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散文課文樹教案

散文課文樹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1W 次

這是一篇談論樹的散文,除了重點談菩提樹、聖誕樹、棕櫚之外,還談到桑、鬆等。在作者看來,這些樹,或者與一種信仰有關,或者代表了一種精神。譬如,菩提樹與佛教有關,象徵着東方宗教的人本思想;聖誕樹與基督教有關,擔負着一種救贖主題;棕櫚與回教有關,體現了倔強、忍耐的品格;桑雖然無關信仰,但顯示了可貴的樸實與清嚴;鬆則是中國士族和仙逸的共同化身。原文共四節,這裏選了其中的三節。

散文課文樹教案

“一對菩提樹謙遜地生長在都市的盲點”,起頭這句簡潔的陳述直截了當地將菩提樹的姿勢呈現了出來──“謙遜”“生長在都市的盲點”,這句話彷彿探照燈一樣,其光線所及,後面的幾段描述都在它的輻射之下。這一節的第二至六段,從不同側面刻畫了菩提樹的樹身、葉廓乃至表皮,有的着眼於細節(第五段),有的偏重於整體(第三段),有的是二者兼顧(第二、六段)。在這一節末段的後半部分,“這桑科喬木緩緩飄落下無數豔麗的花朵,繼續灌溉着大地,一面柔和地覆蓋在一個青年的雙肩上……”點明瞭菩提樹與佛教的關聯,深化了前面所有描述的內涵。

第二節,作爲過渡,第一段承接第一節關於菩提樹的描述,以議論的方式進一步指明瞭菩提樹的象徵意義:“菩提樹高雅的氣質,的確隱喻着覺者的一生,在充滿煎熬的人生苦難中省思乃至透徹後的大覺悟,這正是人類自我提升的一個漫長路途……”接下來,從第二至九段,通過“相對的,最能代表西方宗教態度的是三角錐體的聖誕樹”一句,轉入了對聖誕樹的談論。作者先從聖誕樹代表的宗教態度談起,然後談到了耶穌的“下凡”;在快鏡頭回放了這一逐漸“下凡”的歷程(第三至六段)後,作者指出“聖誕樹在世界各處驚人地繁殖着”,以至於成爲“唯一不可能絕種的植物”(第七段)。這裏隱含着作者的憂思,這種憂思隨後就變得強烈了──“使得大家已沒有餘地去考慮它們在我們文化土壤中到底存在着什麼樣的地位和影響”(第八段),在此基礎上,作者將自己的思緒推進一步,深入到對於“現代商業和化工技術”的反省(第九段)。

第二節的第十段,由“棕櫚是另一個典型”這句,轉向了關於棕櫚的談論。其後的六個段落(第十至十五段)述及了“在乾涸的險地隨遇而安”的棕櫚,指出它“倔強的性格正和生存其間的回民吻合”,甚至“緊裹蓑衣的樹幹也與阿拉伯民族布罩之內那瘦削的面頰互相呼應”。棕櫚的確顯示了完全不同於其他樹種的性格:頑強、堅韌。這樣,第二節其實談了兩種樹:前半部分談聖誕樹,後半部分談棕櫚;二者形成了一種對比,作者的態度也有極大不同(這一點詳見“問題探究”的分析)。

在第三節開頭,作者仍然用了一段文字再次談到棕櫚──“矮小茂密,一頭亂髮”,像一個補充。隨後就轉入了對桑的談論(第二至四段),所用的過渡語是“然而”,作者的情緒溢於言表:“最懷念的是後院的桑”。作者談論的重心是:“桑是凡品,然而一舉枝、一抽芽皆有中國民間的貴氣無限”;桑的枝、葉、汁,無不體現了一種“貴氣”(第二段)。接着,作者以中原農村女子採桑葉飼蠶的情景,指明“桑是屬於庶民的”,寄寓着“民間勞動之美”(第三段);又借諸葛亮上疏的故事,寫出了桑的“清嚴方正”。

這一節的最末兩段,作者順便以簡潔的詞句提及鬆,認爲鬆是“中國士族和仙逸的共同化身”,當他在“大風裏看到一列列淹沒棱線和低雲的巨鬆”時,“心智彷彿直接融入了那片鬱綠的深處”。這樣的描寫似乎意猶未盡,給讀者留下餘味。

問題探究

這篇散文表面上寫樹,實則包含了豐富的文化、社會內涵,不同於一般的託物言志的作品。在閱讀過程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深入理解這篇散文。

一、各類樹有何不同特點及其象徵意義?

作者每談到一類樹,都明確與某一種信仰或精神氣質聯繫起來,例如菩提樹關聯着佛教,象徵東方宗教的人本思想;聖誕樹關聯着基督教,滲透着一種救贖主題;棕櫚關聯着回教,體現的是倔強、忍耐的品格;桑展示了一種樸實與清嚴;鬆則是中國士族和仙逸的共同化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談論各類樹時,所顯示的態度、流露的意緒是不一樣的。比如,菩提樹對應的安詳、靜穆,令作者肅然起敬,產生一種景仰之情;聖誕樹“被人類當做一種季節的徵候、一種普世的意象”後,就變成了現代商業文化的一種儀式,改變了其原初含義,對此作者表示了深深的憂思,同時隱含着批判的意味──批判它依附的殖民主義;與此相對的是棕櫚的倔強,引起了作者的同情和感佩;此外,作者對桑是“懷念”而欽敬的,對鬆則有一種嚮往之情。

二、課文在行文方面有何特點?

本文的行文疏密得當。文中有的地方十分細密,如寫菩提樹的葉:“近似心臟形的葉廓,在邊緣鑲滾着優美的曲線,尖細的末梢順着主葉脈伸展成一道流逝在時空中的筆畫,給滾動在嫩綠網絡上的露珠兒開條滴落大地的'虹跡”;有的地方極爲疏闊,如寫聖誕樹的“驚人地繁殖”:“在18世紀初葉巴黎來往馬車的市街上”,“在19世紀新大陸降雪的曠野中孤立的、清教徒的木造小築裏”,“在20世紀中期政變頻頻的南美午夜,那顯得特別溫暖的公寓客廳中”……雖寥寥幾筆,卻以跨越數個世紀的時空。還可引導學生再找些例子。

三、如何理解課文的文化情懷與都市色調?

林燿德的散文被認爲是都市散文的代表,這篇散文除了包含濃烈的文化意味外,都市的氣息也隱現其中。譬如,首句“一對菩提樹謙遜地生長在都市的盲點”,就點明瞭菩提樹在都市中的位置,“盲點”意味着看不見的地方,因而說明菩提樹是都市人所忽略的;作者在談聖誕樹時,更是通過“播放着重金屬樂團藍調歌曲的百貨公司”等都市景象,展開了對都市文明的審視與反思;另外,對“呈現出民間勞動之美”“屬於庶民”的桑的讚賞和“懷念”,也反襯了作者對於都市的態度。

語言品味

這篇散文在語言上非常講究,用語凝練、含蓄,疏密相間的行文,更使得全篇顯出峭拔之氣。有的地方略微顯得晦澀,須細細加以品味。

一、對細節重視。前面“問題探究”引了關於菩提樹葉的精細描寫,其他如“在路燈清冷的探照下表皮仍然顯出有如月球表面的凹凸紋理和絕對寂靜,一層慘白而瑩亮的氛圍繼續地滑動其上,直至天明”等。這些細節增強了課文行文的細密。

二、獨句的鋪排形成氣勢。有時一個單獨的句子也成一段,如“這不動的聖座”,顯得極有氣勢;有時,獨立句段的鋪排也形成了某種氣勢,如:

《可蘭經》與阿拉真主仍在。

落後、貧窮、疾病以及迷信仍在。

喜歡打噎卻不可屈服的民族仍在。

挺立在大蒼茫中,和烈陽、風沙僵持的棕櫚仍在。

有關資料

一、作者簡介

林燿德(1962—1996),本名林耀德,生於臺灣台北市,原籍福建廈門,先祖僑居於緬甸仰光市。先後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私立天主教輔仁大學法律系財經法學組。1977年開始創作生涯,次年發表詩歌和散文作品。著有詩、散文、長短篇小說等各類創作三十餘種,編有選集《臺灣新世代詩人大系》等四十餘種;各項作品獲國家文藝獎、梁實秋文學獎首獎、時報文學獎首獎等三十餘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