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愛的教育》的讀後感800字範文

《愛的教育》的讀後感800字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1W 次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一部著作,這部書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一個小學生的名義,通過日記本的形式,講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後將"愛的教育"融入這些故事,用以培養年輕一代的思想情操。下面是《愛的教育》讀後感800字範文,歡迎參考閱讀!

《愛的教育》的讀後感800字範文

篇一:《愛的教育》讀後感

《愛的教育》是用小學生童真的語言和視角寫成的日記體小說,是全世界最暢銷的書籍之一。很多很多年來,一直都是各國讀者爭相閱讀的作品。這本書裏,並沒有超級英雄,也沒有豪言壯語,所有人說的話都是貼近生活的,但那些樸素的話語裏,處處閃爍着愛的光彩。這正是這部小說的偉大之處。

《愛的教育》以一個意大利四年級小學生安利柯的口吻,講述了他從四年級第一天到最後一天的經歷,他的每一天,都記錄着那些校園生活裏隨處可見的小故事,體現着父母、老師、同學的愛和情誼,讓人深深感到,因爲愛,生活變得多麼美好啊!

在這些小故事裏,我最喜歡的是《卡隆的母親》這一篇。卡隆是安利柯的同學,也是他們班上最令人尊敬、最受歡迎的一個很好的同學。卡隆的母親不幸去世了,一向開朗的卡隆非常傷心,變得沉默寡言,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願意和別人一起玩兒了。老師和同學們很關心他。但是,他們並沒有強迫卡隆振作精神,而是給了他足夠的包容和理解。他們不去打擾卡隆,只是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動給他支持和鼓勵。安利柯的母親也是這樣。她來接安利柯回家的時候,見到安利柯撲過來想要抱住自己,卻把他給推開了。安利柯一開始並沒有明白母親的用意,但很快他就想到了其中的奧妙:原來,自己的母親是怕卡隆看到母子相擁的場景而更加難過。她是多麼善解人意啊。如果不是因爲心中有對卡隆這個孩子的愛,她又怎麼會這樣做呢?如果不是因爲對卡隆情真意切,安利柯又怎麼能立刻就懂得了母親的心意呢?這個故事,難道不是最清楚不過地告訴大家,什麼纔是真正的愛嗎?

《愛的教育》裏,幾乎每一篇都圍繞着愛的主題,當我們把這些故事都一一讀完,自然就能更加理解冰心奶奶說過的那句話:“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是啊!有了愛,我們的品德會更高尚,我們對別人會更關心、更愛護,我們會變成更好的人、更有愛心的人。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變成了更有愛心的人,那麼這個世界,也會變成更有愛心的世界的。那樣的話,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就會變得無比美好、無比幸福了!

篇二:《愛的教育》讀後感

看完了意大利著名作家艾德蒙多·德·亞米契斯的小說《愛的教育》,我不由得長嘆一聲“唉,這是另一種世外桃源!”

小說以一個小學四年級學生安利柯的眼睛來看世界,通過他一學年的日記內容,把他所看到的世界展現給了讀者。書中敘述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感,社會之同情,時時刻刻讓人感到人世的溫暖。可每當掩卷面對現實時,又懷疑作者所寫的也只是他自己的一種理想而已。我努力說服自己,這是真的,只是書是1886年出版的,離現在已有127年了。那麼,該是真的了。如今的意大利還是這樣的嗎?我不得而知。但對於我現在所處的中國而言,這不能不說是另一種世外桃源。

作爲一名有二十多年教齡的教師,我深感教育的空虛。改革,教學條件越來越好,教學設施越來越先進,教學手段越來越多樣,可是我所教的學生,卻越來越從活生生的孩童變成了木偶似的學習機器,沒了感情,沒了思想,沒了活力。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原來的學生從你面前走過,即使不說一句問候的話語,但你從他們的動作,從他們的表情就可以感受到他們內心對老師的尊敬;可現在的學生呢,10分鐘之內跟你打5次照面,會5次從他們嘴裏飄來“老師好”的問候語。可這實在僅僅是從嘴裏飄過來的,不是從心底發出的聲音,這種問候,一瞬間生,一瞬間就滅了。怪他們嗎?不能!他們每天像機器一樣的忙碌,能如此問候,已實屬不易了。孩子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愛的活生生的人啊,可是教育,又有多少情愛在裏面呢?“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老師的法寶”,事實如此。儘管上級教育部門三令五申不能只看重分數,但是有用嗎?說歸說,做歸做。孩子是父母的面子,是老師的價值,是學校的牌子,唯獨不是他們自己。有誰真正關心他們的內心生活?有誰真正無私地愛他們,不帶任何功利心理?

書中所寫的那種人人平等,個個爲孩子成長着想的社會是不存在的,是一種理想的教育的世外桃源。

我不否認現代化教育先進性所起的巨大作用,只是提醒大家,我們看中的只是非本質的東西,而忽略了作爲本質的孩子。

多多關注他們吧,他們的所需,他們的所要,他們的所思,他們的所想,他們的情,他們的愛······這纔是關鍵之所在。

願教育的世外桃源能成爲現實!

篇三:《愛的教育》讀後感

讓小學三年級的兒童,從總體上去把握這本書,是困難的。但孩子們可以從其中的一篇文章入手,感知這部小說的思想光芒與情感溫度。在文心書館的課堂上,我選取的是《小抄寫匠》。這是一個孩子爲父親分擔辛勞的故事。一個小小的男孩,爲了避免父親過於勞累,每天夜裏12點鐘偷偷起牀,幫父親抄寫字條,因之而耽誤功課,並承受着父親日漸嚴厲的責備和冷落。小說在低沉哀婉的旋律中緩緩推進,小男孩的痛苦,深深打動着小讀者的心。終於,夜晚醒來的父親,看到兒子爲自己所做的一切,才明白一直以來對兒子的傷害全是源於誤解,父親轉而陷入了深深的自責。故事的結尾,兒子甜甜地睡了,父親愧疚地把頭埋在兒子的胸前……

我在39歲的時候,離開了單位,躲回了自己的書房裏,靠讀書寫字和爲孩子授課過活。我在安靜的生活裏,反思自己,思考周圍人們的生活。我越來越清晰地感覺到,一個人一切的不幸福,都來自於缺乏愛的能力。父母不適當的愛和期望,往往對孩子造成傷害。比如過於急切、功利的要求,讓孩子陷入煩躁、無助、不安。父母對兒童無法理解,兒童也無法體貼父母的用心。許多看上去富有而體面的家庭,卻隱藏着旁人無法看見的痛苦,從而遠離了幸福。的確,金錢是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然而有時候,金錢卻無法帶來體面和尊嚴。而相愛,卻總能夠。當我們看到那些富人陷入空虛、算計,家庭生活一片狼藉,我們不會對他們的富有產生尊重。而當我們看到生活在貧寒中的一家人,仍深深地相愛,緊緊地擁抱在一起,互相幫助,互相激勵,互相扶持,共度難關,便忍不住會肅然起敬。

有時候我會想,語文,其實並不只是學習語言文字,並不只是聽說讀寫的練習,而是要教會孩子,如何與這個世界溝通,如何讓自己幸福地生活在人羣中,學會尊重、關愛他人,並獲得人們的幫助與尊重。我越來越相信,學會愛,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纔是一個人真正的體面和尊嚴。我於是慢慢覺悟到,應引導孩子們學習怎樣的語文。將近3年的時光中,我爲一屆屆來文心書館學習的孩子們,選讀過無數篇講述如何相愛的文章,嘗試着如何教會孩子體會父母的愛,周圍人的愛。我想,如果我將來要編輯一個給孩子們讀的語文選本的話,我或許會把這本書的名字叫做《相愛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