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天問》有感(通用6篇)

讀《天問》有感(通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6W 次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天問》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天問》有感(通用6篇)

讀《天問》有感 1

說來慚愧,想起來要讀天問,是因爲偶然看到“羲和之未揚,若華何光?”而想起歌詞“羲和的金車走了多長,望舒御月去了何方”。於是就查尋起來,自然而然找上了《天問》。

粗看不明所以,全篇的問句讓人把握不住屈原的心思。用詞也讓人覺得生疏,但時常出現神話傳說或歷史典故中的人物,屈原一貫的博學體現淋漓盡致,各種神話傳說的運用又富於想象,出現了不少山海經裏熟悉的“異獸”。充滿神話與幻想風格的天問或許有些難懂,但無疑也富有吸引力。如此華麗的句子,就算讀來完全無法理解,也會不由自主地受到吸引。

全文都是問句,取名天問不知是老天借屈原之口問人間,還是屈原問蒼天,抑或是借天來問君王,問時政。全篇問句森羅萬象,從天問到地,從史詩問到神話傳說,如此多元而充滿想象的文字無疑能激發人的想象力。從蝕龍到羲和,從女媧到伊尹,天問所包含的信息量讓我覺得更像是屈原憑藉自身才華與博學一連串咆哮而出的質疑與譴責。前面大都還是對自然物象的疑問,中間就轉向歷史人物,最後變到了君臣。聯繫屈原的境遇來看,他確實有資格發出這般質問,但這是《天問》,上蒼的寄託並不會對當時的.境遇有所改變,我相信這般多而紛繁的問題裏住着屈原的無奈與出離憤怒。

本篇中很多問題受制於時代,並無答案或無法得出答案,而另一些問題則是有着明顯的答案與結論。但這些問題依舊被問了出來,我相信這是屈原的咆哮和質問。尤其是最後一句,‘何試上自予,忠名彌彰?’這哪裏是問問題,這分明是文化人的“他憑什麼能這樣”的委屈與無奈。‘悟過改更,我又何言?‘這也是問句,但這是直指楚王的反問,或許當時他義憤填膺,或許當時他悲憤交加,但他已然失去了機會,只能以此排解自滿腔澎湃的情緒。

我一直覺得屈原是一個情緒很強烈的人,若非如此,寫不出如此包含情感的句子。《離騷》如此,《天問》也是如此。最初吸引我的,是華美的語言和豐富的神話典故,最後吸引我的,是那個向天發問滿心瘡痍燃燒着的人。

寫完才瞭解到,《天問》是楚人所整理的屈原寫在牆上的句子,可能真的是心中不平所發出的咆哮吧。

讀《天問》有感 2

燈滅了。黑暗如潮水一般湮沒了我的視覺。在漆黑的空間,唯有心緒如一隻滑過草叢間的飛舞的熒火蟲,把黑暗的世界一閃一閃的照亮。有了這一絲光亮的我,把心翅舒展開來,沿着如夢境般的、亦真亦幻的鄉間小路飛行。路旁,不時有詩意的靈動的火花閃爍,讓我似一個幼年的'孩童一般,不時拾揀着這些轉眼即逝的文學的精靈之魂。

透過窗戶,天空依然繁星點點。那是神仙們的一雙雙慧眼嗎?看着表面好似寂靜,實則卻是俗意翻滾的紅塵世間,他們在尋找什麼?是尋找人世間美好的情惑,還是其他需要找尋的東西?可他們的眼神卻爲何總帶着一絲失望的光呢?

一片雲飄過來,恰好遮擋住我與星星互視的目光,在這時刻,星星――那一顆星星的心裏又是怎樣想呢?是感慨紅塵俗氣,找不到亙古就已存在的人類的博愛?還是已經放棄了希望,不再苦苦找尋而無奈地閉上了雙眼,並且把內心的悲傷化作了近日連綿的細雨?是否是想用淚水沖洗蒙在人類良知上的污垢,用之澆灌養育他心中那如似雪域之顛的天山雪蓮般的沌潔之愛呢?

風漸漸大了,是不是天神那急切的呼吸?他找到了人世間的愛了嗎?星星又露出來了,目光依舊尋視着茫茫紅塵。我怎看到目光中那依舊的困惑。難道這麼久的無望找尋,依舊不能使他放棄心中的希望。是否千萬年前,他與人間真愛有了前世的不散約定?那麼,他們留下了怎樣的言語和對語,才能相互看清對方,就是自己前世的知音呢?

難道有時候的雷電轟鳴,暴雨狂嘯,就是上天對世間蒙塵的憤怒,抑或是警告嗎?可是,又有誰能夠聽懂上天的告誡和規勸呢?既便聽懂,又有誰能改變這個無助的世界呢?失去愛的世界,註定是一片荒蕪嗎?看看那無邊的、滾滾風沙的荒漠,那種失去生命的土地是何等的可怕,愛心做爲滋養人類生命的精神,不就是那綠色的植物嗎?沒有愛心的人類世界,心靈怎不會變成一片沙海呢?這是必然,但不是人類所期望的,不知看到人類自己毀滅自己的行爲,人類是該笑自己愚蠢,還是笑自然界愚蠢呢?

每個人,自己都有自己的答案。可是,誰爲我們人類來閱卷,做出判決呢?

我心中的老師就是時間。你們呢……

讀《天問》有感 3

青天一顧謂何求——《天問》

初讀《天問》便聯想到了《詩經》中的句子:“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屈原一生恪守道德,“舉世皆濁我獨醒,衆人皆醉我獨清”,他把他的生命和精力獻給了他熱愛的土地。《天問》可分爲三部分,就自然問了六十九個問題,社會與歷史部分共計九十六個問題,最後他從幻想與神話中醒來,心中感慨萬分,並就此提出了八個問題。這裏就不詳細分析了。

這些問題沒有主線,零散卻又天馬行空的想象勾勒出瑰麗的畫卷,像是一個被打碎的花瓶落下一片片靈動的碎瓷。在一個星空浩瀚的夜晚,一位少年仰望天空,把身軀融入那濃濃蒼穹。他像伊甸園內的亞當,卻不知道夏娃的'蹤跡,他在追隨愛的步伐,卻不知道愛的代價,於是他對天發問,傾訴心中憂鬱。

屈原的《天問》是一部探求的字典,無法解答的問題像是傷口無法癒合的痕跡。

曾幾何時,另一個少年也向往着同一個夢想。他在天空擁有最亮的一顆,“存亡一知己,生死兩婦人”,他月夜逃去卻中了呂后的詭計,從此星空墜落。他仰天大笑,一如少年時初遇星象的豪邁,那蒼天一問竟成了絕響。

千年後,柳宗元寫出了《天對》以應屈原的《天問》,文明無意中找到了最鮮活的傳承方式,一問一答,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日記

屈原的問正是他精神之所困,縱然江水漫漫,又何嘗不是他自身的悲劇?他太孤潔,又太孤絕,精神的枷鎖擊潰了他最後的防線。他沉水而死,空氣中飄着若有若無的幽香,和着他的遺願和悲傷。

後記:魂歸來兮,詩言三千行,一人獨飲一江愁,屈子的背影在臨江的斜陽中拉得很長很長……

讀《天問》有感 4

格律詩詞是最難創作的,既要用簡短的語言去表達,還要符合格律、韻律、對仗的要求,即便是各方面都符合了,很多時候讀起來還是比較難於理解,甚至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在古代,人們的文化生活是比較貧乏的。除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外,文化層面的最普遍的就是長輩們的故事,能聽一出大戲或者詩詞,應該算是比較高端的文化享受了,像“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的情景應該還是比較少的。

在當今,不光是物質豐富的時代,也是文化繁榮的時代。電影、音樂、書籍等各類電子文化製品,通過一部智能手機,隨時、隨地就能信手拈來。作爲古老的藝術表現形式,戲劇和詩歌,欣賞者已經很少了,創作者更是寥寥。

有一個青年詩人,癡迷格律詩詞創作,大學時期遍已拿到了詩詞創作的全國獎項,三十多歲已經出版了好幾本詩集,在河北詩詞界有一定的影響力。近一段時間,收到他新出版的詩集《問天酹月》集,讀來還是很感動。

說實在話,我對古詩詞的認識,還是一個門外漢,但是喜歡讀。特別喜歡詩詞作家們用簡單的幾句話就能描述出一幅美麗的景象、闡述一個深刻的道理。時不時的就會有一些古詩詞在腦海浮現,像“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與長天一色”、“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等等。

可是,我們現在能欣賞的,都是古人創作的詩詞,現代人創作格律詩的很少,能夠被人們所熟知、吟誦、引用的更少。而且,相對於小說創作、新詩創作來說,格律詩創作很難爲作者帶來經濟效益。所以,現在能夠堅持格律詩創作的,內心追求的一定不浮華。這是讓我感動的第一點。

文學創作,總的來說是一件很辛苦的差事,用“碼字工”形容還是有幾分貼切。對於多數人來說,大部分時間都在爲生活打拼,只有在夜深人靜別人都已睡去的時候,挑燈夜戰。他們所用的努力僅僅是源於自己的愛好,或者是一個單純的夢想,能在這方面走出一片天地的可以說是萬里挑一。《問天酹月》的作者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並且成爲格律詩方面的'行家,這是讓我感動的第二點。

語言和文字是什麼?是傳播情感與思想的載體。我認爲,在能夠完成的表達語言與情感的情況下,語言和文字越短越好。在古代,在竹籤上撰寫文字的時候,語言和文字要儘可能的精簡。當今,人們快節奏的生活,也需要語言和文字儘可能的簡練。在這方面,格律詩詞是最短小精悍的,但是,格律詩詞是最難創作的,既要用簡短的語言去表達,還要符合格律、韻律、對仗的要求,即便是各方面都符合了,很多時候讀起來還是比較難於理解,甚至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張雷創作的格律詩詞,格律很嚴謹,表達也很完美,這是讓我感動的第三點。

更爲難得的是,這本詩集出版後,著名詞作家陳小奇、著名評論家劉紹本、省詩詞學會會長王學新都曾撰文讚揚,我想這本詩集正像她的名字——“把酒問天,對江酹月”,滿滿的都是厚重與豪情。

讀《天問》有感 5

《天問》問的是什麼?是永恆的生死問題。

面對死亡,科學家探求對策,哲學家追問意義,宗教尋求安慰。但是,不能不承認,探求是徒勞的,追問是無解的。宗教的安慰也難免虛妄。

但是,人生並非一個自然流向結果的過程,結果關乎過程的意義,就不可能不追問結果。因而,當人的思索麪對死亡時,其實也是在面對人生。

余光中先生的追問自然是無解的追問。明知無解而依然追問,體現了人類知性的侷限卻更透露着人類思考探求的執著。須知,正是這種知其無解而求之的精神,產生了多少有意義的人生哲學。余光中先生是詩人,當然用詩的方式去思考,去表達,於是,生命與死亡便都具有了詩的意味。

在詩中,他把人生比作了霞光、燈光和星光,把死比作了暮色、夜色和曙色。生與死不再作爲一種對立,而成爲一種融合。既是融合,就沒有突然之感,而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你看作者用的兩個動詞“沒入”與“歸於”,多麼寧靜,多麼渾然一體。那麼,生就追求霞的絢麗、燈的.溫情、星的璀璨吧,一旦激情燃盡,美麗耗竭,暮色與夜色便是最好的休憩。尤其當曙色已印上天邊,那一顆顆隱去的小星星又有什麼遺憾與怨恨呢?我們會感覺到,那種融化並非消失,那只是生命的另一種形式,而且是我們需要的形式。

全詩意境渾然,霞光、燈光與星光從色彩、溫度、亮度上帶給人豐富的感受渠道。詩中既沒有眩目的明亮也沒有絕望的黑暗,一切都籠在一層朦朧的光線中,與那思考的氛圍、略帶迷惘的探詢心情構成了一種完美的和諧。

讀《天問》有感 6

余光中的《天問》,由光的自然變化,融入生命永恆的嚮往,從而浮現出人生前死後的種種聯想。在他向創造主發出的提問中,顯示出人在時空中的生命,面臨着一波波的.遞嬗與蛻變。在晨昏光影的推移中,人無可避免地要被「接走」;但離去時的「天色」,卻能標示出人生終極的趨向。

這首《天問》,告訴我們每一個人,人生是複雜的,我們一定要要慎思明辨。

這首詩借用了屈原《天問》的詩題,是抒寫人生哲理之作。人生是短暫的,時間是永恆的。個體生命終將走向滅亡,在永恆的時間面前,生命顯得多麼渺小啊。一直,我都只肯談生活,而刻意迴避生命的話題,大概是因爲心底的那一絲恐懼吧。

擁有時永遠無法知曉失去後的感受;而失去之後就再也無法找回曾經的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