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喧囂與孤獨》有感

讀《喧囂與孤獨》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8W 次

《喧囂與孤獨》是湘籍90後青年女詩人玉珍的第二部詩歌集子,也是“第30屆青春詩會”系列編輯出版之一,它詩意展示了青春世界裏的孤獨、苦悶、憂鬱、彷徨和成長的一幅幅生活景觀圖。

首先,《喧囂與孤獨》是站在現實生活世界的高度,以輕盈、委婉,略帶堅硬的筆調,出色地反映了彷徨在孤獨世界裏的諸多現實生活寫照,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幅真實存在的青春畫卷。書中九十八首詩幾乎都是圍繞生活、成長、所見、所感,以“我”的視角進行詩意書寫,形象地記錄了你、我、他(她)在現實世界裏的點滴生活。詩歌在文本中所描寫的生活景觀都是以小見大,看似瑣碎實爲宏大,從自我成長的生活境遇到他人的生活世界,從內心的孤獨到外在生活的擠壓,從山川河流到一個村莊,詩人都在詩行裏真實跳躍,正面勾勒。詩人在詩作中沒有諱飾青春的騷動,內心的彷徨和敏感的愛情。詩中的每一行都有着“遍地都是人,你爲什麼孤獨?”這樣的主題疑問。

其次,玉珍的《喧囂與孤獨》有着自己獨特的詩學張力,每一首詩除去外在的字面意義都有着內在的感情色彩或暗示意義,使讀者能從外延到內涵深入探究出詩歌語言潛在意味的審美情趣,從而產生了豐富的聯想。

讀《喧囂與孤獨》有感

恩斯特·卡西爾曾說過:“我們一進入審美領域,我們的一切詞語就好象經歷了一個突變。它們不僅有抽象的意義,而且還熔化融合着自己的意義。”當我翻閱這本詩集的時候,這種感覺就會自覺呈現。從詩行中流露出來的詩歌語言,它一方面在描摹、解說、陳述、闡發客觀對象;另一方面在表現、抒發、詠歎詩人的心緒、情思、意蘊。這是一種不確定的、詩人自己的意義,是審美意義上的信息。比如《劈柴》:“甩斧的時候我是一個劊子手/劈得越準越過癮/這是暴力的快感麼/一秒鐘就能將它們一分爲二/在我手下如炸開的星火/多好的木頭,像白花花的遺骨……”這首詩的雙層結構是很明顯的。字面意義是對劈柴這一瑣碎生活的形象描寫,但內涵卻將“我”融入其中。這是一個完整的藝術形象,是詩的字面外延義提供給我們的語義信息。但詩的意義絕不會到此爲止,詩的語義層面下面,隱含着深層審美意蘊,木柴實際上象徵着詩人自己。詩人從平凡的生活中,體驗到了一種超自然的東西,這種東西與詩人對人生命運的思考和感悟相契合,於是詩人移情自然,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歌詠,寄寓了深沉的生活哲理內涵。

再次,《喧囂與孤獨》有着自身鮮明的藝術特色,現實生活的再現、懵懂迷惘的愛情、青春苦悶的成長彷徨都有着濃郁的詩意和深刻哲理的高度。在殘酷的現實生活面前,詩歌語言中的小人物,自然景觀,情感喧囂都流露出惟妙惟肖的藝術形象。讀書筆記.《喧囂與孤獨》的筆調低沉、堅硬;語言簡潔、明瞭,樸實生動的詩行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情感噴發,富有青春激情的正能量。但就詩歌文本的創作上來看,《喧囂與孤獨》詩意書寫的生活景觀還存在一定的侷限性,對底層勞動人民的生活挖掘單調。詩歌作品中的這些不足,帶有一定年齡限制和生活閱歷,然而,這些都只是白壁微瑕,不影響詩人詩作中的藝術特色和語言張力。

《喧囂與孤獨》呈現了一幅幅青春畫卷,讀它,更能體悟到青春成長的彷徨、孤獨、苦悶、憂鬱的人生歷程。同時,《喧囂與孤獨》也代表了中國90後詩壇裏的一枚玫瑰,它必將成爲新詩發展的一個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