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教師讀《弟子規》有感範文大綱

教師讀《弟子規》有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2W 次

《弟子規》是繼《三字經》之後,儒家思想啓蒙教育的又一重要讀本,作者是清朝的一位教書先生——李毓秀,他告訴我們,按照聖人孔子的思想,應該遵守哪些規矩。

教師讀《弟子規》有感範文

《弟子規》是從《論語·學而》篇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開始,講的是孔夫子的核心思想“孝、悌、仁、愛”。而這句話也在《錢文忠解讀〈弟子規〉》一書中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從最基本的“孝”講開去,層層深入,直至最後的“學”字,和我們一起分享了古代先賢所謂的“規矩”。錢文忠先生解讀《弟子規》也沒有想象中滿篇的之乎者也,反而用詞用語十分貼近生活,用古今中外的實例深入淺出地爲我們詳解了全書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

而今,雖然隨着社會進步,全社會的文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但是我們還是能看到各種“不規矩”在我們的身邊上演,長此以往,社會如何和諧。所以,只有懂規矩,守規矩,大家本着原則和信條做人,社會纔能有序、平穩、健康。所以《弟子規》的作用不只侷限於時代背景下對孩子的教化啓蒙,在現今也有着其對社會的現實意義。但是真正理解或者說學習規矩,不能也不是簡單的背誦,而對照“規矩”的反思和自我檢討以及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纔是正確的學習過程。否則,就算能倒背如流也不過是死讀書而已。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將文化落地爲文明”,將規矩在生活學習工作過程中踐行,按照社會公認的道德和禮儀規範接觸社會,進入社會,乃至服務社會。唯有如此,你才能被廣泛認可。而一個有着完備知識和技能,但缺乏基本規矩和道德的“人才”是很難被社會所接納的。因爲,知識和規矩的失衡很有可能導致知識成爲某些人謀求不正當利益、危害他人、危害社會的.武器,此類例子觸目皆是,我想不必贅述——而且,這也只是從一個方面體現了規矩的重要……

當書本翻過最後一頁,細細品味起來,覺着錢文忠先生的解讀平實、易懂,而且有許多地方在原意上做了符合實際的繼承和發展,也算是真知灼見,做到了古爲今用。我想,如果我們能如主講者所期望的哪樣將先賢的思想精粹吸收融入日常的生活中,或許我們的生活能有更多亮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