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戰略節奏》有感範文

讀《戰略節奏》有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9W 次

雖然只是匆匆瀏覽了一遍,但《戰略節奏》還是給我帶了重大的啓發。企業,尤其創新型企業必須把握用戶和市場的節奏,找到資的結構洞,藉助資本窪地,走出企業轉型之路,並適時調整企業戰略及其實施節奏。此書跨越了波特靜態的競爭理論,作者尤其聚焦於動態、不確定的市場環境,譬如快速發展的新興市場,這與斯坦福謝德蓀教授的《創新》一書有異曲同工之妙;站在中國情境下,作者分析了典型的中國企業如何面向變化中未不確定的、紛繁複雜的市場,用戶以及資、資本,如何適時並適度地跟上用戶節奏、市場節奏,作出適勢、及時的資配置與資本運作,促成可持續的、動態調整的戰略轉型。

讀《戰略節奏》有感範文

當然,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砥礪前行的我們,很難預測將會遇到什麼樣的挑戰,因此我們更要重視每個市場階段的戰略管理。作者指出快速的變化使得戰略所涉及的兩個重要的維度——長期性和全局性,越越難以把握。企業在時間維度上要應對現在和未,而現在和未之間是一個線性和指數邏輯交替的過程,在任何市場都如此,從而增加了未的不確定性;此外,企業還要應對自產品市場、資市場和股權市場的挑戰,結構性的變化在這三個市場的相互影響,使得企業所面對的變數增多,給企業家帶了挑戰。

而戰略節奏理論正是希望幫助企業家應對這一挑戰。在原靜態的世界裏,節奏可能不那麼重要,但是在越越動態的商業環境下,節奏感對企業家說就不可或缺了。企業家可以通過思考如下三個問題,形成與外部環境相協調的企業自身的節奏:產品市場的結構性變化在哪兒?這一變化傳導到資市場,會使什麼要素短時間供不應求,形成結構洞?資市場上的結構洞體現在股權市場上,會有什麼估值窪地?

不同的市場,主流客戶不同,市場的規模和成長速度各異,市場需求圖景更是天壤之別。有的市場階段需求相對一致、相對清晰,有的市場階段,需求紛繁多樣。在不同的階段我們應該採取不同的戰略戰術。

當下的中國汽車市場,彙集了全球所有品牌和絕大多數車型,早已經進入"分衆市場"階段,已經或者即將進入"雜合市場"階段,我們應爲此主動迎戰,自覺實施以下的製造業轉型:

1、科學細分、精準定位。做到每個細分市場都有足夠的不同,而細分後的單個市場仍足夠大。

2、以"敏捷開發"做好產品/服務的UD用戶導向開發與快速迭代,發展研發領域的用戶思維;同時還需要聚焦於平臺、架構相關模塊化技術,可確保成本效益最優化,性能目標達成事半功倍。

、產業鏈縱向整合,尤其在智聯新能方面的"結構洞"、即關鍵核心零部及核心技術領域(如動力電池、新型變速器/機電耦合器、XU、V2X新鏈接技術、車輛信息安全技術等),都應該積極投資佈局,結成強相關的戰略紐帶關係。

4、思考並明確定位,即未在汽車製造業,究竟做"農耕者"還是"狩獵者"?個人感覺在國家嚴控產能的大形勢下,再想做汽車製造業的"圈地者"已不可能。只能練好內功、做好農耕,伺機轉型爲狩獵者,形成快速高效的軟硬出行平臺製造商。書中提到,在全球化過程中,跨界成爲常態,新業務、新產品、新模式層出不窮,使得商業世界的變化更加多樣、更加複雜。以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物聯網這些信息技術爲代表的新興科技,已經蔚然發展爲一輪席捲全球的科技浪潮,所以企業的角色期望也應隨之轉變。

再看新興的出行服務市場,發展迅速,短短几年,從小衆市場階段一下到了大衆市場階段,更將進入"分衆"市場階段。我們應把握態勢,建立"平臺型"新經濟企業。

1、成立出行服務創新中心,開發高利潤定製化服務,掌握鏈接算法、大數據相關的核心技術。

2、與阿里、騰訊、華爲等攜手建立"一站式"出行平臺,共建生態圈,發揮"平臺型企業"及"雙邊S曲線"的巨大作用,快速在出行服務領域打開局面,甚至搶奪原有大衆市場的既有守成者(如滴滴等)的低粘性用戶。

、堅決做"圈地者",憑藉既有用戶羣優勢、(投資企業所在地)政企關係優勢、資本青睞優勢,勇敢邁出資本運作的步伐,在資結構洞投資方面、以及創新業態探索方面,利用資本加力撬動新市場拓展。

4、形成學習型組織化,既能清零、又能駕馭新領域新業態,讓集團在不同業務之間快速切換。

最後,看清了形勢,關鍵是出發,邊幹邊調整。通過多年的合資合作以及自主品牌事業發展,集團彙集了一大羣敢想敢拼的"年輕奮鬥者",如充分調動起,再加上外的跨領域專家、新型骨幹人才,結合外部資本力量,在既有傳統制造業"修煉內功、擴大戰場"的踏實基礎上,完全可以在新經濟領域快速發力,推動創變前行,並同時反哺集團傳統制造業,拉動其成爲出行平臺的軟硬解決方案提供商。所以,發展新型出行業態、拓展新經濟用戶羣,將是確保集團下一個十年不被收購或合併的戰略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