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電影《山楂樹之戀》觀後感

電影《山楂樹之戀》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5W 次

《山楂樹之戀》,每個男人都想娶靜秋,每個女人都想嫁老三。小說《山楂樹之戀》,被稱爲史上最乾淨的愛情,下面給大家分享《山楂樹之戀》觀後感,一起來看看吧!

電影《山楂樹之戀》觀後感

  《山楂樹之戀》觀後感1

關於“山楂樹之戀”,我最初閱讀過原著,也欣賞過電視劇版,但最讓我刻骨銘心的還是電影版。在片長有限的情況下,各種人物塑造得生動、鮮活、飽滿,具有各自代表性,很附合1974年那個蒼白的年代:貧窮落後凋敝的農村生活,隨處可見張貼的各種標語和口號,人與人之間要劃清的各種界限與小心冀冀地相處-----在這種濃厚的政治條件、“倫理”的年代,兩個“不同世界”的年輕人相遇、相愛了。

該片中,靜秋小心翼翼地接受老三交換的鋼筆,小心翼翼地用一根小樹枝的另一端牽着老三的手過河,小心翼翼地接受老三編派的各種理由而送的糧票和冰糖爲媽媽治病,小心翼翼地換上老三送的排球隊隊服和塑膠鞋------她總是小心翼翼、羞澀靦腆、欲說還休。但從她凝視老三的眼神中,我卻能讀出她心中百轉千回的愛。這就是那個年代特有的純情。老三呢?至死都愛地主動且傾盡全力,還要考慮周全。不能讓靜秋有思想上的負擔,不能讓旁人有閒言碎語,更不能讓靜秋失去轉正留校這個在當時看來唯一的一個好工作。這也是那個年代的純情,一心爲愛人付出、守候。

反觀現代都市的型男靚女,荷爾蒙特別旺盛,動不動一見鍾情,個個像打了過量的腎上腺素似的,剛認識不到兩個月,就海誓山盟,卻只有少得可憐的多巴胺,維持不了天長地久。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山楂樹之戀”無疑是給我們上了最純情的一課,給予我們一味心靈雞湯。告訴我們什麼是愛!愛是付出,不是佔有。愛一個人只要一心一意對他好,明白他身上最寶貴、最閃光的是什麼,在他身邊默默守候與等待便可。因爲,我始終相信:等待是最長情的告白。這是我對這部影片和愛情的理解與詮釋。

整部影片中最令我感到心疼、窒息、傷悲和心碎的是靜秋與老三在河的兩岸遠遠地、久久地眺望對方,老三做了一個擁抱靜秋的動作,久久地保持,可惜懷中沒有靜秋,靜秋也同樣做了一個擁抱老三的動作,久久地,可惜她沒能真正靠在老三的胸前。耳邊似乎突然響起影片中的插曲即原版蘇聯歌曲《山楂樹》的旋律,悠悠的---帶着那亙古不變的悲傷,隔着氤氳的水霧---“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是老三病塌前與靜秋最後的深情告別。影片結尾處便是老三在所剩無幾的意識中只能盯着天花板上那張和靜秋唯一的合影。這個情節,在如今看來很老套,可是正是這種老套的情節,完全凸顯出了老三與靜秋之間愛情的純真。讓人看了既對他們的愛情肅然起敬,又爲這段無果的愛情心碎神傷。這就是那個灰暗蒼白的年代裏炫爛綻放的愛情之花,它之所以精典是因爲它純粹,它之所以感人至深是因爲它真情熱烈。

影片對年代背景還原相當真實和考究,對人物細節部分處理地相當完美與精準。看完這部影片會讓我們對當下時代“純情的缺乏”作一個深刻的思考,讓我們學會在遇見愛人的時候,多一些寬容、理解,學會付出、守候,因爲,愛情真的是美好的、純粹的、至死不渝的,我相信愛情。

最後,我想引用老三對靜秋的承諾作爲結束語: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個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歲了,但我會等你一輩子。

  《山楂樹之戀》觀後感2

“山楂樹”一首非常好聽的蘇聯歌曲,今天早上我是哼着這首歌上班的。早晨的天多美好,電影《山楂樹之戀》,我昨晚認真的看了,片中的靜秋,和我是老鄉喲!我在想張藝謀導演挑選這個剛畢業的高中生,而沒有選用明星,估計就是要純淨的目光,純美的表情,沒有做作的姿態,更能夠真實的反映那個七十年代人物的真實情感。片中的老三,我感覺挑得挺好,陽光般的笑容,是一個真誠的男孩。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兩人的笑容,非常乾淨,象清澈的泉水一樣,看不出一絲表演的痕跡。

片中有兩處靜秋因誤會而生氣,一次是聽到謠言說老三城裏有對象,靜秋認爲老三欺騙了她,後來聽到小妹說那是老三怕別人介紹相親而故意放話的,而所謂的對象只是用老三妹妹的相片打了個幌子;另一次是聽到她的同學所謂對男人的瞭解,靜秋的同學自己在情感上受了挫折,經歷了痛苦的人流,就認爲天下的男人只要對女人得手後就會另尋新歡。靜秋再一次誤解了老三。而這一次老三是真的得了白血病而不得不離開了她。現在好象只要造血幹細胞移植就能治好,只要配型成功。可見人需要相信自己的感受,堅定自己的信念,而不是聽別人的,哪怕是最好同學的所謂經驗。

片中有一處我感覺有點暴力,就是當老三看到靜秋的腳因爲拌水泥而灼傷了,老三要帶着靜秋去醫院,靜秋不同意,老三用水果刀往自己的胳膊上割了一刀,見血了。靜秋嚇壞了,答應和老三去醫院,我在想導演爲什麼要安排這個鏡頭,也許劇本寫的。劇本中要表現,可能是因爲當靜秋腳傷了,老三見靜秋不樂意去醫院,感覺身上象有傷口流血一樣。如果換到現在,人真不知該如何想呀!

其餘片中的描寫,都是老三象哥哥一樣愛護關心靜秋,感覺他們之間是親情加上朦朧的愛情吧,親情更多一些,純美而不世俗。只是美好的愛情正如現實當中是很難找到,以悲劇結尾,那麼好男人老三,得了不冶之症,白血病,因爲老三是地質開採隊的,可能在找到核材料的礦石中,比如含鈾的礦石中受到輻射。靜秋的初戀也劃上了句號。

我在想,真正的好男人,不會以佔有女人身體爲滿足,而純美的愛情的確是在於心靈之間,情感當中的自然流露吧,相互關心,相伴一生的守候。正如片中的結尾老三所說,我等不了你一年零一個月了,但我會等你一輩子。這句真情的表白,非常感染人。讓人不禁流下眼淚,請問世上還會有這樣純愛嗎,估計在當下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人們想到都是爭名奪利,這種純愛正如稀有物種一樣,滅絕了。

蘇聯的老歌還是非常好聽的,人與人的感情樸實而真誠,沒有當下的浮燥與虛假。有的時候人懷舊可能就是以前經歷的歲月是奮鬥的,是真誠的,而且是美好的。畢竟人的能用心感受的時間只有幾十年,其餘的時間我想那隻會剩下懷舊了。

  《山楂樹之戀》觀後感3

《山楂樹之戀》改編自一篇暢銷的長篇小說,令海內外億萬中國人沉醉癡迷;被張藝謀拍成一部115分鐘的電影,盪漾着清新純真之風,演繹了發生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年輕戀人之間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男女主人公的悲劇結局讓每一個觀衆唏噓不已。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美麗,單純,青澀,靜好的女中學生靜秋,第一次來到西坪村,第一次看見開英雄花的山楂樹,第一次聽見歌唱山楂樹的蘇聯歌曲,第一次遇見人稱老三的大男孩,就在老三伸開手掌遞給你糖塊的美好瞬間,你思無邪地喜歡上了英俊瀟灑有着陽光般笑容的他。

情竇初開的少女,畢竟太年輕,對愛情懵懵懂懂,何況是身處那個時代,家庭出身的不好,母親的病,經濟的拮据,使你的臉上憂愁籠罩。就像歌裏唱的清風吹拂着山楂樹啊,你爲何那麼憂傷?清風一樣的老三心疼着靜秋,他給你帶來關愛,帶來歡樂,給你換燈泡,換鋼筆,爲你做菜,爲你披上大衣,爲你媽媽買冰糖買核桃,他的眼裏只有你,他的心裏只裝着你。啊,靜秋,你感到他的愛了嗎?

靜秋從心裏愛着老三,可是她不知道如何去愛,文革時代造成的性壓抑、性知識的缺乏使她害怕男女的任何身體接觸。老三接靜秋回村,在夜間走山路,要摸黑過一條溪流。老三來拉靜秋的手,靜秋羞澀地後退躲着不讓老三碰,老三隻好揀了一根樹枝,一人拽着一頭,後來老三變魔術一樣抓住了靜秋的手,此刻,她不再拒絕你伸過來的手,你越過她心裏的河洲,兩個人甜甜的笑意,宛如初嘗愛情的幸福蘋果。

有一種愛情叫心疼,有一種愛情叫單純。有一種愛情叫憂傷,有一種愛情叫成全。老三啓蒙了靜秋的愛,溫暖了靜秋的心,援手着靜秋的每一次危難。可是他要先走了,他是多麼的不捨啊。醫院裏無情的大門把一對戀人分開,他望着戀人的背影流下絕望無助的淚。唯一的獨處一夜,當靜秋爲愛下決心獻出自己,他卻狠狠地壓抑着情慾,死守着白血病的祕密,把無限的深情印在愛人的額頭和臉頰。在芳草青青的河畔,伊人已在水一方,隔河相對,任憑淚眼相望,竟無語凝咽,從此陰陽永隔,生死訣別。他伸出手臂,做最後的擁抱,擁抱他心上最可愛的姑娘,擁抱世上最純真的愛情。如此悽美空靈的擁抱成爲那個時代的經典姿勢。

茫茫碧落,天上人間情一諾。也許,沒有愛過的人不相信世界上有愛情,逢場作戲的人不相信愛情可以永恆,爲達到某種目的而愛的人不相信愛情的純真。而老三告訴我們:“有一個人,他就是死,也不會出爾反爾。”這是一個男子對愛情忠貞不渝的誓言,“我能等,無論等多久。”他用年輕的生命信守他的承諾,“我等不了你一年零一月,也等不到你二十五歲,可是我可以等你一輩子。”這樣的愛,早已超越生死。懂得愛,珍惜愛,敢於愛;鍾情,多情,癡情,這樣的老三擁有一種純粹的美,什麼比爲了愛人將赴死的決心堅定如初更坦然的呢?又有什麼比爲了愛人將來的幸福把自己的苦楚深深埋下更偉大的呢?他有着最高貴的靈魂,在他的世界裏,愛情的最高境界就是爲了深愛的人做一切自己能做到的事,傾盡所有在所不惜。

而美麗純情的少女靜秋,因爲你太愛他,你對他朝思暮想一往情深,你把他的名字深深珍藏,直到最後也無法喊出他的名字,一聲聲“我是靜秋”絕望而無助,如杜鵑泣血,片片化蝶,聽着你的呼喚,老三眼角一滴晶瑩的淚滾落,驚飛山楂花萬朵無聲墜地。靜秋,世界上最疼你的那個人去了。你只道當時是尋常,卻不知是這樣的血肉相連,深入骨髓,只要你活着,他便不朽,因爲這愛至真至純而千古流芳。

正是一生一代一雙人,愛了一場,等了一生,卻什麼也沒有發生。他們和春天有個約定,來年五月時,一起去看山楂花開,但紅色的山楂樹,始終沒有在這對戀人面前真正的怒放一次,也許,這正昭示着這段苦戀最終令人扼腕的結局。願望越是美好如花,凋零起來越是殘酷傷人。影片以樂景寫哀情,暢美的笑容與悲傷的眼淚疊映,哀婉到絕倫,悽美到極致。

影片拍得很內斂,沒有大起大落的戲劇性橋段,沒有大開大闔的風雲變幻,文革只是作爲一種背景,像塗了一層底色,畫布上是薄霧,雲煙,山嵐,清流,青草,樹木,山村,小鎮,是那種常綠常青的自然,是那種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恬淡,如靜靜濡潤的水墨畫,給人清朗純淨的感覺。然而人物內蓄的青春激情暗流奔涌,縱無雷霆萬鈞也蕩氣迴腸。

影片摒去一切蕪雜枝椏,營造美好溫馨的二人世界,那是兩顆小星星的碰撞,兩顆小心臟的跳動。他們相思着,相愛着,快樂着,幸福着,愛是簡簡單單的,簡簡單單地愛着就好,騎自行車帶人,塑料繩編金魚,河邊打水仗,是那個時代的人都做過的事情,真實如畫,歷歷如在目前。

於是,有風吹過,有夢留痕,每個男人心裏都有這樣的靜秋,每個女人心裏都有這樣的老三。像靜秋那樣單純、清澈,像老三那樣犧牲、執著,纔算是真正的愛過。當下紅塵滾滾,煙熏火燎,夢想與渴望被雪藏,銀幕光影世界溫暖了、喚醒了我們冰封的情感。影片還原人性最真實最純真最乾淨的一面,縱然滄桑橫絕,縱然沉鬱失意,不要輕言放棄,相信未來,堅守住夢想,用愛點燃心中的希望。

  《山楂樹之戀》觀後感4

早就想看《山楂樹之戀》這部電影了,終於在這個週五的晚上,在電腦旁,一個人,靜靜地走進那個純真的年代。

這部號稱史上最乾淨的電影,描述了一個很老套但有很真實的愛情故事,兩個人情竇初開,純純的愛,到後來老三得白血病,病牀上彌留和靜香的哭訴,將故事推向最終的結尾,還有結果嗎?當然有,那就是一輩子……

我跟着影片中的主人公走進了他們的故事,隨着情節的深入,自己也被慢慢感動,淚水輕輕爬下臉頰。看完電影,心情幽幽的,不知道是爲故事的結局而悲愴,還是爲自己從來沒有像影片中靜秋一樣被人那樣呵護關心過而難過,也許兩者都有吧。

最讓人難忘的是靜秋和老三的最後分別。彌留之際,老三眼睛一直看着他與靜秋的合影,一口氣幾天都斷不下去。當靜秋穿着老三給她買的紅色布料做成的衣服,泣不成聲地喊出“我是靜秋,我是靜秋,我是靜秋……”時,兩滴淚從老三的眼角滾了下來,生命之燈就此熄滅。靜秋從來就沒有稱呼過老三,說得最動感情的一次就是“認識你,真好”。本來我以爲到了這個時候,靜秋會給老三一個親密的稱呼,這也是老三一直期盼的。但故事最後,靜秋最終沒有喊出那個心理默唸了無數次的名字,也許這就是所謂愛在心裏口難開吧。老三的走帶着遺憾卻又飽含甜蜜。山楂樹,因爲水的淹沒而不復存在,愛情卻在延續。

《山楂樹之戀》要表現的正是那種純純的,憂傷的愛情,平淡中透露出不平凡的故事或許就發生在你我之間,“這世上,有一個人他寧願死,也不會對你出爾反爾”說的多好,這正是老三對靜秋的承諾;“我能等,不管等多長時間”,其實老三做到了,雖然最後生病死了.也許愛情不在乎天長地久,只要彼此曾經深愛過已經足矣!刻骨銘心的愛情需要一生去回味。

所以,我們應該感謝艾米,感謝張藝謀,是他們讓我們知道還有這樣一段純美的愛情。“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個月了,也不能等你25年了,但我要等你一輩子。”這種愛情應該是我們嚮往的愛情。這是在現今社會最純樸的甜言蜜語,也是愛的真諦!特殊年代,如同童話美好的愛情。而現實,越是質樸的情意越易隨風飄逝,誰願意用一生來等你呢?

初戀,是每一個人在漫漫人生道路上第一次發生的感情經歷。亦苦亦甜,或喜或悲,有的人最終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幸福美滿一生;有的人卻迫不得已,痛苦分手,留有萬千遺憾,嗟夫痛哉。幻,歲月如梭,不論是哪種結局,那份懵懵憧憧、青澀純潔的美好時光會永遠珍藏在人們心靈的最深處。也許在某一個繁星閃爍的夜晚,或是一個柳絮紛飛的午後,曾經擁有過的情感,曾經真心愛過的人,漸漸變的清晰,從塵封的記憶深處緩緩走來……

“茂密的山楂樹呀,白花滿樹開放;山楂樹山楂樹,你爲何要悲傷……”片尾曲緩緩響起,鏡頭裏是那棵南村坪的山楂樹,開出了白色的花朵。回眸,去尋找我們生活中的山楂樹,它又在哪裏呢?

  《山楂樹之戀》觀後感5

觀看老謀子執導的電影《山楂樹之戀》是一個靜場,觀衆都被劇情中悽美、純真、壓抑的戀情所吸引,以至片尾打出旁白字幕“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個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歲了,但我會等你一輩子”後,觀衆才從沉浸中起來慢慢離場。

而我的觀看則象一場時光倒流,那1970年時的車站、街道、商店、學校、農村、醫院等歷歷再目,甚至那布店用來傳遞鈔票夾的鐵絲軌道、用塑料絲編織小金魚掛件等細節都那麼清晰和熟悉,更不可思議的是主人公——老三孫建新的工作崗位竟與我的經歷驚人的一致。

1970年夏季,我們高中畢業後被選調到一個以70爲代號的軍事保密單位的礦山工作,地點就在南京郊區,有不少象影片中掛了綠帆布的鑽井架和帳蓬,那是開採鉛鋅錳礦的,而我們則是露天開採鈾礦,每天手持咖嗎儀漫山遍野地探測,聽到指針偏轉嘎嘎聲響就斷定有礦,然後鑽鎬打洞、填藥炸炮、扒石找礦,每每都是不等硝煙散盡就捧起那一塊塊品位不高的雞窩礦裝上車送往神祕的地方提煉。

那時,我們充滿着神聖的豪情,想得是爲了“要準備打仗”而造原子彈,還經常看到一身戎裝的許世友司令員腳穿布草鞋在爬山找礦,來到我們身邊叮囑我們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正象電影中孫建新的工友對靜秋說的,聽說他拿了幾塊礦石到省裏去化驗,有放射性,孫建新也因此得了白血病一樣,當時並沒人給我們講防護知識,也忽視勞動保護,只是給我們發較多的勞保用品和保健費,我們心裏還樂滋滋的。

礦山每天用當時剛從日本進口的三凌翻斗車(號稱“大青蛙”)接送我們上下班,工作服上沾上一身礦粉還穿回家;後來我們全體轉戰到了放射性物質更集中的提煉工廠,分配在礦石破碎、硫酸浸泡、液相萃取、板框壓濾、離心提純等不同的崗位上,最後的成品是黃燦燦的鈾235,被裝進用鉛防護的鐵桶中,武裝押運到更神祕的地方進一步加工。可以說,工序越向後放射性越強,而我們必須在毫無防護的敞開式崗位上工作,硫酸浸泡池出渣我們要跳進去用鐵鍬掀到皮帶機上,萃取槽鉛襯漏了我們要鑽進去補焊,成品壓濾機出清後我們要清洗換濾布……。

時時與放射性金屬鈾打交道,而我們的防護只是戴兩隻紗布口罩,每天洗澡換衣回宿舍。漸漸地職業病出現了,普遍的白血球低(通常每毫克在3000單位以下),老感到疲勞,一些同學還經常住院治療,後來也有同學老是低燒莫名病因而去世的。據說,在放射性鈾中存在α、β、γ三種射線,穿透強度是幾何能量地增加,γ射線的半衰期就是萬年。因此,我完全相信影片主人公爲什麼會得那個病,爲什麼會死亡。

慶幸的是我們那個車間幾年以後因爲缺乏原料而關閉了。真是往事不堪回首,但經歷彌足珍貴。不管怎樣,感謝影片還原了這段真實的生活,留下了讓人記住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