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小學數學新視野》讀後感範文

《小學數學新視野》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7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新視野》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學新視野》讀後感範文
  《小學數學新視野》讀後感1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不僅是知識的“呈現者”、對話的“提問者”、學習的“指導者”、學業的“評價者”、紀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課堂教學過程中呈現信息的“重組者”;沒有教師這個“重組者”角色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不可能有高質量的、有效的師生互動,學生將有可能變成散沙一團,教學也會失去它的意義。“新基礎教育”不是不關注教師作用的發揮,而是要求教師在新的水平上發揮教學過程“重組者”、動態生成“推進者”的重要角色,更要關注學生的發展。

一、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

學生的生活經驗是課程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課程生成和發展的基礎。如在數學課中,“數學問題生活化”和“研究性學習”被有機地結合起來。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將學生置於現實生活問題的情景之中,使教學活動步入“創造一種學生容易接受的氣氛”的佳境。在這樣的課堂中佔主要地位的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和技能,而是教師組織指導下的學生活動。

二、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

葉瀾教授在闡述新教育觀念下的學生觀時,認爲新學生觀就是注重學生髮展的潛在性、主動性和差異性的學生觀。這是教師在教育中努力探索的最大可能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逐漸成爲自己發展的主人這一教育行爲產生的觀念性前提。作爲教師要運用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性、差異性和選擇性:在接受式的學習方式中,學生的學習活動主要是聆聽、練習、回答問題和記筆記,整個思路是跟着教師轉,活動比較整齊劃一且呈現集體化的特徵;而在主動發展的學習方式中,學生是在探究中學習,其個性特點表現較爲突出,教師對學生的關注變得更爲複雜和細微了。

三、關注不同智力類型的學生。

在傳統的應試教育環境下,學校和教師更爲關注的是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一般來說是用學業成績這把尺子去衡量和評價學生;“新基礎教育”則更多的是使用發展性評價,關注學生狀態的變化。它吸收了美國哈佛大學加德納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論,構建了多元的課程智力結構和多元的課程評價體系。

近幾年,我校大力開展兒童智能開發實驗,開設了音樂、體育、藝術、科技、奧林匹克等多類實驗小組近42個,學生參加省市區多類比賽取得了上百項榮譽,學生在學校學習過程中體驗到多元智能開發給自己發展帶來的益處,表現得更加自信了。同時,多元智能實驗反過來激發了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學校學生的學業成績普遍有了較大提高。這是一個非常生動有趣的現象,多元評價的推行,改變了那種“清一色”的學生智力觀,一大批不同類型的學生脫穎而出。

四、關注學生所在班級的狀態。

“新基礎教育”非常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生在學校生活的質量。教師要使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學習心境和人際關係,就必須努力搞好班級的建設。在班級建設中,學校更多研究的是如何“把班級還給學生”,具體做法包括:增設班級崗位,使班級的每個同學在班中都有自己的崗,都成爲班級的主人;建立班級崗位輪換制,使不同的學生感受不同崗位的不同職責及做好本職工作的重要性,增強同學們的承受變化、挫折能力和自信心,從而鍛鍊學生在未來社會中生存發展所必備的品質和心理素質;豐富班內評價,把評價的權利還給每個學生,逐步引導學生建立多元評價方法,學會規範評價及動態評價,而且要求學生在評價別人時如何正確地評價自己;建立班級心理健康教育網絡,由學校心理健康研究室牽頭,由各班班主任參與,全面研究班級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學生們對班級更加熱愛了,他們在班級裏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能力也得到了多方面的發展。這正如葉瀾教授所說:“羣體的個性不是靠教師塑造,而是由他們自己用心和行動創造形成的。”

  《小學數學新視野》讀後感2

最近我認真閱讀了吳亞萍老師的《小學數學新視野》這本書,感受頗深。

從書中我知道了,作爲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重視教學方法的研究,而一種科學的教學方法則依賴科學的教學理論,這種教學理論必須以研究學生的'學習活動爲基礎。

首先在教學中不僅要了解數學知識內容的體系,更要了解每一個學習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只有瞭解了學生具體某一階段的認知特點之後,才能針對這些認知特點來合理地設計教學過程和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使教學過程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能抓住他們的學習興趣和需要;也使教學方法易於被學生接受,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也只有在瞭解了學生具體某一階段的認知特點之後,才能把握好拓展知識難度、挖掘知識深度的這個度。

其次,我認識到作者提倡“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相信學生的無窮潛力”,“關注每一個學生個體”,“正視差異性,正視個性”,“關注生命,關注課堂” 在教學上,讓課堂生成精彩的有效互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質疑、問難能力和思維的主動活躍,形成了課堂教學新追求。把學生學習數學的活動置於問題情境中,把解決問題貫穿於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過程中,在問題解決的情境中使學生學會獲取知識和進行解題的一般策略,並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向非數學能力遷移。她的這些觀點是把數學學習的目的向更深層次挖掘,揭示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學會知識內容本身就可以了,也不是學會解決現在的數學問題就可以了,而是要學會解決所有問題的方法和掌握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

所以,在閱讀了此書之後我更爲迫切地感受到了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掌握一般數學思考方法的必要性。這也是我在之前的教學中較爲忽視的方面,今後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記住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都要有意識地從教學內容中發現、提煉數學思想和問題解決的一般策略,並且有意識地傳授給學生,同時也要讓學生認識到這一學習目的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