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何謂文化》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何謂文化》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W 次

《何謂文化》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何謂文化》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何謂文化》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何謂文化》讀後感1

《何謂文化》是著名散文作家餘秋雨先生的著作,是一本有價值的、厚重的讀本。在《何謂文化》中,餘秋雨先生從理論,生命,文明,古典四個方面,首次對文化這一根本問題做出自己的回答。首先在學理層面上進行分析辨源,逐一解答了文化是什麼、文化的根本目標以及中國文化的特點等重要問題。第二部分在生命層面上展開追述,回憶了與巴金、謝晉、黃佐臨、白先勇、余光中、林懷民等文化巨匠的交往經歷,從這些大家身上尋找文化的奧祕。除此之外,餘秋雨又結合了自己對多處文化遺址的考察,從古典中提煉文化涵養,談古論今,引人深思。

在第一部分中,餘先生給文化下了一個全世界最簡短的定義:文化,是一種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共同體。它通過積累和引導,創建集體人格。當文化一一沉澱爲集體人格,它也就凝聚成了民族的靈魂。“文化的最終目標,是在人世間普及愛和善良。”非常贊同餘先生的觀點。人類憑着聰明,劃出了一條條界限,最後用愛,把它們全部推倒。愛和善良超越一切,又能把一切激活。如果以愛和善良爲目標,那麼,文化的精神價值、生活方式和集體人格,全都會因爲這個隱藏的光源,而晶瑩剔透。德國哲學家康德曾多次表示,對於人類最終的善良原則和道德原則,不可討論,也不必討論。它們像星座一樣高耀頭頂,毋庸置疑,必須絕對服從。善良是精神世界的太陽。餘先生把中國文化的特性概括爲三個道:禮儀之道;君子之道;中庸之道。所謂“禮儀”,就是一種便於固定、便於實行、便於審視、便於繼承的生活化了的文化儀式。把君子作爲人格理想,是中國文化獨有的特徵。“中庸之道”,簡單說來,就是中國文化在本性上不信任一切極端化的誘惑。從文化哲學上也批駁了“威脅論”。外國列強曾以“威脅論”爲由,挑起事端,欲引發戰爭。書中對此事進行了有理有據的批駁。

最讓我佩服的是餘先生對中國文化的弊病的剖析了,一針見血。中國文化的第一個弱項,是疏於公共空間。知識分子的崇高責任,就是“敢於在一切公共空間運用理性”。公共空間是最大的文化作品,同時又是最大的文化課堂。廣大市民的集體人格和審美習慣,都在那裏培養。中國文化的第二個弱項,是疏於實證意識。中國文化不具備發現虛假、抵制僞造、消除謠言的機制和程序。中國文化的第三個弱項,是疏於法制觀念。這與中國法制歷來的弊病有關。僅此三點已經夠沉重的了。要克服,恐怕要經過好幾代。我對中國文化的弊病有過一些想法,但真正落到筆端,實在爲難自己了。如今讀到餘先生的逐一分析,讓我有種醍醐灌頂之感。

餘先生對當前中國文化的隱憂,讓我深深感受到餘先生髮自心底的呼聲。隱憂一,復古文化正在衝擊着創新文化。這是中國文化自改革開放以來的一個倒退。隱憂二,民粹文化正在衝擊着理性文化。民粹很像民主,卻絕對不是民主。一切優秀的文化藝術是歷代大師辛勤架設的提升人們生命品質的階梯,民粹主義拆掉了所有的階梯,只剩下地面上的一片嬉鬧。文化藝術一旦受控於民粹主義,很快就會從驚人的熱鬧走向驚人的低俗,然後走向驚人的荒涼。隱憂三,文化的耗損機制仍然強於建設機制。餘先生太深諳中國文化的現存生態了,所以才發出了痛徹心扉的擔憂,一位真正的文化人。

餘先生的文字,字字珠璣,內容的厚重無人可比,字裏行間流露出的文人情懷讓人心暖,讓人心疼,讓人心痛。作爲一名教師,讀此書,在文化的認識、理解上有了一個大大提升,在心中構建起教育的文化座標,明白了一切文化都將沉澱爲人格的至理警言,從另一側面給我們以啓示,讀書、學習的重要性。

  《何謂文化》讀後感2

一本《何謂文化》前前後後看了有4-5個月,每週只能消化一個章節。首先還是不習慣借書看,首先不能在書上隨意寫寫畫畫,也導致了最終看完並不知道用時多久。曾經每次買書都會入手後馬上在第一頁(一般是序言那裏)寫上“於某某年某月某日-Mr、Song”,感覺只有寫下這幾句話這本書纔算真真切切買到而且是自己獨享。這也跟《何謂文化》裏面講的一樣,文化的外在表現就是一種儀式,中國的文化所表現出的“仁義禮智信”,大多數也都是通過儀式來體現的。

我想最開始在確定一個習慣的時候並不會考慮文化,比如餐桌文化。人到齊了才能就餐,長輩要坐在最裏面,主陪、副陪所坐的位置(當然自己家吃飯就看有沒有這麼講究了),長輩先動筷子然後小輩纔可以動筷子,吃飯的時候不能吧嗒嘴,拿筷子的時候小手指不能翹起來,吃飯要把米粒吃完(小時候父母說的是不吃完臉上會長雀斑)等等。這些儀式在最開始的時候相信只是爲了方便就餐和表示對長輩的尊敬等。但長久的習慣最終就成了約定俗成的文化。

另外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中國三大怪象:

1、造謠無責,傳謠無阻;中謠無助,闢謠無路;駁謠無效,破謠無趣;老謠方去,新謠無數。(這是作者在早幾年前概括的),當然最近有所改觀,但這確實是中國文化較大的弊病之一;

2、文化較難獨立,政治下的文化更加符合現在的需求;

3、在文革期間所消失的部分文化正是需要我們重新拾起的,但是從我個人而言覺得這是一個斷層。起碼我對那個時代的文化了解基本爲零。除了古代文化、抗戰時期毛澤東、魯迅等列入教材的文化產品,通過斷層以後就是郭敬明、韓寒這段時間的文化。從1950年到我上高中期間的文化產品確實少的可憐。

所感所學:在工作中也好、家庭生活中也罷,甚至個人的一些生活習慣。都要養成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說要弄一個“家風家訓”,起碼也要給後代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人活一世,教育好2-3代子女,足矣!

  《何謂文化》讀後感3

十一長假過了好幾天纔想起來認真讀一下放假前收到的《何謂文化》,這本書是餘秋雨先生的新作,所選文章都是第一次面世,並不是以往文章的刪改精選,這使得我在翻開書之前就有了一定的好奇,這裏面講的是什麼?

對於那些一見到“餘秋雨”這個名字就反感,於是在沒讀書之前就來抨擊書本的`同學,恭喜你們,沒有實證精神,在網絡空間上對餘先生謾罵,恭喜你們沒有公共空間意識,這兩點都是在《何謂文化》中提到的。想反駁我嗎?先讀書去。其實我很理解那種人,改變這個壞習慣很困難,因爲我也有這個毛病,在書店一見到一本書是韓寒寫的,第一反應“哦,破書”,然後“biu”的一聲就把它扔開。

這本《何謂文化》寫得實在是好,以至於我無法寫出一個像樣的讀書筆記,它本身就是餘先生對於文化的感悟,任何感想在其面前都是蒼白無力的。既然自己無能表達如此精美的尤物,便想幾句吧,可是每篇文章都是那麼的完整,以至於摘出任何一句都不足以表現和發揮其在原文中的含義和力量。要想只能把整本書每一個字都敲出來。這樣一來,只好寫一篇大體介紹這本書的僞讀書筆記了。

  這本書的架構很奇特,分成了四個部分:

首先是“學理的回答”,餘先生收集了一些自己多年來在世界各地學術報告上的講座,彙編成一個部分,系統的整理了中華文化的優點,弊病,和近三十年的進步。其中對現實文化的擔憂很引人注意,比如復古文化正在衝擊着創新文化,使得創新和突破反倒失去了合理性;民粹很像民主,但絕不是民主;文化的耗損機制,使得大部分資源集中在各種官方機構中,而大部分創造力都散落在非官方;文人很難得到尊嚴等等。在《身上的文化》一文中,四個概念使我一下子就感同身受,“不再扮演”“不再黏着”“必要貯存”“必要風範”,不僅是在文化方面,各行各業的泰斗都應該體現這四個特質。《向市長建言》一文,十分尖銳地指出了現在各種城市奇葩建設的弊病:不恰當的“發掘本地古人”、“重建文化遺蹟”、“大話地方特色”,並提出了自己建議市長注意的兩個環節“公共審美”和“集體禮儀”。

第二部分是“生命的回答”,餘先生回憶了與巴金、謝晉、黃佐臨、白先勇、余光中、林懷民等文化巨匠的交往,用十分動情的文筆描述了這些或多或少陷入過“非文化”困境的,或是與常人的活法背道而馳的大家們是如何踐行着文化人的責任感,如何承載着文化的重量,如何開闢着生命的疆域,如何追尋着文化的執着。讀到這一部分的時候我常常忍不住停一下,哭一會,然後再停一下,再哭一會。也許前些年我讀到這樣的東西,只會把它當成傳記,現在隨着年齡增長,閱歷豐富了一點,又見證了社會的一些大事件,而我又成長到足以感知這些大事件體現的變化,對比之下,這些大師所闡釋的東西,實在是太稀缺了,我的哭,不是因爲感動,而是被這些偉大的人格所擊到,就像是很多人去了青藏高原見到真正的美景會哭一樣,就像那英說的“你的聲音打到我了”然後梨花帶雨一樣(怎麼用那英打比方,好俗氣,噗)。當然,餘先生在這部分也順帶諷刺了一下那些造謠的小人,沒有任何人能把造謠和小人闡釋的比餘先生更深刻,更立體,更有文學色彩了。

第三部分是“大地的回答”,摘錄了一些多年來餘先生爲各地名勝題寫的碑文,體現了餘先生對古典句韻高超的駕馭能力,同時又不難讀懂。書中還印了一些餘先生的書法作品,包括那副著名的“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

第四部分是對一些經典的白話文翻譯,包括《心經》、《離騷》、《逍遙遊》、《赤壁賦》。用序言裏的話說,“在把握原文奧義的學術前提下,挖掘出古今文思之通,古今詩情之通,古今哲理之通,然後用盡可能優美的白話散文予以表述。因此,這種翻譯,不是拉線搭橋,而是鑿通隧道,其難無比”。經典經過餘先生的散文化筆法,足以成爲當世經典翻譯的範例。這裏摘取《逍遙遊》中的一段,使大家略窺一二:“大鵬從上往下看,只見野馬般的霧氣和塵埃相互吹息,天色如此青蒼,不知是天的本色,還是因爲深遠至極而顯現這種顏色?”再如《赤壁賦》的一段:“不一會,月亮從東山升起,徘徊於東南星辰之間。白霧橫罩江面,水光連接蒼穹,我們的船恰如一片蘆葉,浮越於萬頃空間。”《離騷》的翻譯更是功力深厚,可是段落太長,就不了,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去看。

最後,用本書的內容簡介作結:跨時空與地域的雙重視角,使本書既有理論上的厚度深度,又不乏感人的故事與動情的文筆。堪稱20多年來餘秋雨先生關於文化思索的最誠懇、最隆重、最重要的著述。

強烈推薦此書。看這本書而花費掉的時間是絕對值得的。

  《何謂文化》讀後感4

漫步在餘秋雨先生的文字之中,我被那字裏行間的文化深度深深打動。然而我遠沒有那樣深厚的文化功底,不足以談“何謂文化“,所以只想就其中的一小部分,談談我讀後的感想。

愛與善良。這是我們每個人從小就受到的教育,然而卻少有人把它與文化聯繫起來。然而這個最終目標,卻讓我們突然覺得親切,覺得就像是我們從小一起唱過的歌謠,從沒有那麼疏遠不可親近。

那麼,源遠流長、羣星璀璨的文化大河中,又是如何體現着愛與善良的呢?從那兵戈紛亂的戰國時期,中華思想的先行者就在說,“仁者愛人“,就在說“愛人者人恆愛之”,就在說“止於至善”……他們把愛看做是最終的原則,最高的追求,並在中國的文化血脈中流淌了數千年。

幾千年來中華的文明從沒有中斷過,愛與善良也不曾停止過。那麼上千年的文化積澱,也應該是一種愛的積澱吧。如餘秋雨先生所寫,“我們區區五尺之軀,不知沉澱着多少善良因子。文化是一種感恩,懂得把它們全部喚醒。”對啊,我們身後的文化典籍不論多麼煙波浩渺,都只是爲了把最初的,也是最終的、最重要的愛與善良普及。

在時間的步伐中,從不曾丟失的愛與善良的影子,也足夠讓我們珍視吧。

  《何謂文化》讀後感5

靜靜地躺着,最近一次躺牀上看書是兩個月前的事了,很享受,何況是在窗外漫天飛雪的映襯下,溫暖的室內重溫着《何謂文化》,再次感動,這就是經典的魅力。這幾天自己一直被這澎湃的浪潮所席捲,我知道,這是餘秋雨先生的《何謂文化》帶給自己的震撼。

“寫點什麼吧”,在不知第幾回心潮浪卷之後,一種奔涌而來的衝動讓我提起了筆。然而,下筆千言,愈覺胸中詞彙的貧乏;激動之餘,思緒也越顯混亂。無妨,權當信手塗鴉罷,只爲紀念這樣的衝動。

個人認爲,餘秋雨應該算是現當代國內比較有爭議的一位大家。當年《文化苦旅》一問世便造成洛陽紙貴之勢。他憑藉自己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明長河之中。之後又憑藉一系列文化散文奠定了在文壇的地位。只是打醬油式的當了回青歌賽的評委,倒惹來了種種非議。

沒想到這麼多年之後,先生又拾筆開始了《所謂文化》的探索。

在先生的眼裏,文化沒有定量性的指標,沒有國際標準。所以,此書以較爲奇特的構架,從“學理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古典的回答”四個部分,帶領我們共同感悟心目中真正的文化。先生用他的回答告訴有力的告訴我們:文化的最終目標,是在人世間普及愛和善良。文化是一種手手相遞的火炬,未必耀眼,卻溫暖人心。

光陰變成清冷的流水。變成細微的塵埃。變成溫存的呼吸。變成溫暖的文字。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幸好,餘秋雨依然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