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王波的《每一棵樹都想開花》有感範文

讀王波的《每一棵樹都想開花》有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4W 次

由張志勇、齊健教授主編的“創新教育·銳視角叢書”總能帶給人以理性的思考,並且貼近了一線教師的工作實際。像朱則光老師的《永不停滯的追問》,王波老師的這本是這一系列中我看完的第二本。

讀王波的《每一棵樹都想開花》有感範文

主體爲藍色基調的封皮上,八個字的書名吸引着我的眼球——《每一棵樹都想開花》,好一個富有詩意,洋溢着溫馨的名字!迫不及待地拿起它,一睹爲快。

書中的每一輯文字在腦中閃現着,跳動着,這些文字記錄着王波老師奮鬥的足跡,對教育的追求,對教學的癡愛,對學生的關心,對自己的嚴格。書中的文字來源於王老師平時的練筆,博客(雨眠的博客),他自己說:我寫下自己的一點東西,爲了讓自己在時光的流逝中覺得心安。在我看來,這種心安是一種強烈的責任感,正是因了心安,才結出了自己事業的果實;正是因了心安,纔有了案頭上的這本教育專著。

關於教育

如果說教育是一種等待的事業,那麼,也可以說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需要平靜和平和,需要細緻和細膩,更需要耐心和耐性;同時還需要正確地對待孩子們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點滴錯誤、點滴成績、點滴感悟不斷累積而質變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成長的,不僅僅是學生,還有我們老師自己。

王老師充滿激情的話語依然在耳畔迴盪:沒有了激發,沒有了感動,沒有了熱血,就沒有了生命。那麼所謂的教育就是一紙空文,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關於教師

“個性”,我很欣賞這個詞。它意味着遠離人云亦云,遠離圓滑,遠離世故,顯示着的是做人處事的本色。

求學中,有什麼樣的老師給我們留下了還能憶起的印象?是充滿個性的老師也。

有個性、有思想的老師,纔會有有個性、有思想的課堂,才能培養出有個性、有思想的學生來。

每位教師都應有自己的風采,這種風采是一種生命的揮灑,是一種個性的張揚,是一種人格的昇華。王波老師如是說。

關於學生

面對班上學習程度參差不齊的學生,面對那些所謂的“差生”,教師的失望之心不可有。他們的身上總會有一些閃光點,而老師的鼓勵和欣賞,能給予他們信心和勇氣。

前段時間於永正老師來莘縣講學,習作課上,老師的鼓勵和欣賞曾讓一位平時不愛習作的男孩失聲而哭,這是一顆長時間被壓抑的心得到的快樂自由地釋放與舒展,當時全場的老師無不爲之動容。

後進生心中也有夢想,也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也想開花,如王老師所說:我們老師要做的,就是給他們以機會——讓他們能夠充分地舒枝展葉,盡情地吸取多種養料,讓他們在自由的天地裏盡顯自己的精彩。

關於閱讀

教師的閱讀,特別是語文教師的閱讀,將會給孩子以潛移默化的影響,雖然這種影響可能不會在短時間內顯現出來。王波老師說:我始終認爲一個語文教師如果不喜歡文學,或者沒有狂熱的喜歡文學的經歷,是一種遺憾。是的,每位語文教師的經歷中,都應有一段強烈的閱讀史,這纔是從事語文教學的根基。

兒時的童話、故事;少年的校園、奇幻;青年的武俠、勵志;作爲人師後的專著、哲學、歷史、人文……正因爲閱讀,思想的羽翼纔會逐漸豐滿、充盈起來。

書從來不拋棄任何一個人,但有時候,人在選擇書的時候,書,也在選擇人。

文字的火焰更容易讓人燃燒。

你在讀書。我在讀正在讀書的你。人與書,構成這個世界的風景之一。

爲這世界上的美麗風景而努力!

其實,學生這棵樹想開花,教師這棵樹又何嘗不是呢?心中有夢想,有追求,並付諸於行動。靜靜地努力,靜靜地收穫,工作和生活纔會如此踏實,如此心安。

知我者謂我心憂,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做一棵想開花的樹,夢想決定你會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