出手中的小刺,誇獎了我。那時的我,手上的疼痛依舊掩遮不住心中的喜悅。

不經風雨,怎見彩虹?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一個人,不可能沒有經歷過逆境。逆境中的掙扎求存固然是痛苦的,更是難熬的,也是辛酸的。可是,只有在逆境中我們才能進步,才能磨鍊自己。

古人有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這個社會裏,你不逆流而上,只在原地踏步,別人就會超越你,適者生存這個道理,人人皆知,我們應該學會磨鍊自己,不管條件怎樣惡劣,環境怎樣艱苦,我們都應堅持下來,做一棵不懼“歲寒”的“松柏”。

風浪越大,九越戳越勇,任憑他的摧殘擊打,我們都要逆風飛翔。

《論語》讀後感 篇11

近來翻閱《論語》,我在其中瞭解、領悟。我想對孔子說,你的思想,在經歷漫長的千年隧道,依然在我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滋長着,不曾停息。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從中我讀懂了你,讀懂了你那博大精深的學問的來源。請允許我在此將筆稍微拐一下。縱觀世界文學史,最爲悲壯、高亢的詩文,往往是在人生最激烈、慘痛的旋渦裏分娩。因爲寫它的不是筆,是生命的孤注一擲。

你是首次提出“有教無類”,認爲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權利。在教 育實踐上您提出了很好的建議: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應該“誨人不倦”,“循循善誘”,“因材施教”。你認爲學生應該有好的學習方法如“舉一反三”、“溫故而知新”;學習還要結合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好學“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習態度要端正。您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啓發和教育的重要意義。

我想對孔子說,當你在世界的某處地方停駐,留下的是你的淵博,教出的是無窮的學子,我爲你感到自豪。你渴望着統治者的賞識,可卻從不因此而違背自己的原則。你那談泊名利,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質,讓我懂得了一個人學到的知識,別人是拿不走的,因爲它已成爲個人的財富,是心靈的智慧。只有用自己的才智觀察周圍的世界,並認真地思考,得到的答案才真正屬於自己。正如一個人的氣質,不能拿別人的一樣,必須經過個人的學習,長期的訓練才能成爲一個知識淵博,通曉世界的人。

孔子,在你的弟子整理出的《論語》中,記錄了你一生的言語,不管是道德,學問,還是品質我們都得到了昇華,如滾滾的江水永不止息,你的知識已貫通中外古今,你的博大胸懷令你那上千個弟子臣服,更令我驚歎。孔子,我想對你說,當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當老師在傳授知識時我想起了你那“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是呀!只有這樣才能讓知識得到鞏固,得到更新,獲得更深的體會。你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我銘記於心,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別人,讓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還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讓我明白: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有自己奮鬥的方向和生命的目標,如果奮鬥方向錯了,就應及時調整,人生座標定位錯了,就要移動生命的座標。如果所面對的無法改變,那我們就改變自己,只有這樣,才能最終改變屬於自己的世界。

歷史千百次的昭示,千百次啊!當困難絆住你成功腳步的時候,當失敗挫傷你進取雄心的時候;負擔壓得你喘不過氣的時候,不要退縮,不要放棄。我想對孔子說,是你讓懂得怎樣處事,怎樣去學習,怎樣去面對人生。

《論語》讀後感 篇12

《論語》一書的真諦必須精讀細解,但我的時間和學識都有限,只能讀書的過程中得到一些啓發,談一點感想。仁“仁”是什麼?相傳古代有位老禪師,一日晚在禪院裏散步時突然發現牆角邊有一張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人越牆外出。但他只是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而蹲。過了一會兒,果真有一小和尚,黑暗中踩着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

當小和尚雙腳着地時,才發覺剛纔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時,頓時驚慌失措。但師傅並沒有厲聲責備他,只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這便是“仁”。平和《論語》所傳遞的第二個生活的要訣,便是保持平和的心態。孔子曾讚賞他的學生顏回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觀貫徹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做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顏回之所以能夠在物質的清貧之外,找到自己心靈的安穩和快樂,是因爲他的喜怒並不依賴於外物,而存在於內心的安詳與平和。人際交往孔子強調在人際交往中,要保持自己人格和心靈的獨立性。一個具有完整人格的人,應該能夠保持內心精神世界的獨立。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進而獲得真正的友情。

當受到他人傷害的時候,他並不贊同以德報怨,因爲善待對自己壞的人,實際就是怠慢了真正對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認爲應該“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論語》讀後感 篇13

讀了《論語》一書之後,我更由衷地敬佩孔子。《論語》教會了我好多做人道理。

近些年,也許是受一些西方思想的影響,年輕人越來越強調自信而這自信過了“度”變成了驕傲,自負。所以,我們常常看到年輕人們高高的擡着頭,自信滿滿的樣子,從不輕易向別人請教問題。

《論語》中的“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及“默爾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充分的表現出了孔子的謙虛。

根據史實記載,孔子曾向老子問禮,曾向頑童請教問題。可見,作爲儒家學派創始人的博學的孔子,還需新的向別人求教,謙虛地認爲自己做得不夠好。那麼,驕傲自滿的我們是不是應該通過對《論語》的學習領悟出什麼道理,低下高傲的頭呢?

謙虛是一種美德,通過學習《論語》,我更深刻的理解了謙虛的內涵。

《論語》不愧爲儒家學派的經典之作。我聽說現在臺灣流行一種“經典教育”就是讓孩子們從小學習《論語》,我認爲這是很有必要的,《論語》中很多孔子的教授的做人的道理,從小學習《論語》,能夠對孩子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品德,這並不落伍,正如儒家所認爲的,真正的人才,“德”是第一位的,比才華更重要,有了“德”又有才的人才能造福國家,反之,德行不夠只能是禍害。

讀過《論語》,我更加覺得德行的重要,培養好的品德,學會做人,謙虛,不自滿。這樣不但自己,對國家也是一種福。希望年輕的朋友們能夠多讀一些像《論語》這樣的書。

《論語》讀後感 篇14

我的爸爸雖然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司機,但是敬職敬業,是同事們一致認同的好司機!在家裏他又是一個好爸爸!檢查作業、接送我們上學的樣樣都不落下,可行了!在生活中,爸爸樣樣是我的好老師,可有一次,我卻當了爸爸的小老師!

今天我當了一回爸爸的拼音小老師。我把26個字母寫在了一張紙上,並且每天教爸爸4~5個,可今天會讀了第二天就又忘了。而且還都不準呢,可傷腦筋呀!通過幾天的學習,爸爸已經掌握了基本的拼音的讀法和寫法了,真是不容易啊!但是,直到現在爸爸還是沒有完全的學會拼音。所以我做拼音練習卷的時候,爸爸總會和我一起做,積累更多的拼音知識。

這件事,讓我想起論語中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意思是:幾個人一起在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的。原本我覺的這句話很荒謬,難道我也能做老師的老師、爸爸的老師嗎?通過這件事我終於明白了:能者爲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很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也可成爲我們良師益友。在我們班裏,我不僅要向心靈手巧的孫卓奕、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的沈書煜、關心集體的劉藝靈等好同學學習,也要向平時不聲不語但是也有自己優點的同學學習,比如黃宇通平時雖然一聲不響,但是他卻精通宇宙知識,學習他們的優點。

漸漸的讀論語成爲我每天的閱讀習慣。通過讀論語學做人,讓我每天都有收穫,思想每天都有提高,並且讓我明白了很多爲人處事的道理。因此,我要把這個習慣堅持下去,爭做一個優秀的少先隊員,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論語》讀後感 篇15

近期,我認真閱讀了孔夫子的名著——《論語》。其中,我對孔子的弟子曾子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朋友交而有信乎?傳不習乎?”感觸頗深。

這句話的含義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爲別人做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知識是不是複習了呢?

我認爲曾子說得非常正確!的確,既然是爲別人做事,那麼我們就要一心一意做好,不能偷工減料,否則就會失去別人對你的尊重;朋友之間要講誠信,不能搞陰謀詭計;老師傳授的知識要及時複習,如果不復習的話,會前記後忘,這樣是學不好的。

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歷史,出現了許多著名的人物,他們以上面的做人、做事的標準時時刻刻要求自己,一直被人們傳誦。三國時期,蜀國戰敗,劉備病逝,劉備在臨終前,把自己的兒子託付給諸葛亮,請諸葛亮來輔佐他的兒子。諸葛亮不負劉備的重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爲光復漢室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秦末的季布,他一向說話算數,從不反悔,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當時,甚至流傳着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兩,不如得季布一諾。”著名的作家巴金爺爺溫故而知新。他讀書的方法有點奇怪,他將過去讀過的書拿出來一點一點地咀嚼,就如同老牛反芻一樣,能進一步消化吸收。每回憶一次,總會有新的觸悟,新的理解,新的收穫,新的認識。

三省吾身,是古人對自己的要求,特別是在做人和做學問上面。只要按三省吾身的要求去做,都會得到別人的稱讚,取得成功的。我們應該多多學習古人的優點,傳承他們的思想和智慧,使我們的言行永遠不敗於古人。

《論語》讀後感 篇16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有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今天是一週《論語》七天任務結束的最後一天,同時也在隨筆中談一下交朋友的事。

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實的人交友,同見多識廣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阿諛奉承的人交友,同口蜜腹劍的人交友,同誇誇其談的人交友,便有害了。益者就是那種對我們有用的人,可以完善你的品德,提高修養,豐富你的內涵的人,那便就是益者。友直是指正直,這種朋友爲人真誠,坦蕩,剛正不阿,帶有一種朗朗人格,這樣的人可以在你怯弱的時候給你勇氣,也可以在對於某一件事自己猶豫不決時給一個最終答案,如果你交的朋友是這樣的或有這樣的那就是自己收穫了一種好朋友。友諒,指的是誠實,和這種朋友交往,我們的內心是安穩的,這樣也可以使我們的精神得到淨化。友多聞,是指那些見多識廣的人,和他們交朋友,自己的學習能力、成績和方式也能逐漸增強,所以我們也要多和見多識廣、知識廣泛的人交朋友。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友便辟指的是專門喜歡拍馬屁,很留心觀察別人的眼色,巴結他人,他們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讓他人開心,自己並從中得利。友善柔是兩面派的人,在你面前和顏悅色,滿面春風,在背地裏卻常常說你的壞話並四處傳播謠言。友便佞就是指很會耍嘴皮子的人,除了一張好嘴,其他什麼都沒有,肚子裏空空如也。

通過孔子說的這一句話和我給他們做的對比,相信大家也能分辨出益友和損友了,朋友就是一面鏡子可以照亮自己,但是在選擇朋友之前一定要想想《論語》中的這句話,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益友。

《論語》讀後感 篇17

我讀論語的時間不長,也沒有通篇詳細的讀,但是卻在字裏行間已經被孔子深深的感動,爲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大家儘管有這樣那樣的看法,但是請想一想:縱觀世界歷史,有哪一位思想家象孔子這樣兩千多年還被後人這樣敬仰和傳誦?孔子一生甚至都沒有一部自己的著作,僅憑着學生們記錄他言行的這部論語就能讓我們如此受用終生。

漢初,大儒叔孫通向劉邦說“夫儒者,難於變革,可與守成”。斯言一出,遂使以孔子爲代表的儒家文化,成爲兩千多年來各朝代長治久安的“守成”之學。建國已五十多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歲月,弘揚以儒家文化爲主體的優秀傳統文化,就應是“守成期”,順理成章的天命。其實,儒學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不僅僅可與守成,亦可催人進取,儒家文化中蘊含的對現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僅僅是爲某個階級服務的政治哲學,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學,儒學在歷史發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運懸於一線之際卻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是因爲這其中蘊藏着巨大的潛能,那是超乎政治倫理之上,鮮活在平常日用之間,本於生命,積極進取,追求成功的永恆精神。

人生,就要有用心的心態,明確的目標,靠堅持不懈地努力行動來獲取成功,這是天地自然社會賦予人類亙古不變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終極目標,整體主題。

而這些,卻是孔子給我們的啓示。

《論語》讀後感 篇18

我喜歡經常翻閱家裏的《論語》,其中有一句大家都很熟悉的話對我的感觸十分深――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孔子站在河邊說:“流逝的日子呀,象水一樣,晝夜不停。”孔子在河邊,必須是先擡頭看天,看到斗轉星移,晝夜交替,一天一天過去了,想到花開花落,四季交替,一年一年過去了。再低頭看看河裏的流水,晝夜不停地流,一經流去,便不會流回來。這時孔子眼中滾滾奔流的江水,它不只是一種自然現象,其中流淌的還有挽不回留不住的光陰。所以李白有一首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感嘆時間像水轉瞬即逝。

我們有時是這種感覺:時間過得真快啊!像水一樣快。當我們和朋友相處愉快,天南地北地談論事情的時侯;當我們很開心的時侯;當我們很認真地聽課的時侯;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這天就變成了昨日。有時是另一種感覺:當我們玩電腦的時侯;當我們只做一些無聊的事情的時侯;當我們在課堂不認真聽講的時侯;時間過得真快。就在我們後悔自己老是浪費時間,厭惡自己的時侯;時間又過去了。就像水一樣,在我們不知不覺時剛流來的水就又流走了。我們的時間每一天一秒一秒地流逝,世上沒有一件事不用時間啊!從我們出世以來就天天與時間賽跑啊!所以我們要懂得好好利用自己的時間,也好好珍惜別人的時間。不要再讓時間像流水一樣無聲無息地流走了!

《論語》讀後感 篇19

孔子主張勤儉而愛人。勤儉愛人體現出孔子思想具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主張輕徭薄稅,弟子冉求幫助季氏聚斂財富,他憤然宣稱:“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孔子一向崇尚節儉,即使“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也“樂在其中矣”(《論語?述而》)。他主張治理國家“導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孔子的這些思想,爲後世所繼承,在中國封建社會爲保證社會經濟的正常運行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論語太深奧了,我也看不太懂。聽媽媽說,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書。通過論語我知道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負,他的很多高尚品質是現在人中少有的。他教會我們如何接人待物,如何用自己的行動做表率。

他能被我們後人稱爲“聖人”那都是他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累積的經驗和思想,跟我們帶來了無窮的寶藏。

《論語》讀後感 篇20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句話直接翻譯過來的表面意思就是:一個人學了知識經常複習或者使用,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遠道而來,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嗎?別人不瞭解自己,而自己也不生氣,這難道不是君子所爲嗎?

更深入一點其實學而時習之就是告訴我們說遇到問題了該怎麼辦?我們通常會在兩種情況下遇到問題,第一種是不學習,第二種是已經開始學習的人,如何去應用和內化呢?很多人學習了短期看不到理想的結果,會誤以爲學習沒用,學習無法改變生活,因此會感到焦慮。其實這種焦慮來源於內心,說白了還是想走捷徑。似乎“我看了一本書,就會立刻變得不一樣”,而孔夫子告訴我們,不要那麼着急追求結果,學習的過程本來就是一件快樂的事。在解決困難的過程中,找到快樂。

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說的是我們與他人合作時要培養開放的心態,這是一種不斷進步的人生態度。最後一句講的是我們修爲的境界。如果連起來這句話告訴我們的是人生中面對困難,面對變化,以及面對他人不理解時的應對方法。應對的方法就是一個字:樂!梁漱溟先生曾說,孔子之樂的核心是“不找”,就是不必向外使勁,不必說服自己,不必跟自己作戰。孔子認爲“不亦樂乎”,這種快樂是油然而生的。

有子曰:“其爲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

這句話可以理解爲一個人在家庭中是很好的成員,在工作崗位上是非常好的員工,尊敬領導,做事靠譜,與同事溝通順暢,這樣的人去做亂的可能性就很小。在我們今天,作亂可以指做出背信棄義的事。君子務本,指君子做事一定要抓住根本。什麼是根本?根本就是孝弟,是家庭倫理。當一個人能夠抓住家庭倫理的時候,本立而道生。何爲本?人最應該抓住的根本是孝弟—先把自己的家庭經營好,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只需要面對兩種關係,一種是和父母的關係,一種是和其他人的關係。而你與其他人的關係,其實也是與父母關係的投射。一個人如果跟父母,兄弟的關係處不好,跟其他人的關係也會出現問題。“其爲人也孝弟”是一件小事,接下來“而好犯上者”是一件大事,之後“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是一件更大的事。

其實告訴我們:我們行爲的最終結果,是由我們初期的微小習慣積累而成的,這叫微習慣。如果我們每天能對自己的微習慣有一點點的改變,那麼五年,十年之後將會收穫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而很多人卻沒有耐心去等待長期的結果,卻總期待短期回報。希望在幾個月甚至一年就收穫一個巨大的變化。你下班之後是看電視還是學習,是陪孩子運動還是陪孩子學習,這些微小的習慣,在每天看來似乎差異不大,但五年到十年之後,兩種生活方式肯定迥然有異。撒切爾夫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小心你的思想,它會變成你的語言;小心你的語言,它會變成你的行動;小心你的行動,它會變成你的習慣;小心你的習慣,它會變成你的性格;小心你的性格,它會變成你的命運。

所以這句話是想告訴我們: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追求遠大而虛無的目標,而是把生活中的點滴細節做好。在家庭中,努力成爲好父親,好丈夫,或好母親,好妻子。以此爲基礎,你跟整個社會的關係便會逐漸理順,你才能成爲一個優秀的人,爲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在孔子看來,一個人如果花言巧語,油嘴滑舌,表情極其豐富,這種人八成不會太好。孔子不喜歡特別伶牙俐齒的人。他喜歡的是誠懇樸實,剛毅木訥。巧言令色,之所以鮮矣仁,就是因爲過分了。所謂過猶不及,凡事一旦超過尺度,就缺乏真誠,它背後一定有着一些不爲人知的目的。對一個人而言,保持真誠的生活態度,是非常重要的。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狀態,就是有話說話,無話靜坐。兩個人安靜地坐着,但不會覺得尷尬,這纔是朋友相處的最佳境界。見面之後,大可不必爲了套近乎而沒話找話,開一些低俗的玩笑,或者故意相互調侃,來顯得兩人之間有話聊。

《論語》讀後感 篇21

今天,我在論語書上讀到了一句話,它叫“子曰:默而知之,學而不厭,悔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那句話其實是孔子幫助我們揭示了一個怎樣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的祕密,那就是對學習的熱愛。不同的人在同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習的效果不一樣的,自身的品德固然是一個方面,更加重要,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樣,當你產生興趣後自然學的好。

孔子這句話,表面上容易,做起來就很艱難,後世爲人師表者,可以將這幾句話作爲格言,在碰到厭倦的時候,提起孔子這句話,臉便紅了一下,馬上自己改正過來。孔子接着這三句話便說:“何有於我哉”,說白了,就是說我沒有什麼學問只不過是到處留意了一些,默默的學習中,我把它記了下來;求學問不厭倦;教人也不厭倦;但是除了這三點以外,我什麼都不懂,什麼都沒有。

這三點都是真學問,我們大家要想做到,是很難的,但只要堅持不懈就能成功!

《論語》讀後感 篇22

曾參說了具體的“三省”,但這句話的核心還是在於一個“省”字。生活中的“省”不止於這三處,然而要真正做到自省往往需要極高的自覺性和很大的勇氣。

生活百態,人生複雜,在曲折且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我們是很容易迷失自我的,例如:當我們略有成就時,就會飄飄然不知自己爲何許人也;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又會自怨自艾。只有這世界撤去喧鬧,我們冷靜下來,願意正視自己的內心的時候,我們纔會發現自己有什麼事做錯了?什麼事做對了?做錯的錯在了何處?這纔是自省的起點。一個人只有學會自省,並且學會自省,纔會正確認識自己,纔會找回迷失的自己,擁有更好的心態。所以想脫穎而出成爲優秀的人,就必須時刻自省。

吾人最大之知識,系反躬自省!(賀鈺珺)

《論語》讀後感 篇23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記言爲主的語錄體散文集,主要以語錄和對話文體的形式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審美、道德倫理和功利等價值思想。

孔子作爲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在教育實踐中取得了豐富經驗,《論語》一書中關於教育指導思想的內容很豐富,值得我們學習。比如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衛靈公》),即受教育者不應分貴賤、賢愚,應該機會均等。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級界限,擴大了教育對象,使教育擴及於廣大平民,這在當時無疑具有重大的進步意義。還有孔子主張“因材施教”即對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論語》對中國古代教育內容的豐富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論語》讀後感 篇24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論語》中廣爲人知的一句,位於開篇首則。

一直以來,在我所接受的解讀中,都將這句話理解爲孔子之“樂”!在交通與信息並不發達的歷史現實中,若有好友遠道而來,的確是一件令人開心不已的事情。古代民風淳樸,朋友自遠方來,主人想必也會像孟浩然詩中所描繪的那樣,熱情地準備好“雞黍”,來一番“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甚或無妨隔着牆頭或籬笆,邀請左鄰右舍,過來一起小酌幾杯。

然而近來翻閱《論語》,卻看到了一位學者的另外一種解讀:“有朋自遠方來”,表達的不是“樂”,而是“苦”。細思之下,竟覺自有道理!因爲“有朋自遠方來”,在孔子的一生中,更多的是一種盼而不得。

春秋末期的社會,動盪變革,禮崩樂壞。周王室僅有虛名,諸侯國各自爲政,雖然自晉、楚兩大國在宋國召開了弭兵大會之後,各諸侯國之間的兼併戰爭少了,但各諸侯國內部,尤其是大國內部,權臣間或者強大氏族間的吞殺,卻多了起來。孔子所在的魯國,三大氏族(季氏、孟氏、仲氏)互相兼併的現象還不嚴重,但和魯國公室的衝突日益激烈,甚至迫使魯昭公寄居齊國和晉國,並死在晉國邊邑,魯哀公出亡在越國,後也死在越國。

孔子出身普通,但志向高遠,他想實現“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社會理想,然而在魯國卻一直沒有機會參與政事。

才華出衆的孔子在51歲時才擔任了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職務,儘管政績卓著,後受齊國離間,依然被魯定公、季桓子疏遠。

孔子54歲那年,魯國國君在春天舉行祭天儀式,按慣例,祭祀用過的臘肉,國君要把它分給士人,讓士人分享神祗享用的貢品。但是,那一年,擔任重要職務的孔子卻沒有等到魯國國君派人送來的臘肉!

孔子明白自己的處境,在屈辱與留戀之中,他決定帶着弟子到其他國家尋找施展才華、實現理想的機會。他懷着熱切的願望奔走衛國、陳國、蔡國、宋國等,卻不斷遭遇猜忌、排擠,冷落,難堪,甚至多次有喪生之險,更有隱者的諷刺、嘲笑、勸慰。

當思緒沉浸在孔子的人生經歷中時,我的腦海裏總會出現一個高大而又風塵僕僕的老者的形象。54歲,已然不再年輕,卻爲了救世濟民,改變社會,帶領着衆弟子,長途跋涉,奔走他鄉。衣衫或襤褸,步履已蹣跚,忍飢挨餓,風餐露宿,肩膀上落滿灰塵,腿腳上沾滿了泥漿,容顏黧黑憔悴,蓬亂的白髮在風中飄蕩。在一次次無處可去的狼狽與尷尬中,惟靠內心的信念邁起乏力的雙腿在不同的國家進退徘徊。

孔子的第一站便是衛國,衛靈公起先是以禮相待的,但不久便起傳言,說孔子弟子衆多,且都頗具才華,萬一對衛國有所企圖,衛國豈不是會有危險。衛靈公便派人監視孔子,後來衛國又發生了內亂,孔子不得已離開了衛國。孔子走得很匆忙,被一個衛國人嘲笑“如喪家之犬”!

楚昭王派人邀請孔子,孔子途經蔡國時,師生一行被亂軍圍困,食物也被搶光,弟子們又餓又困,又有弟子病倒,後多虧子貢找到了楚國的軍隊,才從亂軍圍困中脫離險境。這便是陳蔡絕糧的故事。

然而來到了楚國邊境之後,孔子又一次遭遇了尷尬。楚昭王原欲重用孔子,並打算賞賜他七百里的封地,卻遭受了楚國貴族令尹子西以與衛國貴族同樣的理由反對,於是楚昭王打消了原來的念頭,又很快病死了。依舊停留在楚國邊境上等候消息的孔子,連楚國的國都都沒有被迎進去,又一次進退兩難,無路可走。孔子再次去往衛國的路上,遇見了在地裏耕田的隱者長沮,桀溺。他們的一番譏諷與惋惜,讓孔子的心裏很不是滋味。

哲學家詹姆斯曾經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然而懷才總不遇,壯志常難酬,孔子雖初心不改,但也難免人之常情。他的酸楚孤寂求知遇之心發乎情,達於言,也被弟子們記錄在了《論語》之中。

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聖人也會發牢騷,誰能夠走出屋外不從房門經過?爲什麼沒有人從我這條路行走呢?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子貢問美玉是要放在櫃子裏藏起來還是找識貨的商人賣掉?孔子說應該賣掉,並且說自己在等待識貨者呢!

孔子認爲,“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若能把個人的學問修養道德,用於社會實踐,造福社會,不是很快樂嗎?美玉,比喻美好的品質和才華,才華不應該藏起來,而應該等待識貨者,讓它大放異彩。

子曰:“莫我知也夫!”“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這位偉大而又有親和力的思想家,把自己內心無法排遣的寞落苦悶,說給弟子子貢。“沒有人知道我啊!不抱怨天,不責備人,學習一些平常的知識,卻透徹瞭解很高的道理。知道我的,只有天吧!”

諸如此類的話語,孔子自然不止說了這三句。但這三句卻足以顯示出孔子現實的困境與精神的困惑無奈。

在外奔走14年,年近古稀的孔子最終又回到魯國,餘生的精力則用於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獻。

孔子熱心救世,到處遊說,但在當時的魯國,在當時的諸侯,沒有統治者願意或能夠走孔子的“禮樂”“仁愛”之路,其中有統治階層的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縱然有極少數小官,如儀封人之輩讚許孔子,但在二千多年以前,要對當時的政治實行較大改變,沒有適當力量的憑藉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孔子徒抱大志,感慨至死。

叔本華說:“要麼庸俗,要麼孤獨。”才高和寡的他曾熱切癡情地盼望着自己能被他人理解、接納、賞識、任用,但知音難遇,連一些隱居者,也站在一邊熱嘲冷諷。熱衷於政事然而寂寞淒涼的孔子,晚年間雖多了一番淡然與超脫,但若真“有朋自遠方來”,有志同道合、知他懂他、賞他勵他的朋友遠道而來,該是一件多麼痛快與欣慰的事情!

如果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一句輕輕地呢喃,以委婉的方式道出了孔子一生深潛積壓在心頭的期盼與盼而不得的苦悶、失落、辛酸與孤寂,那麼,“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則是最直接的千古之嘆。

十四年風塵僕僕、困頓偃蹇,現實引領着孔子,走上了一條“曲線”之路,自己實現不了的,就把學問思想、理想願望播撒傳揚開來。這或許也是孔子將拜師禮定爲“束脩”的原因。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只要自願拿着十條幹肉來拜師的人,他從來沒有不教誨的。十條幹肉,真的是一份很微薄的禮品。

孔子帶領着他的學生,整理傳授古代文獻,刪《詩》授《書》,記《禮》《樂》,贊《易經》,作《春秋》,築壇講學,“誨人不倦”。“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當社會國家需要我的時候,我就幹起來,不用呢,我就藏起來。孔子在政治上無法實現“有朋自遠方來”,卻在學術教育方面吸引了衆多的弟子。只可惜,這終不是孔子最看重的。

漢代建立,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司馬遷寫《史記》,推崇讚譽孔子,這中間的幾百年間,孔子及他的思想想必是寂寞的,然而有真學問有良好修養有仁愛禮樂思想的孔子,以自己的實力呼喚到了歷史的迴音,終於有朋自遙遠的漢代而來,將他的思想推崇到統治天下的尊位,孔子若地下有知,必然“樂”矣!今天,從孩童到耄耋,手捧《論語》,耳聽《論語》,當我們在朗朗的書聲裏思考、感悟着這位聖人的語錄時,又不知孔老夫子看在眼裏,會“樂”成什麼樣子!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反覆吟詠《論語》開篇第一則,愈加感覺這一則有開宗明義之深意,也深切體會到,孔子一生,苦矣!

《論語》讀後感 篇25

中國是一座文明古城,它享有着“擁有上下五千年傳統文化美德”的美譽。隨着時代的發展,中國文化廣爲流傳,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這也就有了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民學習漢語,願意來到中國這片土地發展他們的事業,甚至是走完他們的'一生。如今,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的中國,發生了很多改變。從任人宰割到重新站起,從沒有選擇權到集體起義,從一個落伍的社會走向時代的盡頭。中國,正在以一個全新的姿態、一顆熾熱的心,走向世界的巔峯。

要說中國從未改變的是什麼?那一定就是圍繞我們几几代代人民的歷史文化。在中國的上下五千年裏,祖父輩們總會告訴你那麼幾句千古流傳的佳話,在以後的時代裏,你也一定會把這些話告訴晚輩們——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些讓你耳熟能詳,甚至說了上句便能對出下句的句子,正式出自於中國歷史上的一部鉅作—— 《論語》。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孔子弟子們言行的一本書,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寫,是我國古代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是首創語錄體。《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爲至理。這是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說起《論語》,就不得不提起孔子。孔子是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是當時社會最博學的人之一,被後人稱爲“孔聖人”。文中孔子的言語循循善誘、簡單應答、點到爲止、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道來。《論語》一書正是孔子的弟子記錄他和他的學生言行的一本書。孔子的名言有許多有影響了人們的一生。當今社會,有許多人都會把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不想去做的事情讓別人幫自己完成,而這一現象在《論語》中也有相應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告訴我們,自己不願意做的事,不要強加在他人的身上。還有些學生,學過的東西就丟在一邊,但是,也許當你再次捧起這本書時,又能有新的體會,正如“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論語》這本書除了有很多的好詞佳句,也刻畫了書中孔子以及孔子弟子的鮮明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回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對於不同的對象,考慮其不同的素質、優點和缺點、進德修業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有人說,《論語》這本書就是教會別人做人的道理,也有人說,《論語》是讓那些迷茫的人重現找回方向和自信。我認爲,《論語》是我們現實生活中最好的體現,同時,它也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最好體現。

《論語》經歷了兩千個春秋,可能時代已經變了,但是論語仍然是經典中的經典,經典永遠不會過期。我們要把《論語》的知識傳給下一代,把經典傳給下一代,把文化傳給下一代,把中國美好燦爛的明天,繼續的延續下去。

《論語》讀後感 篇26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叫《論語》,它闡明的道理,使我受益頗深。

《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成,共二十篇,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書中提到,曾子曰:“吾日三省無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曾子說:我每天反省自己多次,替別人辦事盡心盡力了嗎?同朋友交往真心對待了嗎?老師傳授的知識用心溫習了嗎?

由此,我想:自己是否做到一日三省了呢?我在家裏做家務活是否盡心盡力了呢?對待自己的好朋友是否真心了呢?對待自己的學習是否認真負責了呢?想到這裏,我深感慚愧:自己做家務活的時候不夠用心,房間也打掃得不夠乾淨;對待朋友不夠真心,有時不能設身處地的爲別人着想;對待學習也不夠認真,粗心的問題經常出現。

我當以《論語》中:“吾日三省無身”爲自己改進的方向,爭取做到“一日三省”,改掉身上的壞毛病和缺點,讓自己擁有更加完美的人生,更讓自己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子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真魯莽,顏回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辨,曾皙的瀟灑脫俗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對於不同的對象,考慮其不同的素質、優點、缺點等具體情況,給與不同的教誨,表現了一個長着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

北宋政治家趙普曾說過:“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融合了古人智慧的《論語》是不可多得的中國傳統文化寶藏。

《論語》讀後感 篇27

一個故事之所以人盡皆知,是因爲它包含着永不泯滅的人性;一段歷史之所以千古流傳,是因爲其蘊含着不朽的精神傳奇;一部文學作品之所以享譽中外,是因爲它時時奏響着真與美的旋律。當它們彙集到一起,就搭建起世間最神聖的文學殿堂。暢遊其間我們將跟全世界的人們的一起,欣賞美麗,感悟真諦,與他們一起成長,共同進步。

《論語》就是一部享譽中外的文學作品,其間經典名句,含義深刻,值得咀嚼,耐人尋味。如: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意思是說:溫習舊知識,從中悟出新的體會和見解,這樣的人就可以做別人的老師了。從中我體會到及時複習的重要性,我今後學習時,一定要認真複習。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意思是說:學習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受到矇蔽,只是空想而主動學習,就會疑惑不解。這真是說到我心裏了。我有一個不好的習慣,總是不能專心學習,老師也因此常常批評我。聽了孔子的勸導,我明白了,學習時思考的重要性。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意思是說,由,我教給你的知識都知道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纔是明智的。這是一種多麼令人敬佩的學習態度。想到自己有時候爲了顏面,不懂裝懂,真是不應該!

《論語》是一部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集子,更是影響中國兩千多年的儒家經典著作之一,這裏面有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而其“仁”、“禮”的核心思想自始至終貫穿全書。其中不少言論在當今仍被公認爲至理名言。在倡導青少年學習國學的今天,讀讀《論語》,不失是很好的選擇。我愛《論語》!我一輩子都要讀《論語》。

《論語》讀後感 篇28

“禮之用,和爲貴”,要說起維繫中華上下千百年歷史的文化紐帶,當非儒學莫屬,若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百家爭鳴”畫上休止符的時代算起,儒學的光芒已經在神州大地上盪漾了兩千年,此中亦有不少儒學精華被傳承至今,體現在當今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

若要說儒學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那麼《論語》則是儒學文化的結晶,或者說,樸素而華麗的真理。

時間的長河衝不走《論語》帶給後世的文化沉澱,歷史的沖刷刷不掉《論語》立於中華文化中的豐碑。作爲一部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將孔子“仁”的思想作爲中心,言語間無時無刻不在默默傳遞着“禮”、“德”、“孝”等思想。縱然時隔千年,細細翻讀《論語》,那位對於“八佾舞於庭”而感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恪守周禮的孔子,提出“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推崇孝心的孔子,建議統治者“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強調以德教化人民的孔子,彷彿就在讀者面前觸手可及——他不苟言笑,舉止莊嚴,用禮得體——兩千年的厚重歷史帶不走他在讀者眼前的真切感。

——在孔子自己的眼中,他不認爲自己是一位聖人,他有時也有不解之處需要“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他也有“沽之哉!我待賈也!”的政治理想和抱負,但他所言所行中的“仁”都以一種和諧的姿態安逸地落在《論語》中古老的文字上,幾經歲月的波折,被歷史的浪花磨去了棱角,如一枚鵝卵石般靜靜地躺在人類文化海洋的灘塗上。

《論語》是樸素的,其中除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外沒有任何多餘修飾的辭藻,一行行文字如商周的編鐘般利落大方,而敘述道理也常常使用樸素的比喻。例如“子罕”篇中提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言辭簡潔,以樸素的松木作比,準確有力地道出了孔子對於“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意志的肯定與讚揚。

但同時《論語》又是華麗的,這份華麗如一口被塵封許久的檀木箱子,只有你靜下心來輕輕拂去表面的塵埃,再小心地順着開口推開盒蓋,你才能發現其中真正讓人賞心悅目的瑰寶。細細品味“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上如揖,下如授”,可以感受到孔子行周禮時的莊嚴感與華麗感,而又從“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中不難察覺到孔子對於天地萬象的不斷變化發出的感嘆,或許孔夫子善於從遷流的現象追求不遷流的本體,才能看到另一種華麗的人生境界吧。

《論語》的華麗蘊藏於樸素之中,使人在品讀之餘無限回味。冥冥之中總能體會到一位長者穿越時空的諄諄教誨,縱有千年時間間隔,卻彷彿也能聽到他在教導着我們:

讀聖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論語》讀後感 篇29

暑假裏的一天,媽媽帶我去武進圖書館看書,我讀到了《論語》這本書。

我知道了孔子是古時候著名的大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論語》記錄了很多孔子說的話,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有很大幫助,其中有幾句印象最深刻。

“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這句話講的是: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的體會和見解,就可以當老師了。孔子的這種學習方法很好,我們要在課後或回家以後複習一下當天學習的內容。通過複習可以讓我們加深對新知識的印象,會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體會。以後我要天天覆習,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談到學習,小朋友們只認爲向老師學、向書本學,這樣我們學到的東西就非常有限。其實只要我們用心,隨時隨地都能學到東西,這樣我們學到的東西都大爲增加,就如孔子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說:“三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人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要選擇他們的優點加以學習,對於他們的缺點要引以爲鑑,以利於自己改正。”這句話告訴我們:朋友或同學之間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學習別人的長處和改正自己的缺點。這句話寫的真好,我們要好好讀讀。

學到了學習方法和態度,時間也是非常重要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這是孔子對流水的感嘆融進了他對時光飛逝,人生苦短的感嘆。用逝水象徵時光的流逝——一種促人及時行動的緊迫感,一種生命價值只有在奮鬥中才會現實的歷史責任感都在一聲嘆息中流露出來,帶給人生無盡的思考。“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時間是最珍貴的,我們要珍惜時間,好好的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我相信只有珍惜時間的人,纔會擁有美好的明天。

通過學習論語使我懂得了許多做人處事的道理,更讓我明白了很多關於學習和讀書的方法、態度,真是受益匪淺。

《論語》讀後感 篇30

文化有許多級臺階,每一級都安頓着不同的項目。那麼,最後一級是什麼?

最後一級不是名校,學派。不是國粹,唐詩。它們每一項都有資格找到自己的文化臺階,自成氣象。但實際上它們都不是而且也互不承認,然而當說文化的終極成果是人格,幾乎沒有人有異議。

那在中華文化中,最後一級臺階便是君子之道,君子之道範圍之廣,難以一言以蔽之,君子懷德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周而不比君子中庸君子知恥…而我今天所想談的是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出於孔夫子之口,見之於《論語.爲政》表面白話翻譯很簡單:君子不是器具。但它所想反映的命題就比較艱深了,所以我選擇從“君子有禮”這點切入,精神需要賦形,人格需要可感,君子需要形態。中國曆代文人君子沒有不講究禮儀的,所謂煌煌中華,禮儀之邦。中國禮儀可上溯周公定禮制商國是,周朝禮制分爲禮和樂兩個部分。禮主要對人的身份進行劃分和社會規範,而樂用於緩解社會矛盾。孔夫子就季氏用了不合規矩的八熤,他立刻憤然不平“是可忍,孰不可忍”他極其注重禮樂這方面的修養,強調樂這項對政治起非常大的作用的桿秤。而如今的我們對此絲毫不在意。生活中從來無儀式感這一說。

這由此能讓我們聯想到當今社會紛繁複雜的社會矛盾,前陣子引起公憤的北京幼兒園紅黃藍事件,教師的形象受到深深的玷污,所謂教育的儀式感何在?況且人類文明在名義上應該是在前進發展而爲什麼會有這樣泯滅人性的事發生在帝都之中?中國禮制是否要在如今斷片?我們到底缺失的是什麼,是已經被所有人所遺忘的君子之禮。回到“君子不器”這個命題,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我們做事總是重複着完全一樣的言語與笑容,對於我們而言與道德相悖的事情也幾乎沒有機率去做,但我們機械的生活常常讓我們缺少一種君子之道很重要的東西—儀式感。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沒有儀式感,小到寫一篇文章,也總是像寫反思一樣在腦中機械構造,缺乏應有的靈感與靈動。做任何事情都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敷衍。我們就像孔子所說的器物一樣地在生活總覺得生命不該這樣平淡,於是我們提出了“從前慢”“希望能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而真實生活中一遍遍地麻木着自己,總抱怨着過年沒有年味,而實際上是我們對生活的尊重不夠,不願用心編輯一條祝福的短信,沒有耐心寫一份帶着溫度的信,是我們自己將多彩的生活變成了複製之器。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認爲人世間最重要的是“這一個”亦即獨立生命的自我把持,因爲人的生命不可重複。不要讓自己成爲器物過着循規蹈矩一成不變的生活,同時也不要成爲器物的奴隸,將外界物質看的比自身品性還重要,中國文人講究一個氣節,很多人將之稱爲“文人的清高”不錯君子之道需要的就是這種不僅於外在而且於心底所生的這種清高的品質。俗話說相由心生,當你內心堅持着一種儀式感的時候。你的所作所爲也都讓人感動。因爲有體溫,有彈性,不極端,不做態的君子如今已寥寥無幾了。

諸君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我希望所有人的生活都能夠過出一種儀式感而讓自己覺得自己不僅僅是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