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弟子規信有感範本大綱

讀弟子規信有感範本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W 次

讀弟子規信有感(一)

讀弟子規信有感範本

寬容誠信,知孝感恩

——讀《弟子規》有感 讀了《弟子規》,我才發現,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則,要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規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那我就說一說我讀後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則孝〉,這裏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父母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爲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爲,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裏面也有寫到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其次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麼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爲你們操心;和睦了,父母親就少了一份擔憂,就等於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纔會從心裏面爲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 〈謹〉,我們生活中做什麼事,時時刻刻都要謹慎。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穿衣服要系鈕釦,要整潔,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尤其是不應該在背後談論人家的長短,這樣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現在什麼人都有,但有幾個是做到“仁”的?俗話說的好,人無完人嗎!只要我們儘量做好自

己應該做的,至於別人怎麼說,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我已經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還不行,還要學會做。怎樣纔會做呢?那就要多學知識。我一定在平時好好學習,努力讓自己成爲一個有知識的人,那樣的話,我就會做得更好。我覺得《弟子規》對我的一生都將會有很大的幫助,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

《弟子規》教我們如何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如何做一個寬容誠信、知恩感恩的人,教導我們用一顆善良、包容的心去感受社會的美好,對幫助過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培養人們積極樂觀的心態。要我們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能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能變成和諧的世界。

讀弟子規信有感(二)

讀《弟子規》有感

“弟子規,聖人訓,守孝悌,次謹信??”我讀着清代文學家李毓的作品《弟子規》,心潮澎湃,深受教育。

《弟子規》共分八個部分,首先《總敘》篇爲我們介紹了《弟子規》正文七個部分的題目。《孝》篇告訴我們如何孝敬父母;《悌》篇告訴我們要尊敬長輩,與兄弟和睦相處;《謹》篇向我們端正了日常行爲,要有一個好習慣;《信》篇教育我們要誠信待人。《泛愛衆》篇讓大家知道要愛護所有羣衆,不分貧富;《親仁》篇告訴我們必須要仁義,否則人品不好;《學文》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要有好的學習計劃、態度。這就是古代學生的“日常守則”。

《弟子規》是我國燦若星河的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目前還找不到一本書像《弟子規》那樣能有效規範人們的行爲舉止。例如“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是指我們在工作中做事情不要慌張,忙亂就容易出錯;不要害怕困難,應知難而進,也不要馬虎草率,要認真對待。“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意思是指看見別人有好的品德,就要向他看齊,哪怕同他相差很遠,只要堅持下去,慢慢地總會趕上,看見別人壞的行爲,就要自我反省,有的'話馬上改正,沒有的話也要引起警惕。“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

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形形色色的大舞臺,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地點有着不同的角色,而唯一不同的是,無論扮演的是什麼角色,都要牢記《弟子規》中的訓戒,具備一定的素質,規範自己的言行,牢牢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特別是作爲一名六年級的學生,要肩負許多的責任,盡職盡責,全力以赴爲祖國繁榮昌盛而努力奮鬥。

《弟子規》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它能讓你明白許多人生道理,它能教你如何做一個品行端正的人,它會使你迸發出無限的感想!

讀弟子規信有感(三)

讀《弟子規》“信”篇有感 讀《弟子規》“信”篇有感 我們的祖國擁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許多經典諸如《論語》、《弟子規》、《史記》等文章傳誦久遠,寓意深刻。在這些經典文章中我最喜歡《弟子規》的“信”篇。 在“信”這一章,古人這樣說:“凡出言,信爲先。詐與妄,奚可焉 。”這教育我們開口說話時,誠信爲先。我們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當我們沒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隨便答應。至於欺騙或花言巧語,我們更不能用來騙人。《弟子規》的“信”篇還教我們怎麼說話:“說話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語,穢污詞,切戒之。”說話多不如說話少和好。說話要恰到好處,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與此同時我們該說的就說不該說的就決對不能說。在我們跟他人交談時,談話的內容要實事求是、口齒清晰。不要聽信花言巧語,因爲這些話雖然好聽卻靠不住。奸詐取巧、下流骯髒以及無賴粗俗的語言,都儘量不要沾染。 有一天是星期五,而明天就是星期六了,我經過爸爸同意,邀請一位跟我關係比較好的同學來我家做客。他同意了,並且跟我說好,在我家早上8:00不見不散。 第二天,我早早的起了牀,打開電視機,一邊看着節目,一邊吃着我準備好的零食,一邊等待客人的到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怎麼還不來?”我嘟囔了一句“也許因爲路上堵車吧,應該馬上就會到了。”我自我安慰道。光陰似箭,眼間又過去一段時間,我打了一個哈氣,擡起頭漫不經心的掃了一眼鍾:已經是9:30了!這是怎麼回事?他不會不來了吧?不可能!最後我忐忑不安的撥通了他家的電話,在電話裏我得知令我大吃一驚的消息:他去別的同學家玩了!令我忍無可忍的是,星期一,當我怒氣衝衝的找他算賬,他不僅不承認,還反咬我一口,只見他“彬彬有禮”的說道:“你並沒有邀請我去你家玩,你這屬於行爲……”“什麼?”我火冒三丈,結果他把我氣的一個星期都沒理他。 在《論語》中有一句話:“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信近於義,言可復也。”表示人要遵守與別人的約定,不能失去信義。如果人人都像這位同學那樣不守信譽,那麼世界豈不是亂了套? 誠信並不難做到:我心想。只要人人認真去做,那麼誠信的世界離我們還會遠嗎?

讀弟子規信有感(四)

誦《弟子規》有感

《弟子規》一書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教育的重要內容,雖然歷時久遠,但仍具有極強的閱讀價值和深遠的教育。雖然都是些日常小事,但講的都是爲人處事,做人的道理。它能夠規範學生言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基礎啓蒙教育。

《弟子規》分8段,總敘,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衆,親仁,餘力學文.總敘“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衆,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這一段總包括《弟子規》的全部內容。而每一段的標題則也是那一段意思包括。《弟子規》是古代先賢留給後人教育下一代的“祕方”,是古人教育方法思想的菁華與結晶。

讀《弟子規》後,感受十分深.

特別是第三部分“信”良好的品德和生活習慣的培養中,有一篇“無心非,名爲錯,有心非,名爲惡”,對我感觸尤其深。說的是無意做了壞事,我們說他是做 錯”,但明知不對的事,卻還要故意去作,這就是非常可惡的行爲了。聯繫到現實生活,我們總是要生活的,但只要生活,難免有時會幹些錯事,這就是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錯了不要緊,要緊的是如何認識錯誤,是感到內心羞愧,還是無所謂,是真誠道歉,改正錯誤,還是強詞奪理,千方百計推卸責任;是立即改正錯誤,虛心接受批評,還是隱瞞事實掩蓋錯誤,這是一個人思想品質和道德品德的表現,我們要做前一種人,做一個誠實守信有錯必改光明磊落的人,決不學那種欺上瞞下說謊造假推卸責任有錯不改的人。後一種人則必須受到嚴懲。

還有一句話是“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這句話的意思是有錯能改,這個過錯就沒有了,可要是故意掩飾,那就錯上加錯了。我認爲這一句十分有道,讀完後感受十分深。做錯事不要緊,主要看你能不能改,故意瞞過去只會讓你錯

上加錯。其實這個道理是教育一個人要誠實。在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事例,在做人方面,《弟子規》也寫到很多,人首先要有孝順長輩的心,要有一顆友愛的心,只有一個人的品德高了,才能做好人,學習的根本就是:人的品德修養。“敏而學,慎於行”要力行,又要學文,這樣了,才能成爲真正有用的人。所謂品德,就是一個人的道德修養,也許一個人很會學習,但處人方面,不一定會很好。一個人的素質是很重要。

由此我們還可以看出,《弟子規》不僅是孩子、學生的規矩,也是我們成人的規範。古人云:“夫風化者,自上而行於下者也,自先而施於後者也。”也就是說,所謂風俗教化,是從上向下,從前向後推行的。這個道理對於興旺家族如此,對於興旺民族,興旺國家也是同理。由此可見,學習《弟子規》,不僅是對我們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對我們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是現在,將來每一個人的責任。

讀弟子規信有感(五)

讀弟子規有感

五年級 楊路

自從讀了《弟子規》以後我知道人生需要考慮的還有很多很多,演戲很容易,做人卻很難,戲可以演過無數次,人生的機會卻只有一次;世上好演的是戲,難做的是人;戲是虛構的,人卻是真實的;戲進而演的是人生,人生就像一場戲,心靈美好的人,夢也一定是美好的,真心的夢幻,絕不是虛幻)人活一口氣,要活得有志氣——爲喘氣而活,僅活着而已;活得有志氣,死得也美麗。昨天是曾經,是過去,今天是面臨,是現實,不要在昨天裏沉媚,應該在今天中開創!

在學生主修的第四課“信”,我知道了能實踐諾言,便是守信;不能實踐諾言,無論是出自不得已,還是故意食言,都違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處世的基本原則。母親履行的責任像奏多情的細雨,潤物細無聲;父親實踐的責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淨心田。同學們,父母永遠的付出,不曾爲回報等待,一心守候,只爲子女成材。我們學了“入則孝”以後,心裏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顧到父母。我們能以這樣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這就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爲先。

《弟子規》裏面的內容還有很多很多,需你自己去細細品味。

生活似酒,人生像畫,歲月如歌。或許正是由於人生中有許多酸甜苦辣,纔會使快樂的滋味更加甜蜜。

弟子規讀後感

五年級 何聖衣

在我的童年的時候,原以爲女兒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他們得聽從我的指揮,聽從我的命令任我擺佈。自從我學了《弟子規》,我知道了父母

讀弟子規信有感讀弟子規信有感(六)

學習《弟子規》的心得體會

通過學習《弟子規》一書,讓我應該做哪些事,不應該做哪些事,什麼時候應該做哪些事,不應該做哪些事,怎麼做好一件事。《弟子規》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每個人都沒有理由去拋棄的。雖然時代在變化、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更新,但《弟子規》仍具有極強的閱讀價值和深刻的教育意義。我通過本學期對《弟子規》的學習,對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增強自已的審美底蘊和人文意識都是非常有益的。

通過本學期對《弟子規》的學習,我感到對自已是一場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靈的洗滌。這學期我努力克服平時自己的一些惰性,及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老師經常叫我們學習了《弟子規》,就是要把聖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最初選《弟子規》課,是因爲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好奇,但從第一節課開始鄢老師站在講臺前給同學們鞠躬,我震撼了。這一躬,真誠而充滿敬意。也正是鄢老師的這一躬使我對學習弟子規的興趣更加濃厚了,但也有種羞愧感油然而生,以前見到師長,頂多點點頭,打聲招呼就不錯了,現在老師竟然是給我們鞠躬,羞愧不已。

《弟子規》裏入則孝中有“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我們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呢?這看到這兩句話讓我無言以對,是自己想起了以前經常不懂事﹑貪玩。甚至和父母頂嘴。現在學《弟子規後》時經常受到鄢老師的教導,我每個星期三都堅持給家人,問問父母、爺爺奶奶身體狀況問問父母最近工作是否順心等等!沒學《弟子規》之前我基本上是兩三個月纔打電話回家,而每次和父母不過是冷冷的寥寥數語便衝忙掛斷電話,或者是沒有錢了纔打電話回家我相信這24個字我要儘量做到,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做到的。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無見能”這是出自《弟子規》裏的出則弟。學到這時,我不禁汗顏。在以前我一直以爲父母或爺爺奶奶們都是老古董,都不懂現在的一些流行的元素。猶記得一次媽媽叫我去理髮,我則直接頂撞說道:“你懂什麼,長頭髮流行,還像你們這樣老土哦”想着自己以前的種種對父母的不尊敬,讓我羞愧難當。想着給父母打個抱歉電話,但最終還是沒有打出,可能是自己學習《弟子規》還不夠,但我相信會有那麼一天我會親自在父母面前說一聲對不起的,並在以後定會痛改前非,好好的孝敬父母尊敬尊長。

只說好話、有益於人的話,修改掉一切不好的口頭語,市井穢污之氣。在沒有見到事實真相之前,不輕易發表言論,不論人是非,一旦承諾,就一定要守信。說話的語氣、速度要適中,見到他人的善事、善行要讚歎學習

衣服飲食都是次要的東西,唯有技藝以及德行纔是立身之本,要時刻提醒自己,每天修善、積功累德,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學問。以聖賢爲榜樣,看周圍的人優點來學習,時時提醒自己,以別人爲鏡子,看到別人的過失,要馬上反照自己,是非也有類似的習性或其他過錯,有則一定要改,時時提醒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德行和修行。

聽聞別人對自己批評指正,要歡喜改正,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讚歎稱譽,要關照自己是否真的如此,要時刻謙卑、如履薄冰,努力修善,不可有絲毫的自高自大。

對於自己的以前壞習慣、不良習氣,要發羞恥之心,做錯了,不能故意去掩蓋,如果故意去掩蓋,是增加了一個新的惡行,會污染自己的人格、遮蔽自己的智慧。

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是指我們在工作中做事情不要慌張,忙亂就容易出錯;

不要害怕困難,應知難而進,也不要馬虎草率,要認真對待。“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意思是指看見別人有好的品德,就要向他看齊,哪怕同他相差很遠,只要堅持下去,慢慢地總會趕上,看見別人壞的行爲,就要自我反省,有的話馬上改正,沒有的話也要引起警惕。“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

在沒有學習《弟子規》之前認爲自己什麼都懂﹑都會,可學了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根本就什麼都不懂﹑不會。是《弟子規》像一面鏡子似地,讓我看清了自己身上的污點。我覺得字典是我們學習中不會說話的老師,而子規》則是我們生活中不會說話的老師。

《弟子規》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因此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的。我決定以後會認真學習這本書,並且學會去做到。不再讓我的父母爲*那麼多心。我還要感謝蔡禮旭老師,因爲你所講的《幸福人生講座》讓我學習了這麼多爲人處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