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精選】讀後感的作文合集5篇示例

【精選】讀後感的作文合集5篇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6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讀後感的作文合集5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澀苦的旅途,是心的嚮往;迷失的終點,是情的棲息。心靈與遠古的共鳴,迴盪出了悠悠華夏;腳步與土地的吻合,踏印出阡陌九州!文化的旅途無字的文書,卻可以鐫刻山河,雕鏤人心,永不漫漶。

與我來說,餘秋雨先生灑脫又帶着滄桑的文筆無疑是開啓靈智的一束朝陽。在朝陽的暈染下,我領悟我一直想的而又說不出道不明的事物。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一夫當關,萬人莫開。中間夾雜着幾聲悽切壯美的羌笛聲。陽關就出現在我們眼前。聽這扣人心絃的渭城曲,就去尋找夢中的陽關。當峨冠博帶早已零落成泥,崇樓華堂也都淪爲草澤之後,獨屬於文人的魔力便顯現了出來。一首渭城曲,讓他焦急的期盼着對詩境實地的踏訪,爲童年爲想象,爲無法言傳的文化歸屬。陽關路,尋夢道,如今的陽關,以沒有了往日的悽切,故鄉柳蔭下的訣別,將軍咆哮時的怒目,丟盔棄甲後的軍旗,隨着一陣煙塵,又一陣煙塵都飄散遠去,就像是隨着文風逐漸刻板,民族精神的高地,終成廢墟,恍若一切,從未來過。陽關是古戰場,也可以說,陽關是用兵士枯骨堆砌而成。他們因何要戰爭?是爲了守候他們身後一方的土地。可是過了千年以後,情形並沒有像他們所想的那樣。陽關終年積雪,陰冷乾澀,羌笛聲愈加悽切。也罷,既然一個民族都不忍心在聽,他們也滅跡在這皚皚白雪中吧…

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嘆息。世間很多看起來很正常的現實常常掩蓋着一個可怕的黑洞。誠如他筆下所寫的王圓籙,一個由時代創造的,正常不能再正常的世俗之人,也許是世事的造化,居然讓他一個三清的弟子當起了釋迦摩尼的守護者。而他也真是盡心的守着,也不知是不是無意中感動了佛祖,竟無意中開啓了一扇轟動世界的窗子。

他發現後更離奇的是竟把這無價的經書低價賣給斯坦因。導致中國敦煌的文化有着巨大的空缺,直到現在,有些重要經卷也不得不從外國“借”來研究。可是王道士真的是十惡不赦的人嗎?胡適曾在演講中提到王道士時說,王道士一開始並不知道經卷的價值,最初以經卷能夠治病爲由向附近居民售賣,把經卷燒成灰燼和水讓人吞服。這說明王道士一開始對文物價值一無所知。那麼文化的流失該怪他嗎,不怪,又該怪誰呢?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的曠達超脫,是歲月沉積後的瑰寶。當可愛高貴魅力之類,既構不成社會號召力也構不成自我衛護力時真正厲害的是邪惡低賤粗暴,他們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但世間真正的成熟大多都來自一場災難之後,成熟於滅跡後的再生,成熟於脫胎換骨。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喧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需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峨冠博帶的零落凸顯出文化的不朽;渺小的人物讓歷史突出重重的嘆息凹視文化的樞紐;脫胎換骨的成熟預示着文化隙穴之窺。文化的旅途永無止境,餘秋雨先生的文章無疑啓發了我對於文化的探索與思考,也讓我感悟到了繼承文化的重要。對於文化正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朋友們,你們看到這個題目《永不放棄》,是不是應該讚揚的?且慢,讓我慢慢講給你們聽。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青年男子,穿着黑皮衣,在玩套圈的遊戲,遊戲是地上有6個女娃,擺成梅花型,中間一個男娃。這位男士手上拿着六個圈,地上有三個圈已經套在了女娃身上,地上又散落了一些。這位男士一直到要有一個圈套在了男娃身上,才肯罷休,否則,他會不停的從地上撿起再套,再次撿起……

我讀了這篇文章,感悟到:這位男士的重男輕女的毒瘤已經在他的腦袋裏葉茂生根了,誰說女兒不如男,女孩也有很多優點:細心、聰明、耐心、靈巧……

現在養子防老、延續香火等這樣的詞,讓我可笑透了,古時花木蘭替父從軍,保衛國家;看看居里夫人,在忍受巨大的困難和痛苦之下,兩次獲得諾貝爾獎;女運動員在奧運會場上颯爽英姿,也能爲國家爭光……

這位想要男孩的男士,快醒悟吧!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是上天給你的禮物,何必去強求呢?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忙裏偷閒拜讀了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覺得很受啓發,它給我帶來了深刻的感受,並明白了什麼樣的書才能稱得上劃時代的鉅作,什麼樣的人才配得上“經濟學始祖”的稱號。《國富論》的首次出版標誌着經濟學作爲一門獨立學科的誕生,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方面,《國富論》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亞當·斯密反對政府幹涉商業和商業事務、贊成低關稅和自由貿易的觀點在整個十九世紀對政府政策都有決定性的影響,並延續至今。

亞當斯密於1768年開始着手著述《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此書共分爲五篇,總計三十二個章節,分別討論了勞動生產力增進的原因,資財的性質及其蓄積和用途,不同國家中財富的不同發展,政治經濟學體系和君主或國家的收入等幾個方面的問題。全書基本涵蓋了古典經濟學派所討論的所有問題,並對各個問題進行了最基本的理論闡述,對後世經濟學家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書中,斯密首先闡述了他的勞動價值論。他認爲一國國民每年的勞動,本來就是供給他們每年消費的一節生活必需品的源泉。構成這種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或是本國勞動的直接產物,或是用這類產物從外國購進的物品。而勞動的生產率要受下述兩種情況的支配:第一,一般地說,這一國國民運用勞動,是怎樣熟練,怎樣技巧,怎樣有判斷力;第二,從事有用勞動的人數和不從事有用勞動的人數,是什麼比例。不論一國土壤、氣候和麪積是怎樣,它的國民每年供給的好壞,必然取決於這兩種情況。

緊接着又論述道,勞動生產力上最大的增進,以及運用勞動時所表現的更大的熟練、技巧和判斷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他認爲分工有以下的好處:勞動者的技巧因業專而日進;勞動置換的時間減少;簡化勞動和縮減勞動的機械發明,使一個人能夠做許多人的工作。當論及分工產生的原因時,斯密認爲勞動或者說職業的差異並不是分工產生的原因,而是分工所帶來的結果。分工起因於交換的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總是受交換能力大小的限制,換言之,要受市場廣狹的限制。市場要是過小,那就不能鼓勵人們終生專務一業。因爲在這種狀態下,他們不能用自己消費不了的自己勞動生產的剩餘部分,隨意換得自己需要的別人勞動生產物的剩餘部分。他舉了一個制針的例子。一枚小小的針的製作,竟然需要十八道工序。如果讓一個人從頭做到尾,一天恐怕連一枚也完成不了。但是,如果分工協作,每人負責一、二道工序,一人一天卻可以做4800枚。分工何來如此神力?其實,道理很簡單,分工可以使勞動專業化,可以提高勞動的熟練程度。

至於交換產生的原因,斯密認爲,主要源於人們的利己心,希望把自己不用的物品去換取別人的,對自己有用的物品。既然有了交換,那麼就必須有交換的媒介。這時斯密介紹了各種交換媒介,如牲畜、貝殼、菸草、鞣皮等,當然還有貴金屬。那麼這些媒介與交換物之間的交換價值比例是如何確定的呢?斯密把這個問題分成三點進行闡述:第一,什麼是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即構成一切商品真實價格的,究竟是什麼;第二,構成真實價格的各部分,究竟是什麼;第三,什麼情況使上述價格的某些部分或全部,有時高於其自然價格或普通價格,有時又低於其自然價格或普通價格?換言之,使商品市場價格或實際價格,有時不能與其自然價格恰相一致的原因何在?

斯密認爲,交換是人與生俱來的傾向,欲將取之,必先予之,由於交換而產生了分工。那麼,商品的交換價值如何確定呢?斯密明確地指出:“勞動是衡量一切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這就等於說,商品的價值取決於勞動。但是斯密同時聲稱,這個理論只適應人類社會的野蠻時代。一旦資本積累起來,投入到企業,或是土地變爲私有,情況就要另當別論了。因爲此時的勞動產品,不再全部歸勞動者所有,其中一部分作爲利潤和地租,被僱主和地主收入囊中。由此,斯密又得出了一條結論:在資本積累和土地私有發生之後,決定商品價值的就不光是勞動了,利潤和地租也得算上一份。這樣一來,工資、利潤和地租,就不僅是一切收入的來源,而且還是“一切交換價值的三個根本源泉。”如此,斯密就不知不覺地由勞動價值論,轉到三種收入決定價值的理論上去了。馬克思把三種收入決定價值的理論,叫做的“斯密的教條”,後來的西方經濟學的不少理論,如生產費用論、節慾論等,都可以從它那裏找到思想源頭。斯密揭開了商品價值的神祕面紗,的確功不可沒,但另一方面,在價值問題上他又含糊其辭,舉棋不定,給後人留下了許多模棱兩可的答案。後來的經濟學家各取所需,斯密的哪一種解釋對他們的胃口,便採納哪一種。甚至連那些勢不兩立的學派,也能同時從斯密那兒,找到本派發端的痕跡。

亞當·斯密認爲,每一個人行爲的動機,主要是在於利己,求得自己的利益。利己心是人類一切經濟行爲的推動力。他還認爲利己心這並不是值得反對或摒棄的;他相信,個人自私可以有助於整個社會的福利。

在《國富論》中,有讀者爲其內容分爲七個方面,值得一讀。

1、“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亞當·斯密認爲,每一個人行爲的動機,主要是在於利己,求得自己的利益。利己心是人類一切經濟行爲的推動力。他還認爲利己心這並不是值得反對或摒棄的;他相信,個人自私可以有助於整個社會的福利。

2、分工是提高生產率的關鍵。分工的發展以及勞動劃分爲越來越精細的專業化作業,這是正在出現的工廠制度的主要結果。有了分工,同樣數量的勞動者就能完成比過去多得多的工作量。

3、勞動價值論。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

4、反對殖民地政策。亞當·斯密主張自由貿易,所以對於殖民地國家在殖民地造成的經濟壟斷表示反對。在他看來,對殖民地及其統治國雙方都是有害無益的。

5、主張“自由放任”。亞當·斯密強調,只有對內對外的商業不受任何限制,才能使一個國家得到充分的發展與繁榮;同時他反對各種公司的壟斷。另外,他還主張國家與國家之間應像個人與個人之間一樣實行分工,並極力倡導自由貿易。

6、政府的主要職責。亞當·斯密對於政府的職責規定得相當具體。他認爲,政府的主要任務在於對外抵禦敵國,對內執行司法;政府的另外一個重要職責是“創建並經營某些公共工程”。這也是我們現在稱之爲“公共事業”的各種設施。

7、教育的重要。亞當·斯密認爲教育社會底層民衆,國家雖得不到什麼直接的好處,但總比讓民衆無知識,不受教育的好。他指出,在自由國家,政府安定主要靠有力的輿論,因此,公衆教育程度愈高,受教育愈多,越有公正的判斷的能力。從這個角度講,政府對於教育的推動,實不可稍有疏忽和閃失。

我認爲,亞當斯密在書中也表達着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在勞動中,要確定兩個不同的勞動量的比例,往往很困難。兩種不同工作所費去的時間,往往不是決定這比例的唯一因素,它們的不同困難程度和精巧程度,也須加以考慮。一個鐘頭的困難工作,比一個鐘頭的容易工作,也許包含有更多勞動量;需要十年學習的工作做一小時,比普通業務做一月所含勞動量也可能較多。但是,困難程度和精巧程度的準確尺度不容易找到。誠然,在交換不同勞動的不同生產物時,通常都在一定程度上,考慮到上述困難程度和精巧程度,但在進行這種交換時,不是按任何準確尺度來作調整,而是通過市場上議價來作大體上兩不相虧的調整。這雖不很準確,但對日常買賣也就夠了。

通過這麼多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國富論》中的不少論點跟馬克思《資本論》中關於勞動價值論的觀點,極爲相似。不僅是這些,《資本論》中的很多其他的觀點也可以在《國富論》中追根溯源。

亞當斯密淵博的知識和對事物細緻入微的觀察絕對能讓任何人折服。它涉及到勞動價值理論、分工理論、貨幣及價格的解釋,以及利潤、工資、地租、資本、稅收、貿易等等的分析。再看書中提到的行業,從英格蘭的製造業、到蘇格蘭的牧業,到印度的種植業,到北美的金銀礦業,還有海上運輸業、造船業、農業、建築業,林林種種。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社會的現象,如政府的法令、貿易的限制、工會、壟斷等等。斯密在闡釋自己的推斷的時候,總會旁徵博引,讓讀者不得不信服。

斯密的推斷從實踐的觀察中來,往往一句話就能點明背後的規律,而又給人留下許多思考的空間。試舉一例,“什麼東西增加了生產食物的土地的產出力,它就不僅增加了被改良土地的價值,而且也給許多其他土地的生產物創造了新的需求,從而使其他土地的價值也增加了。”這句簡短的話一下子就點出了市場的多個規律。

所以,《國富論》是一本難得的鉅著,細心的拜讀也實在是一種心靈深處的極大享受,也可以說,在我的人生道路中,它將起着指引的作用。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今天,我讀了一篇《火把的啓示》的文章,文章的大意是這樣的:

一個商人在翻越一座山時,遭到了一個攔路土匪,商人立即逃跑,土匪猛追不捨,於是,商人逃進了山洞。可是,也未能逃脫,黑暗中,他被土匪一頓毒打,身上的一切東西都被土匪拿走了。於是,這兩個人開始尋找出路。土匪很慶幸自己搶來了火把,便把它點燃,土匪藉着火把的光亮在山洞中走着,繼續尋找着出路。可他仍然走不出去,死在了山洞裏。商人失去了火把,在洞中艱難的走着。可是,商人的眼習慣了黑暗,感受到了洞口的光,最終,他成功的走出了山洞……

其實,每個人的路都不可能是平坦而陽光的,否則會被眼前的光明迷失了前進的方向,最終於成功無緣,文中的土匪就是這樣。他雖然得到了火把,可以讓自己不再磕磕絆絆,可是他卻因爲火把而看不見洞口的光芒,最終死在洞裏。而商人雖然沒有火把,卻練就了一雙好眼力,敏感的感受到了洞口透進來的微光,最終成功地走出了山洞。人的'一生,往往就是磕磕絆絆,舉步艱難,可是這樣即鍛鍊了自己,又讓自己學會了新本事,最終走向了成功。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初知《皮囊》這本書,源於劉娜朋友圈裏分享的一則在廈大的新書推廣會介紹,明知“他是韓寒的好基友,劉德華的明燈”這個主題是個噱頭,但還是對閩南作者感到好奇——印象中的我們閩南人大都奔波在追名逐利、養兒育女中,世世輩輩都如那首“愛拼纔會贏”所傳唱的那樣勞碌,可以說企業家比比皆是,但作家文學家確實屈指可數。後來在網絡書店再瀏覽了一遍簡介,“以人物肖像畫的方式描繪了福建漁業小鎮的風土人情和時代變遷,在溫情而又殘酷的故事講述中闡述了作者對父母、家鄉的緬懷,對朋友命運的關切。”,我想這也正是我所日思夜唸的種種,我一定能在他的字裏行間找到一些共鳴與啓發,於是便毫不猶豫地買了下來。

書中連後記一共收錄了十五篇文章,是作者對生活的寫照和對生命的體驗與感悟,斷斷續續花了不到一週的時間就讀完了,極其喜歡其中濃郁的閩南風土人情的寫照。

第一篇《皮囊》中寫的是他阿太的故事,我也有一位纏過小腳堅強地活到九十多的阿太,是奶奶的母親。知道阿太去世,也是在很平常的一個初中早上,母親打電話告訴我說你阿太過世了,但當時因爲住校,因爲忙着中考,因爲阿太在較遠的霞美山村交通不便等等原因,竟沒有去送,至今想起仍然遺憾——“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污濁給拖住,死不就是腳一蹬的事情嘛,要是誠心想念我,我自然回去看你。因爲從此之後,我已經沒有皮囊這個包袱。來去多方便。”這樣的文字,竟讓我心裏對阿太的過世,以及後來外公的病逝,再後來父親的意外,都都有些慰藉了,甚至更加堅信常常夢見他們,是因爲他們來看我了。

第二篇《母親的房子》刻畫了一種非常具有閩南特色的使命——蓋房子。“父親花了好多錢,僱來石匠,把自己和母親的名字,編成一副對聯,刻在石門上,雕花刻鳥。”親切得就像我們村裏每一戶人家的故事。家鄉的人,一輩子辛苦勞碌,沒日沒夜廢寢忘食,就爲了三件大事:蓋房子,娶兒媳婦,抱孫子。說都是爲了下一輩,但矛盾地是,在這個奮鬥的過程中,是有嚴格的先後順序的,房子還沒蓋起來前,孩子甚至可以輟學,爲什麼?因爲面子,因爲人活着就是爲了一口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當鄰里街坊無時不刻都在談論着誰家好命蓋五層樓時,你無法守着一間舊屋獨善其身自得其樂,何況你內心深處的靈魂也是從這片土地裏長起來的,那種刻入骨髓的傳統思想,即使你走遍世界,受過再高等的教育,也無法完全根除。而這裏的女人恪守着傳統的生活標準“第一步是結婚;第二步一定要生出個兒子,讓自己和夫君的名字,得意載入族譜,並且在族譜上延續;第三步是攢足夠的錢,養活孩子;第四步是攢足夠的錢,給女兒當嫁妝(嫁妝必須多到保證自己的女兒在對方家裏受到尊重);第五步是攢足夠的錢,爲兒子辦酒席和當聘金;第六步是一定要等到至少一個孫子的出生,讓兒子的名字後面還有名字;第七步是幫着撫養孫子長大……然後他們的人生使命完成了,此時就應該接過上一輩的責任,作爲口口相傳的各種習俗的監督者和實施者,知道上天和祖宗覺得她的任務完成了,便把她召喚走。”那些完成了這些使命的老人,聽說,他們都走得極其安詳。讀這篇《母親的房子》,其實最出色的地方,是作者敢於解讀我們父輩人那種含蓄的永遠說不出口的愛情。

第三篇《殘疾》是作者對父親生命最後一段時光的回憶。“爲了期盼死亡的到來,他講話都特意講述得好像是遺言的感覺。他會說:我不在了,你自己挑老婆要注意;會說:我一定要火化,記得你走到哪就把我帶到哪。他幾次還認真地想了半天:沒事的,我不在,家還在的。”看這些描述時,我覺得黑狗達是幸運的,他的父親在最後幾年,用盡各種方式好好的跟他道別了;然而,我也是幸運的,我的父親走得乾淨利落,一如他一生的行事風格,絕不拖泥帶水,沒有給這個家庭造成哪怕是一點點的負擔。父親沒有留下半句遺言,以至於這近一年來,我時常會想,如果有機會說上幾句話,父親會說些什麼……“沒事的,我不在,家還在的。”父親奮鬥了一生,建了三座房子,留下了一筆正數的存款,贏得了我們這個城鎮盛讚的口碑,給了我們最好的教育和生活條件,他作爲父親的這一生是飽滿而有生命力的,然而我作爲兒子,卻虧欠他太多。

第四篇《重症病房裏的聖誕節》也是作者對父親住院期間的所見所聞,讀這篇時,我聯想到的是五年前外公住院期間,我陪護的短暫幾晚。都說久病牀前無孝子,我曾天真地覺得那是因爲愛得不夠深,可我失去的這三位長輩,離去的過程是迅捷的,未曾讓我們這些親人直面生活的殘酷,我沒有過那樣的經歷,就沒有這方面的發言權。據說,是因爲上輩子和這輩子修了福分,才能換得離去得快一些。

第五篇《我的神明朋友》簡直就是今年發生在我們家的故事的縮影,而其實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我們這片閩南大地上的各個角落上演着——信仰,真的是一種很強大的力量。接下來的《張美麗》《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都是作者兒時的回憶,這些鮮明而生動的形象,在我的生活中,都能找到相似的模板。包括他大學時的同學《厚朴》,都像極了身邊的某個人。最後的幾篇,是鄉愁,關於城市、關於旅途、關於故鄉,文人騷客必須有的一種情感。

其實正如馬塞爾普魯斯特所說,每個讀者只能讀到已然存在於他內心的東西。書籍只不過是一種光學儀器,幫助讀者發現自己的內心。讀《皮囊》,文筆固然還不如徐則臣這樣的小說家那般成熟,但我欣賞也更期待這種根植於閩南沃土上的作家更多的作品,啓發我更豐富的心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