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W 次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拖延心理學》讀後感 ,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

這本書分析了拖延的心理學原因,然後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法。通過一些實例和心理分析來達成觀點的闡釋,比較可信,前半部分幾乎擊中心靈,每句話似乎都讓你醍醐灌頂,重新認識自己。但後面各種方法羅列卻讓人不好操作,陷入了成功勵志類書籍的通病,總的來說還不錯。

對於我個人來說,頭緒繁多或無從下手的事容易造成拖延。裏面也暗含了完美主義傾向:我不確定能做到最好,因而失去了細步邁出逐步夯實的動力。甚至爲自己找一些合理的藉口。不怕失敗最重要是不要把表現與能力價值掛鉤,不要與外在評價過度關聯。

我就是固定心態的完美主義者,原以爲拖延並不嚴重,但其實一直都在。但其實我並無天分,只有一些巧合和努力,天分被外在拔高了,因此完美主義心態是沒有堅實基礎的。寄希望於虛榮和享樂並存對我來說也不可能,這個世界沒有白吃的午餐,對於我來說也沒有輕鬆過上好日子的路子。必須首先保證勤奮然後途中注意方法和結果。從此開始,看穿紅塵放棄虛無縹緲靠外界肯定的價值,不怕失敗重新構建自己的價值。工作即使不熱愛,勤奮是必須的,而自己的家庭及夢想則必須兩者都有。

最可怕的事情是去全然地接受自己,然而對個人來說,成長是最重要的,全然接受自己的優缺點並不妨礙反而有助於你的`成長,何樂不爲?拖延總會歸因於某種患得患失,此時要注意和自身成長及責任對比。而且特別注意不要讓這些擔憂成爲懶惰潛在的藉口,因而循環惡化。

這本書中學到的最大一點是冷靜分析:當拖延症發作時,要看清其中的原因,以前或許看不清,現在這麼多案例看了這本書應該可以了。當不良情緒發作時也要照樣分析,然後做出決策。藉口,潛意識的懶惰等等阻礙前進的因素都要刨出來。然後與自己的目標之路最大限度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