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有感

讀《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3W 次

他博覽羣書、知書達理,有長遠的目光;他有滿腔熱血去報國,輔佐兩代君王,可最終官場失意,落得令人惋惜的下場;他從不與亂臣賊子同流合污,總是品性清高;他更有一顆愛蘭之心,幽蘭花香繞樑不息;他文采極好,詩歌造詣極高,我國的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便是他所創……他就是羋性屈氏,名平,字原、靈均,楚國人,生於公元前340年,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

讀《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有感

自古以來,忠臣或是有民族氣節的人,都是滿腔抱負,激揚文字,憂國憂民之人。有的人留下佳話,如:班超、班昭、魏徵、上官婉兒等等。也有未能有一展抱負,遺憾丹青。如:班固、屈原、司馬遷等等。美名流傳,愛國赤子,令人感嘆!可屈原又何嘗不是呢?

屈原的一生,唯愛蘭。自古以來,文人墨客都喜愛梅蘭菊竹。蘭乃花中君子,它不與世爭俗,長在幽芳的山澗之中。世人讚美蘭,用詩歌頌蘭,如:王肅的“芝蘭生於深谷,不以無人而不芳”等。屈原品性清高,立志爲國打下一番事業,他不斷的磨練自己,他的愛國之心令人爲之動容。他踏入了水火兩熱的朝堂,輔助君王左右,治國理國。他吸取前朝的經驗,提出“選賢任能”的新政。因爲立新政,才使楚國強大。他之所以在官場上有如此大的成就,離不開他的自我磨練與自我提升和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屈原爲人正直,是一位諫臣。直言相勸於君王,必定會困難重重,他追隨於君王身後,指出君王之過錯,他不能容忍君王的錯而不改。他看不慣那些大臣們阿諛奉承,禍國殃民。可是,誰又明白他的一番苦心呢?即使,他知道前方道路之艱辛,但他依然義無反顧地向前走去。他的忠貞,同樣令人敬佩。

因爲他的剛正不阿,導致楚懷王對他漸生不滿,禁不住受一些流言蜚語離間,疏遠了忠臣,最終流放了屈原。

官場失意的他,明明可以遊山玩水,好不快樂!但,他沒有。被貶之後,屈原仍然心繫廟堂,感嘆民生多艱。難道這不代表了他愛國,忠貞不渝嗎?如不入朝堂,種蘭、愛蘭、寫蘭,這樣他不至於後來被流放;僅憑詩,他也可以令後人讚賞。但他,還是選擇了朝堂,因爲他有雄偉壯志!

“雖九死其猶未悔”,爲了楚國,無論遇到多少困難,他都會勇往直前,付出一切!他的一生可悲可惜可嘆!他的一生絢麗多彩,也充滿了坎坷!可他的抱負,卻空遺憾!楚懷王,又何曾真正賞識過他呢?屈原在聽聞秦將白起攻破郢都之時,懷抱大石,跳入汨羅江!

屈子屈子,千古一人!屈原一生,感人肺腑,愛國之心和遠大志向,讓後人賞識敬佩!屈原,美名長流後世!

屈原一生令人悲嘆和惋惜,端午時節,更讓我們追憶古人。雖然不求每人都像屈原那樣雄才偉略,但自強自立,愛家愛國之心,更應從我做起。回首昨天,我們應問心無愧;面對今天,我們更應腳踏實地;展望未來,我們必將鬥志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