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國語》讀後感

《國語》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6W 次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國語》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國語》讀後感

《國語》讀後感1

《國語》最大的特色就在於其選擇以國家來分類。用各個國家的著名言論來反映歷史事件,研究列國興衰的根本。這種獨特的討論方式,是一種創新,是史學史上的進步。

清代學者朱彝尊說,“《國語》其辭宏深雅奧,讀之味猶雋永。”可以說,讀《國語》是一種藝術的享受,所以我覺得他的評價非常恰當。不僅僅因爲其生動、簡練的文辭,通俗易懂,還有其記言敘事的方式。對於歷史事件的還原,《國語》側重於對事件的議論,但不是一味的議論,而是穿插一些小故事於其中,使歷史事件本身更顯得跌宕起伏,事件中的人物形象更顯得栩栩如生,個性鮮明。《晉語》中對於晉國諸多公子爭奪王位的描寫中,不僅還原了政治鬥爭的複雜和殘酷性,而且通過這個事件將諸公子的形象展現的淋漓盡致。這也是《國語》中敘事方式的一個縮影。

《國語》中表現出來的思想比較雜,看不出作者的思想傾向。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都有體現。如《越語》中,作者表現出了道家思想,而在《魯語》中表現的卻是儒家思想。我想這是不是跟當時各個國家遵從的不同的治國理念有很大的關係呢?這是一種客觀性的體現,沒有以作者自己的喜好爲基礎。

對於《國語》,學界還是經歷過激烈的討論的,褒貶不一。褒《國語》的人認爲其出奇生動的描寫,賦予了《國語》的文學性和可讀性,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使得更藝術;貶《國語》的人認爲其包含很多求神問卜的內容,情節描寫誇張,不符合史實。我認爲這些批評可能沒有考慮到歷史的侷限性,存在於歷史的發展中很正常的事情,而那些看似誇張,虛構的情節,卻是作者經過深刻的思考,合理的推敲而成的。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喝彩的地方。想要一睹這部經典的風采,還是去讀原著吧!

《國語》讀後感2

美國語文在每一篇文章後都有“閱讀理解”與“思考”,其設計都是緊扣教材,力求讓學生通過思考這些問題真正理解作品,比如梭羅的《瓦爾登湖》(節選)後的練習是這麼設計的:1、梭羅在想象中做了什麼事情?2、梭羅爲什麼住在森林裏?他最後爲什麼離開森林?3、他從他的“試驗”中學到了什麼?4、梭羅對那些生活在貧困中的人們提出了什麼忠告?這種提問法和中國大陸的語文教材區別並不大,就是爲了讓學生真正掌握這篇文章,只不過美國語文的設計更細緻,更科學,教師只要帶着學生把這些問題搞清楚即可瞭解課文內容,這就使課堂更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因爲教師不同而帶來的教育效果的不同,不像中國大陸的語文課,好壞全在於教師的課程開發與實際操作。因爲語文教材編得比較粗糙簡單,“閱讀理解”與“思考”在我們的教材上是沒有細分的,問題的設計也過多關注編者意圖,較少考慮學生,比如會問到本文的主旨與結構層次,甚至會問一些讓學生摸不着頭腦的問題:“作者這樣寫有什麼用意?”“本文的記敘、議論和抒情是怎麼結合在一起的?”等等,而美國語文則是關注學生的思考,比如提問時會問“你認爲……,請解釋原因”“請爲你的觀點找出證據”等等具體問題,這就拒絕了標準答案,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爲本的理念。

看看他們設計的“思考”題,還是梭羅的《瓦爾登湖》:1、梭羅的評論“受到一個農場的束縛和受到國家監獄的束縛並沒有什麼不同”是什麼意思?(分析)2、用你自己的話來描述梭羅對於個人主義和遵守常規的態度。(解釋)3、根據梭羅的觀點,爲什麼窮人比富人好?(證據支持)。在解釋了這三個問題之後,編者又設計了一個“應用”問題:4、你認爲梭羅有可能在今天的社會裏進行他的“試驗”嗎?解釋原因。(假設)這就來了一個歷史的假設,雖然歷史不能假設,但這種思考題可以讓學生穿越歷史,思考現實。

美國語文也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課本,比如在《一個美國農民的來信中》有這樣一句話:“在這裏,他的辛勤勞動與他獲得的報償是平等的,他的勞動是建立在自然和自利的基礎之上的,難道還需要更大的誘惑嗎?”課後思考題這樣設計:“克雷弗科爾暗示說,自利是一種有價值的品質,因爲這能促使人們更勤奮地工作。現代社會普遍將自利作爲一種值得讚揚的品質嗎?爲你的回答做出解釋。”這樣的問題設計可以充分實現學習者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辯證思考能力,培養現代公民意識

從教材編寫看,美國人很有職業眼光,從小就注意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比我們的教育要早許多年。我們的許多大學生畢業時才考慮自己應該做什麼,而美國教育從小就讓學生不斷髮現自己、認識自己。比如本課在“擴展”部分設置的“職業連線”題目:今天()的旅行社和假期活動組織爲想回歸自然的人們設計假期。爲什麼這樣的旅行很有吸引力?這就把對課文《瓦爾登湖》的學習輻射到現實生活中,讓學生思考現代社會中人們爲什麼會喜歡大自然,把學生的思考引入更大的時空,也爲學生的自主擇業和創業打下思想基礎。

在梭羅的另外一篇文章《論公民的不服從》中,美國語文的“社會研究連線”思考題是:關於一個人應該反對他所不同意的政府政策,評價梭羅所做的論述是否具有說服力?同時也讓學生去思考社會,思考政治問題,它的另外一個問題是這樣設計的:梭羅說:“如果他們(人們)真心地想把它(政府)作爲一支真槍來彼此對抗的話,它就必然會破碎。”根據你的歷史知識對這一論斷做出判斷。這樣,美國語文就突破了狹隘的小語文圈子,走向歷史,走向社會,走向政治,走向廣闊的人生,真正成爲大語文,讓學生學會真思考,讓一個人真正成爲公民。

《國語》讀後感3

難能可貴的是,在每一篇課文開頭,《美國語文》都要不厭其煩地介紹作者的生平和着述,因爲了解作者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文字。與中國語文教材只在課文註解①對作者的簡要介紹甚至根本不介紹形成鮮明對比,充分體現出教材編寫者對作者的尊重,對原創思想的尊重,因爲文明根本上是一種思想價值,而不僅僅是一種物質產品。

縱觀整個《美國語文》具有以下特點:

1、價值多元。美國語文很重視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質疑和批判,因爲質疑和批判能力體現着一種創新精神。

2、沒有有意教育學生如何“愛國”,甚至鼓勵學生去思考國家的暴力特徵,鼓勵用文明的方式爭取權利,推翻違背民意的國家政權,追求美好的生活。編者貫徹國家價值中立的原則,注重培養學生公民意識,摒棄了宗教意識和黨派意識。

3、將文史哲熔於一爐,綜合性很強。因爲文史哲修養纔是一個人真正的人文素養,一個人的價值判斷力也建立在文史哲的基礎之上。《美國語文》中,文史哲的交融共通,不僅打造出美國的文化軟實力,也體現出美國對通識教育的重視,對全人格教育的關注。

4、尊重歷史,追求真,不隱惡。因爲真善美的價值鏈條中,真,是基礎,離開真,善是僞善,美也是不靠譜的。在對一些歷史事實的陳述中,尊重不同人物的立場,讓學生有多元的視角和獨立的判斷。

5、沒有死記硬背,沒有標準答案,鼓勵個性化思考。

其實,最精彩的還是它的課後練習題的設計,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全方位啓發學生的多元化思維與獨特體驗,注重在提高文學素養的'同時,增強學生收集、整理素材以及解決社會生活問題的實踐能力。

《國語》讀後感4

看到這篇文章的題目,想必大家都有讀下去的慾望,當然,我也不例外。作爲一名語文教師很想知道各國的語文課到底在教什麼。

美國的語文課就是讀書會,語文課說白了就是閱讀分享課。他們不單設寫作課程,只是通過學生讀各種文體的作品,寫書評來鍛鍊寫作能力。至於語文課讀什麼書,由任課教師自己決定。無論誰教語文,大量的閱讀誰也逃不掉。13歲左右的孩子一學期下來必須讀六七種風格的英文作品,想考好一點大學的孩子,一學期要完整的啃下10本左右的名著。這些閱讀還要在課堂上按進度有計劃的討論。我想孩子有這樣大的閱讀量實屬是件好事,不但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而且還積累大量的詞彙,寫作能力隨之提高。在這方面我們還有些欠缺。

法國的語文課是以詩歌、電影、哲學名著爲教材。聽起來似乎有些玄,他們爲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浪漫主義和反叛精神引入日常課堂。因爲考試語文的涉獵面較廣,除法國的經典文學外,很尖深的哲學作品也屬考試內容。這些課程的攝入,不難看出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通過直觀的影像資料,讓學生更易接受,更感興趣,課堂不再是沉悶的。當然更重視本土的經典,哲學文學。把國度的精髓發揚光大。

德國的語文課目的是讓教育“更適應社會的發展”。語文課的教材專門加入展現社會陰暗面的反面教材。如種族歧視,違法犯罪等。我們也許覺得不可思議,但這樣的教育更有警示的作用吧。有些課堂內容直接涉及個人與羣體之間的關係,個人與國家機器之間的關係,這些和語文課是純粹接不上的,但這樣的語文課一定聽着“驚心動魄”,因爲這都屬於公民教育的範疇,這就是德國的語文課所教的內容——公民教育。這樣的反面教材教育的更到位吧。覺得更真切吧。

語文課到底教什麼,看到這些,自己覺得又很茫然。但我知道,教育絕不是一種單純的溝通,也不只是一種孤立的審美教育,它是整體生活文化的一個反應,決定了我們有多少方法、多少手段來反省和解釋我們的生活。從這個角度講,我們該反思的不止是語文教育的單調,更應該反思的是我們文化生活的貧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