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傳習錄讀後感

傳習錄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2W 次

導語:《傳習錄》不但全面闡述了王陽明的思想,同時還體現了他辯證的授課方法,以及生動活潑、善於用譬、常帶機鋒的語言藝術。作者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明憲宗成化年間,生於浙江餘姚。

傳習錄讀後感

  一、傳習錄讀後感

終於又得空看書,前些日子只是出差,間歇時因爲狀態在事務上,索性就一口氣只翻累眼睛的雜誌。

昨天早上把《傳習錄》放進包裏,重新親近一下,養養神。用而不養,內耗自傷。讀至中卷《答周道通書》時忽然看出莊子的味道,呵呵。宋明儒書,不避諱援佛解儒,但道家的東西似未見及。孔孟原典裏自不見老莊,但後世之引佛以入,佛一方面通儒,另一面通道,故宋代雖政治軍事上羸弱偏安,而中國文化始有大成,佛是一刺激,亦是一橋樑。

覺出王陽明的莊周味道,是在其批評世間亂象,“三代之衰,孔孟既沒”,知識分子們“相矜以知,相軋以勢,相爭以利,相高以技能,相取以聲譽”云云,其批評姿態,頗有莊周做逍遙遊前的冷眼閱世、嬉笑怒罵,想來明朝的人,熟讀老莊,在此不經意間用上了。當然,最終的立論是不同的。忽然想到,前些日少年寧拿來的那篇認爲“李零是以道家立場加點後現代解構孔子”的觀點,還是很有鋒芒見地的。

另一個體會是,因爲今人接觸的孔孟原典有限,可以說,讀的多一點的人,也不過是看過四書而已,尤其是易經,更是封建迷信,課本里一點都不曾收錄,倒是金庸普及了易,降龍18掌的招式,都是從易經裏找的名字。王陽明那會兒自是不同,所以書中許多引用《易》《春秋》《禮記》等處,互相闡發。再看馬一浮,說天下學問盡歸於儒藏,關鍵一點也在孔子曾筆削易經,從易門出,則道家、陰陽家及西學之自然科學,盡被納入其類。所以才知道門檻高得很,孔門有六藝呢,隨便翻翻都遠着,彌高彌深啊。

沒想到的是,看明朝的傳習錄不用字典,看民國馬一浮的兩本會語,沒有古漢語常用字典倒經常讀不下去,因爲他引的古典更多過陽明,真是個學問家。商務印書館的縮印本《古漢語常用字典》只好常備着,邊角很體貼的削圓了,放在手中很舒服,用起來也足夠了。

陽明引佛,多做批駁,雖然朱陸王年輕時其實都曾淫浸其中,出佛入儒,所以纔要格外點出可批處吧。馬一浮老,倒是自由出入得很,隨手借用,如羚羊掛角,怪不得梁漱溟在學問上那麼佩服他。

且抄一句陽明與陸原靜信中之語——“爲我盡達諸介甫,不有益於他,必有益於我也。”氣象何等從容!

養神啊。

  二、傳習錄讀後感

格物致知是出自《大學》:致知在格物。朱熹認爲,‘格’字是’至‘的意思,致知,則是窮理,所以他說“欲致吾之知,即物而窮其理,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王陽明則不這樣認爲,王陽明以爲’格‘字除了有’至‘的意思,還有’正‘的意思,還認爲窮理是涵蓋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他解釋爲“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這也是有關王陽明的“致良知”的思想學說。他們倆的解釋不同首先在對“格物”的認識。

我都不完全贊同這兩種說法。王陽明有感於他當時的世道而非要弄個良知進去,未免過於牽強,至於朱熹對致知沒有很好的解釋。

先說致知,那麼一個君子要知曉什麼?其實在《大學》的開頭有一句話是”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也是就是告訴了君子要知曉”物之本末,事之終始“。但是,如何才能知曉,”人非生而知之者“,所以要格物。我贊同朱熹所說的‘格’是‘至’的意思,那麼格物的意思可以解釋爲要接觸事物或者參與到事物中去,也惟有如此纔有可能知曉”物之本末,事之終始“。如果人對某個事物敬而遠之,又怎麼可能深知此事物呢,若只是道聽途說,很有可能僅僅是看到事物的表象。所以“致知在格物”。

另外,還要弄清楚格物和致知的邏輯關係。只有格物,不一定就能致知,也就是說格物只是致知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這和”能夠齊家,但不一定就能治國“是一個道理。要在格物的基礎上,不斷總結和反思,纔有可能致知,知曉“物之本末,事之終始"。

最後,說下這本書。這本書是王陽明的弟子收集王陽明的語錄和書信所編集而成的。重點要看看王陽明的書信,大概就可以知道王陽明想講些什麼。王陽明本人很厲害,文武兼備,但是他教育學生的水平卻不怎麼樣,他的弟子後來還分成各種派系,好像能弄懂他的理論並不多,明朝後來還居然出現了王學末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