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傳習錄》有感(通用16篇)

讀《傳習錄》有感(通用1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9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傳習錄》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傳習錄》有感(通用16篇)

讀《傳習錄》有感 篇1

我不是學文科的人,之所以讀《傳習錄》,是因爲看了《明朝那些事兒》,想了解了解明朝第一大能人,中國的又一聖人王陽明。

老實說,看完整本書,有些地方確實看不懂,特別是引經據典之處。下面,我只是談談自己看完書後的感想與啓發。

第一點,陽明心學將求聖的方法從外在世界轉爲了內在世界,指出了聖人並不是無所不知(外在),而是內心純乎良知(內在)。我覺得這個理論最大的好處,就是讓人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靜下心來,不貪多,而求精。在做一件事時,只要此心純乎天理,認認真真,那麼就心安理得了。

第二點,看完書後,發覺陽明心學與朱熹的理學,都是對四書五經的理解上的不同,對孔子的話詮釋的不同。因次兩派就吵架,不可安寧。儒生缺乏了對客觀世界,對科技的追求。這也是統治階級愚民的政策造成的。

第三點,對書中關於“求靜”,“主專一”的看法很贊同,很警醒人。

讀《傳習錄》有感 篇2

十年前就有機會讀《傳習錄》翻了幾頁,實在讀不下去。本週(2015年3月底)終於看(聽)完了。感謝噹噹引入的訊飛語音,沒這個估計不可能完成本書閱讀——可讀性好差。

說下我對王陰明的認識,此公提倡“心學”意思是修心哈;對儒學和佛教都有研究,好像還練過瑜伽之類閉氣的功夫,有次叫門人把自己埋起來幾天,後來挖出來還是活的。他格物致知整竹子這事兒,您抽空可以百度自己查下。

說下本書給我的幾個印象:

所謂心學四要就是出於本書的——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這是王陽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王所說的”性“,所謂性本週全,人人都有啥的。怎麼看怎麼像佛教第八識,就是阿賴耶識——受薰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做主翁,這個人空可以自己百度一下。

讓我最沒想明白的是——王認爲佛教不究竟,呃……到於書裏提到他對朱熹觀點的不同意見,簡直就不算什麼了。

《傳習錄》裏幾個因才施教的案例,我看着還是很有收穫的。

讀《傳習錄》有感 篇3

先生曰:“後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謂上達未當學,且說下學,是分下學、上達爲二也。夫目可得見,耳可得聞,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學也;目不可得見,耳不可得聞,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達也。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學也;至於日夜之所息,條達暢茂,乃是上達,人安能預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語者皆下學,上達只在下學裏。凡聖人所說,雖極精微,俱是下學。學者只從下學裏用功,自然上達去,不必別尋個上達的工夫。”——《傳習錄》

看完之後發現原來古人也和我們現在的人犯同樣的錯誤。我理解的上達功夫,就是知識裏說的本體論。現在的人對於自己越是不瞭解的、感覺神祕的東西,就越是感興趣。

以前我也這樣,總是想追求一些形而上的知識,自己能不能理解是一回事,說出去讓別人聽不懂,自己感覺到很有面子,這也是其中的一個目的。

這裏面王陽明講的很清楚,上達和下學是一個功夫,不追求下學的上達全是空中樓閣。下學就是上達,《中庸》裏講“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不從基礎的理論開始,想直接到達哲學的頂峯,那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儒家,我們是入世的學說。追求的就是立功、立言、立德。所以儒家的一切知識都要以現實爲出發點,學的東西要在現實當中可以應用的上。只談理論,不落實到實踐上,就達不到知行合一。王陽明舉的樹生長的例子特別的實際。我們不能一開始就設定出樹長什麼樣子,你只有不斷的去澆水、培育、養護,它纔會向上生長。至於樹能長什麼樣我們控制不了。就像儒家說的我們不可能改變任何人那樣。想要追求上達要從自己內在做起,向內求。心擦亮了,明德顯現,仁義禮智,我固有之。上達也就實現了。

讀《傳習錄》有感 篇4

“愛因舊說汩沒,始聞先生之教,實是駭愕不定,無入頭處。其後聞之既久,漸知反身實踐,然後始信先生之學爲孔門嫡傳,舍是皆傍蹊小徑,斷港絕河矣。如說“格物”是“誠意”的功夫,“明善”是“誠身”的工夫,“窮理”是“儘性”的工夫,“道問學”是“尊德性”的工夫,“博文”是“約禮”的工夫,“惟精”是“惟一”的工夫,諸如此類,始皆落落難合,其後思之既久,不覺手舞足蹈。”——《傳習錄》

這是《傳習錄》中徐愛記錄的最後一段,有一部分情感我也深有體會。在同門聊天中我經常說“後悔加入師門晚了。”沒像徐愛說的以前學的那些東西把自己耽誤了,是因爲以前自己也沒學太多東西。加入師門之前,就覺得儒學只是高高在上的說教。加入師門,心中更多的是想跟師父學《周易》,學《周易》的思想也不純,是想用它來預測未來。隨着與師父相處的時間越來越長,才發現自己的想法是多麼的幼稚。

師父發願去傳播儒家修身方式這套東西,可不是簡簡單單的說教,和社會上很多的儒學培訓有着本質的區別。我結合着師父的教誨,和我的人生相對比印證,才發現我的人生之所以沒有達到成功,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以前總是喜歡怨天尤人,經常對別人說沒趕上好時代,可實際上我趕上了中國最好的創業時代——互聯網爆發的時代。

儒家思想傳遞了幾千年,對我們現在的生活依舊有指導意義。在與人日常聊天的時候,更多的是說“反求諸己”、“格物”、“觀情慾念”……這些都是儒家修身方式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下手處。入師門三年多,對我影響比較大的,修心初級三部曲、格物三重境界、念頭的分類、如何去除三大病根、行有不得皆反求諸己、敬慎不敗、至誠如神……有很多是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概念,現在已經變成了我日常生活當中不用思索就可以說出來的,甚至是成爲了我的行爲習慣。

有同門問我怎麼可以更快更好的改變自己,我對大家的回答都是一樣的,“要堅信師父”。如果你心存疑慮,或者是朝三暮四,你不會有太大改變的。這套東西不是背就能會的。還是那句話,“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徐愛說的影響他的那些學說,《傳習錄》的後邊會逐條的說明,慢慢學習。

讀《傳習錄》有感 篇5

問:“靜時亦覺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曰:“是徒知靜養,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臨事便要傾倒。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傳習錄》

今天我徒弟在找我聊天兒的時候,也問到了這個問題。沒事的時候自己打坐,好像覺得心很靜。一有事的時候就找不到她打坐時的那種心境了。首先我們要清楚儒家是入世的學問。所有有關儒家的修煉都是爲了在人世間過得更好。把關係處理得更明白,事情辦理得更妥當,才能更容易達到人生的成功。

剛入師門時,自己在靜坐思心的時候也特別容易達到一種狀態,就是心很靜,感覺好像所有的事情自己都想明白了。其實,要像王陽明說的那樣,儒家的修行是要克己,不能總是去拿定義規範別人,覺得別人做的哪裏不妥,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剋制自己的言行舉止,尤其是自己的情緒。要修到《中庸》裏講的“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一定要清楚自己的情慾念,知道自己的情緒、情感是什麼,知道自己的起心動念是什麼,更要知道自己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

我徒弟遇到的問題就是她和她女兒的問題。這個問題在每個有子女的家庭當中都會存在。只不過是她的問題出現的比較集中,比較有代表性,在一個方面爆發出來。在她複述整個事件的過程當中,我發現她所說的問題都是她女兒的問題,她根本沒有從自己的身上去找問題。儒家講“行有不得皆反求諸己”,我們沒有能力改變別人。當我們處理不明白一個問題的時候,是因爲我們的心亂了。王陽明講“靜亦定,動亦定”,只要心不動,我們都會找到妥善處理問題的方法。聊到最後的時候,她發現實際上女兒就是自己的一面鏡子,把她隱藏起來的那一面全部的表現出來。所以她才很生氣。還是那句話“我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讀《傳習錄》有感 篇6

問:“寧靜存心時,可爲未發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氣。當其寧靜時,亦只是氣寧靜,不可以爲未發之中。”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慾、存天理,方是功夫。靜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動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不管寧靜不寧靜。若靠那寧靜,不惟漸有喜靜厭動之弊,中間許多病痛,只是潛伏在,終不能絕去,遇事依舊滋長。以循理爲主,何嘗不寧靜?以寧靜爲主,未必能循理。”——《傳習錄》

問:“寧靜存心時……”這一段說出了現在人普遍容易犯的問題,靜心本來是方法不是結果,可修身修着修着就變成了喜靜厭動。身邊很多人在追求着靜心,特別喜歡待在那種狀態裏。以前我也覺得在這種狀態裏就是修行修到了,現在仔細一想還真是王陽明說的只是氣定而已。有事的時候氣一亂,就定不下來了,然後就從靜的狀態出來了。發現這種靜的狀態並不能指引我們把發生的事辦明白。王陽明把功夫說的就是念念去人慾,存天理,我認爲關鍵處就是在“念念”上。存天理,去人慾有時我也能做到。隨着修行做到的機率也很多。但要想念念都是存天理,去人慾這就太難了,每個念都是善的念,把邪念、惡念、雜念、妄念全都排除,每一念起都是天理。靜的時候,修的是存天理,去人慾。動的時候修的也是存天理,去人慾。如果只依賴靜的時候,那所有的繁榮都只是虛假的繁榮,你覺得修行提高了,也只是假的。因爲儒家是入世修行的學問。你要走修靜的路線,就偏離了儒家修行的方向。每天生活,豈能靜。追求存天理,去人慾是可以達到靜的。但反過來想通過靜,達到存天理,去人慾就難了。

讀《傳習錄》有感 篇7

問:“看書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義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爲舊時學問。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爲學雖極解得明曉,亦終身無得。須於心體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須反在自心上體當,即可通。蓋四書五經不過說這心體。這心體即所謂道,心體明即是道明,更無二。此是爲學頭腦處。”——《傳習錄》

我也有這樣的問題,看書看不懂,看不明白怎麼辦?我還是單單的從字面的意思去理解,這就說到了儒家的另外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爲什麼要看書?我個人把知識分成兩類,第一類是對的知識。像我們從小到大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公式都屬於對的。但這些對的知識對我們現實的人生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它沒有幫助我們去解決任何的問題。第二類是有用的知識,也就是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能用得上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和處理人際關係的知識。看不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當成對的知識去看了,還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沒有和自己的'生活去結合,就沒有印到自己的骨子裏,還停留在儲備上。

師父說過,和他學習主要學習的是新的思維方式,應該拋棄舊有的模式,創造一個新的系統。如果我們跟師父一邊學,一邊沿用舊的套路,還不如不學,耽誤師父時間,耽誤自己時間。

我們平時所說的“書讀百遍,其意自見”,指的也是用心讀,如果你不用心讀,就是讀一千遍也沒有用。所以不管是學習還是修行,都要先從修心開始。心在了,纔有意識,有意識才能主動去解決這個問題。心不在焉,不僅僅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更是在浪費時間。沒有融會貫通的知識,即使是對的知識,對你來講也沒任何用。

讀《傳習錄》有感 篇8

問:“孔門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禮樂,多少實用。及曾皙說來,卻似耍的事,聖人卻許他,是意何如?”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邊,能此未必能彼。曾點這意思卻無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無入而不自得矣’矣。三子所謂‘汝,器也’,曾點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無實者,故夫子亦皆許之。”——《傳習錄》

三種志向,三種人生態度。王陽明解讀的不是誰對誰錯,是前三個弟子在立志向的時候,有“意必固我”跟着,只有曾點在立志向的時候是沒有“意必固我”的。我以前在給自己立志向的時候都是想當然,認爲自己肯定能達到。自己沒有評估自己的能力,還沒有像孔子那三個弟子一樣,雖然說還在跟孔子學習,但本身實際上已經具備這個能力了。

孔子認爲他們可以達到那個境界,所以孔子沒有批評他們。曾點的境界就更高一點,沒有從自身的能力出發,而是從自身的心境出發。自己現在也沒有達到曾點的境界,還是想很多世俗的東西,都是跟物質利益有關。進入師門之後和很多人聊天,都會問到他們的願景是什麼,大家在談願景的時候,不知不覺也會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方會有人說我一定要成爲一個百萬富翁,也會有人說我必須要成爲一個慈善家,而且越說越覺得自己的事是真的,這樣就跑偏了。

而且後來說三人是器,把自己框住了。人生沒有變化是因爲自己懂的少,所以纔要“博學”。知道自己的半斤八兩,缺哪補哪。知道自己的位置,要素其位而行。我一直都認爲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人事,聽天命。做好自己,別有遺憾。

讀《傳習錄》有感 篇9

愛問:“昨聞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覺功夫有用力處,但與朱子‘格物’之訓,思之終不能合。”這一段說的是徐愛聽完王陽明的教導,覺得好像是那麼回事,但回家再仔細琢磨,發現與他以前學的這些朱熹的言論總是不能契合,所以他來問王陽明。

這一段對我有幫助的是“子夏篤信聖人,曾子反求諸己。篤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王陽明對這兩個人首先做出了肯定。子夏是堅信孔子的觀點,並篤定地去奉行實踐。曾子是聽完之後先反思,然後再去實踐。我現在的狀態偏向於子夏的做法居多。師父說什麼我都堅信不疑,然後努力在生活當中去踐行師父說的這些修行方法。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後王陽明對徐愛引的“《書》之精一,《論語》之博約,《孟子》之盡心知性”進行了講解,並對《中庸》說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學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強而行之”三種人分別說明。“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養性、事天是學知、利行事,夭壽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我自己對照了一下,我勉強算第三種人。勉強是因爲我覺得“夭壽不二”這點上我沒做到。

王陽明又通過徐愛的繼續提問,帶出了陽明心學的一套核心概念。“天、性、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陽明心學整明白,那王陽明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我們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爲天,天是性的源泉,性是心的本體,明德是性的體現,肉身是由心主宰的,從心發出去的叫做意,真知纔是意的本體,意放在哪,那就是物。這些概念到現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練,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最後一段王陽明說出他對物的理解。物不是客觀事物,意從心發出去之後放在哪就是物。物可以是東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從這個角度來講,物是和你的心有關係的,所以才說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讀《傳習錄》有感 篇10

“陸澄問:‘主一之功,如讀書則一心在讀書上,接客則一心在接客上,可以爲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則一心在好色上,好貨則一心在好貨上,可以爲主一乎?是所謂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專主一個天理。’”

——《傳習錄》

從這一段來看,路程對於陽明心學理解的並不是很透徹。如果沒學國學,我也認爲一心一意就是專一,一心一意幹一件事情,不被外界左右影響,這就是專一。王陽明從一個反向的例子告訴我們並不是一心一意幹一件事情就是專一。

幾天前的修身訓練,師父反覆強調的就是專一專注。想專注必須持敬,對人有恭敬心,對事有敬畏心。做壞事的時候你會有敬畏心嗎?不會。只要你把心放在外在的事物上,就都叫逐物。

現在的社會發展的太快,新鮮的事物、我們沒有接觸過的事物數不勝數,如果我們被每一件事物牽着鼻子走,我們就沒有了自我。每一天都需要接觸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如果你的心跟着每個人走,跟着每個事走,你就會心爲物役。這些都是王陽明說的“枝枝葉葉外頭尋”。向外界去找一個答案,想獲得外在的肯定。外在的事物對心的影響都屬於後天的習染,這都是人慾。我們的修行就是要存天理,去人慾。讓天理浮現,我們才能致良知。尋找天理的這個過程,堅持不懈的修行,不斷的自我完善,才叫“主一”。

這一點我沒有完全做到,雖然道理明白,可放在自己身上有很多時候在自我安慰,這都是自欺。還是我們對於內心真正的認知缺乏動力,空有一個向好的決心,實際行動跟不上。換個角度來說明這個問題,入師門就是讓我們去尋找明德,尋找天理,師父把這條路已經明明確確的指給我們,但依然有很多人入師門之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甚至有很多人中途退出。是他們沒想明白,還是他們做不到?其實做不到就是沒想明白,沒想明白也就做不到,人生也就不會如意。

讀《傳習錄》有感 篇11

問“子夏門人問交”章。

先生曰:“子夏是言小子之交,子張是言成人之交。若善用之,亦俱是。”

——《傳習錄》

我覺得王陽明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正是體現出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年輕時候的交友哲學和成熟之後的交友哲學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爲我們想要的結果不一樣。年輕的時候喜歡特立獨行,喜歡與別人不一樣,喜歡個性,所以交朋友也是完全靠自己的喜好來評斷。王陽明這個回答是基於對人性的瞭解,因爲年紀輕所以容易衝動,“對”不是我們去做事情的一個重要的原則。儒家提倡不問喜不喜歡,但問應不應該。可年紀輕輕的時候,他的行事準則完全是反的,先問喜不喜歡,再問應不應該。如果不喜歡,這件事情應該幹他也不幹。如果喜歡,這件事不應該幹,他也會冒着風險去幹。因爲這就是年輕。王陽明年輕的時候經歷過五溺時代,他更能清楚自己的喜好所帶來的結果。所以他說子夏的話是對的。

可人總是要長大的,當人逐漸成熟的時候,我們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同了,我們想要的結果就不是光問喜不喜歡了。就像成家之後,你去超市買東西,只有100塊錢,你看到了自己特別喜歡的東西,但是你還要買菜,那你選擇買菜還是買你喜歡的東西?買菜一定是更重要的,這就是應該,因爲年齡的關係,他排在了喜歡的前面。所以當人處在這個年齡階段的時候,他交朋友的方式也就不一樣了。子張的交友原則“君子尊賢而容衆,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就更重要了。我們在社會上奮鬥就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社會資源,社會資源是離不開人際關係的。

不能說自己喜歡跟誰交朋友,就跟誰交朋友。你需要去想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可以爲對方帶來什麼。如果你光想着和對方交朋友去利用他,他肯定也不會和你交朋友的。如果你對不如你的人包容不了,比你行的也不會包容你。那就真的變成高不成低不就了,怎麼還能有人脈資源,你的人生怎麼能走向成功?所以王陽明說子張的觀點也是對的。

用不同的階段去看待人際關係,這纔是儒家說的中庸。人是活的,關係是活的,如果我們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定義在一個標準範圍內,那這個社會還有什麼可發展的未來?社會的成長是伴隨着人的成長不斷進步的。儒家提倡漸修,從小到大需要我們一步一步、一點一點的去改變自己。正因爲人生有這種不確定的因素,我們纔可以在挑戰中成長。

讀《傳習錄》有感 篇12

問:“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

先生曰:“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傳習錄》

有兩種人是改變不了的,第一種就是智者,屬於先天開悟的這種人,第二種是愚昧的人。雖然王陽明說的簡單粗暴,但絕對是真理。第一種人是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們目標明確,並且會爲達到自己的目標而不斷地努力。所以這種人是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的。最有意思的是第二種人,愚昧,不明事理,會堅定地認爲自己想得也是對的。這種人有一個特點,特別的倔強。一旦他認定了一個道理,九頭牛都拉不回來。想讓這種人改變是不可能的。

在現實生活當中第一種人很少,第二種人越來越多。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很多人都會把無知當性格。遇到這種人,最好的選擇就是離開。不要嘗試去用道理說服他,如果那樣你只能自找苦吃。上智者是不需要改變,下愚者是不會改變。

如果我們既不是上智者也不是下愚者,那麼你就要去改變自己。我更希望自己用這句話給自己做一個警句,當有一天我不願去改變自己的時候,我要告訴自己,如果我不想作下愚者,就要馬上付諸行動去改變自己。只要不欺騙自己,你一定會有一個清楚的答案,你是哪一種人。那你還有什麼原因去拒絕改變?強其所不能吧!

讀《傳習錄》有感 篇13

問題:“看不懂書,怎麼辦?”

他說:“這只是文義上的穿求,所以還不清楚。那樣的話,不如爲過去而學習。它看的更清楚,解得更清楚。只是他爲學人解得明曉,卻一生也沒有得到。要在心體上用功,凡明不能、行不去的,要反在自心上體當,才能通。蓋四書五經所說的只是這個心。此心即爲道,心體明即爲道明,更無二。這是爲學習心靈而作的。”——傳習錄

還有就是我的問題,讀書看不懂,看不懂怎麼辦?但我仍然只是從字面上來理解,這也提到了儒家的另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我們爲什麼要讀書?本人將知識分爲兩類,第一類是正確的知識。從課本里學到的東西,從小到大,公式都是正確的。但是,那些“正確的”知識對我們真實的生活並沒有多大幫助,它們並不能幫助我們解決任何問題。另一種是有用的知識,即在現實生活中能夠用到的,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和處理人際關係的知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當作知識來看,還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沒有與自己的生命相結合,沒有印進自己的骨子裏,還停留在儲備上。

大師說,和他一起學習主要是學習新的思維方式,要捨棄舊的思維模式,建立新的體系。假如我們跟師父學,也照着老套路做,還是不學的好,耽誤了師父,耽誤了自己。

通常我們所說的“讀書百遍,意自明”,也就是要用心去讀,如果你不用心去讀,一千遍也就沒用了。因此,無論是學習還是實踐,首先要從心靈上開始。心中有了意識,有了意識就可以主動地解決問題。走神,不只是看不見,聽不到,吃不到,更多的是浪費時間。不能通融的知識,就算是正確的知識,對你來說也沒什麼用。

第二部分:傳習錄的讀後感。

問題是:“孔門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禮樂,有多少實用性?以及曾皙說的話,不過是一種戲弄,聖人許他,是什麼意思呢?”

「三子是有意的,有意的必偏於一邊,能此未必能彼。」曾經這樣一句話卻不經意地說:“我要做的,就是素其位子而行,不願於其外;素其位子而行,不願於其內;素其位子而行,不願於其內。三子所謂‘汝,汝也’,曾有點‘不器’意。凡有三子之才的人,都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無實者,夫子也都許之。”

志向三重,人生三重。王陽明解讀的不是誰對誰錯,就是前三個弟子在立志向時,都有“意中人”跟隨,只有曾經點過志向時,沒有“意中人”跟隨。之前在給自己定下目標時,我總是想當然地認爲自己一定能實現。自我並不評價自己的能力,還沒有象孔子的三個弟子那樣,儘管說自己還在學習,但實際上已經具備了這種能力。

孔子認爲他們能達到那種境界,所以他不去批評他們。高深的經世致用,不是從自己的能力出發,而是從自己的心境出發。本人目前還沒有達到曾經的點滴境界,或者想很多世俗的事情,都是與物質利益有關的。進了師門,跟許多人聊天,都會問他們的遠景是什麼,大家在談論遠景時,不自覺地就會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如,有人說我一定要成爲百萬富翁,也有人說我一定要成爲慈善家,而且越說越覺得自己的事情是對的,結果就走偏了。

然後又說三人爲器,把自己關起來。生活沒有變化,是因爲自己懂得少,所以要“博學”。瞭解自己的半斤八兩,哪裏缺哪裏。瞭解自己的位置,構成它的元素。我總覺得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人之力,聽天由命。做好自己,不要後悔。

第三部分:傳習錄的讀後感。

問題:“延平雲‘當理而無私’。“理”和“無私心”怎麼分別呢?”先生曰:“理即心。“無私心”即是“有道理”,“無道理”即是有道理。如果心與理都能斷定,恐也不是善的。”

又問:“釋氏於世間一切情慾之私,皆不染,似無私心,而外棄人倫,則非人倫也。”曰:“亦只是一件事,皆不過成就了他的私心。”

王陽明從朱熹先生的一句話來說明其“心即理”的思想,“理”就是天理顯現,要想天理顯現,就要去掉後天的習染。私生活是後天習染的體現,去除私生活是無私生活。無私當然是一種天理。相反地,如果你的天理沒有顯露出來,那是因爲你的心後天矇蔽了,心有私慾就是有私心。單純的說理等於沒有原則,這兩點都是一樣的。如果將他兩人分開來說,那就是因果關係,這是朱熹的學說,王陽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陸澄又問到了佛家的無私心與正道的關係,他認爲正道就是佛家的無私心,因爲他拋棄了人倫,這個人一定要做孝子。當我們還沒有完成孝道時就離開了家,這是對人類道德的破壞。父母把我們生下來撫養長大,我們一定要盡孝。男人可以沒有伴侶,也可以沒有孩子,但必須有父母。看起來七情六慾四欲都是空虛的,那父母之情呢?當父母健在時,你去追尋佛教的無私心,這是沒有天理的表現。你們的心被你們追求佛教的無私心矇蔽了,說白了,你們爲了自己的慾望捨棄了人倫,因爲私心所以不合理。它從反面論證了王陽明的心理之道。

第四部分:傳習錄的讀後感。

看過王陽明的《傳習錄》後,深深地感受到這句話意味深長,僅僅讀了一遍,我就不敢說完全理解王陽明的思想,但是讀了《傳習錄》,我確實有了一點自己的體會。王陽明先生的智慧,跨越了許多時代,的確值得人們去細細品味。

首先是心靈的淨化。王陽明先生認爲修身就是修身。萬事皆在心,只要心在省就能致良知。做一個不欺人、信良心、有良心的人。良心在人,永不消逝。那些不能產生良知的人,只不過是被物質的慾望所矇蔽,並非他沒有良知。“格”是外在的功夫,“格”就是改正錯誤,使之迴歸正道。當慾望萌芽時就把它扼殺,防患未然以求修身養性。

其次是格物致知。將知性放在格物上,物格後知至,參透事物的本質,把握知識的來源。要斷案,就要從斷案中學習,這樣纔是真正的格物。舉例來說,在判案的時候,不要因爲對方的不禮貌而生氣,不要因爲語言的婉轉而高興,不要因爲對方的抱怨而屈從於寬容。怕心中有一點偏差,怕妄想與是非,這是格物致知。把事情放在一邊,學習就會不着邊際。

三是知行統一的問題。知者有爲,行者有爲,知之爲行,行之決定行。讀以知爲目的,知以行爲目的,所以讀書必須用於引導行,從而知行合一,謂之“經世之道”。光看不想,只會越看越糊塗,光看不想就會變得自我。每一個人都能從身邊的事物中體會到良心,這是一個物慾橫流的時代,當人們漫無目的,碌碌無爲的時候,不妨看看《傳習錄》,探尋一些人生的真諦。

讀《傳習錄》有感 篇14

捲上主要闡釋知行合一、心外無物的觀點。卷中收集了八篇王陽明親筆寫的書信,除回答有關知行合一、格物說等問題之外,還講了王學的內容、意義和宗旨。卷下主要是致良知,體現了王陽明晚年的思想。作爲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兩個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聖人之一,其著作《傳習錄》是一本較全面包含其思想的一本書。其中包含儒學、理學、佛學、心學等多種學問方向的理解和分析。

作爲明代的大儒,王守仁有其獨特的哲學觀點,即“致良知”學說。他倡導的“知行合一”在日本很受推崇,日本人認爲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我認爲王守仁“知行合一”不止如此,以王守仁觀點,聖賢們教育人們知行,並不是簡單地教人們如何認識、如何實踐、其目的是要恢復知行的本體。知行如何分得開?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實踐;知識行的開始,行是知的成果。如果領會了這一點,就應該明白,只說一個知,已經自然有行存在;只說一個行,知也自然存在。只有領會到知行合一的宗旨,纔會真的體會到知行的意義。這是需要不斷地磨練和自我反省才能夠了解的。王守仁這樣說的,別人教你終究不能領悟,只有自己琢磨思索找到符合自己的鍛鍊方式才能不斷進步和提高。在王守仁的心中,聖賢的大體宗旨是相同的,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敘述罷了。或許我們達不到聖人的境界,但只要像王守仁這樣的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我們也會不斷安定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能力和判斷力都有所提高。在如今時代裏,人對本源的的探索不斷減少,人的心裏也不斷浮躁而趨向於物質。所以在如今的社會王守仁的精神看起來更加珍貴。

王守仁雖貴爲聖賢,博覽羣書,博學多才,屢立奇功。但爲人謙虛而不焦躁,爲人好學,其爲人正如其言,乃一正人君子。有道是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人,在他看來,在於態度而不在於才能也。引用其中一段話:“同朋友相交,一定要互相謙讓,就會得到好處;而互相攀比,互爭高低則只會受損”。

又如:“悔悟是去病之藥,然以改之爲貴。若留滯於中,則又因藥發病”等等。諸如此類的話很多,但能做到的人卻很少。王守仁的許多言語都是人的生活中的道理,樸實而又精深,王守仁正是因爲這些近乎完美的素質成就了他的功勞,而他也無私的將這些想法觀念傳播給他人,而現今社會的“雞湯”和他比較實在不知所云。他的精神正是他一生理念的體現,其:“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他的一生都對得起“爲善去惡”這四個字。他的人性的觀點難道不可以被我們借鑑嗎?王守仁,一個了不起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高尚的人,聖人之名,當之無愧。所以,王守仁的精深,更需要我們現代人的傳承與堅守,對這個幾百年前的人物,我們應該向他致敬!

讀《傳習錄》有感 篇15

問:“你看不清楚,怎麼看?”

老師說:“這只是字面要求,不清楚。所以,還是從舊社會學起比較好。他能看得多,理解得多。只是他雖然爲了學業什麼都懂,但是一輩子都得不到。你必須在身心上努力學習。做不到的,一定要轉向自己的心和身體,才能過。蓋四書五經,然說此身心。這種身心叫道,而身心則清明,沒有別的。這是爲了學習心靈。”—— 《傳習錄》

我也有同樣的問題。我不識字。我看不懂怎麼辦?我還是照字面理解,這就把我們帶到了儒學的另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我們爲什麼要讀書?我個人把知識分爲兩類。第一類是正確的知識。像我們從小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和公式,都是對的。然而,這些知識對我們的現實生活並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也沒有幫助我們解決任何問題。第二類是有用的知識,即我們可以在現實生活中使用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處理人際關係的知識。我之所以看不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當做正確的知識來讀,或者按照以前的方法和套路,如果不結合自己的生活,我不會印在自己的骨子裏,但我還是留在了儲備中。

大師說,向他學習主要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所以我們應該摒棄舊的模式,創造新的體系。如果我們在向師父學習的同時遵循舊的套路,還不如不學,這樣會耽誤師父的時間和我們自己的時間。

我們通常說的是“一本書讀一百遍,但就是用心去讀。不用心讀,讀一千遍也沒用。所以無論是學習還是修行,都要從修心開始。有了心纔能有意識,有了意識才能主動解決這個問題。心不在焉不僅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聽,更是浪費時間。沒有綜合的知識,即使正確的知識對你也是無用的。

讀《傳習錄》有感 篇16

問:“燕平雲‘講理無私’。‘講道理’和‘無私心’有什麼區別?”老師說:“心就是理。”“無私之心”就是“講道理”,不講道理就是自私。如果你分析自己的內心和理智,你就不會好。”

他還問:“史的激情不染人間,這似乎是無私的,但拋棄人情往來是不合理的。”他說,“這只是統一事物,只是讓他成爲一顆私人的心。”

—— 《傳習錄》

王陽明用朱的話來解釋他的“心即理”,“理”就是正義的表現。正義要體現,就要改掉後天養成的習慣。自私是後天養成的體現,無私是去除的。無私當然是正義。另一方面,如果你的正義得不到彰顯,那是因爲你的心被後天矇蔽了,自私就是自私。簡單來說就是無私。他們是一回事。如果兩者分離,就是因果關係,這是朱的理論,王陽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陸成問及佛教的無私之心與理性的關係。他認爲佛教無私的心是不合理的,因爲他拋棄了人倫,這個人必須孝順。在我們沒有盡孝之前出家,首先是違反人倫的。作爲一個人,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必須孝順。一個人可能沒有伴侶,沒有孩子,但一定要有父母。似乎世俗的慾望被拋在一邊,一切都是空的。父母的愛呢?父母在世時,你追求的是佛教的無私之心,即沒有正義的體現。你的心被你對佛教的無私追求矇蔽了。說白了就是你爲了慾望拋棄了人際關係,因爲自私而不理智。這是從反面論證王陽明心學是理性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