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無人生還》讀後感範文(通用16篇)

《無人生還》讀後感範文(通用1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體會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無人生還》讀後感(通用1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無人生還》讀後感範文(通用16篇)

  《無人生還》讀後感1

前天剛讀完《無人生還》,繼《東方快車謀殺案》後看過的又一本阿加莎的偵探小說,譯者夏陽,翻譯得很不錯,流暢自如,能享受到閱讀的快感,比起那些翻譯名著的學究派譯者來說,實在好太多,所以閱讀的速度還比較快。

想不到佈置這場天衣無縫的謀殺案居然是那個法官,他實際上是裝死,裝死,這一點很關鍵,不然後面那些詭異的事也得不到解釋,阿加莎實際上一直在書中營造一種氣氛,她對讀者的心裏感受和節奏把握地很到位,讓讀者很容易陷入她營造的氛圍之中,島上每個人竟然能按照法官,或者說作者精心佈置的局按童謠順序死去,有點難以接受,因爲任何一點插曲就能打亂這場佈局,除非法官真能預知未來,但有一點很肯定,這十個人真正死於各人的良心,所以纔會輕易落入法官佈置的圈套中。

法官實際上把殺人當成了藝術,這更讓我覺得恐怖,這十個人確實是逃過了灰色地帶的法律,但是法官也無權利把自己當做上帝一樣對其他人做出判決,我仍然覺得生命比任何一切都重要,爲了這場精心佈置的殺人遊戲,把人的生命玩弄於股掌,心理變態的高智商人喜歡做這種事,所以我覺得佈置這場死亡遊戲的法官是可怕的,更何況法官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這麼多人陪死估計也算是臨死前的最後一場狂歡,我不知道這能否稱人性中自私的一面,法官自私的一面。

而且我們應該尊重人性幽微和僥倖的一面,十個人雖然僥倖逃脫法律制裁,但是他們其實也一直在接受着良心上的煎熬,這其實比死更難受,我不知道死亡對他們會不會是一場解脫,雖然這種死去的方式從心理上來講在我覺得太過殘忍,原諒我對這十個人所懷抱的同情心。

世界上存在這樣把生命當做遊戲的人,實在可怕,但似乎好多美國一些電影就喜歡弄這種,頂着一個堂而皇之的偉大目的,把一羣人放在一個迷宮或者一個荒島做一個生存test之類的,像網絡遊戲一樣,接受各種任務和挑戰,怪物,細菌什麼的,一路不斷有人死去,最後活着的人才能逃離,佈置這一切的人是非常不人道的,人的生命不該是一種手段,而且,人性經不起考驗和測試,所以,當十個人一個接一個地死去時,相互猜疑是人性正常的反應。

當然,法官能部好這個精美的局,獲取醫生的信任首先是前提,醫生也是一個很主要的人物,他竟然就那麼信任法官,把法官裝死,看來他們在某個時刻已經達成一致認爲其中有個人是兇手,然後按照法官的指示讓兇手原形畢露。

回頭來看,法官確實是最值得懷疑,因爲在他假死之前,他一直在有意無意主導和控制着所有人的一切,其他人的行動想法都是受他指示和掌控,如此才能按照他的劇本走。

  《無人生還》讀後感2

“凡事得往好的想,我就知道有個話劇特別適合悠悠演,可以演主角。”

“什麼戲?”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無人生還》。”

刷一發我對愛情公寓的執念。

當然也是這段話讓我去查找了一下這本書,看了看故事梗概,瞬間就吊起了我的胃口。雖然推理小說一般都不會再翻第二遍了,但我還是買了下來。

故事的大概就是:八個素不相識的人受邀來到海島黑人島上。

他們抵達後,接待他們的卻只是管家特夫婦倆。用晚餐的時候,餐廳裏的留聲機忽然響起,指控他們賓客以及管家夫婦這十人都曾犯有謀殺罪。每個人的房間裏都貼有一首相同的兒歌,兒歌講的是十個小士兵相繼死去的故事。餐桌上還有十個小瓷像。從第一天晚上開始的幾天時間裏,每天都有人按着兒歌裏述說的方式死去,每死一個人,餐桌上的瓷瓶就會少掉一個。人人都想保護自己,可是海上起了大風浪,不可能尋得救援或者逃出生天。唯一的求生辦法就是找出兇手。

荒島已經被他們搜尋數遍,不可能有容身之處,所以兇手必然在他們中間。倖存着的人們彼此懷疑,彼此試探,可是一切的警戒一切的提防還是沒有能阻止那最後一刻的到來。風浪停息了,島上的明爭暗鬥也停息了,只留下了十具屍體……無人生還。

這本書看的特別快。我儘量在推理,而且還是比較接近的,到了最後三個人的時候發現都不是,感到很奇怪。但是我這人就是拐不過來彎啊,只能硬讓自己繼續思考剩下的三個人,萬萬沒想到結局會來這麼一出。

某些地方還是覺得很奇怪,但畢竟這是小說還是不要較真了,描寫很細膩尤其是心理和環境。我是大白天看的沒覺得什麼,但豆瓣上很多人都說千萬不要在晚上或者沒人的時候看,會覺得越來越瘮得慌。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相信人性本惡的,我也是。我在看前面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自動腦補只剩下幾個人的時候,人人瘋狂,彼此不信任互相拔刀相向的樣子。但是總體來說作者的文筆比較平淡,絲毫不誇張,但是很多地方能從細節揭露出人性陰暗的一面。

小說裏的天氣幾乎都是狂風暴雨,使我聯想到了高一上期語文課本里的那篇澳門從英國收回的文章。最後的獨白看完了之後有一種很安靜的震撼感,小島上的人也死了,警察也沒能把兇手找出來,這些人背後的故事也被永遠地埋葬了起來,可能連作者心中的悲哀也不會被發現。

  《無人生還》讀後感3

這應該是我看的第一部偵探推理小說,在閱讀的世界裏,我一直認爲自己是感性派,不願意看一些邏輯性和理論性較強的燒腦讀物,這本書一直被束之高閣,偶然心血來潮纔拿在手上翻了翻。

比較有趣的是開篇的一首古老童謠《十個小士兵》,童謠唱的是十個小士兵如何接連死去:

十個小士兵,出門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個只剩九;

九個小士兵,秉燭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個只剩八;

八個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連不離去,八個只剩七;

七個小士兵,舉斧砍柴火,失手砍掉頭,七個只剩六;

六個小士兵,捅了馬蜂窩,蜂來無處躲,六個只剩五;

五個小士兵,同去做律師,皇庭判了死,五個只剩四;

四個小士兵,結伴去海邊,青魚吞下腹,四個只剩三;

三個小士兵,動物園裏耍,狗熊一巴掌,三個只剩倆;

兩個小士兵,日頭下面棲,毒日把命奪,兩個只剩一;

一個小士兵,落單孤零零,懸樑了此生,一個也不剩。

其實看到這裏大致已經能知道文中可能有十個主角並且結局都會死去,接着是一封封邀請信把主角們接連請上場,說實話看到這裏我還是對這部小說很無感的,直到第一個小高潮——馬斯頓的突然死亡,讓我抱着這本書一直到夜深閱畢,情節張弛有度,扣人心絃,停不下來,只想快點知道誰是兇手。

可怕的是:一切都在兇手掌握之中,每個人都相互猜忌卻又不得不勞抱成團,每個被懷疑爲兇手的人只能以死亡來證明自己。

那個老小姐,布倫特,看似桀驁不馴,憤世嫉俗,實則是對自己內心恐懼的掩飾,因爲自己的無情與武斷,女傭自戕而死;麥克阿瑟將軍,嫉妒的火焰“燒死”了自己的部下,這筆賬,總會讓錚錚鐵漢不堪一擊;沉着冷靜的維拉,又何嘗不時時刻刻回憶起淹死西里爾的不是海水,而是自己;服務周到、老實盡責的羅傑斯夫婦,誰會想到爲了一筆財產也曾親手弒殺信任自己的女主人;經驗豐富、專業老練的阿姆斯特朗醫生,也曾因一時酗酒而葬送了一個女孩年輕的生命......

每個人都有不願提及的過往,每個人都有想要毀滅的曾經,曾犯下的罪孽與過錯,無論怎樣滄海桑田,終逃不過正義的判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天道好輪迴,欠下的,總得還清,甚至拿命相抵。

布洛爾是倒數第三個死亡的,其實當布洛爾死亡之後,隆巴德和維拉應該已經能夠想到島上要麼有第十一個人,要麼前面有人假死,我認爲當隆巴德對維拉說“你聽我說”的時候已經想到了,但是處於半瘋狀態的維拉沒有想到這些,她開槍打死了隆巴德,崩潰的神經也把維拉自己送上了絕路(之前維拉房間頂部出現的黑鉤,也暗示了維拉將是最後一個上吊死亡的小士兵)

如果沒有文末的漂流信,我想這應該是一樁沒有答案的千古謎案,真正的兇手是瓦格雷夫法官,假死的瓦格雷夫,實現了自己“捍衛正義,死也要死的震撼”的心願。

其實我對整部小說有兩個疑問,第一,既然瓦格雷夫是策劃一切的兇手,那麼文初的瓦格雷夫的邀請信那麼像一回事,是否顯得過於刻意?就爲了掩飾他的兇手身份?回頭讀第二遍時看到瓦格雷夫的邀請信就有點搞笑了。第二,瓦格雷夫假死的時候說是在額頭抹了一小塊泥巴僞造槍擊頭部,可是泥巴和血跡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吧!當時島上的人再沒有常識應該也能發現,除非他們都已經處於神經崩潰邊緣了......

  《無人生還》讀後感4

一、天上的大餡餅突然間砸中十個身份各異“幸運兒”,莫名的免費超級豪華知名孤島遊,似乎熟悉的邀請人,想想這必是一次充滿歡愉,愜意的旅程!

二、遍查全島,除其十人外,完全沒有任何其他人可以藏身之處!不具備任何案後逃生的條件!近乎完美、巧妙的殺人設計——十個故事人物悉數死亡,一切的一切都在不可思議中發生…給警方留下一個“嵌套死循環式”的懸案!

思路設計、框架提綱

1、劇中人物的具體情況介紹(包括身份、職務、特點、聯繫),影映作品展開的線索,看似冗長乏味的敘述,實則是埋有隱晦的伏筆

2、由一碟審判錄音公訴,十個故事人物的接連神祕離奇死亡,映射小詩,彼此猜疑!(室內擺設的佈置、死亡方式、人物即時,事後的心理入微的描寫)

3、始終揮之不去的謀殺疑雲,究竟這是怎麼回事?是上天的無意玩笑,還是人爲的蓄意謀殺?每個人疑意重重,心態失衡!下一個會是誰?

4、警方第一次陷入一個自立自破的兩難困境,這注定又是一個千古疑案。

5、罪犯漂流瓶解疑,真相大白,喔!原來如此,好一個殺人於無形的副本!

跟隨子吟掘亮點

一、一部沒有偵探的偵探小說,酣暢淋漓,水到渠成的心理描寫,將阿加莎自己一貫的寫作風格、特色——‘犯罪心理學’發揮到了極致

二、精彩的情節設置,生動的對白描寫,極致的心理捕捉同時這部作品已被改編爲影視作品,有興趣的親們可以自己下載觀看,改編得還是可以的!相信加上影視的音效,圖像,劇情銜接等技巧的搭配、結合,一定能給你不同的視覺感受與衝擊,幫助更好地理解,把握作品的精髓!

  《無人生還》讀後感5

在下若有志於一件事物,必依下法而行。

首先,大略入門之後,儘量保持該領域的知識空白,以自家的頭腦空想,應該是如此這般,一五一十;而後親身實踐,積累經驗;到一段落時,進入研究段,以採樣方式調查。採樣一般有三:看起始,看最終,看巔峯。若再有興趣,再從中抽取幾個有代表性的過程樣點,略窺其變化走勢而已。

吾對偵探小說如此——愛倫·坡看過,原創看過,克里斯蒂看過,夠了,旁的不看了;而對“暴風雪山莊”,亦如此。《無人生還》作爲此類代表——若說此類不該稱“暴風雪”而應稱“孤島”,純屬咬文嚼字——寫得如此早,寫得如此好,自然不可不知。

在大致領略“暴風雪”的風姿之後,在下便私自定下作此種文章的“一”、“二”、“三”、“四”,這裏便不細說了。一直以來,對“暴風雪”的某些痼疾頗有微詞,怨念甚深,原以爲是後來人不爭氣,狗尾續貂、畫虎類犬,如今見得這般早期這般經典,那一樁樁一件件,竟也不能免俗,不禁修正觀點:這等模式,怕是胎裏帶病、先天不足。而這論斷,或與譯者有關。在下所讀貴州版,過程中毫無流暢平和之美感,只覺前言不搭後語,許多理應餘音繞樑處卻嫌生硬,一般敘述時反因多義英文單詞的誤解而冒充了線索,個別段落甚至有讀沒有懂。這等異常現象之解釋,我在克里斯蒂腦子進水、在下理解力大幅倒退和翻譯者自己抽筋之間,選擇了第三個——其文辭之粗劣,真好似使用了網絡翻譯軟件後直接排版的效果。

不過話說回來,也確有一些精髓之處,早期靈光一閃,亟待發展,後世卻缺乏承襲,丟了西瓜撿了芝麻。之於“暴風雪山莊”,《無人生還》是立,是順,是特例;而後人所寫,是破,是逆,是常例。其間必有變化,某些方面難以兼顧,也屬必然。但變化本身,大多弊大於利,越發難以在飄和穩之間取一個平衡;而少數利大於弊者,利處偏偏不加彰顯,弊處卻也不知修飾,反而畫蛇添足,新不如故。

  《無人生還》讀後感6

關於這本書,我想,多年之後,我最爲深刻的記憶應該是:

那傢伙掏出一本書,說:我最近在看這個——《此地無人生還》。

我有點驚訝,說:不是這麼巧吧。於是也把我的那本與他交換——《無人生還》。這本書,在我的生命裏,帶來了一點點小巧合,小驚喜。

經過了《lost》《GSI》以及無數驚險懸疑故事的轟炸,大腦已經麻木,《無人生還》自然無法再帶給我高峯體驗。可是,阿加莎同學幾十年前就能編出這樣的故事,據說開闢了荒島殺人的經典故事模式,不得不令人脫帽致意。

阿加莎自己在序裏寫道,這部作品所耗費的心裏是空前的,我相當相信。如何按照一首童謠的模式逐個殺人,如何將十人的故事和心理逐個展開,如何將困境中的猜疑、絕望逐漸推向恐懼的瘋狂,這功力,還是相當厲害的。

  《無人生還》讀後感7

這是一本懸疑小說,不看到最後等作者解密,無從知道誰纔是真正的策劃者。因爲書中刻意描寫了每個人的心理活動,讓人覺得每個人都是無辜的,這也是作者高明的地方。整本書情節精彩,環環相扣,看書的時候,連自己的呼吸都是小心謹慎的。

整本書講了十個人(他們的共同點都是,有人因爲他們的過失死掉,但是他們卻躲過了法律的制裁),在同一天,因爲受到邀請然後懷着各自的目的去一個他們從來沒去過的小島。關於小島的傳聞很多,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哪些是真,哪些是假。這十個人一來到島上就被一個留聲機宣佈了他們曾經的犯下的罪行,然後按照某種計劃,一個一個被暗殺掉,過程對於當事者來說當然充滿了恐懼,猜疑和掙扎。但是終究逃脫不了命運的制裁,他們還都是一一死掉了。

在整個閱讀過程中,我最大的疑惑當然是“到底誰纔是整個事件的策劃者?”同時爲那十個人中大部分人犯下的罪行或惋惜,或氣憤。他們這幫人就因爲心中的私慾,踐踏他人的生命,還利用自己的縝密心思或者社會地位逃脫法律的制裁,真是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他們每個人(除了那個策劃者,這也是最後作者解密的時候才知道的),每個人都死有餘辜。等他們都死完了,真有一種大快人心的感覺。

看完整本書,心得有二,一是人真是不要做惡,除非運氣一直都很好,否則難免遇到更厲害的狠角色,就會遭報應。二是,希望可以不斷學習,提高自己,做一個聰明又內心強大的人,既可以保護自己,還可以儘可能地去伸張正義,打壓壞人。

  《無人生還》讀後感8

“十個小兵人,外出去吃飯,一個被嗆,還剩九個人……七個小兵人,用刀砍木棍;一個砍自己,還剩六個人……四個小兵人,出海去逞能;一個葬魚腹,還剩三個人……兩個小兵人,坐着曬太陽;一個被曬焦,只剩一個人。這個小兵人,孤單又影只;投繯上了吊,一個也沒剩。”一切的陰謀都從這一首童謠開始。

十、九、八……三、二、一小兵人的數量在不斷減少,活着的人也在不斷減少。一種亡的氣息,一種在劫難逃的感覺慢慢逼近。這一切從一開始就是一場騙局,一張網,一張兇手爲每個人量身定做的天衣無縫的網。用不同的人名,不同的方式;將十個人聚集在一座島上,一座荒島上。此時,審判與亡就已開始。

叮~~生命開始了倒計時。

晚餐時分,一個不知名的聲音開始控訴所有人的罪責。貴族少年撞人,管家夫婦拒給主人解藥,女子引誘孩子向深海游去……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揹負着人命,可卻都是在法律範圍內無法制裁的案件。於是,兇手頂着伸張正義——絕對的正義之名開始了他的謀殺。

第一晚,一個人便在吃飯時了,第二個人中了氰化物,在昏迷之後長眠不醒了;接着第三個、第四個……每一個的亡方式都與那首童謠不徑相同。這首英國的古老童謠成了貫穿小說的線索,也成了十個人的亡方式。

耳旁似乎總有一個囈語式的童聲,它在輕輕吟詠這歌謠,在漫不經心的語調中帶着揮之不去的亡氣息;猶如在童真的面龐上忽然出現嗜血的表情一般,讓人在極端的對比中感動無形的痛苦。像被人噎住咽喉一樣,不得喘息,無法逃脫。

兇手就在十個人之間,沒有人知道下一個的人會是誰。隨着人數的減少,恐懼、彷徨、不安一點一點吞噬着自己的內心與理智,活的時間越長的人,罪惡也就越重。因爲他最後所承受的不僅是亡的痛楚,更是精神的折磨;在絕境中的苟延殘喘,去爭取下一秒活命的可能。

在《無人生還》當中,謀殺手段的巧奇自然不言而喻,整人的佈局更是令人目眩神迷。但在華麗地作案手段之下,阿加莎?克里斯蒂對人性的瞭解,對人性的剖析更令人敬佩不已。這早已超越單純的偵探解謎,步入了心裏剖析的殿堂。

在絕境中,有人心頭坦然,因爲多年來已無法承受負罪感所帶來的痛苦;有人不以爲然,因其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犯下的罪行;有人惶然,以爲自己所作所爲並無過錯,卻真實地造成了他人的自殺;有人悽然,夢裏都能看見去的無辜者不甘地模樣。從貴族到底層,來到島上的所有人都揭去了身份的僞裝,在殘酷的現實面前表露了最真實的一面。其中一部分人渴望生命,他們不惜利用一切代價來確保自己的平安,卻在良心的譴責與幻像中送上了自己的命。可全部的人都在渴求解脫,或生或,被歲月掩蓋了這麼久的事實終究鋪在了陽光下。

在文章的最後,兇手交代了一切。根據事實,人們可以推斷誰是兇手,可是那樣不容鬆懈的境地,理性與判斷力已經爲零,每個人都是兇手。所以,十個小兵人,一個也沒剩。

人性的悲哀在文末的剖白中無法抑止。海中的荒島猶如失落的人心,在罪錯的反忍中變得無所憑依。文明在孤島上荒蕪,道德的流放地萬物蕭條,無人生還。

  《無人生還》讀後感9

看的讓人很不爽,不過本書製造的氣氛很好,晚上躺在被窩裏看,確實感覺到脊背發涼。

本書描述的故事,如果是一個真實案件,永遠也不會有解,已知的條件不夠,無法推斷出來。當然,看完小說,也不可能推理出來,如果靠感覺猜對了兇手,只能說感覺真準。

這本書仍然沒有打破我對懸疑類作品的預期,正如所有懸疑劇或者懸疑小說一樣,隱藏關鍵的部分,製造混亂的部分,不同的是,本書中加了很多不知真假的內容,給推理製造了極大困難,因爲那離真實遠了十萬八千里,但讀者難以分辨,比如,開局就講法官收到了一封信,來自卡爾明頓,我還記下了這個細節。如果把這當做真實的確定發生的事情,就完美的把法官排除,離幕後之人遠了十萬八千里。

作者精心構思了這個故事,但壓根就沒想要讀者去解出誰是真正的兇手,作者想要的是完美的講完這個故事,把自己精妙的構思,對人性的剖析寫入書中,把懸念留存到最後,由作者親自揭曉,讓讀者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如果是這樣的話,作者很成功,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混亂,然後,就沒有其他。

  《無人生還》讀後感10

即使在炎熱的一天看這本書,也感到身上涼颼颼。

看完之後我只是在想法官到底是不是對了。雖然有很多事情在不同的方向對錯也許不是那麼明顯,可能有對有錯,但我還是認爲法官這樣的人有些可怕了。

不論看小說還是看電影,看到殺手設計的“天衣無縫”的局或者遊戲時,雖然很佩服這樣的頭腦,可終究還是害怕,只是期望我們這樣的普通人最好永遠也遇不上,永遠也不要認識。

有句話說壞人不可怕,有知識的壞人才可怕。運用高深的知識造詣去設計一些滿足自己非同於常人的刺激,或是佈下完美的局去報復,這樣用別人生命填補的快樂實在是太可怕了,但儘管是你以爲的天衣無縫,也會有真相大白的一天。這本書裏法官佈下的一切,即使他不寫下漂流瓶我想終有人會解出來,但他也總想別人去瞻仰他的“藝術”,才自信滿滿地寫下所有。可我不覺得他對了,法律灰色地帶的案件或許還有很多,但這應該是促進它進一步完善的不是嗎?法官認爲讓他們死在對所做之事的恐懼中是懲罰,可也正如將軍所說這何嘗不是等待的解脫。當每個人聽到自己日日精心掩飾的罪行曝光之後,恐懼頓時充滿了內心,他們時時刻刻的煎熬被放大,或許他們不死是一種更大程度的懲罰,我想害死別人還能心安理得的永遠開心的生活下去的人畢竟很少吧。

“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內心的恐懼,良心的譴責永遠比刀劍更能傷人。所以,做一個善良的人比什麼都重要。記起實習的時候老師講到的四不傷害原則,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不讓他人被傷害,愛人比傷人更具挑戰也更有價值。

  《無人生還》讀後感11

看的還是挺仔細的,結局最開始就告訴讀者了,“無人生還”。但情節確實吸引人啊,一步一步,引向結局,人名確實蠻多的挺難記的,所以一開始我就抄下來,一個一個對着看,一羣逃脫法律自裁遊蕩在法律灰白地帶的人,最後還是一步步走向死亡。雖然所有情節都在那首詩歌裏,但內容以及邏輯都吸引人一直看下去。所以還是一部蠻不錯的'懸疑小說,結局真的出乎預料,猜不出最後的兇手。

十個小士兵,出門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個只剩九。

九個小士兵,秉燭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個只剩八。

八個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連不離去,八個只剩七。

七個小士兵,舉斧砍柴火;失手砍掉頭,七個只剩六。

六個小士兵,捅了馬蜂窩;蜂來無處躲,六個只剩五。

五個小士兵,同去做律師;皇庭判了死,五個只剩四。

四個小士兵,結伴去海邊;青魚吞下腹,四個只剩三。

三個小士兵,動物園裏耍;狗熊一巴掌,三個只剩倆。

兩個小士兵,日頭下面棲;毒日把命奪,兩個只剩一。

一個小士兵,落單孤零零;懸樑了此生,一個也不剩。

  《無人生還》讀後感12

《無人生還》(And then there were none)是英國著名的推理小說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寫的一篇推理小說。

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1890年生於英國德文郡托爾奎。一戰期間,她參加了英國和紅十字志願隊,從事救護工作。在此期間,學習了大量藥物和毒物知識。因此在她的偵探小說中,也有大量的用毒殺人的片段。

《無人生還》講述了一個孤島殺人的事件。八位客人和兩位僕人分別收到了邀請信,被邀請到士兵島做客。十個人各懷心事的去到了島上,登島的當晚,即遭遇惡劣天氣,因此被隔絕在孤島。

隨後更是一個個遭遇了離奇事件。每間客房裏都掛着寫有關於十個小兵人的童謠的鏡框;餐桌上擺放的十個小瓷人。

十個小士兵,出門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個只剩九。九個小士兵,秉燭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個只剩八。八個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連不離去,八個只剩七。七個小士兵,舉斧砍柴火;失手砍掉頭,七個只剩六。六個小士兵,捅了馬蜂窩;蜂來無處躲,六個只剩五。五個小士兵,同去做律師;皇庭判了死,五個只剩四。四個小士兵,結伴去海邊;青魚吞下腹,四個只剩三。 三個小士兵,動物園裏耍;狗熊一巴掌,三個只剩倆。兩個小士兵,日頭下面棲;毒日把命奪,兩個只剩一。一個小士兵,落單孤零零;懸樑了此生,一個也不剩。——弗蘭克·格林 一八六九。

隨後,十個人一個個按照童謠的死法死去。每有一個人死去,餐桌上的小瓷人就會少一個。人們都希望能找出一個辦法拯救自己的生命。但是天氣很糟,島上沒有離開的辦法。

荒島很小,四周沒有躲藏的地方,兇手只能在他們中間。人們之間彼此懷疑,唯一幅都是以上帝視角和第三人稱視角敘述。

隨着小說人物的一個一個死去,事件的進展卻越發顯得懸念叢生。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的求生辦法就是找出兇手。風浪停息,警察上島,只有十具屍體。

這篇偵探小說沒有其他偵探類型小說所共有的偵探及其探案過程。大部分篇故事和逃不了的“罪”。

老法官沃格雷夫:對殺戮有這無比強烈的慾望。做了一輩子法官,卻認爲法律約束了他與生俱來的正義感,因爲“有的兇手犯下的罪不受法律制裁”。於是法官按照年幼時的一首童謠,設計了一樁完美殺人事件。

家庭教師維拉:她爲了心愛的男人獲得遺產,故意讓主家小男孩溺水,然後讓人們認爲是意外。

修女布倫特:傭人與他人有染,未婚先孕,被她趕出家門,後投河自盡。

醫生阿姆斯特朗:開始行醫時業務不熟練,造成病人死在手術檯上。

將軍麥克阿瑟:下屬和妻子有染,於是讓下屬執行一次他明知有去無回的任務。

上校隆巴德:幹過一些不到的勾當,可能在一些地方殺過人。

公子哥馬斯頓:撞死兩個小孩卻毫無悔意,社會危險分子。

前警察布洛爾:作僞證,導致他人死亡。

傭人羅傑斯夫婦:主家有嚴重疾病,發病時拖延治療,隨後佔有其財產。

後9個人雖然逃脫了法律的制裁,卻被老法官以正義之名制裁了。道德雖然也能約束人,但不是人人都受到它約束。法律雖然能制裁犯罪,但不是所有的犯罪都能被察覺並制裁。小說裏的“凡罪惡必會遭刑罰”也只是一種人們的主觀願望而已。

  《無人生還》讀後感13

以前一直很喜歡讀關於推理類的小說,因爲這很驚險,很刺激,能帶給人新鮮的感覺,喜歡有驚喜,喜歡有期待的感覺。隨着一層層薄紗被揭開,隨着一層層迷霧被推開,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往往是意想不到的結果,喜出望外的感覺總是讓人舒服,又驚奇。每次讀一本推理小說,總是會受益匪淺,越看越喜歡。荒島上僅有十個人,其中有一個是兇手。但他們接連死去,無人生還。那麼誰是殺人犯?是最後一個死去的人嗎?如果不是,那麼他(她)如何在死去之後,還能使自己的殺人計劃照常實行?他(她)爲什麼殺人,又爲什麼給自己也貼上死亡標籤?在《無人生還》中,阿加莎·克里斯蒂顯然把自己逼入了創作的險地。面臨此景,偵探小說作者有兩種選擇,一是用天才的構思自圓其說,另一就是假託“心理懸疑”“奇幻”一類低劣手段胡說八道。

“十個小兵人,外出去吃飯。一個被嗆死,還剩九個人。九個小兵人,熬夜熬得深。一個睡過頭,還剩八個人。八個小兵人,動身去德文。一個要留下,還剩七個人?”這首英國的古老童謠成了貫穿小說的線索。十個被害者先後像歌謠中描述的那樣死去,使之帶有讖語的色彩。它使這小說的文字冷颼颼的。你的耳旁似乎總有一個囈語式的童聲,它在輕輕吟詠這歌謠,那漫不經心的聲調中帶着一絲死亡的氣息,猶如在童真的面龐上忽然出現嗜血的表情一般,讓人在極端的對比中感到無形的恐懼。

從風和日麗到慘霧瀰漫,小島由度假勝地變成了人間地獄。這部英國的小說,會很容易地讓你聯想起英國的天氣:多雨、陰冷。暗夜中的大海隱去了波瀾壯闊的一面,冷峻地窺視島上的一切。當海邊也成爲謀殺現場之一時,從沙灘上退去的海浪便留下一抹憂鬱,讓人擔憂死亡之吻的再度來臨。尼羅河上的撲朔迷離,擾亂的是讀者的智慧,而《無人生還》中的大惑不解,擾亂的是人們的心絃。

克里斯蒂似乎是深信人性本惡的。在謀殺案中,幾乎每位出現在現場的人都有作案動機。克里斯蒂在對每一位嫌疑人加以排除時,都順便嘲諷着他們的陰暗一面。兇手預先在留聲機中放置了錄音,在衆人上島後逐個宣佈了他們的罪狀。原來每位上島者的心頭都藏有一個祕密:軍官爲了泄私憤故意將下屬派往危險之地;醫生醉酒後動手術致使病人死亡;女孩兒爲了幫情人獲得遺產故意製造了一起事故??所有的人都受到了指控,小島變成了審判之所。

在絕境中,有人心頭坦然,因其多年來已無法承受罪惡感帶來的痛苦;有人不以爲然,因其從不曾以自己的罪錯爲忤;還有人惶然,有人悽然。但無論怎樣,從貴族到底層,島上的所有人都揭去了身份的裝扮,在最殘酷的現實面前表露了最真實的一面。渴望生命是其中一部分人的想法,渴望解脫則是所有人的企盼——困境或道德上的解脫。如果說“波洛三部曲”裏還有波洛的幽默作爲調劑,那麼《無人生還》則從頭至尾充滿壓抑的悲腔。克里斯蒂的嘲弄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聲色俱厲的批判。同時她也變得更無情——那首童謠無異於一份判決書,將這些待死的囚徒送至刑場,先讓他們看到黑洞洞的槍口,而後蒙上頭罩,再將槍口抵上他們的額頭。那種等待中的煎熬帶來了無法承受的沉重感。也許,當你在深夜讀這本書時,會聽見他們大口的喘息聲。

“他們究竟是誰殺的呢?”直到小說臨近終結,這謎團一直困擾衆人。最後是一份神祕的自白解開了謎。真正令人吃驚的,不是行兇者那難以爲人察覺的作案手段,而是他(她)的身份和動機。人性的悲哀在最後的剖白中無法抑止,海中的荒島猶如失落的人心,在罪錯的反思中變得無所憑依。文明在小島上荒蕪,道德的流放地萬物蕭條,無人生還。這部小說在此時變得深刻起來,當後世的讀者一再感嘆克里斯蒂“目眩神迷”的寫作技巧時,似不應忽略她筆下流露的哀嘆之聲。

  《無人生還》讀後感14

初拿到這本《無人生還》,乍以爲是一本常規小說。翻了下作者簡介,頓時發現自己錯了。本書的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是偵探小說女王,偵探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她的創作生涯持續了五十多年,共創作80多部偵探小說和短篇故事集,著作之豐僅次於莎士比亞。

“無人生還”的源起是一首童謠,“十個小士兵,出門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個只剩九。一個小士兵,落單孤零零;懸樑了此生,一個也不剩。”作者將故事場景設置在一座無人到達的孤島上,通過邀請信的形式,約了十位不同背景的人物來到島上的別墅,爲信裏的“邀請人”服務。這十位受邀人,形色各異卻有着共同的特點——他們有着法律難以約束,但無法逃脫道德的制裁。最終的結果,十個人“離奇”在島上死亡,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前來調查的警察也束手無策。

故事的最後,作者通過死亡策劃者的自述,以“飄流瓶”的形式將故事真相進行了告白——這使得之前的一切都顯得那麼自然而滴水不漏。用今天的“潮”語來說,就是細思極恐。作爲讀者,不得不由衷佩服作者的慎密構思與細緻描述,特別是對人物心理和人物對話的口語化描述,令人不忍釋手。

除了那有些冗長的姓名,《無人生還》確是一本引人入勝的偵探佳作,值得一讀。

  《無人生還》讀後感15

在很多偵探小說中,都會有那麼幾個人自詡爲正義的化身,用血淋淋的屠刀來代替法律懲罰他認爲的罪犯。看似合情合理,但實際上,在你揮下屠刀的那一刻,你本質上跟他們也沒什麼區別了,也是個冷血無情的殺手。的確,這個社會總有黑暗的角落,總會有邪惡鑽法律的空子逃脫制裁,但是並不能因此就否定法律這個天平的價值,它的確不完美,但一直在改進。如果人人都不信任法律,都替天行道,那麼這個社會存在的將是無休止的殺戮和血腥。

讀書的過程中我就在想,這場遊戲中最先死去反而是最好的解脫,顯然故事的最後作者也有着跟我同樣的想法。甚至他所設計的所有人死亡的順序,都是按照大家所犯的罪來排的,這也是他把自己放在最後的原因吧。

這本書的兇手與其他的兇手不同,他不是一個復仇者,他的目的不是解決掉跟他有仇的人。而是一場審判,置身於法律之外的審判,兇手把這些遊走在法律邊緣的人聚到一起,像是在完成一場特殊的儀式。是精神上的洗禮,還是心靈上的救贖,亦或是肉體上的解脫。

這是一場精心的策劃,巧妙的佈局,甚至還有短暫同盟的建立,他了解所有人的故事,知道所有的人的弱點,並且十分善於利用這些。你會隨着閱讀一個一個的去懷疑兇手是不是他,而緊接着他就會用死亡證明兇手另有其人。兇手在文章的最後以一個藝術家的身份自居,我想如果殺人是合法的那麼他確實做到了,這確實是一場完美的殺人遊戲。如果沒有全書最後的哪一章節,想必這會成爲一樁永遠無法解開的懸案。

我也看了很多評論,看見大家說的一些bug。

1.法官紅泥裝死那個我覺得雖有點問題,但是依然有理可循,因爲畢竟當時已經沒有電了,法官爲了能更好的掩飾過去提議的用蠟燭,最後死亡的時候身邊才兩根,大晚上狂風大作燭光搖曳,沒有近身檢查從而被瞞過是有可能的。另外就算被發現,他是可以改變後面計劃的。

2.所有犯罪過程並非事先百分百設計好,法官根據自己的設想和實際進展進行下一步行動,只不過他進行得比較順利、或者說,也許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順利,咱們最後看到的結果maybe是法官的方案B、C甚至是D!只是他把他的成功記錄下來,而非有些人說的“怎麼事情都按他想的發展”、“如果某某某沒有按他所想的發展他就不能完成謀殺了”。事實是,如果沒有按他所想發展,他會改用另一種方法完成計劃的~當然,不可否認主角必須像他自己說的那樣,機敏睿智,是個犯罪的藝術家!

3.法官的信是在做完所有事情(除了自殺)以後記錄的,而不是自己預先寫下過程而按其實施的,所以說什麼“如果被害者沒怎麼怎麼樣,就不能按照童謠完成謀殺”之類的話,從邏輯上就是錯誤的,理論上法官有自己大體的犯罪設計,但是絕沒有預言某個人在某個時刻怎麼樣,只是在合適機會用童謠內的方式下手,靠着自己的超強大腦完成完美謀殺。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爲!這是一場十個“罪人”的“受罰”之旅…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總是有那麼一截灰色地帶去考驗人性。?最後死去的不是兇手,但是兇手確實在最後死去。

  《無人生還》讀後感16

《無人生還》是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本人最滿意的一本小說,也是讀者評價最高的一本。

阿加莎·克里斯蒂以“偵探女王”的稱號享譽全球。這一王冠由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於1971年“加冕”。阿加莎的偵探系列作品被翻譯成130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20億冊,在她之上的只有莎士比亞和《聖經》。這本《無人生還》又是其中“最好”的一本,它的質量毋庸置疑。

小說中,阿加莎將兇殺場所放在一座孤島上,島上有一幢豪華莊園。通過故事人物的反覆探索,作者告訴讀者,小島是一個封閉空間——一個巨大的“密室”,外人進不來,裏面的人出不去。所以,這是一個“完美謀殺”的故事構架,即蓄謀已久,無懈可擊的高智商謀殺。——直到最後,也沒人偵破案件,是兇手自己揭示了真相。

貫穿整個故事的線索是一首童謠“十個印第安小男孩”。童謠中一個“印第安小男孩”的死對應一件謀殺。十句歌詞,十個“印第安小男孩”死亡,對應島上的十件謀殺。“印第安小男孩”的死法各有不同,也依照順序各自對應十種謀殺方式。

島上的十個人通通被“謀殺”,最後無人生還,包括兇手。誰是兇手?作案動機是什麼?作案方式是什麼?阿加莎似乎沒有打算讓讀者解開謎題,這是偵探小說的一大特徵,文字給出的信息不完整,障眼法重重誤導讀者。最後由作者抽絲剝繭,揭露謎底。

這是一部構思精妙的小說,體現了阿加莎高超的敘述技巧。作者創造了十個人物,每個人物性格各異,有各自的背景故事,他們的背景故事和被謀殺密切相關。十個人在謀殺接連發生的過程中,他們的反應,猜疑,對策。這些信息不是簡簡單單地堆積,而是彼此交織。它們存在邏輯關係,相互作用。它們有主次,輕重,既要條理清晰,又要讓讀者接收到適量的信息。既要迷霧重重,又要合情合理。阿加莎對本書評述道:“我比任何評論家都更清楚這本書創作歷程之艱辛。”

故事中的十個人,每一個都有罪,都曾逃脫了法律的制裁,最後在孤島上全部受到了懲罰。罪孽越重的人死得越晚,不僅要面對死亡,還有對死亡的恐懼,良心的折磨。

上島以前,對於過去的罪惡,每個人都有爲自己辯護的說辭。他們逃脫了應有的懲罰,將罪惡的祕密掩埋心底,繼續生活。他們或許會受到良心譴責,但僅此還遠遠不夠,他們必須償命,正義才能得以伸張。——十個人住進莊園不久,留聲機的宣判已經揭示了兇手的作案動機:爲法律的缺位伸張正義。

人是社會動物,每個人都渴望被其他人認可。現實中,沒有人願意做壞人,他們永遠有看似充分的理由,在犯罪的同時接受自己。人都有陰暗一面,有時候會在無意識中實施犯罪。人性的陰暗並非與生俱來,它們大多產生於生活,反映的還是社會的陰暗面。

讀者也應從故事中看到自身的矛盾。每個人都做過有愧良心的事,同時也有安慰自己的一套話術。許多時候,人們都能夠逃脫審判。但他們的良心未必總能饒恕自己,除非他們已經成爲真正的壞人。

小說也有缺憾。從故事的邏輯上,兇手對受害者的預判過於精準,與他所能夠收集到的信息不對等。此外,推理小說對文學技巧要求不高,如果對阿加莎的文采再做要求,未免顯得吹毛求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