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中國建築藝術》讀後感

《中國建築藝術》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W 次

建築是什麼?建築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是一個時代文化藝術、政治經濟的縮影。建築是藝術世界中最龐大、最引人注目的一員,就建築藝術本身而言,它是一個囊括範圍很廣的門類,包括宮殿、陵墓、寺廟、園林等各種特色的建築。建築作爲時代的一面鏡子,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熔鑄、反映出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審美追求,因其觸目的巨大形象,四維空間和時代的流動性,講究空間組合的節律感等,而被譽爲"凝固的音樂"、"立體的畫"、"無形的詩"。

《中國建築藝術》讀後感

而《中國建築藝術》主要從中國建築的民族理性精神方面論述了宗教建築的藝術特色,當然其中也提到了很多西方宗教建築,二者相比較,更凸顯出中國宗教建築的特色,比如木結構就是其一大特色,還有它在結構上的對稱,在時間進程上表現出來的流動美,是在平面上縱深的羣體建築等。隨着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意識形態的變化,這種理性精神被打破,隨之出現的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迂迴曲折的園林美。

對於建築藝術這個龐大的藝術門類,我們不能泛泛而談,下面就根據《中國建築藝術》一文讀後感想,對中西宗教建築的差異進行簡單的比較:

  首先,宗教力量的強弱不同。

在西方宗教建築中,宗教的力量很強,在不少歷史時期,宗教領袖就是國家統治者。因此,神廟、教堂往往是一座城市或一個國家級別最高的建築。它們充滿着宗教神祕主義情緒,體現着統治階級的利益,同時也炫耀了統治者的富有,神權與君權通常集中於統治者一人身上。由於強大的宗教力量,在每一個時期都會有相應的教派形成,從而促成了不同風格的教堂的建造。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和神廟建築非常巨大,龐大的體積和重量,給人以精神壓力,讓人心中產生巨大恐懼和壓抑,體現的就是君主利用宗教的神祕來統治國家。尤其是着名建築卡納克神廟,它有直徑3.5米的圓柱34根,高達21米。

而在我國,宗教力量就較弱,中國是大一統的封建國家,只有爲皇帝服務的建築才能是最好的,所以除了敕建的寺廟,一般宗教建築在規模、用材、造型上都要比宮殿低。皇帝是最高統治階級,宗教只不過是他用來達到統治目的的手段。"神"在中國只不過是烘托皇權的一個工具而已。雖然中國人一直以來都有信仰,但中國自始至終都沒有形成自己的宗教,宗教的類型很複雜,像土生土長的道教,由外傳入的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無論是那個宗教都沒有特定的教徒,沒有固定的宗教場所,固定的聚會時間、地點等都沒有。在我國長達幾千年的正統思想是儒學而不是宗教思想。

  其次,二者的形象特徵不同。

第一,材質不同。西方宗教建築基本上都是以石頭作爲基本的建築材料,因此被說成是"石頭的史書",而中國的宗教建築則是以木材作爲基本的建築材料,所以被人稱之爲"木頭的詩篇"。

比如米蘭教堂就一座石建築,因爲在西方人的思想觀念中,宗教建築是神的象徵,具有絕對的權威,是人們進行膜拜的場所,被看作是一件永久性的紀念物,因此人們纔會不惜花費力氣,經年累月,一代接一代的去修建。而這座黃鶴樓是典型的木建築,因爲中國人對於建築不求長存,他們將建築比作衣服,可以不斷更新。正如清代園林建築家、戲劇家李漁說過:"人之不能無屋,猶體之不能無衣。"木構建築建造容易,建造速度也很快,對古建築的修葺遠不及重建之盛,像黃鶴樓就在宋、元、明、清重建多次,而且每次形式都不同。

第二,空間佈局不同。西方宗教建築以單體建築物爲中心,每個建築物都是一個獨立、封閉的個體,佔據着空間,在垂直方向加以擴展,有着巨大的體量與超然的尺度,被賦予一種向上騰起和向四周擴張的性格。而我國爲信仰服務的建築,像佛寺、道觀、孔廟、祠堂等,基本上都是羣體建築。

比如,德國科隆大教堂高達150米,堪稱是中世紀的高聳建築,它的峯尖瘦削鋒利,束柱瘦骨嶙峋,直插雲際、指向神祕的上蒼,將人們的視線集中到峯頂,把人引向上蒼,使人們獲得神祕、緊張的靈感、悔悟、崇拜,使人們的靈魂得到洗滌。這座黃鶴樓雖然也高聳,但它卻沒有脫離羣體,以高樓本身爲中軸線,左右兩側對稱佈局,在嚴格對稱中有變化,在多樣變化中又保持統一,給人一種嚴肅、方正、理性、雄渾之感。它們相互連接、相互配合在平面上構成了一個比較複雜的整體結構。這種羣體結構的形成與宗法思想觀念是密不可分的,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曰:"宗,尊祖,廟也。"證明了這一點。

第三,中國宗教建築以空間來表現時間,表達一種時間進程的流動美。中國的宗教建築在平面鋪開的同時,實際上已經把空間意識轉化爲時間進程,使人慢慢遊歷在一個複雜多樣的亭臺樓閣的不斷進程中,感受生活的安適和環境的和諧,瞬間直觀把握的巨大空間感受,在這裏變成長久漫遊的時間歷程。

比如,整個普寧寺雖然每座建築都不可能一樣,但它們的基本形制相似,綿延數裏,雖然不算高大但卻連綿於羣山峻嶺之巔,彎彎曲曲,重重影影,在空間上的連續本身就展示了時間中的綿延。而西方的單體宗教建築就沒有這種效果。像哥特式風格的巴黎聖母院置身其中,就像被扔進一個巨大幽閉的空間中,會感到渺小恐懼而祈求上帝的保護。其次,它是單體建築,給人一種孤獨的感覺,因此不可能有時間上的美感。

第四,外部造型不同。我國宗教建築突出線的藝術特徵,注重點、線、面的結合,追求寧靜、和諧的韻律。如屋頂的曲線,向上微翹的飛檐。而西方的宗教建築在輪廓處理上,強調純幾何性的造型元素,如矩形、三角形、圓形,強調凸曲線、凸曲面的外張力,追求的是一種理性。

比如,孔廟,它的四個翼角翹起,勾心鬥角;飛檐微翹,體態輕盈,隨着線的曲折,顯得向上飛動輕快,線條柔和曲折,配以寬厚的正身和闊大的臺基,使整個建築體現出一種情理協調、舒適實用、有鮮明節奏感的效果。聖彼得教堂半球穹頂,矩形的窗戶,還有一些其他的幾何形體,輪廓線很僵硬、直板,雖然也有美感--幾何美,但給人一種故意處理成這樣的不自然的感覺,不像中國宗教建築那樣具有一種自然美。

第五,佈局安排上不同。我國的宗教建築強調有虛有實,輪廓線柔和多曲線,在穩重中顯出一定的變化,盡力做到與自然相協調。而西方宗教建築喜歡錶現實體的重量感,厚實的牆體,粗大的拱券和樑柱等,顯得與自然格格不入,孑然孤立、傲然獨存,表達一種與自然相抗衡的心理。

最典型的例證就是巴別塔,出自於《聖經·創世紀》中人類建造通天塔的故事。這個傳說形象的反映了西方古代文化中,人與自然相抗爭的原始心態,在他們的觀念中,建築就是一種力量的標誌,就是一種與自然相抗衡的手段。這座應縣木塔底部由若干柱子支撐,四邊透空,給人凌虛的觀感。屋頂的實體與透空的檐廊構成對比。雖然它的出檐深遠,但卻有漂亮的反曲線和輕巧多姿的翼角,因而並不顯得沉悶和壓迫。加之檐口懸挑造成大片有韻律感的陰影,斗拱樑枋上的雕刻,窗戶上通透的格柵,使整個建築呈現一種虛擬爲主,虛實對比的可親性,與周圍的自然環境相融合。另一方面,中國宗教建築適應順從自然表現在,對環境條件。這一學說反映了古代中國人對建築與自然協調和諧的執着追求。

再次,建築內部裝飾內容、風格不同。西方宗教建築無論是古典時期的神廟還是後來的教堂,內部裝飾基本上都以雕刻、雕塑、(基督、聖母等)繪畫(頂部)爲主,內容大多都是神話故事(具有西方色彩的希臘神話故事)或者是一些跟神有關的事物,風格比較自由活潑;而中國的宗教建築像寺、廟、塔,基本上都供奉一些佛像、神像,當然在一些祠堂中也可以看到一些神話故事(具有東方色彩)--但與西方神話故事不同,或者是民間故事(比如武氏祠堂裏的二十四孝圖),顯得沉穩。

最典型的實例就是哥特式風格的巴黎聖母院和巴洛克風格建築。巴黎聖母院最具特色的是彩色玻璃,太陽由彩色玻璃射入,產生五光十色的眩光,創造了一種把信徒們引向天國的幻覺,有力的體現了超脫紅塵凡是的宗教感情。巴洛克建築內部裝飾華麗,金碧輝煌,色彩濃烈,其塑造的濃厚的享樂氛圍可以與中國的皇宮相媲美。中國的寺、廟、塔等雖然在某一時期也會裝飾的很華麗,但卻不像西方那樣講究。

最後,變化與發展。西方宗教建築大致可以分爲三個時期,古典時期的神教神廟,封建社會後的基督教堂和伊斯蘭清真寺,文藝復興後帶有人文意味的教堂,各個時期都有自己的特色,在繼承的同時又有發展。而中國的宗教建築基本上沿襲一種風格,沒有明顯的變化,也沒有明顯的創新,顯得比較穩定。

巴洛克建築雖然是新興的一種建築風格,但它卻不是孤立的,它在摒棄文藝復興時期單純、和諧、穩重的古典風範的同時,又以新的方式融合了古典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形式,如柱子、圓拱以及柱頭,綿延的曲線形區域取代了有秩序的矩形區域。

總的來說,中國宗教建築在氣質上更重精神,重意境;西方宗教建築重物質,重外觀。前者是羣體的統一,內在而含蓄;後者是單體的突出,外在而暴露。簡言之:前者具有"繪畫"之美,而後者更多的帶有"雕刻"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