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精選20篇)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精選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3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精選20篇)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 1

古之教者,教以人倫:後世記誦詞章之習超,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當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爲專務;其栽培涵養之方,則宜誘之歌詩以發其志意,導之習禮以肅其威儀,諷之讀書以開其知覺。今人往往以歌詩、習禮爲不切時務,此皆末俗庸鄙之見,烏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利達,摧撓之則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譬之時雨春風,沾被卉木,莫不萌動狻赸,自然日長月化:若冰霜剝落,則生意蕭索,日就枯槁矣;故凡誘之歌詩者,非但發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號呼嘯於詠歌,宣其幽抑結滯於音節也;導之習禮者,非但肅其威儀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讓而動盪其血脈,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諷之讀書者,非但開其知覺而已,亦所以沈潛反覆而存其心,抑揚諷誦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順導其志意,調理其性情,潛消其鄙吝,默化其廘頑,日使之漸於禮義而不苦其難,人於中和而不知其故,是蓋先王立教之微意也;若近世之訓蒙摨者,日惟督以句讀課仿,責其檢束而不知導之以禮,求其聰明而不知養之以善,鞭撻繩縛,若待拘囚;彼視學舍如囹獄而不肯入,視師長如寇仇而不欲見,窺避掩覆以遂其嬉遊,設詐飾洈以肆其頑鄙,偷薄庸劣,日趨下流。是蓋驅之於惡而求其爲善也,何可得乎!凡吾所以教,其意實在於此。恐時俗不察,視以爲迂,且吾亦將去,故特叮嚀以告。爾諸教讀其務體吾意,永以爲訓,毋輒因時俗之言,妀廢其繩墨,庶成“蒙以養正”之功矣,念之念之!

——《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

凡授書不在徒多,但貴精熟,量其資稟,能二百字者止可挼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餘,則無厭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諷諵之際;務令專心一志,口誦心惟,字字句句紬繹反覆,抑揚其音節,寬虛其心意,久則義禮浹洽,聰明日開矣。

——《教約》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 2

十年前就有機會讀《傳習錄》翻了幾頁,實在讀不下去。本週(2015年3月底)終於看(聽)完了。感謝噹噹引入的訊飛語音,沒這個估計不可能完成本書閱讀——可讀性好差。

說下我對王陰明的認識,此公提倡“心學”意思是修心哈;對儒學和佛教都有研究,好像還練過瑜伽之類閉氣的功夫,有次叫門人把自己埋起來幾天,後來挖出來還是活的。他格物致知整竹子這事兒,您抽空可以百度自己查下。

說下本書給我的幾個印象:

所謂心學四要就是出於本書的——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這是王陽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王所說的”性“,所謂性本週全,人人都有啥的`。怎麼看怎麼像佛教第八識,就是阿賴耶識——受薰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做主翁,這個人空可以自己百度一下。

讓我最沒想明白的是——王認爲佛教不究竟,呃……到於書裏提到他對朱熹觀點的不同意見,簡直就不算什麼了。

《傳習錄》裏幾個因才施教的案例,我看着還是很有收穫的。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 3

王陽明心學分爲三部分,分別是天理即人慾,致良知,知行合一。

天即即人慾:針對朱熹理學而言的。需要說明的是人慾不是我們普遍理解的人的慾望,而是人的本性。

致良知:當人能達到本性是,道德等是自然形成的,根本不需要社會制度約束。

知行合一: 從本質上而言,知和興一體的,不二的。思考當你能達到活在當下時刻時,知行是融合的.。但在普通人心目中,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精進。

另外特別說明5點:

1. 王陽明在書中,說明佛家清心寡慾的修行是錯誤的,這樣讓人失去了知覺。而是在清醒意識和知覺的前提下修煉本心。

2. 大衆認知中,修行大多指的是靜態進行的,比如冥想打坐禁語等等。而王陽明提倡靜和動共同修煉。如果只是靜中修行,遇到重大事情時,煩躁恐懼等心念又會出現。

3.王陽明在那時就明白根據孩子天賦和性格而針對性教育,不得不說是對現代教育的諷刺。

4.很多人包括外國宗教,佛家,靈脩心理學家等所謂專業人士,修行門路巨大錯誤,還在市場上招搖行騙,沒有覺醒的人很容易被誤導,走上一條與修行相反的道路。

修行是不斷成長的過程,而不是通過什麼奇妙方式直接抵達最高境界。而這個過程,必須遵照心的意願,自然地修行,而不是吃齋唸佛,出家等強迫性就可以達到的,而這些行爲不但沒有正向作用,反而產生巨大的負面作用。這是初級修行者要特別注意的。

5.真正的佛家,道家等思想和王陽明心學從本質上殊途同歸。不管以那種思想修行,都要走在知行合一的道路上,切記只學不做,空談誤國,空談誤己。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 4

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藥,然以改之爲貴。若留滯於中,則又因藥發病。”——《傳習錄》

後悔是一件好事,至少說明我們知道錯了。但知道錯了是一回事,如何去改正錯誤是另外一回事。我們後悔的原因可能會有很多種。多數情況是因爲錯誤帶來的結果是我們不想要的,然後纔開始後悔。還有的情況是別人告訴了我們的錯誤,我們覺得別人說的有道理,纔開始後悔。再有就是我們修身當中每天反思會發現自己的錯誤而感到後悔。王陽明說當我們能感到後悔這是一件好事,因爲這是去掉我們病根兒的藥方。藥方是有了,吃不吃在我們自己。有的`人害怕藥苦,雖然知道吃藥可以治療自己的病,也拒絕吃藥。正確的藥方需要正確的吃法,吃到適應症的病人口中才能見效。

就像我們都有的傲慢之心,我注意到很多人在說自己有傲慢心的時候,實際上自己就是傲慢的。彷彿傲慢並不是壞事,而是一種榮耀。還有一種更有意思的人,知道自己的問題。每天都去尋找醫生給自己開藥,東求西求。不管開多少正確的藥方,自己不吃也沒用。反而會舊病復發。所以感到後悔只是開始,不是結束,如何讓我們以後不後悔纔是更重要的,這也是孔子爲什麼誇顏回的原因,因爲顏回不貳過,不貳過就沒有再後悔的可能性。

所以我們反思的時候,不要光想自己的錯誤,而是要想如何開藥方去治療自己的錯誤,讓自己不再犯,這樣反思對我們纔有效果。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 5

問:“燕平雲‘講理無私’。‘講道理’和‘無私心’有什麼區別?”老師說:“心就是理。”“無私之心”就是“講道理”,不講道理就是自私。如果你分析自己的內心和理智,你就不會好。”

他還問:“史的激情不染人間,這似乎是無私的,但拋棄人情往來是不合理的。”他說,“這只是統一事物,只是讓他成爲一顆私人的心。”

—— 《傳習錄》

王陽明用朱的話來解釋他的“心即理”,“理”就是正義的表現。正義要體現,就要改掉後天養成的習慣。自私是後天養成的體現,無私是去除的。無私當然是正義。另一方面,如果你的正義得不到彰顯,那是因爲你的心被後天矇蔽了,自私就是自私。簡單來說就是無私。他們是一回事。如果兩者分離,就是因果關係,這是朱的理論,王陽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陸成問及佛教的無私之心與理性的關係。他認爲佛教無私的心是不合理的,因爲他拋棄了人倫,這個人必須孝順。在我們沒有盡孝之前出家,首先是違反人倫的。作爲一個人,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必須孝順。一個人可能沒有伴侶,沒有孩子,但一定要有父母。似乎世俗的慾望被拋在一邊,一切都是空的。父母的愛呢?父母在世時,你追求的是佛教的無私之心,即沒有正義的體現。你的心被你對佛教的無私追求矇蔽了。說白了就是你爲了慾望拋棄了人際關係,因爲自私而不理智。這是從反面論證王陽明心學是理性的體現。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 6

讀了王陽明先生的《傳習錄》之後,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長,僅僅是讀過一遍的我是絕不敢說出完全領悟王陽明先生的思想這種話,但讀完《傳習錄》後,我確實有了一絲自己的感悟。王陽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時光長河,確實值得人細細品味。

第一點,修心。王陽明先生認爲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覺良知。良知在人,永遠不會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慾所矇蔽,並不是他沒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糾正那些不正確的,使歸於正道。在私慾萌芽之際將其扼殺,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點,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參透事物本質,掌握知識本源。需要斷案,就從斷案的事上學起,如此纔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時不能因對方無禮而惱怒,不能因言語婉轉而高興,不能因對方哀求而屈意寬容。唯恐心中有絲毫偏離而妄人是非,這就是格物致知。拋開事物去學就會不着邊際。

第三點,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爲行,知決定行。讀書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於行,所以讀書必須用來指導行,從而知行合一,是謂“經世致用”。只讀書不思考,只會越來越糊塗,只思考不讀書就會變得自我。每個人都可以從身邊的事物中體會到良知,這個時代物慾橫流,當人們漫無目的庸庸碌碌地四處奔走時,不妨讀一下《傳習錄》,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義。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 7

問:“延平雲‘當理而無私心’。‘當理’與‘無私心’如何分別?”先生曰:“心即理也。‘無私心’即是‘當理’,未當理便是私心。若析心與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問:“釋氏於世間一切情慾之私都不染着,似無私心,但外棄人倫,卻是未當理。”曰:“亦只是一統事,都只是成就他一個私己的心。”

——《傳習錄》

王陽明通過朱熹老師的一句話來闡釋他的“心即理”學說,“當理”就是天理顯現,要想天理顯現,就要去掉後天的習染。私心就是後天習染的體現,去掉了就是無私心。無私心當然就是天理。反過來講,如果你的天理沒有顯現,那是因爲你的心受到了後天的矇蔽,心有私慾就是有私心。簡單的說當理等於無私心,它倆是一回事。要是把他倆分開說就是因果關係,這是朱熹的理論了,王陽明是不認同的。

有意思的是陸澄又問了佛家的無私心和當理的關係,他認爲佛家的'無私心是不當理,因爲他拋棄了人倫,這個人必須得盡孝。在我們沒盡完孝的時候出家,這首先就是違反人倫的。作爲一個人,父母把我們生下來養大,我們必須要盡孝。一個人可能沒有伴侶,可能沒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看似把七情六慾拋去一邊,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時候,你去追求佛教的無私心,這就是天理沒有顯現。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無私心矇蔽了,說白了,你爲了你的慾望拋棄了人倫,因爲私心所以不當理。這是從反面論證王陽明心即理的一個體現。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 8

看了《傳習錄》,看了《論語》,看了新儒家牟宗三、梁漱溟、錢穆先生的著作,真的非常感動。他們的人格光輝彷彿在無盡的黑夜裏給我的生命點亮了一盞燈,讓我看到人生的出路和方向。想到以前的膚淺和頑劣真是羞愧難當,枉爲人也。

人生天地間,真正該追求的是什麼呢?根據我對儒家學說的理解,簡單地說來就是要做一個好人。然而好人,在如今這個不僅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甚至是人慾橫流、道德頹喪的年代,真是太難太難了。用牟先生的話說,這真是中國人最墮落的時代。然而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光明。這光明是什麼,就是德性、良知的力量。五百多年前的陽明先生就曾慨嘆:“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術昌;孔孟既沒,聖學晦而邪說橫。教者不復以此爲教,而學者不復以此爲學。”是啊,試問現在哪個學校,哪所大學在教聖人之學呢?這些個學校教的僅僅是用來考試升學、升官發財、入市謀生的知識和技能。如果說從小學到大學,學生確實被灌輸以做人的道德,那麼由於其缺乏聖人之學的引導,僅僅把所謂之流的霸術作爲施教的材料,最終只能是誤人子弟,而且讓人們更加厭煩道德說教。

我們被灌輸到,這是一個進步的時代。然而進步了什麼?救人的學生滑入江中,也沒人肯救;十七歲的民工被機器截去三根手指,領導卻不肯拉去醫治;少女爲了和兩男子歡娛,竟親手掐死了自己的奶奶……此類事件層出不窮,不勝枚舉。試問比起明朝,甚至比起周朝,我們進步了什麼?火車提速了,坐在火車上的人就幸福了嗎?華人登月了,坐在電視機前的觀衆心裏就踏實了嗎?所謂的進步如果不是謊言,就是扯淡。陽明先生慨嘆道:“吾之說雖或暫明於一時,終將凍解於西而冰堅於東,霧釋於前而云滃於後,呶呶焉危困以死,而卒無救於天下之分毫也已。”即使有陽明先生這樣的聖人存在,明代當時的社會風氣也並沒有改進,更何況今日。現在的中國,只看到達官貴人、鴻商富賈掌握話語權,宣傳他們那一套成功哲學。所以,我們的眼光都被吸引到他們身上去了,彷彿只有當大官,賺大錢,學有大學問,做了大事業纔算成功,纔是人生的目的。如果讓我歌頌成功,那麼就是讓我歌頌出身的幸運和生活的機遇。試問,今天的中國僅靠個人的知識才能,你能走多遠?

可是儒家教導我們,一個人應該追求的是人格的完成,而不應該考慮外在的事功。對於用人者,王陽明說道:“用之者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視才之稱否,而不以崇卑爲輕重,勞逸爲美惡。”對於被用的人,他說道:“效用者亦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苟當其能,則終身處於煩劇而不以爲勞,安於卑瑣而不以爲賤。”雖說,我們古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之說,然而誠如錢穆先生所言:“然立功有際遇,立言有條件,只有立德,不爲際遇條件之所限。”因此,不論是國家領導還是販夫走卒都有可能成爲一個有德性的人,都有可能完成自己的人格。——這就是所謂的人皆可以爲堯舜。因此,我們評價一個人的人生成就,便不該以外在的身份、權力、力量、知識、才學爲標準。而應該以他的德性爲評價標準。

聖人之學,其實就是教導我們怎麼樣去做一個真正的人。如果只從外在的物質事功上尋求,那麼一生也找不到安身立命的根本。可怕的是,如果不是還有港臺海外的儒者繼續存養傳播聖人之學,那麼茫茫中華大地上的人們豈不一生無明,活了也白活,死了也白死。陽明先生所說的“知行合一”的真正意思,我覺得就是“紙上說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致良知的真正意思,我覺得就是把我們的良心發揮出去,去做好事。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道理,不管哲學上解釋得多麼複雜多麼深刻多麼適宜思辨,都不能切中它的要害。它根本上就是一種活的.工夫。而聖人之學,也必須以活人來教,來身教。如果沒有王陽明這種聖人境界的導師以親身實踐、驗證這門學問,讀再多的書,經過再好的大學訓練,也不一定能體會到這門學問的真理性。

因此,我的理解是,聖人之學根本不適合在傳授知識技能的所謂學院裏來教,它不是學術,不需要那些毫無實踐的人在理論上爭論不休,它是一門活的工夫,必須用實際的仁義禮智信忠恕孝悌親來表現、驗證。王陽明根本就不注重作爲學問的訓詁、記誦、詞章,更不注重外在的富國強兵、建功逐利的霸業,在他看來注重這些的人哪裏懂聖人之學呢?因爲他們捨本逐末,還放不下功名利祿這些虛的東西。

“記誦之廣,適以長其敖也;知識之多,適以行其惡業;聞見之博,適以肆其辨也;辭章之富,適以飾其僞也。”作爲一個立志做學問的人,如果真能放得下這些,才能趨近真理。在王陽明這裏,做學問和做人是統一的,如果做人一談糊塗,那麼他的學問也是僞學問。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 9

漆雕開曰:“吾斯之未能信。”夫子說之。子路使子羔爲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曾點言志,夫子許之。聖人之意可見矣。——《傳習錄》

這一段給我的啓示,人必須要修身,修身之後要有自知之明。就是你要清楚自己可以幹什麼,不可以幹什麼。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跟自己的能力有關,跟社會環境也有關。修身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半斤八兩。不是別人說我們能幹什麼,是我們自己清楚自己能不能幹。能幹,怎麼幹?不能幹,需要補什麼?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長處和短板。不能別人一捧自己就飄飄然。冒然到一個崗位上,對自己、對企業、對別人都是不負責任的。最重要的一點是,幹不好會讓自己的名聲變臭,到時候想挽救可就難了。儒家講明哲保身,如果自己有能力,但是環境並不是自己喜歡的,或者說環境不適合去幹這個職位,那你就要選擇另外的一種生活方式。

這也就關係到我們怎麼對待生活,曾點對待生活的`方式,孔子是認同的。對待生活的態度也能反映出修身的程度。脫離於生活的修行不是儒家修身方式,不管你是官場得意,還是職場失意,生活每天都在繼續。要保有像曾點那樣的心態,樂觀的面對生活。我覺得曾點就應該是達到了喜樂平和的狀態。拿得起需要本事,放得下需要心胸。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 10

“陸澄問:‘主一之功,如讀書則一心在讀書上,接客則一心在接客上,可以爲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則一心在好色上,好貨則一心在好貨上,可以爲主一乎?是所謂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專主一個天理。’”

——《傳習錄》

從這一段來看,路程對於陽明心學理解的並不是很透徹。如果沒學國學,我也認爲一心一意就是專一,一心一意幹一件事情,不被外界左右影響,這就是專一。王陽明從一個反向的例子告訴我們並不是一心一意幹一件事情就是專一。

幾天前的修身訓練,師父反覆強調的就是專一專注。想專注必須持敬,對人有恭敬心,對事有敬畏心。做壞事的時候你會有敬畏心嗎?不會。只要你把心放在外在的事物上,就都叫逐物。

現在的社會發展的太快,新鮮的事物、我們沒有接觸過的事物數不勝數,如果我們被每一件事物牽着鼻子走,我們就沒有了自我。每一天都需要接觸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如果你的心跟着每個人走,跟着每個事走,你就會心爲物役。這些都是王陽明說的“枝枝葉葉外頭尋”。向外界去找一個答案,想獲得外在的肯定。外在的`事物對心的影響都屬於後天的習染,這都是人慾。我們的修行就是要存天理,去人慾。讓天理浮現,我們才能致良知。尋找天理的這個過程,堅持不懈的修行,不斷的自我完善,才叫“主一”。

這一點我沒有完全做到,雖然道理明白,可放在自己身上有很多時候在自我安慰,這都是自欺。還是我們對於內心真正的認知缺乏動力,空有一個向好的決心,實際行動跟不上。換個角度來說明這個問題,入師門就是讓我們去尋找明德,尋找天理,師父把這條路已經明明確確的指給我們,但依然有很多人入師門之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甚至有很多人中途退出。是他們沒想明白,還是他們做不到?其實做不到就是沒想明白,沒想明白也就做不到,人生也就不會如意。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 11

愛問:“昨聞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覺功夫有用力處,但與朱子‘格物’之訓,思之終不能合。”這一段說的是徐愛聽完王陽明的教導,覺得好像是那麼回事,但回家再仔細琢磨,發現與他以前學的這些朱熹的言論總是不能契合,所以他來問王陽明。

這一段對我有幫助的是“子夏篤信聖人,曾子反求諸己。篤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王陽明對這兩個人首先做出了肯定。子夏是堅信孔子的觀點,並篤定地去奉行實踐。曾子是聽完之後先反思,然後再去實踐。我現在的狀態偏向於子夏的做法居多。師父說什麼我都堅信不疑,然後努力在生活當中去踐行師父說的這些修行方法。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後王陽明對徐愛引的“《書》之精一,《論語》之博約,《孟子》之盡心知性”進行了講解,並對《中庸》說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學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強而行之”三種人分別說明。“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養性、事天是學知、利行事,夭壽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我自己對照了一下,我勉強算第三種人。勉強是因爲我覺得“夭壽不二”這點上我沒做到。

王陽明又通過徐愛的繼續提問,帶出了陽明心學的一套核心概念。“天、性、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陽明心學整明白,那王陽明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我們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爲天,天是性的源泉,性是心的.本體,明德是性的體現,肉身是由心主宰的,從心發出去的叫做意,真知纔是意的本體,意放在哪,那就是物。這些概念到現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練,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最後一段王陽明說出他對物的理解。物不是客觀事物,意從心發出去之後放在哪就是物。物可以是東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從這個角度來講,物是和你的心有關係的,所以才說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 12

與佛教的超越輪迴、道家的長生久視相比,早期的儒家在超世精神上缺少足夠的吸引力。儒家在早期更多關注現世的人際關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推己及人,克己修身以至於齊家、治國、平天下。

相信不少人都有一個錯覺,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便如日中天,從此走上人生巔峯。然而事實是自東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土開始,直到北宋理學興起前,實際上是佛老盛行、儒家衰微的一個時期。佛教對中國傳統文化形成很大的衝擊,以至於這期間發生三武一宗滅佛。

面對這種情況,首先扛起捍衛道統大旗的是韓愈,作爲唐宋八大家之首,一篇《原道》寫得着實精彩,但應對手段低劣了些,直接將佛教歸爲異端,說不過就打,正謂是快刀斬亂麻。

繼任者是北宋五子,源於對《易經》的.重新詮釋,並將原來閒散的富有超世精神的言論重新整合,通過重塑儒家,讓其重新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應對手段的確高明很多,通過借鑑學習佛老的優點,同時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在超世精神上不落下風,兼具入世精神,所以更具吸引力。

只是走到南宋這裏,新儒家在路線上發生分野,朱熹和陸九淵分別是理學和心學的代表人物,陽明先生走的是陸九淵路線,但自身理論要完備得多。心學和理學的異同,則在《大學》的詮釋上體現地比較明顯。

近期也重讀了下朱熹、呂祖謙的《近思錄》,相信大家對“存天理、滅人慾”和“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都耳熟能詳,以至於有些心裏排斥理學。但仔細看心學根子上還是理學,《傳習錄》中很多議題都來自這本書,因此推薦大家也讀讀。

心學和理學,更像是看世界的不同角度,換一個角度看世界,發現居然還能這麼玩。而且我相信,陽明先生是一個真正獲得精神自由的人。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 13

問孟子言執中無權猶執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隨時變易,如何執得?須是因時制宜,難預先定一個規矩在。如後世儒者要將道理一一說得無罅漏,立定個格式,此正是執一。

我記得有一段時間,自己不管做什麼的時候,都需要找一個模板。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麼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麼做的?都想向成功人士學習,複製粘貼。大到企業管理,小到與人對話,都想讓自己找一個最好的模板套進去,就可以萬無一失。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不是。如果什麼都可以設定好,什麼都可以套用、引用,那這個世界就是一個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個定向的人生。

從儒家的十六字真言開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準則。《中庸》裏講君子而時中,孟子用易來形容中庸之道。易就是變化,不斷的變化就是中。我覺得孟子用權衡來形容中更有畫面感。權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邊,另外一邊的事物可能是我們接觸的人,也可能是我們需要辦的事。王陽明說事變只在人情當中,那歸根結底還是人。我和父母的相處的時候,我會根據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調到一個平衡的'位置。我和愛人相處的時候,愛人和父母是不一樣的,所以我的秤砣還要繼續的調整,以達到我們倆之間的平衡。我和朋友之間的相處又不一樣,每一個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調整我秤砣的位置。同一個人因爲環境、時間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適當的調整。比方說我和愛人的相處,沒有事情的時候、愛人高興的時候、愛人生氣的時候、愛人有工作忙的時候更簡單的說,就是愛人每一種情緒變化的時候,我的秤砣都要調整位置。

千萬不能執着於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當,與每個人相處得當,就是做到了中。怎麼能做到妥當?就是讓天理去替我們做決定。天理從哪來?天理就是老天賦予給我們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說天理就是中。只要我們能尋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煥發光明,我們就能做到中。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 14

不可否認,我們大多追求物質生活水平高才好,但是因此而過於追求金錢、地位、名利,導致了心靈過於沉重,從而忽視了自己精神生活。而那些要想實現自己人生高度,更重要的是關注自己的心靈,如此纔不浮躁,才能進入全新的人生境界。內心的幸福完全取決於你的心,只有內心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所以,王陽明的心學具有現實意義。總而言之,心學就是讓你內心強大、淡定處世的哲學,其核心就是王陽明的八字箴言: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觀王陽明的一生,作爲軍事家和政治家,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冊;作爲思想家,開創儒學新天地,成爲一代“心學”宗師。正如梁啓超對王陽明的評價:“他在近代學術界中,極其偉大,軍事上政治上,亦有很大的勳業。”但他的一生,坎坷波折,歷經貶謫、受誣、辭官、病老等人生中的不幸,身處各種逆境、困境、險境、絕境而心如止水,從容化解,這些是激勵和啓發現代人最好的範本。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就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王陽明的“心學”思想融合了儒釋道三家之精髓,是當今社會的一劑解藥。因爲,真正的生活在內心。一切鬥爭皆是心戰,內心的強大才是真的強大。解讀王陽明傳奇人生,領略心學之精妙,關注自己的心靈,就能修煉一顆強大的內心,在浮躁的社會中獨享一份寧靜,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獲得內心的充實與幸福。一切得喪榮辱,真如飄風之過耳,奚足以動吾一念?今日雖成此事功,亦不過一時良知之應跡,過眼便爲浮雲,已忘之矣!

他曾對學生說過:“做學問的功夫,對於一切聲色名利和嗜好,都能擺脫殆盡。但是,如果還有一絲貪生怕死的.念頭牽掛着,就不能與整個本體融合。人的生死念頭,本是從生身命根上帶來的,所以不容易去掉。如果在這裏能識得破、看得透,心的全體纔是流暢無阻的,這纔是儘性至命的學問。”

正象古人所說的“定能生慧”,意思是心靈安定了,靈感智慧才能生髮出來。由於他看破了這一切,心靈是自由活潑的,所以對外界的各種誘惑才處之淡然,因而也就達到了很高的智慧境界。

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在自己的書房掛一幅字——“寧靜致遠,淡泊明志”,以作爲自己的座右銘。 “寧靜致遠,淡泊明志”這句話,源自諸葛亮的《誡子書》,其原文是“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慢則不能研精,險躁則不能理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認爲做學問的關鍵在於“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上面,強調心境要淡泊,心緒要寧靜,去除各種物慾來修養自己的德行,這樣才能明確堅定自己的志向,在寧靜的心靈中,志向才能達到深遠廣闊的境界。

把那些傲慢、浮躁,希望走捷徑的心理統統丟掉,徹底靜下心來,才能達到“精益求精”的境地。否則就會時間一天天過去,今年過了又待來年,年紀漸漸大了,老了,雄心壯志也隨之被消磨殆盡,那時即使後悔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再從頭來了。只能懷着一種悲哀的心情,淒涼的坐守在破敗的房屋中,在那裏整天后悔啊,我當時怎麼就不知道努力一點呢,要是當年努力一點,恐怕現在已經幹出一番事業來了,但已經沒有法子,一輩子就這樣白白地過了。

“淡泊”、“寧靜”是一種有別於常人的思維方式,透出源自於心靈的靈感與妙思,能將一個人的能力與智慧提升至極致。因爲內心淡泊,無求於世,也就不爲得失榮辱所迷惑,根據自己心靈的洞察,按照事物的本來面貌來行動,而獲得符合客觀規律的結果。這是一種大智慧。

“淡泊”與“寧靜”,又是一種生活心態,一種心靈閒適、逍遙自在的心態。諸葛亮和王陽明等智者,正是生活在這樣一種心無所求的境界中,不爲名利富貴而活,而能盡享生命的樂趣。可以說,那些似乎洞察一切的智慧和靈感,就是在這種自由的心境中激發出來的。

其實這種“淡泊”與“寧靜”,更是一種常人難以企及的大境界,古老的“天人合一”哲學思想是其基礎,其中體現了人所存在的最高價值。那些甘於淡泊的人,正是把大自然與人的關係參悟透了,達到了心之化境——“視萬物爲一體”,因此才能進入得失不計、寵辱如一的境界。

這種“淡泊”、“寧靜”的心境,是衡定和充實的。因爲這樣的心靈,處於“中和”的狀態,也就是對外物不偏不倚,獨立而存在,獲得一種心與天合的人生快樂

讀完王陽明的一生,你會發現,一個人能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情,並不取決於外部環境,而只在於你內心的改變。正如我們今天常聽到的一句話:“如果不能改變世界,那就改變你自己。”一切的變化,其實都從我們內心最細微的變化開始。

我們很多人,習慣於滿腹牢騷,怨天尤人。如果多讀一讀王陽明,他們就會懂得:命運就攥在自己手裏,只有你自己纔是“主人翁”,才能決定你將擁有一個怎樣的人生!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 15

侃問:“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功夫說閒語、管閒事?”

先生曰:“初學工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無時,莫知其鄉’,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方有着落。若只死死守着,恐於工夫上又發病。”——《傳習錄》

這一段先告訴了我們修行初級階段怎麼去修行,就是你有多渴望去改變自己。儒家講爲己之心真切,真是想明白,切是迫切。那你修行之心真了嗎?切了嗎?如果修行真的像心臟疼一樣關注在心臟上,那麼我們修行的速度就會一日千里。最開始這樣對我們的修行是有巨大幫助的,因爲我們的心外放太久了。

所以《格言聯璧》纔講“收吾本心在腔子裏,是聖賢第一等學問”。無事的時候,心是安在自己的腔子裏的,有事的時候,我們外放的'時候,是需要去完成我們想要完成的事情。儒家是入世的學問,我們不可能離開世俗,到遠離人類社會的地方去,少不了與人打交道。用心的去做每一件事,投入在當下。做完事情的時候把心收回來,就是修行,也是收放心。能收能放,纔是自如。

剛開始修行的時候,因爲心外放的太久了,所以要練習收心。初級階段過後就練習收放心,如果這個時候還一直在收心上,就會從執着變成執拗。就做不到儒家說的允執厥中,反而會耽誤修行。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 16

先生曰:“後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謂上達未當學,且說下學,是分下學、上達爲二也。夫目可得見,耳可得聞,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學也;目不可得見,耳不可得聞,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達也。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學也;至於日夜之所息,條達暢茂,乃是上達,人安能預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語者皆下學,上達只在下學裏。凡聖人所說,雖極精微,俱是下學。學者只從下學裏用功,自然上達去,不必別尋個上達的工夫。”——《傳習錄》

看完之後發現原來古人也和我們現在的人犯同樣的錯誤。我理解的上達功夫,就是知識裏說的本體論。現在的人對於自己越是不瞭解的、感覺神祕的東西,就越是感興趣。

以前我也這樣,總是想追求一些形而上的知識,自己能不能理解是一回事,說出去讓別人聽不懂,自己感覺到很有面子,這也是其中的一個目的。

這裏面王陽明講的很清楚,上達和下學是一個功夫,不追求下學的上達全是空中樓閣。下學就是上達,《中庸》裏講“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不從基礎的理論開始,想直接到達哲學的頂峯,那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儒家,我們是入世的學說。追求的就是立功、立言、立德。所以儒家的一切知識都要以現實爲出發點,學的東西要在現實當中可以應用的`上。只談理論,不落實到實踐上,就達不到知行合一。王陽明舉的樹生長的例子特別的實際。我們不能一開始就設定出樹長什麼樣子,你只有不斷的去澆水、培育、養護,它纔會向上生長。至於樹能長什麼樣我們控制不了。就像儒家說的我們不可能改變任何人那樣。想要追求上達要從自己內在做起,向內求。心擦亮了,明德顯現,仁義禮智,我固有之。上達也就實現了。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 17

問:“知識不長進,如何?”

先生曰:“爲學須有本原,須從本原上用力,漸漸‘盈科而進’。仙家說嬰兒亦善。譬嬰兒在母腹時,只是純氣,有何知識?出胎後,方始能啼,既而後能笑,又既而後能識認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後能立、能行、能持、能負,卒乃天下之事無不可能。皆是精氣日足,則筋力日強,聰明日開,不是出胎日便講求推尋得來。故須有個本原。聖人到‘位天地,育萬物’,也只從‘喜怒哀樂未發之中’上養來。後儒不明格物之說,見聖人無不知、無不能,便欲於初下手時講求得盡。豈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種樹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幹;及其有幹,尚未有枝;枝而後葉;葉而後花實。初種根時,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葉想,勿作花想,勿作實想。懸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沒有枝葉花實?”——《傳習錄》

當一段時間學習不長進的時候,我也經常問自己這個問題,以前我給自己的回答是“還是不想”。我覺得自己的回答貌似有一些道理,王陽明的回答則更究竟,就是你找不到學習的本源是什麼。

我們看到大樹的樣子,絕對不是它是小樹時,我們想到長大後的樣子。就像我們看現在的自己,你不會在幾歲時能想到今天的樣子。我理解就是生長的力量在一點點的改變着我們。“爲學”也是有一種力量的,王陽明講這個力量就是修心。我反思自己,爲學的目的'是不是修心?目前來看本源是這個,只不過有時忘記了。雖然也在時刻提醒自己,但還是經常逐物。就是爲學之心不真切。

如果對爲學着急,就沒心思想別的,只能一門心思放在爲學上。王陽明曾說過“主一”,方法是持敬。如果對爲學不持有一個敬畏心,做事不專注,就會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然後自己還後悔,悔過又精進兩天,又重回懶散狀態。就這樣來來回回反覆。我以前總是這樣,意識到自己偷懶的時候就立志,沒幾天就忘了,想起來又立志,就是古人說的“無知者常立志”,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在根本上用功,控制情緒,向未發之中前進。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 18

崇一曰:“先生致知之旨發盡精蘊,看來這裏再去不得。”

先生曰:“何言之易也!再用功半年看如何?又用功一年看如何?功夫愈久,愈覺不同。此難口說。”

——《傳習錄》

我曾經想過,修行到最高的層次就是聖人嗎?那聖人之上還有沒有?看王陽明的答案肯定是有的。我也曾經嚮往過,修行到像王陽明那樣的階段,就已經很幸福了,再往上沒敢想。

世界太大,高手太多,誰知道哪個是頭呢?就像我們經常問自己的一個問題,如果到達盡頭,盡頭之外又是什麼。我覺得最大的盡頭就應該是萬事萬物的規律,我們只要摸清楚這個規律,就好比是王陽明將聖人比作金子一樣,我們就已經到達了另外的`一個很高的層次了。

我現在也只是在瞎猜,王陽明並沒有肯定,只是告訴他的弟子,用的功夫越久,越會感覺到不同。

就像我經常問師父開悟是什麼感覺,師父說只要你開悟了你就知道是什麼感覺了。

我們總是幻想更高的層次是什麼樣,卻忘了自己現在處在的層級。

修行這件事情不能好高騖遠,要一步一個腳印,修到哪算哪。但還是要給自己一個目標的,這個目標就是成爲聖人。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 19

問:“程子云:‘仁者以天地萬物爲一體。’何墨氏兼愛,反不得謂之仁?”

先生曰:“此亦甚難言,須是諸君自體認出來始得。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雖瀰漫周遍,無處不是,然其流行發生,亦只有個漸,所以生生不息。如冬至一陽生,必自一陽生,而後漸漸至於六陽,若無一陽之生,豈有六陽?陰亦然。惟有漸,所以便有個發端處;惟其有個發端處,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發端處;抽芽然後發乾,發乾然後生枝生葉,然後是生生不息。若無芽,何以有幹有枝葉?能抽芽,必是下面有個根在,有根方生,無根便死,無根何從抽芽?父子兄弟之愛,便是人心生意發端處,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愛物,便是發乾、生枝、生葉。墨氏兼愛無差等,將自家父子兄弟與途人一般看,便自沒了發端處,不抽芽,便知得他無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謂之仁?孝弟爲仁之本,卻是仁理從裏面發生出來。”——《傳習錄》

這是非常難以理解的一段,我曾經也有過類似的問題。儒家提倡“民胞物與”和“天地萬物一體之仁”是一個意思,那和墨子的兼愛又有何區別?我以前把一體和無差別等同了,但一體不一定是無差別。一個整體當中也是有重要和不重要的區別的。樹最重要的部分是樹根,然後是樹幹,然後是樹枝,最後是樹葉。愛是所有的愛的統稱,它包括對父母的'愛,對他人的愛,對事物的愛。儒家爲什麼凡事都喜歡拿“孝”做比喻?因爲我們選擇不了我們的父母,這是天註定的。既然是天註定的,那麼這個關係就要靠着天理來維持。也就是我們最重要的關係,這個關係人人都有,我們不是孫悟空從石頭裏蹦出來的。《大學》裏講“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即使是愛也是要有一個出發點的,這個出發點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只有做到對父母的愛才可以向外擴展。墨子提倡的愛是無差別的愛,人人都一樣,這本身就違反人性。我對馬路邊老人家的愛,和對我父親的愛,不可能一樣。所以我們的愛是一體的,但因爲關係的不同,重要度不同,愛也是有等差的。就像身體裏面頭的重要性要遠遠大於四肢,所以修行就要從對父母的孝開始。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 20

陽明先生大名早有耳聞,後世學者對他推崇備至,潛心研究他陽明心學之人也不在少數。自公司開展朗誦活動以來,始讀陽明先生《傳習錄》,目前已讀2章,記錄感悟如下:

陽明先生的心學認爲世間存在一種天理,天理存在於事事物物中。而人的內心存在一種良知,良知與天理是合一的。人類應該認識到自己的良知,並依照良知來行事。而同時,知和行又是合一的,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爲表裏,是爲知行合一。另外,如果不去“行”,也不能認識“知”,更也不能真正的認識良知。因此,把陽明先生的學說概括成一句通俗的話就是:做人做事憑良知。

這裏就會存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那就是,人爲什麼要時時處處依照良知行事?存天理、致良知的意義爲何?對陽明先生來說,也許這並不是問題,因爲他從12歲起就立志做聖人,他認爲致良知就能夠達到聖人的境界。那對於我等沒有做聖人理想的普通人來說,爲何要依良知行事呢?我想,此意義應該在於,致良知可以給我們一個更加美滿的人生。也就是能讓我們獲得更加長久和穩定的幸福。人可以拒絕成功、拒絕爲聖,但我想不會有人拒絕幸福吧。

陽明先生認爲天理的對立面就是人慾。人慾讓我們去追求金錢、名利、美色,人慾唆使人不勞而獲,懶惰、傲慢。與此同時,金錢、名利、美色這些慾望是永遠不可能滿足的,而且是越追求越覺得缺,越追求越痛苦。而依照良知來生活,勤奮、感恩、自律、助人、爲善等行爲,則可以讓人的內心越來越平靜,從而體會到喜悅和幸福。而要做到這些,就必須與人慾鬥爭,就需要克己。當克己成爲一種習慣,人慢慢的`不再被慾望所戰勝的時候,內心的良知會越來越清晰。而人慾的力量會越來越減弱。最終可以找到內心的光明。

陽明先生的學說很高深,我的理解很粗淺。但他的學說對我的影響很大,因爲他的思想可以讓人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同時,他的思想強調實踐,強調只看不做、只想不做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在我學習了他的部分思想後,感到整個人的內心充實、踏實、平靜了許多。開始更多地去關注自己的所作所爲是不是正確,是不是符合本心,而不再更多的關注自己得到了什麼,結果會如何。自己的理想也變成了要成爲一個無愧於心的人,而也就逐漸不再患得患失、迷茫困苦。

這本書讓我找到內心的核心價值體系,並依此指導自己的人生,相信繼續讀下去、反覆讀下去會有更多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