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山楂樹之戀》有感(精選10篇)

讀《山楂樹之戀》有感(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4W 次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山楂樹之戀》有感(精選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山楂樹之戀》有感(精選10篇)

  讀《山楂樹之戀》有感1

山楂樹之戀所講的是上山下鄉時兩位青年有關生死的愛情故事。主人公靜秋和老三孫建新,所演繹的是一場“車馬很慢,卻一生愛一人”催人淚下之情。那個時代的愛情是青澀的,她們有猜疑有任性有誤解,長時間見不到但也一心想一人。郵件很慢,衆人很多,兩個人的祕密,只爲對方好。

七八十年代,靜秋是漂亮的城裏姑娘,老三是軍區司令家的孩子,原本無交集,但是上山下鄉使她們相識。她做零工,老三擔心;她鋼筆壞了,老三買來新的;她媽媽病了,老三爲之擔心。他去別的地方出工,靜秋心神不寧;他表達愛意,靜秋大膽接受;他消失,靜秋痛徹心扉。那時的愛情有如溪水般清澈,藍天般寬廣,不溫不燥,不知不覺就流進了太多人的心裏,從此便印在記憶裏。

我想靜秋和老三時的愛情,正如現如今十五六歲的愛情吧,清澈美好,不問將來只有感情。十五六歲的感情應該算作早戀,可在我看來只要不做危害身體之事也未常不可。用一段時間,去經歷世間最美得情感,這該是多麼美好之事。記得在我初中之時,大概就是十五六歲的時候吧。所有父母都在看緊孩子,怕孩子早戀。可班上總有膽子大一些的男生女生就是瞞着父母戀愛了。我身邊有位朋友叫小七,她的家離學校步行要有30分鐘的路程,每天早上7點20上課。有一天,有一位男生追求我的閨蜜。男生住在學校的背面,也是小城的北面。女孩住在學校的南面,也是小城的南面。可這位男生不顧風雨,每天早上6點30都到閨蜜家的路口,然後兩個人去上走路上學。這個時候的感情,只是想互相多看上那麼一眼,多呆那麼一時。真的是,你是心上之人,多少路都是順路。後來他們兩個終於在一起了。一起出去玩時,也總會在石頭上寫上“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似乎預示着將來的分開一樣。不出老師家長的所料,初中沒有繼續上學的他們,現在分開了,都另有了一半。但這些是最單純的回憶。

我希望可以不受任何傷害一人白頭,但是如果不能,私藏一些獨家記憶未嘗不可。如靜秋幾十年後遠赴美國可心中的老三永遠是心中的最溫暖之人,山楂樹下的老三,也是靜秋一輩子的不能忘懷。

  讀《山楂樹之戀》有感2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個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歲了,但是我會等你一輩子。”小說《山楂樹之戀》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一句話,也正是因爲這句話讓我更加感受到文中那段愛情的悽美,那段會令人終生懷念的深情。

小說《山楂樹之戀》講述的是發生在1975年關於兩個青年人的一段真實的愛情故事。主人公靜秋是個漂亮的城裏姑娘,因家庭成分是地主,使她從小就很自卑。正在上高中時,因爲文采優美被學校選中,參加編輯教材,要到一個叫西村坪的地方去採風。在去這個山村的路上,看到一棵山楂樹。據帶路的村長講:那棵樹本來是開白花的,在抗日戰爭期間,無數的抗日英雄被日本鬼子槍殺在這棵樹下,他們的鮮血灌溉了樹下的土地,這棵樹的花就慢慢變了,越變越紅,到最後,這棵樹就開紅花了。靜秋聽着村長的介紹後,再看那樹時,隱隱約約覺得看見一個英俊的小夥子。不知道爲什麼,靜秋老是想道那棵山楂樹。後來,這棵山楂樹見證了靜秋住在村長家,與老三從相識到相愛,到老三得了白血病離她而去的那段愛情悲劇故事。

靜秋是一個既聰明又善良的姑娘,儘管她的家庭出身地主成分讓她很自卑,但性格卻很有幾分倔強。當她的生活遭遇困境時,她發誓說今生不再流一滴淚,因爲她小時候流了太多的淚,深知流淚於事無補。她要做一個堅強的人,因爲哥哥和爸爸下鄉,媽媽身體不好,妹妹比她小五歲,她就是家裏的中流砥柱,所以她的口號是:流血流汗不流淚。爲了給媽媽治病,爲了減輕爸爸的負擔,靜秋去工地打工,擡磚,挑泥累得頭暈目眩,爲了多掙幾個錢,腳受傷腫得不能走路時,她還堅持打工。

當老三真心向她表白愛情時,她即幸福又害怕,幸福的是她被一個她深愛的男人真愛,而害怕的是她不敢接受這份真愛。之所以害怕,是她怕被媽媽發現說她“一失足成千古恨”;怕在那個知青下鄉年代搞對象影響返城;更怕老三這個英俊而又有才氣的軍區司令員的兒子對她“出爾反爾”……然而,讓她沒有想到的是,這個英俊而又有才氣的軍區司令員的兒子老三,爲了她付出了真愛,老三心甘情願爲她做任何事情,從等靜秋高中畢業,到靜秋工作,再到靜秋轉正,等到靜秋所有的心願都成了真時,老三卻得了白血病,直到生命最後,靜秋才面對現實接受了老三的真愛,然而老三爲了讓靜秋幸福,爲了把一個完整的她留給她的愛人,老三用他那完美的人格,爲心愛的姑娘靜秋和他創造了一份完美而又最乾淨的愛情。

老三知道自己時無多日,但他仍然是全心地呵護着靜秋,生怕她受傷害。他把寫給靜秋的信件、日記、照片等生前物件都裝在了一個軍用包裏,委託他弟弟保存,說如果靜秋過得很幸福,就不要把那些東西給她;如果她愛情不順利或者婚姻不幸福,就把這些東西給她,讓她知道這世界上曾經有一個人傾其身心愛過她,讓她相信世界上是有永遠的愛。

他在日記上寫着“靜秋,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個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歲了,但是我會等你一輩子……”看到這裏時,我深深被老三對靜秋的愛感動,在他的愛裏,只有她,只有她的幸福,沒有他自己。她的笑容是他最大的滿足,在他看來,愛情是天然的情感,是尊重、是憐惜、是她的意願,是爲了她的幸福而剋制忍耐……

愛是那麼多,時間卻是那麼的少,儘管靜秋與老三的愛是那樣苦短,但他們的愛又是那樣絢爛。自老三去逝後,每年的五月,靜秋都會到那棵山楂樹下,跟老三一起看山楂花,在她看來,那樹上的花比老三送給她的花更紅,更豔,因爲那紅豔的山楂花,流動着老三那殷殷的血液。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老三的殷殷血液,伴着老三的愛,激情巡迴地在靜秋的血脈裏流動着,那流動的愛永遠滋潤着那紅紅的《山楂樹之戀》……

也許,我們許多人的情感生活中,一輩子都是平平淡淡,沒有大喜,沒有大悲,沒有跌蕩起伏的波折,但不可否認我們都企及、都渴慕擁有一份雋永、真摯的愛情,信守、相知、相伴的愛情。當然,還有一種愛,不僅僅是男女之愛,是一種仁愛,是一種真誠、善良、幸福。

山楂樹,是一種象徵,一棵生命與愛情生生不息的樹。

  讀《山楂樹之戀》有感3

最近一些日子迷上看電子書,不僅覺得它方便更重要的是滿足了我喜歡看各種各樣的雜書的願望(因爲好多書我這個小縣城不一定買得到),不管什麼樣的書都可以在網上搜到然後下載到手機電子書上來供我玩弄於股掌之間,有的時候一部小說看入了迷竟會讓我看到凌晨還捨不得放手。看了那麼多書,大部分都是看過不久即忘,也沒什麼太大的.觸動

但是,昨天當我不眠不休地看完《山楂樹之戀》這部小說以後,我有想哭的衝動。爲文中的老三,爲文中的靜秋,爲那個純真年代至真至純的感情!小說《山楂樹之戀》,故事異常悽美,來自一個女人的親身經歷。由於它來源於生活,釋放於生活,因而顯得質樸而唯美。《山楂樹之戀》主要內容簡介爲:靜秋是個漂亮的城裏姑娘,因爲父親是地主後代,家庭成份不好,文革時很受打擊,靜秋一直很自卑。靜秋和一羣學生去西村坪體驗生活,編教材。她住在村長家,認識了“老三”。老三愛上了靜秋,很愛,靜秋怕他欺騙她,起初常常躲避。英俊又有才氣的老三是軍區司令員的兒子,卻是極重情誼的人,甘願爲靜秋做任何事,給了靜秋前所未有的鼓勵。

他等着靜秋畢業,等着靜秋工作,等着靜秋轉正。等到靜秋所有的心願都成了真,老三卻得白血病去世了。那時候,1976年,老三他還很年輕。1977年是中國在“文革”後恢復高考制度的第一年,靜秋那時已經頂職參加了工作,在L省K市八中附小教書,她也報了名,準備參加高考。她那時的生活已經比頂職前不知好了多少倍了,這次又有幸能報名參加高考,這使她想起老三曾經用來安慰她的那些話,說她會從農村招回來的,說“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惜的是,當老三的預言一個接一個開始成爲現實的時候,老三卻成了一個美麗的夢想。睹景思人,靜秋開始寫回憶錄,以紀念她跟老三一起度過的那段時光。

故事所發生的背景是文革後期,而那特定歷史階段,應該永不可再有,這樣的愛情,也如王蒙先生所說,“但願不再有”。但《山楂樹之戀》畢竟出現了,因此它成爲一本“空前絕後”的中國式愛情範本。至少我相信所有的女性看完它都會爲之哭泣。它不僅僅將爲女性讀者鍾愛,亦將成爲“中國式愛情”的典型研究材料。作品完成後,作者將小說貼在海外站上,短短几月便迅速成爲海外讀者追捧的“網絡時代的手抄本”,隨後傳入國內,頃刻間引發無數個人博客、論壇、貼吧的熱議,形成奇異的“山楂樹現象”,尤其是自稱“老山楂”的60後讀者更是對其讚歎不已:“書中主人公的心理狀況與我們每個人的初戀非常相似。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的山楂樹之戀,就是超越時代的純真初戀感情的代名詞。”衆人熱捧的同時,王蒙、劉心武、蘇童、熊召政等著名作家也紛紛加入了“山楂”陣營,對《山楂樹之戀》讚不絕口。

它所透露出來的“乾淨愛情”,對於當下情愛觀,對當下的新新人類們,有着強烈的衝擊。“每個男人都想娶靜秋,每個女人都想嫁老三”,那麼“世上到底有沒有永恆的愛情?”,《山楂樹之戀》似乎還有心讓人重新思考這一宏大命題。顯然作者艾米沒有交出答案。但是,作爲靜秋的原型人物,在老三逝世30週年之際,有心拿出當年草就的愛情回憶錄外加今天的口述,交由作者艾米重新敘述,這就足以表明他們彼時的愛情依然值得久久凝視。對當事人而言,這是不能釋懷的真實紀念。

《山楂樹之戀》給了我真實的感動,作者以樸素的敘事風格描述動人心絃的情節,掩藏在字裏行間的是書中人物的心靈世界,更是作者自己真摯感人的情懷。不管別人怎樣爭論它的好與壞,有些情節是正常還是變態,但是,在靜秋心裏,那是她生命中最美的恩賜了。曾經有一個男子,這樣深切的愛着他,一直到永遠。天上人間。

看完這本書,讓我想起一句詩:誰恰巧遇到這樣的事,誰的心就會裂成兩半。

  讀《山楂樹之戀》有感4

你活着,我就活着;你要也是死了,我就真的死了。

——老三

一個叫西坪村的地方,一段美麗的邂逅,一棵山楂樹的故事,讓原本不相識的兩個人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繫,老三對愛情默默的付出,使我們看到了愛情的偉大。靜秋的純真與羞澀,讓我們嗅到了青春懵懂的氣息。山楂樹是他們愛情的見證,也是他們心中的一個夢。

  <老三的笑容與靜秋的笑容>

《山楂樹之戀》的故事基調起得很低,將一段生澀樸實的愛情始末搬上了熒幕。沒有多少喧囂歡鬧,沒有多少纏綿悱惻。有的只是一如既往的平平淡淡,和多次定格的甜美笑容。竇驍飾演的老三,相信他的笑容一定給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伊始,一口閃亮的白牙就分外耀眼,誠懇、熱情、真摯等的褒義詞都彷彿能從這些笑容裏顯露出來。老三有一顆不羈的心,渴望自由自在的愛情。在維艱時代的大背景下,他既迫切地希望衝破舊政策的牢籠,又小心翼翼地呵護着靜秋“循規蹈矩”的宿命。在如此矛盾與坎坷之下,想必笑容能戰勝一切,至少能營造出暫時的二人世界。

靜秋的笑容就稍不同於老三,命運多舛的她事事小心謹慎,時刻保持着與“錯誤”的距離。幾乎是一見鍾情地愛上了老三,她的笑容代表着幸福,懵懂愛情的滋潤讓她芳心悸動,但又不知所措。大多數時候,只是傻傻地接受給予,當愛的份量到了一定程度,她的笑容變得更單純,並開始懂得去“付出”。老三與靜秋,從第一次見面的笑容裏開始,到最後一次離別的淚水中結束,期間錯落的黑夜,見證着這段隨風而去的不朽愛情。

  <最乾淨的愛情與永恆的愛情>

海報上“最乾淨的愛情”的字樣,如同石頭丟入大海,一時間激起了千層浪。在充滿銅臭氣息,拜金主義思潮糜爛的當下,一談起“純潔、永恆”,大家就唏噓不已。不是不向往,而是不相信。信仰的缺失是最可怕的,對於“純潔、永恆”的蔑視,不屑一顧,彷彿它理所當然的只是烏托邦,是虛幻空想之下的產物。事實上,存在與否每個人自己說得都算,只要願意去相信。

《挪威的森林》裏,渡邊與綠子放縱灑脫的愛情難道不乾淨嗎?《新橋戀人》中,衣衫襤褸的朱麗葉與灰頭灰臉的德尼,他們之間的愛情難道很齷齪嗎?《巴黎拜金女》裏,奧黛麗塔圖與艾爾馬萊之間的愛情難道真的充滿銅臭嗎?就算是奧黛麗赫本的經典之作《蒂凡尼早餐》,她不也到最後才“浪子回頭”嗎?可見,所謂的“乾淨”也好,“純潔”也罷,更進一步的“永恆”,根本就沒有一個判斷的依據。愛情不是一張考卷,它不需要標準答案,它需要的只是兩顆真心相愛的心,僅此而已。

  <關於等待與守候的一切>

老三的悲劇,似乎貼上了一般愛情電影生離死別的俗套標籤。但要想到,畢竟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那麼就絲毫沒有理由去抱怨這所有的一切了。“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個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歲了,但我會等你一輩子…”老三的這句話,到最後的字幕也一併沿用。要是出自旁人之口,可能會忍俊不禁,但經過了100多分鐘的洗禮之後,我已經徹底地被折服了。最後留在手臂上的那條疤痕,其實是烙印在內心裏,早已刻骨銘心了。

如果生活是單行道。我希望我能看這你走。直到你能幸福。如生活是雙行道。我希望我能牽着你走。和你一起幸福。所謂註定,不該是千迴百轉的尋尋覓覓,而是不離不棄的風雨同路。

所謂愛情,不該是黯然垂首再悄悄離去,而是無怨無悔地勇敢堅持。

所謂精彩,不該是站在最輝煌的舞臺,而是在最平凡處依然堅守認真和自信。

所謂動人,不該是淚水漣漣的海誓山盟,而是默契和諧的點點。

  讀《山楂樹之戀》有感5

用了整整兩天的時間,終於看完了這部山楂樹之戀,關上電腦,卻無法從故事裏走出來,即便是吃飯,睡覺或者散步的時候,腦子裏依然迴盪着老三與靜秋的對話,我知道,我這是陷進去了,已經深深地被打動,深深地融入了主人公的心裏。

很少再去看這樣的小說了,也很少再被故事中的某個環節打動,我一向是個理性的人,在我的潛意識裏,總是認爲生活是平淡的,那些跌宕起伏的故事都是文人的杜撰,都是爲了騙取讀者的眼淚好爲自己的作品贏得一席之地,但是,今天我才發現我錯了,因爲這個故事是真實的,是用現實中的真人真事改編的,文中沒有華麗的鋪墊,沒有波瀾壯闊的情節,更沒有浮誇的陳述,也沒有過多的煽情,作者用樸素的文筆,和一顆細膩柔軟的心娓娓道來,卻處處敲擊在讀者的心靈深處,讓每一個看到它的人都止不住熱淚盈眶。

是的,我想,這個故事之所以能夠如此催人淚下更多的是源於它的悽美,如果老三不死,他一定會和靜秋結婚,過着童話故事中王子和公主一樣美好的生活,但是,生活總是時不常的跟人開個玩笑,故事總也不能擁有一個完美的結局。

心隱隱地痛,這種痛一直衝擊到眼睛裏,給它籠上濛濛的霧氣,我不是個輕易掉眼淚的人,但是套用文中老三的一句話:男人不興哭,還不興爲別人哭嗎?我想說的是:我不興爲自己的故事哭,還不興爲別人的故事哭嗎?

我在想,這個文中的老三到底是個怎樣的男人呢?那麼多情、執着,心思縝密;那麼博大,隱忍、深沉而熱烈。他的愛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甚至有時是卑微的,他的心一定會愛的很痛,痛並幸福着。他面對靜秋這個懵懂的,單純的,固執的少女所能給予的所有折磨都欣然接受,毫無怨言,他面對心愛的人已經沒有了自我,靜秋的快樂就是他的快樂,靜秋的喜怒牽動着他的每一個神經。

靜秋是幸運的,即使是最終失去了,但她曾經得到過的愛也足夠她回味一生的了,試問,這世間有誰能像老三愛靜秋一樣愛過另一個人,有誰能像靜秋一樣擁有過這幾近絕版的愛情。

愛情,在這個年代早已失去了它的純真和韌性,它就像一個工藝品,散發着誘人的美麗,你卻只能遠遠地觀賞,也許,真正的愛情只是那個時代的產物吧,靜秋的羞澀矜持、純情懵懂,和她的堅韌樸實,即使放到現在也會惹人憐愛的,但能不能再遇到老三這樣癡情的男孩就不好說了。

山楂樹之戀一段甜蜜的,酸澀的情感,一份綿長的痛苦的回憶,我不知道現實中的主人公在失去老三後漫長的歲月中是怎麼過來的,她一定是個堅強的人,她一定聽從了老三的遺言,替他活着,替他看世界,替他感受生活中的哪怕是細微的感動,替他結婚,生子,幸福地活很久很久……

老三是幸福的,可以在有生之年遇到靜秋這樣的女孩,可以傾其生命地愛一次,靜秋也是幸福的,老三的呵護和疼惜給她留下了溫馨甜蜜的回憶。無論是愛與被愛,付出或者得到都是一種幸運,都是應該珍惜和珍藏的。

我想,但凡看過這篇小說並被感動過的人都具備一顆柔軟的心吧,都應該是生活中重情義的人吧,也許,我們在現實中無法擁有這樣深刻偉大的愛情,也許我們正在過着平淡平庸的日子,但是,至少在我們的心裏已經相信了愛情這個東西是存在的,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是存在的,一個人是可以爲另一個人無私的奉獻精神是存在的,愛情不僅僅只是個傳說,有的時候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只是,有時候我們過多的理性忽略了細微的情感流露。

山楂樹之戀,讓我看到了一個最純潔最悽美的愛情,更讓我明白了原來愛可以這樣深邃和博大。爲什麼一切美好的開始總要以悲劇來收場呢?悲劇的威懾力雖然可以震撼到每一個看到它的靈魂,但是這份留在人們心裏的傷痛卻是那麼殘忍,所以,我寧可不要這份悽婉的美,只希望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

  讀《山楂樹之戀》有感6

讀了《山楂樹之戀》有感!

哪個年代純潔的東西太多,太值得回憶!愛情已經讓這個世紀的人望而生畏,很少有人相信愛情這種無稽之談而又虛無縹緲的東西!但是也許每個人的內心都渴望一份真誠的情感!超出生命超出靈魂超出一切!現實中夢幻之人何其多!幻想越美得到也就越悲慘!失去也就越多!我們只是萬丈紅塵塵埃中一粒,平凡的人做平凡的事情。不能生活在幻境中!

生活是現實的,在生活中雖然我們的行爲和思想沒有wg那時那麼受限制,說話做事都得小心翼翼,否則被抓、被pd、被侮辱、被打罵那是家常便飯,不管人品多好,再怎麼努力也抵不過那cf二字。有的人致死也無法承認自己犯錯,依然認爲自己沒有錯,而死不瞑目……

文章中的靜秋,如名字一樣有詩意,安靜的秋天,她安靜有文化、聰明、吃苦耐勞受了很多非人之苦。當我看到她的腳都被小石子穿進腳板,因爲沒有鞋子穿着乾重活,她每次有困難,老三總是能爲了他而出現,我覺得老三就好像是靜秋的騎士,在靜秋需要的時候總是會出現。他們祕密着愛着。苦苦的。她能爲了愛情所犧牲一切乃至生命,也算是個女中豪傑,不是貪生怕死之輩,無奈他們的愛情最終以悲劇結尾!他們的愛情悽美婉轉,文中並非採用華麗的語言裝飾,只是簡單的平鋪直敘,但他們的情卻平凡中透着聖潔不可侵犯。總能誘人回到當時的情景回到那樣的平靜與祥和中,如果時間能夠定格在山楂樹下,如果老三不死,那麼靜秋是不是可以和老三永遠在一起?

  讀《山楂樹之戀》有感7

讀完艾米的《山楂樹之戀》,心情久久不能平復,想起老三爲愛付出的心酸,眼淚就像斷線的珠子,不自主的流落下來。之前也看過張藝謀拍的電影版,但是當時對於這個故事沒有理解的很透徹,也不太理解兩個人的愛情。當讀到文字版時,對於靜秋爲什麼愛而不能,對於老三的遷就卑微深沉的愛而深深折服。

靜秋與老三相遇在文革時期的農村,靜秋的家庭成分不好,父親是地主的後代,文革時期很受打擊,父親被打倒回農村,母親一個人養活他們姐弟三人,日子過得很拮据。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靜秋自尊心特別強,謹小慎微,生怕自己的不當言行給家庭帶來災難。對於老三的愛,靜秋怕被欺騙,常常的躲避,也說了很多的氣話。英俊而有才氣的老三默默的關注着靜秋,欣賞着靜秋的才華,甘願爲她做任何事情,給予她無盡的鼓勵。即使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裏,也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默默無聞的關注與陪伴。剛開始有點疑惑,爲什麼老三在生命的最後半年不是與自己心愛的人一起度過,而是一個人默默的關注,後來有點釋然,這可能是愛的另一個境界,不能夠長久的擁有,那麼就默默無聞的愛着,不能因爲自己的自私而傷害最愛的人美好的未來,我想這可能是老三能夠爲靜秋做的最後一件事情了。

一個人能夠竭盡全身的去愛一個人,這個愛是有多麼的偉大,這不是父母之於子女的帶着血緣親情之愛,這是一個沒有任何關係的男女之愛,這就是所謂的愛情。我不知道靜秋對於老三的愛有多少,或許剛開始只是感覺這個人成熟帥氣有才,跟自己接觸的其他男性不同,對於他有朦朧的好感,這份好感在日積月累中而變得依戀,變成濃濃的愛意。只是靜秋那麼一個底層小姑娘,害怕這個社會中不穩定的因素,而束縛了自己的內心,面對老三不敢表達出來,也怕這種愛不長久,真正的“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但我想靜秋是遺憾的,遺憾自己沒有在老三生命的最後歲月陪伴他左右,遺憾自己沒有給予老三無私的不摻雜其他感情的單純愛,遺憾自己沒有拋棄世人世俗的眼光,光明正大的愛他。雖然遺憾,但是對於靜秋謹小慎微的性格,即使知道了老三的病情,估計也做不到那麼純粹,就好比她在知道老三生命快到盡頭時,她還要保安和她媽媽解釋,幫她帶班,她還在顧慮會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工作。所謂“愛入骨髓”,或許說的就是老三對於靜秋這樣的愛吧。

羨慕之餘,也在思考,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是否還存在如此純潔單純的愛戀呢?現在社會,大家談對象基本上都是看看對方的“條件”,你家父母幹什麼工作?是否有房有車?是否和我家匹配?在這些“條件”的限制下,適婚青年變得世俗,變得功利,所謂的“愛”也變了味道。

  讀《山楂樹之戀》有感8

這是一段真實的經歷,發生在1975年前後那段貧窮卻飽含理想的時光。靜秋是個漂亮的城裏姑娘,因爲家庭成分不好,“文革”時備受打擊,也很自卑。在和一羣學生去西村坪體驗生活的日子裏,她住在村長家,認識了老三。英俊而有才氣的老三是軍區司令員的兒子,是個極重情誼的人,甘願爲靜秋做任何事,給了靜秋前所未有的愛和鼓勵。他等着靜秋畢業,等着靜秋工作,等着靜秋轉正。等到靜秋所有的心願都成了真,老三卻得白血病去世了。

靜秋和老三的故事也許是真的,即便是假的,可是很像真的,或許說我願意相信它是真的。也許只是想滿足自己對愛情的期望。對愛情追求所謂的完美 。但這樣的愛情在眼下幾乎已經絕跡了。現在的人喜歡多姿多彩,喜歡花樣翻新,個個心浮氣躁,人人步履匆匆。食與性,都習慣了快餐式的解決。對愛情,似乎也不再像過去人們那樣充滿期待與激情了。但當老三和秋靜通文字向我們微笑時,我們仍然會怦然心動,就像不經意間再次聽到一首曾經耳熟能詳的經典老歌。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個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歲了,但是我會等你一輩子……”這段話出自一個被稱爲史上最乾淨的愛情故事,但這個故事卻令所有的讀者心酸落淚。

人生無常,珍惜現在。珍惜我們所擁有的愛情和親情。

  讀《山楂樹之戀》有感9

“從我遇見你的那一天起,我就在心裏懇求你,如果生活是一條單行道,就請你從此走在我的前面,讓我時時可以看見你;如果生活是一條雙行道,就請你讓我牽着你的手,穿行在茫茫人海里,永遠不會走丟。“—老三

“我的愛人長眠於此。”靜秋

這未免是一段所有女孩子都想要的深愛。只是結局並不令人愉快。但也正是這樣的結局,把愛終止在最頂端,完美地保存,永遠不會過期。

看《山楂樹之戀》的時候,讀到諸多老三口中說出的“肉麻”話並不以爲然,直到讀完書再回憶時,每一字每一句都深深地打動了我。

老三一直困惑於如何證明自己對靜秋的愛。而靜秋也一直無法找到老三對她深愛的證據。那些甜言蜜語,動聽的不得了,或許很多人可以編造出比這更讓人怦然心動的語句。但這份執着卻是無法捏造和效仿的。散文

我曾困惑於這時代的愛情標準。在那個時代,人們經歷過戰爭,經歷過死亡,經歷過家破人亡,經歷過動亂的苦難,每個人都對生命心存敬畏,珍惜一分一秒的生命。而今,我們什麼都有,生活富裕,而人性光輝面卻越來越淡薄。

富足的我們卻總覺得自己一無所有。工作,金錢,名利和金光閃閃的生活,是我們追求的全部。

愛,忠貞,執着,都已經變成了笑話。我們都自稱是愛情的信徒,卻從未接近它

靜秋和老三的故事未必那麼特別。只是對內心冷漠或者對生活有些麻木的人的世界來說,這無疑是個神話。

如果有機會,去愛吧。人生不在乎長短,但在乎是否曾經活過。

  讀《山楂樹之戀》有感10

朋友向我推薦了《山楂樹之戀》,但她說你最好先看小說,再看電影。我雖然不解,但決定按她說的去做,因爲,我想既然這麼說就一定有她的道理。

用了四天時間,看完了《山楂樹之戀》這部小說,並於昨天晚上從網上下載電影看了一遍。今天上午向朋友彙報感想,她說你文筆好,寫個讀後感吧。我說,其實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如果單就故事情節而言,小說和電影比起來呢,我覺得小說寫得很成功,無論是人物的心理還是事件的發展過程都描得非常細膩,將人物特徵刻畫地淋漓盡致,相比之下,電影就遜色多了,尤其是看了小說之後再看電影,感覺就是平鋪直敘,完全按照事件的發展過程將一個片段一個版段照本宣科地描述出來,完全不象媒體上炒作的那樣“隆重”。而就整個的事件地發展過程來說,其實我覺得這是個非常普通的故事而已,尤其是不看小說只看電影,尤其是如果不是以悲劇結束的話,就更顯得普通了,之所以不普通也許只是緣於張藝謀的名氣和媒體的炒作——因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山楂樹。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山楂樹。也許是初戀,也許不是。如果真的一生都沒有,也許那就是人生的缺憾。我相信,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都盼望這棵山楂樹能結出紅彤彤的山楂,我相信,紅塵中理想王國的山楂不是很多,也許曾經有但也隨着時間的流逝逐漸枯萎或者腐爛。我不知道。

但我深知,如果現實生活中你覺得這麼“乾淨”、這麼“純情”的感情很少,而那麼“功利”、那麼“現實”的例子很多,也請你不要奇怪吧,我相信單就感情而言,每份感情都是乾淨的,如果你能理解我這句話的意思的話,你會理解是現實改變了他們,在乾淨的感情裏摻雜了別的味道。如果既有感情又有很好的現實條件的話,誰又能拒絕呢,小說中的“靜秋”其實不就是被“老三”的溫情和優越的家庭俘獲了芳心嗎?“靜秋和老三”的山楂樹是乾淨的,你能說“金凱”和“弗郎西絲卡”廊橋是骯髒的嗎?其實,一直不想再談感情,覺得沒有資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山楂樹,每個人都有深埋在內心深處的依偎和愛戀。有的醒着,有的在夢裏,有的在心底深埋。人到中年,只有長嘆一聲“當年錯別意中人,只當一場少年夢”,“世界上沒有未完的故事,只有一顆不死的心”。

多愁善感在生活中是太奢侈的東西,引用同學經常說的話就是“不產生生產力”,生活就是現實的,生活還會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