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孟有感-人生感悟大綱

讀孟有感-人生感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W 次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讀孟有感-人生感悟

魏國在戰國初年本是一個較爲強盛的國家,到了惠王(即梁惠王)統治時,“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如此看來,梁惠王算是個有理想,有志氣的主。他並不只是一個有今天沒明天,吃涼不管酸的敗家子。身處憂患,勵精圖治,就憑此“利吾國”一問,就很值得人們去讚賞的。

但孟夫子很不買帳,並且毫不客氣的對他說“你何必談什麼‘利’呢?”――我這次來,並不是想和你談什麼“利”的,我帶來的是更寶貴的東西,那就叫做“仁義”。

孟子說,如果像你這樣一上來就談什麼利益的問題,是很危險的。比如說吧,如果像大王您一樣的好利。那些當大官的,以下犯上,把你幹掉取而代之,對他們來說利益就大的可觀。那些平民,也犯上做亂,把當大官的幹掉,他們也就獲得了大利益。所以我們就看到,如果大家都只盯着利益的話,那就是禍亂的根源了。不是很危險的事情嗎?所以呢,我們再談利益之前,應當談一下比利益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我所帶來的“仁義”啊。

若單從論證邏輯的角度,我覺得孟子的推理還是有些失於嚴謹的'地方,也或者有些強詞奪理。因爲談“利己”並不一定就要通過“害人”才能達到。另外,梁惠王所說的“利吾國”也並不能看成是“損人而利己”的自私心理。

我們也可以知道,孟子的重點也不在於批評梁惠王的“利國”說法,而是否定他的急功好利。孟子認爲樑只着眼於眼前表面上的國家強盛,或者具體來說,就是軍事力量上的壯大,想在與其他諸侯國在爭強鬥狠中勝出,這是錯誤的。

孟在後文也描繪了他理想中的“利國”景象――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也就是說,按孟子的強國理念,國家發展的順序應當是先有仁義,而後國家纔會富足,也正因爲你的仁義富貴,所以才能天下順之,仁者無敵。若套用一下現在的名詞,大約可以翻譯爲:先發展精神文明,既而促進物質文明,最終是一種綜合國力的強盛。軍事上也會達到一種“不戰而屈人兵”的最高戰略目的。

道理講的很通暢,也很正確。只是在實際應用的時候總又千姿百態。關於“精神與物質”哪一個更應優先發展,這好像本就是很值得辯爭的命題。於是有個折中說法叫做“兩手抓,都要硬”。新問題是,“魚和熊掌不能兼”,或者兼而失之。於是,我們又總在顧此失彼中,此起彼伏中前進。

再關於軍事建設的問題也在實際中糾結。春秋宋襄公就是個可愛又憐,又笑又可悲的例子。沒考慮明白自己的實力問題,就要強出頭。他覺得自己有了“仁義”就有了一切。在實際的對陣中,還要“不鼓不成列”。問題是,對手並沒有按他的意願來講什麼“仁義”,而毫不猶豫把他痛打一頓,於是他只好慘敗,並遺笑大方。可見規則不是一方情願的,包括“正確的道理”。

窮兵黷武的往往短命,粗俗好利的也難長久。而多麼燦爛光彩的文明在前兩者面前,往往不堪一擊。“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一是,你說的不明白,二是他聽的沒興趣,三是大家沒有在一個“頻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