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奇蹟》有感大綱

讀《奇蹟》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讀《奇蹟》有感1

奇蹟是什麼?是在絕望關頭堅持不懈迎來的曙光。而就在《奇蹟》這篇文章中,我深刻體會到了“奇蹟”的含義。

讀《奇蹟》有感

記得在《奇蹟》裏文對他爹說的一句話“爹,我想復讀一年。”在被父親拒絕後也不放過所有的希望,用着自己的全力去爭取到復讀的機會。最後,他感動了他的父親。

因爲這樣一個信念,就算知道父親的頑固,文也不曾放棄,找過了爺爺、找過了趙伯、找過了姑父,直到最後一刻流下了傷心的淚水。但就是因爲他這樣的堅持執着的精神感染了他爹,而產生了奇蹟,在他絕望關頭向他伸出了手的奇蹟。就如同文章裏的最後一句話: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用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去爭取,這時,事情往往會出現裝轉機,甚至產生奇蹟。

我們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在發明電燈泡的路程中就經歷種種挑戰與磨難,在他嘗試了無數種材料都無果後,很多人都對此抱着了不看好的態度,可他卻還在咬牙堅持,最後爲世界做出了貢獻。是什麼讓他堅持了下來?是堅定的信念和鍥而不捨的精神。如果沒有這種信念和精神,那麼創造出奇蹟的將會另有其人。

就像之前說的,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要把握在手中,憑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擴大希望。我們要懂得迎難而上,用希望創造希望,往往會產生奇蹟。

我們也許會經歷很多的失敗,也許會遭遇巨大的困難,也許會受到許多的傷害,也許痛過、哭過。但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堅持了。堅持去改變、堅持信念,讓它們化作飛向藍天的希望,讓希望創造奇蹟。

我們的學習上,也要有這樣的堅持。面對一道複雜的數學題,如果只是看一眼就否定自己的能力,那麼一就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爲什麼不多停留一會,讓大腦運轉起來,讓筆尖動起來,去改變最開始的否定。就算真的跌倒了,至少我們還堅持過。

讀《奇蹟》有感2

作爲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曾經爲教育好每一個班級的學生而努力過、迷茫過、也快樂過。但總的來說,教育的真諦是什麼?我一直是理不清,道不明,直到今天看完雷夫.艾斯奎斯著的《第56號教室的奇蹟》,我心才赫然開朗。雷夫老師文中說:“作爲老師有時要回到教育的起點,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走進孩子的世界才能夠真正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書中的案例動人心絃,給了作爲家長、身爲老師的我太多的感觸和啓發。我慶幸的是看了這本書,不但學到了很多,還明白了自己今後工作努力的方向。

看!書中的精彩片段還歷歷在目:《第56號教室的奇蹟》的第一章“給我一些真相”,介紹了教育孩子四種方法:“以信任取代恐懼”、“做孩子可靠的肩膀”、“紀律必須合符邏輯”、“你就是榜樣”。 這些方法讓我受益匪淺,相信有了這些方法會令我工作更行之有效。文中特別提到第56號教室的學生“沉靜、文明、有理”,真讓我驚歎,作爲現代的小學生物質生活豐富,嬌生慣養,能做到時時守紀律,處處講文明、講禮貌,真不簡單啊!

書中還有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天在化學實驗上,一個小女孩因爲找不到燈芯而苦惱,眼裏含着淚水。爲了不讓她掉隊,雷夫老師決定停下來幫助她。由於燈芯太小,所以雷夫將頭靠的離酒精燈很近,由於很專注,連頭髮燒着了都沒有發覺……。

其實這樣的事可能很多老師也都能夠做到,我真正感動的不是這個故事也不是插圖,而是插圖下面的那是幾個字:“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學,甚至連頭髮着火了都沒有注意到,那麼我前進的方向就是正確的!”這句話也將成爲我的座右銘

是啊!我們都渴望成爲優秀的人民教師,向雷夫老師學習,只要堅持,就能創造奇蹟!雷夫老師25年堅守在56號教室,對那些移民家庭的貧困孩子進行品格的培養,通過激發孩子對自身的高要求來成就孩子的一生。他堅持讓孩子每天閱讀,而不是爲了測試、更不是做表面文章給人家看,而是因爲喜歡書本才閱讀;他堅持每個禮拜和孩子們玩“buzz”的遊戲,不僅僅是做一些數學練習,而是把許多的知識整合在了一起;他堅持讓56號教室的孩子每天運動,不僅僅是爲了強身健體;他堅持每天早晨和孩子們一起解決問題,不僅僅是爲了得到答案,而在於發現正確解答的過程;他堅持每個星期二讓孩子們觀看電影......我想正是那無數個堅持,才締造了56號教室的奇蹟!而在這些堅持的背後,我們又看到了雷夫老師那份癡迷教育的瘋狂,以及對教育真諦真切的、深沉的領悟!

從中,促使我重新審視自己,剖析自我,反思自己的教學。當我在教室裏大聲訓斥孩子的時候,想想雷夫老師的56號教室,那兒缺少的就是恐懼!當我累得直不起腰,抱怨工作量太多的時候,想想雷夫老師每天天黑就走進教室,而直到天黑才走出教室的那份愉悅;當我遇到雙差生時,反覆引導、細心輔導而沒半點進步時,我的失望和抱怨便掛在顏面;當我遇到特別搗蛋的學生而屢教不改時,我便怒目相看。曾經,我也想用愛心打動他,用行動改變他,可我能堅持多久?是的!我也對教育也充滿激情,對學生充滿熱情,教育他們好好學習,可遇到問題時,我又能堅持了多久?

雷夫老師說:“不管是教育學生還是子女,一定要時時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當作教育的捷徑。”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雷夫老師點點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裏,學生都是可愛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爲着讓這些天使變得愛學習、會學習這樣一種最樸素的意識和想法。雷夫老師爲什麼能做得這麼好?能讓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產生最生動的、最被大家所認同的效益?從本質上來看,這是因爲他有愛心,有一顆熱愛兒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學生放在心上。他對孩子的愛,在書中隨處可找。是呀!愛是教育的根本。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有高低,但是教師對學生的愛心不能有高低。沒有愛,便沒有教育。作爲一名教師,要把愛灑向每個學生。我們只有心裏時刻裝着學生,學生心裏纔有你這個教師。尤其是學生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對於那些發展慢的學生,我們只有愛之切,纔有可能喚起他們奮發向上的勇氣、信心與激情,才能冰釋他們心底積澱的自卑,大膽地去尋找失落的綠洲,才能使他們奔向健康發展的人生之路。

雷老師在書中還說“信任”是地基,“六階段”則是引導學生學業和人格成長的基礎建材。的確,教育是一項艱苦的工作,需要經歷時間的考驗,需要一個好老師的聰明才智。我會借鑑雷夫的教育觀點、教育信念,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反思、探討、總結,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做一名受學生和家長喜歡的好老師!讓孩子們變成愛學習的天使。

讀《奇蹟》有感3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講述的是一位美國教師堅守在第56號教室20多年如一日,如何上課,如何培育一屆又一屆學生走向成功的教育故事。應該說每一位教師身在三尺講臺,都有自己的教育故事,也有自己教育的觀念與風格。我看過一些教育類雜誌,專著,常津津有味地品味教育者們酸甜苦辣的教育故事,獨闢蹊徑的教育經驗。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天讀完的這本《第56號教室的奇蹟》在心頭洶涌的是對這位教育者的欽佩與崇敬。他就是雷夫.艾斯奎斯。

雷夫是一個不知疲倦、瘋狂又認真的老師。他總有着奇思妙想,讓孩子積極思考、積極實踐、積極總結經驗、總是在積極學習的狀態裏。他的腦子裏不光裝着知識,更多的是裝着學生,他想的不僅僅是交給孩子知識,更多的是教給孩子學習的方法,培養孩子應對困難積極思考的能力。讀完整本書,我們才能確定他的真正角色,他是一位班主任,又擔任該年級的大部分學科,如語文、數學、歷史、社會、地理、美術等學科。任教的每一門學科,雷夫都會百分百地投入,總有着與衆不同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並讓學生真的學有所獲。被雷夫的教學故事感動的同時我悟得了要這樣當教師。

讀《奇蹟》有感4

假期到沁陽永威中學參加“第二屆河南最具成長力教師頒獎典禮暨‘規劃自己的專業人生’觀摩研討會”,會議上好幾位教師、專家提到《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並一再推薦,抱着好奇心開始讀這本書,一開始就被它的簡介和衆多知名人物的推介所吸引。

這本書給我的感受是老師必須是一個有激情有創意的人。

雷夫.艾斯奎斯是一個充滿職業激情的老師,他自己根據知識與實際生活創造了一系列的創新課程,如閱讀課程、寫作課程、經濟學課程、電影課程、旅遊課程、搖滾課程,包括最爲卓越的莎士比亞課程。當這些新鮮富有創意的課程深深吸引着孩子們時,班級的紀律已不是問題。雷夫是真正的神話創造者,雖然學生與他相處只有短短的一年,但他的教育教學創意卻讓學生們終生受益。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創意是56號教室獨特的經濟制度。第56號教室的學生都會在開學第一天申請一份工作。雷夫會給他們工作清單,上面有教室管理員、銀行管理員、球具管理人、辦公室信差、店員、警官等各種職業,以及工作內容說明。每一份工作的薪資都有少許差異。教室管理員每天都要工作,所以賺的錢要比一週只工作一兩次的人多。孩子們通常可以得到第一或第二志願的工作。

有工作,就有月薪。孩子們把薪水存在銀行。他們必須存錢來支付使用課桌椅的費用:座位越靠前排,費用就越高。孩子們賺外快的方法很多。例如,學生做額外工作或參加管弦樂團,就可以領取獎金。反之,如果他們沒做事或偷懶,就會被罰款。學生可以使用班級“支票”和“現金”。到了月底,全班會來一場瘋狂的拍賣會,競賣文具用品和禮券。

第56號教室的經濟制度在幫助孩子們學習“儲蓄”的同時教他們另一項重要原則:“延遲享樂”。這個快餐社會鼓勵年輕人什麼都要,而且馬上就要。但是第56號教室教孩子一個道理:會存錢且謹慎用錢的人,多半財務狀況都優於爲了立即享樂而亂花錢的人。

學生必須每月支付座位的“租金”。如果孩子存到的金額爲租金的3倍,就可以買下座位,擁有這個位子的“產權”。有些孩子甚至會刻意攢錢買下同學的座位,然後每個月向他們“收租”!

聰明的學生在購買不動產之際,也開始瞭解所有權的價值。他們看到同學每個月爲了付租金東拼西湊,而自己銀行賬戶的存款卻越來越多,就開始體會到父母賺錢的辛苦。同樣,他們也發現,擁有房地產後就會有多餘的錢去參與每月舉辦的拍賣會,財富越積越多。幾個月下來,他們也親身體驗了擁有存款與不動產的種種好處。選擇付房租的學生也學到了相同的教訓,只不過感覺較爲沉重。

56號教室的孩子們體會了父母賺錢的辛苦,學會了節儉和愛惜。我也感受到教師必須是一個知識豐富的人。雷夫是一個全能老師,他能帶好班級,能教好語文、數學、科學、音樂、美術、戲劇……沒有豐富的知識與經驗,如何進行課程的整合,如何引導、指導孩子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我們的老師因種種原因個人的綜合知識、業餘愛好本身就不是很多,加之工作後,學習參與的機會時間更少,更多的是單位家庭兩點之間的生活,所以我們還需抱着好奇之心多參與不同的活動,擴大知識面,豐富經驗與生活。

讀《奇蹟》有感5

“第56號教室的孩子大多貧困,來自移民家庭......但他們長大後紛紛就讀於哈佛、斯坦福等頂尖大學並取得不凡成就。這一切奇蹟的締造者就是——雷夫艾斯奎斯老師。這位心靈導師,教給學生一生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信念的培養。他用簡單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將理論和實踐完美結合,‘終身閱讀’、‘親手勞作’、‘以運動爲本’等課程不僅可以在課堂上立刻實踐,而且在家庭教育中也同樣實用......”讀着本書的內容簡介,我不由得被深深吸引,讓我一點點走進56號教室,也一點點認識了這位平凡而偉大的老師——雷夫艾斯奎斯。

這本書中用一個個實實在在的故事,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了雷夫老師堅守信念,敢於創新,精心培育,使一屆又一屆學生成人成才。我相信每一位讀到這本書的人,都會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都會受到啓發而有所收穫。

就像尹建莉老師所說“這位二十多年如一日,堅守在第56號教室的雷夫艾斯奎斯,他是個在教育中總能準確找準目標,從不偏離跑道的人。他對教育和學生有信徒般的堅持、父親般的親切,還有哲人的敏銳、專家的自信、戰士的勇敢——他擁有智慧,擁有力量,所以他創造出奇蹟。他的56號教室變得無比開闊,變成一個任由孩子們自由舒展,健康成長的樂園。”

書裏介紹了許多有關雷夫老師很好的教育方法,但給我震撼最大的是,在第56號教室裏沒有恐懼,沒有壓力,有的只是信任與快樂。雷夫老師能教各種學科,而且每種學科銜接自然,令所有老師敬佩不已。他在開學第一天的遊戲中,就使孩子們懂得:破裂的信任是無法修補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補救,他允許學生犯錯誤,但卻不允許破壞老師對他的信任。這使我想到曾經自己對第一屆學生的承諾,由於種種原因而未能實現,直到現在想起仍懊悔萬分。想着我已教書十幾年,但直到現在還是有些迷茫,常常犯下雷夫老師所說的錯誤,實在慚愧。雷夫老師說:“我們是孩童的依靠,請給他們可靠的肩膀,這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是啊,雷夫老師的信任,消除了孩子們內心的恐懼,使他們在第56號教室裏健康快樂地成長。我想讀到這兒,我們也該有所思考,有所觸動吧。

佩服雷夫老師,還因爲他注重對學生人格的培養。並不像我們整天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忙得氣喘吁吁。他告誡我們這些父母和老師必須牢記:絕對不可拿某個學生的測驗分數跟另一個學生相比,一定要用學生自己過去的表現來衡量他現在的進步。世界上總是有更會閱讀、數學更強,或棒球打得更好的人。我們的目標是開發每一位學生的特質,儘可能讓他成爲一個特別的個體。他也不厭其煩地提醒學生:一生中最重要的問題,永遠不會出現在標準化測驗上。不會有人問他們第56號教室所重視的議題:“品格”“誠信”“道德”與“胸襟”。靜心想來,的確如此。

我們也許永遠不能做到像雷夫老師那樣癡迷教育,對教育的真諦看得那麼真切。但我想第56號教室的奇蹟,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思考。我將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爲了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一路向前,堅持到底!

讀《奇蹟》有感6

假期中,拜讀了美國艾斯奎斯的《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蹟》,對於裏面的事例,很有感觸。對比自己的教育和教學,覺得自己確實存在很大的差距。

在這本書中,雷夫老師通過對自己教學生涯的反思,以及對周圍同事的瑣事,認識到樹立一個不讓學生害怕,值得學生信任的教師形象是非常重要的。

讓孩子們用信任代替害怕,是需要老師們付出很多的努力的。就像雷夫老師所說的那樣,之前,自己常常給學生下馬威,讓學生們知道誰纔是老大。確實,在紀律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這個作用不是孩子們真的懂道理了,而是學生們害怕。而一旦失去這個讓學生害怕的條件,或者,一旦老師在學生心目中沒那麼重要了,那麼老師對學生的教育所起的作用也就很輕了,甚至老師對學生的教育,學生根本就不會放在心上了。

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是在學生心目中樹立了一個讓學生害怕的形象呢?爲了讓班級的紀律更好,學生更聽話,我是不是也是常常板起了臉,甚至吝嗇到幾乎不給孩子們微笑和鼓勵了呢?孩子們是不是也在害怕的同時,會漸漸失去對老師的信任呢?

幸好,雷夫老師說到,要讓孩子們用信任代替恐懼,需要改變班級的“班風”。而這,則需要做到:建立師生之間的信任,做孩子們可靠的肩膀,紀律必須符合邏輯,以及做孩子的榜樣。其實,歸根到底,就是樹立教師的榜樣,並用愛心,用榜樣的力量去影響學生,讓學生覺得老師值得信賴,才能建立一個良好的師生關係。

可是,這樣的師生關係,說起來不難,做好卻很不容易。書中例舉了一件事情:麗莎的作業沒有帶,老師檢查的時候,一個勁的在書包中翻找着根本不存在的作業。雷夫老師沒有生氣,也沒有指責麗莎撒謊,而是選擇了相信她。並教給她方法,讓她的兩位值得信賴的朋友幫她整理書包,從此後,麗莎再也沒有忘記帶作業。

讀到這裏的時候,我不僅想起自己對待那些沒有帶作業的孩子。每次我檢查到孩子沒有帶作業時,儘管孩子解釋自己做了,哪怕我自己也相信他確實是做了的。但是我仍然選擇了讓孩子重寫。還總覺得自己是在教育學生,以後讓他們更好的記住,要整理好自己的作業。

對比雷夫老師的做法,雖然一樣達到了效果,但是自己確實採取了讓學生敬而遠之,害怕自己的方式,而不是象雷夫老師那樣,充滿愛心的信任學生,交給學生更好的方法。雷夫老師能這樣做,是因爲站在了孩子的角度。

雷夫老師也提到,要讓學生成爲自我發展的孩子,則需要擺脫我不想惹麻煩、我想要獎賞、我想要取悅某人、我要遵守規則和我會體貼別人的階段,達到我有自己的行爲準則並奉行不悖的層次,才能實現學生的真正發展。可惜的是,我發現,我還常常停留在第一或者第二個層次,雖然孩子們表現的也很好,但是他們並不是真的明白自己應該怎麼做,而我卻在孩子們的表現中沾沾自喜,卻沒有意識到孩子們自身發展的缺陷。當班級中一些學生,在行爲習慣和學習上出現一些壞習慣無法糾正時,我還常常想不通,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在教育中,我並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教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行爲準則,所以孩子們總是以大人或者老師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卻不知道爲什麼要這樣做。當有一天其中的人厭倦這樣的標準時,他們往往會產生迷惘,從而使行爲產生偏差。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更好的關愛學生、教育學生,幫助他們輸了人生的準則,這不才是我們作爲老師更應該做好的事情嗎?

《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蹟》給我留下了很多的感慨,作爲教師,自己是不是還不懂教育的真諦?是不是還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夠?也許,從雷夫老師身上,我學到的不僅僅是教育的方法,還有作爲教師最應該具備的素質和能力。

讀《奇蹟》有感7

今天,我讀了一篇《每一個母親都能創造奇蹟》的文章,深受感動。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位高一米六,重80公斤的婦女,在她55歲那年,她的兒子得了肝病需要及時換肝。母親爲了把肝換給兒子天天跑步。可當她去換肝時兒子已經去世了。後來在一次長跑比賽中得了冠軍。

當我讀到母親天天晚睡早起跑10公里時,深深地感受到母親那堅持不懈,堅忍不拔的精神。這種精神讓我讚歎不已。我想:啊!母親真愛自己的'兒子呀!爲了兒子不惜一切代價,堅持着。可我呢?好多事情都不能堅持,比如說體育課上吧,還沒跑到一圈就已經躺在了跑道上;數學課上一道難題難住了我,我就不動筆也不動腦趴在桌子上等待答案公佈……嘿!我真該向這位母親學習,以後不管遇到怎麼艱難的事我都要堅持堅持再堅持,等到完成了爲止。

啊!母愛的力量可真大呀!

讀《奇蹟》有感8

古人云:生命是脆弱的,但也是頑強的,偉大的。最近我讀了一篇文章叫《頑強,創造生命奇蹟》,看完以後,我目瞪口呆,隨之對生命肅然起敬。

文章講了一個關於伐木工人的故事:一個伐木工人在用電鋸砍樹,卻反被樹給壓到右腿,在經歷了一場艱難的抉擇之後,他毅然鋸下了他的右腿,掙扎地爬了出來。

看完這篇文章,我對伐木工人李代桃僵的行爲所吃驚,又無不對他的拯救生命的辦法所佩服,假設他懼怕疼痛,害怕自己變成殘廢,而不去砍下自己的右腿,那麼他只得坐以待斃;假設他用電鋸去鋸木頭,木頭斷了還行,鋸子斷了,也只得望洋興嘆;況且這裏人跡罕至,呼救是不管用的。只有棄車保帥,才能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活下來,不被死神抓去。

像伐木工人這樣身臨絕境,卻通過合理的方法,讓自己倖免於難的人在生活中是不少的。比如,有人燙傷或燒傷了,那人迅速將傷口泡入冷水裏,馬上叫120。有人在一棟着火的屋子裏,他就用溼毛巾捂住口鼻,順着樓梯下樓……其中有一位高中美國同學最爲突出。他在暑假時去他叔叔的農場鍛鍊,一不小心把雙手卷入履帶中,切斷了手。那位青年就把手放入浴盆,並止住血,走到一座茅棚向叔叔求救。最終他和他的手通過手術重新接合在了一起,他得救了。這個青年與伐木工人一樣,關鍵時刻,沉着冷靜,並用一切自救方法,讓自己逃離死神的魔爪!

雖然我們在生活中不會受到重創,但是暴風雨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必須用堅強,樂觀的心態面對一切暴風雨,讓自己成爲生命的強者!

讀《奇蹟》有感9

彷彿是一種奇妙的緣份,正好是在我最自卑、最傷心、最痛苦的時候,老天爺對我伸出好的臂膀。

當我漫無目的地翻着桌上的書時,希望能從中得到一些安慰,可是怎麼翻,都覺得心情越來越糟糕,忽然,一陣風兒吹過,掠過我繁悶的心靈,翻開了書頁,那書頁上的題目,讓我眼前一亮,《我就是最大的奇蹟》,好令人奮進的題目,我好驚訝,又驚喜,我將它看了又看,讀了又讀,眼中我又不由自地地盈滿了淚。

原來,我不是一個卑微的人,我是獨一無二的,我是造物主最大的奇蹟!我長得不好看?不,世界上沒有第二個人有我這種精神,有我這種心胸,有我這種眼睛、耳朵、雙手、嘴巴,以前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有。因爲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當然也不會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

從這篇文章中,我明白了我內心燃燒着經無數代傳下來的火焰,它刺激我的精神,要我成爲比現在,比將來更好的我,沒有誰能代替我,沒有誰能瞧不起我,因爲我是與衆不同的,我要向世界宣佈我的獨特性,那需要我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我哪有理由自卑?

別人瞧不起你是他們沒眼光,凡是高尚的人都是會欣賞的,因爲他們只是一般的人,所以他們欣賞不了你,所以你要努力突顯自己的優點,發揮自己的能力,但不要爲了他人的錯誤標準而改變自己,使自己變得只會模仿他人,那麼平凡,毫無特色,那麼就失去了最真的自己。

因此,我不再徒勞無功地模仿別人,相反,我要把自己的獨特性拿到市場上去展覽,我不斷要宣揚它,而且還要推銷它。如果我是個推銷員,如果推銷員和貨物都與衆不同,那麼我們應該以此爲榮,不要認爲小職業太平凡,如果你是個掃馬路的,當你認認真真打掃馬路後,同樣可以得到他人的誇讚和尊敬,還會送你個雅號“城市美容師”!

讀了這篇文章,我的收穫好大,我還懂得了我是珍奇的人,凡是珍奇的東西都是無價的之寶,所以我的價值也無法估量,我是千百萬年的結晶,我比古代的任何發達的都強得多,既然李杜詩篇萬口傳,爲什麼我們不能更勝一層?

作者那生機勃勃的前進力量,焚滅了我的自卑,我爲自己對自己的貶低而感到不值,原來,我是如此特殊的人,作者心中的火,點燃了我心中的火,讓我敢於拍着胸脯說:“我,就是我!我是造物主最大的奇蹟。”

我不是偶然來到塵世的,我來到這裏是爲了一個目的,這個目的是長成一座高山,而非縮成一粒沙粒,從今以後,我要努力發揮自己,竭盡所能去成爲一座自己期盼的那座山。

讀《奇蹟》有感10

我們這些以追求幸福生活爲目標的人,在大汗淋漓的追求中,卻常常忽略了身旁許多本來伸手可及的幸福。幸福很多時候與財富、名利、地位無關,它只是一種心靈的感受,沒有痛苦而且伴隨着溫馨的感覺。一句親切的問候,一聲真摯的祝福,固然讓人置身於幸福之中。但是,一杯清茶,一本好書,可曾讓你體會到這又是另一種幸福?

輕輕地呷一口清茶,伴着淡淡的茶香,一頁,一頁,再一頁,我醉倒在《第56號教室的奇蹟》裏了。文中並沒有刻意煽情的文字,猶如杯中的茶,清香而耐人尋味。

“教師的工作是平凡的,也是偉大的。沒有轟轟烈烈的創舉,沒有什麼可歌可頌的故事,但是收穫是豐碩的,精神是富足的,教師們的幸福是真切的。”這是我爲之醉倒的《第56號教室的奇蹟》裏的主人公—雷夫的寫照。在本書中,我看到了雷夫老師點點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裏,學生都是可愛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爲着讓這些天使變得愛學習、會學習這樣一種最樸素的意識和想法。雷夫老師爲什麼能做得這麼好,能讓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產生最生動的、最大化的、最被大家所認同的效益?從本質上來看,這是因爲他有愛心,有一顆熱愛兒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學生放在心上。雷夫老師對孩子的愛,在書中隨處可尋。細細品味,還有很多小的細節表現了一位教育工作者對教育事業的專注與熱愛。應該這樣說,愛孩子,是他獲得成功的關鍵。看啊,雷夫老師就是這樣善待學生、工作與生活,他每天都忙碌在幸福中!

一名好教師要成長,必須得善於反思和總結並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思想,這是教育的大智慧。身爲一位平凡的教師,雷夫是我的一面鏡子,也是我的榜樣。對於很多教師來說,教師是一份出力不討好的職業,但是對於雷夫來說,教書是一件讓人覺得幸福的事。雷夫的身上,無處不在闡述着一位平凡老師真切教育故事,釋放一股幸福的芬芳。對於幸福教育的教師來說,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複,而是創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教育是一片海,我要用我生命的綠意,去調和這一片蔚藍!

這隨手可及的幸福是那麼簡單,只是感受不到幸福的人少了那顆善待的心。一本好書,能賜予我一顆善待的心,體驗人生的種種幸福。一本好書,能教會我如何善待他人,如何善待生活,如何善待工作。這,是我幸福人生不可缺少的因素。悅讀,讓我熱愛生活;悅讀,讓我對工作充滿了熱誠;悅讀,讓我的幸福感洋溢於每天……

每當我閒暇無事時,總會手捧一本書,泡上一杯茶,細細品味書中表達的意境,傳播的信息。既有書香又有茶香,修煉人生的另一境界,真真切切地感受平凡生活,真真切切地享受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