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小草》教案(精選5篇)

幼兒園中班《小草》教案(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4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小草》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小草》教案(精選5篇)

幼兒園中班《小草》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豐富幼兒有關小草的知識,初步瞭解小草對人類生活的利與弊。

2、利用小草進行編織創作活動,體驗創造樂趣,培養創新能力。

3、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充分利用資源,引導幼兒在玩中學,還可以陶冶幼兒情感,培養幼兒的探索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1、活動前選好活動路線,選擇安全適宜的活動場地。

2、每人一把小鏟子、一個塑料袋和一個稍大的瓶子。

活動過程

1、草的特徵

(1)幼兒來到活動場地後,讓幼兒自由地在周圍的草地上玩一玩、看一看,說一說小草長在哪裏,是什麼顏色的,氣味如何。

(2)請幼兒在草地上找出自己知道名字的草,並藉助鏟子把它連根拔起來。

(3)小朋友在草地上互相介紹自己認識的草的名字以及根、莖、葉的特點。

(4)讓幼兒再找出自己不認識的草,去請教別人。如果大家都不知道,可以把它放在塑料袋中,帶回家問家長或其他人。

2、草的作用

(1)請養過家禽、家畜的小朋友說一說,家禽、家畜每天吃的是什麼飼料,草還可以做哪些動物的食物。

(2)請幼兒用手拔一些草,並說說什麼感覺。然後讓幼兒在草地上和泥地上分別取一些土,講一講從哪裏取土更容易些,原因是什麼,從而使幼兒知道小草具有固土的作用。

(3)讓幼兒仔細觀察並捏一捏,草地底下的土和泥地的土有什麼不同。引導幼兒想一想,雨後泥地上的水和草地裏的水哪個最先蒸發掉,原因是什麼,從而使幼兒明白,小草不但能固土還有蓄水、防止水分流失的功能。

(4)引導思考:除了野草外,人們爲什麼還喜歡種草坪,這兩種草有什麼不同?

(5)讓幼兒在草地裏找一找,並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談談草是哪些昆蟲的家,它們爲什麼選擇草叢爲家。

(6)簡要向幼兒介紹小草還可以當燃料、製造肥料以及有些草還能做藥材的知識。

3、草的害處

(1)請幼兒觀察周圍的田野,說一說什麼地方的草多,什麼地方的草少或沒有草,爲什麼?幫助幼兒理解劃對人類生活有許多好處,但草的生長也需要陽光、空氣、水分的養料,所以,莊稼地或花園裏草多了,就會影響莊稼和花的生長。

(2)向幼兒介紹一些對人類有危害的草,提醒幼兒在生活中注意安全。

4、利用草進行創作活動

(1)指導幼兒採集各種小草、野花等在平地上擺出自己喜愛的畫面,利用自帶的瓶子嘗試簡單的插花、插草藝術,同伴間可以邊擺邊交流,互相學習。

(2)請幼兒把自己喜歡的野花、草葉等收集一部分放在塑料袋中,帶回幼兒園進行拓印、粘貼活動。

教學反思

教師向幼兒講清楚草的特徵及用、害處,還可以讓幼兒聯想一下,如果大地上沒有一棵草會是什麼樣子。進一步使幼兒瞭解到小草還具有淨化空氣、美化環境的本領。教師和幼兒一起收集各種小野花,結合形狀各異的草葉、草莖等,製作花環、花鏈、花籃、胸花等小裝飾品。引導幼兒充分利用小草的不同特點,進行草墊、草辮、草鞋、小動物等紡織創作活動。鼓勵幼兒自由走動,互相觀摩,比一比誰紡織的種類最多、最漂亮。

小百科:草和莊稼一樣,需要有一定的礦物質養料才能長得好,但平時很少有人給草施肥。冬天把草燒成灰,其中的礦物成分保留在灰中,灰可以隨着雨水滲到土壤裏,這樣,礦物質又回到土裏,就好像施了一次肥一樣。

幼兒園中班《小草》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園林式、花園式是幼兒園環境的一大特色。當幼兒園的綠草坪被圍起來,插上“養護期間,不得入內”的牌子時,幼兒感到非常不解。通過觀看錄像、聽故事等活動,讓{幼兒瞭解小草和樹木的作用,感受它們的好處,從而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並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小草的作用及保護小草的方法。

2.激發幼兒愛小草、愛大自然的情感。

3.使幼兒初步樹立環保意識。

活動一:我們和小草

【活動準備】

1.錄像帶:大草原、鳥語花香、綠草茵茵的景象,黃河水咆哮奔騰的景象,沙塵暴肆虐的景象。

2.小木偶:青草娃娃。

3.大的背景圖一幅,紙做的供粘貼用的小草若干。

【活動過程】

1.老師請幼兒觀看錄像裏的兩組對比鮮明的風光。

師:小朋友,喜歡哪個風景?爲什麼?引導幼兒觀察風景裏的大片綠草地。

2.瞭解小草的作用及保護小草的方法。

(1)師:你知道小草有什麼作用嗎?幼兒討論後,老師幫助歸納和總結。老師講《小泥塊別害怕》的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小草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2)師:小朋友應該怎樣去愛護小草?幼兒討論後,老師進行總結。

3.老師出示木偶――青草娃娃,用青草娃娃的口吻講故事《沒有家了》。

4.請幼兒動手爲青草娃娃佈置美麗的家――在背景圖上粘貼“青草”。

【活動延伸】

1.在語言區投放與小草有關的兒歌、歌曲。

3.組織幼兒爲幼兒園的草地拔除雜草。

活動二我們和小樹

【活動準備】

1.“小樹娃娃”木偶,澆水的工具。

2.事先聯繫好幼兒園的花匠。

【活動過程】

1.老師與幼兒一起參觀幼兒園裏的樹木,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比較常綠樹和落葉的異同。實地參觀後,老師進行總結,幫助幼兒提升經驗。

(1)按樹的高度和分枝的情況,可將樹分成喬木和灌木兩大類。而喬木類中,又可汗成常綠樹和落葉樹兩子類。

(2)常綠樹幾乎整年都是綠色的(如幼兒園的榕樹、荔枝樹、龍眼樹等),而落葉樹一般在冬季時,樹葉掉得精光,等春天來到的時候,再抽葉開花或先開花後長葉(如幼兒目的石榴樹、木棉樹等)。

2.老師出示木偶――小樹娃娃,講故事《我的好處真多》,幫助幼兒瞭解樹木有以下幾方面的用處:

(1)樹木呼出的是氧氣,吸入的是人類呼出的二氧化碳;樹葉可以吸收灰塵,讓空氣變得清潔。

(2)樹可供人們乘涼,可以減低噪音,防止水土流失。

(3)木材可以架橋和鋪路,做各種各樣的傢俱,製作紙張等等。

3.討論:我們應該如何愛護樹木?

(1)請幼兒聽歌曲《愛護小樹苗》,讓幼兒知道不能亂搖樹苗。

(2)教育幼兒要節約用紙,少用一次性筷子,不能隨意砍伐樹木。

(3)老師向幼兒介紹植樹綠化和植樹節的意義。’

4.到戶外爲樹木澆水,聽花匠叔叔介紹如何養護樹木。

【活動延伸】’。

1.學習歌曲《愛護小樹苗》《種樹謠》,音樂遊戲“圍着小樹做遊戲”。

2.開展美術活動,如線條畫――大樹、棉籤手指畫――果樹、撕貼畫――美麗的大樹、小製作――葉子拓印畫、樹葉貼畫、自制葉脈書籤等。

3.進行智力遊戲“看誰種樹多”,幫助幼兒掌握各種樹木的名稱。

4.師生同玩體育遊戲“植樹造林…‘松鼠上樹…‘大家來植樹”“愛護小樹苗”。

【設計評析】

在活動中老師充分利用了幼兒園的資源――衆多的樹木和花匠叔叔的豐富知識,通過參觀、談話、故事、實踐等多種形式,使幼兒瞭解了樹木的有關知識,並結合實際對

幼兒提出了節約用紙、少用一次性筷子的倡議。

【資料鏈接】

兒歌《小青草的話》

小寶寶,小寶寶,我是公園裏的小青草。看我的個兒小,我的用處可不少。有我颳風不揚土,空氣清潔不幹燥。我是公園的美容師,我爲綠化立功勞。小寶寶,小寶寶,別踩我的頭,別壓我的腰,愛護我們小青草,請把我的話記牢。

‘故事《沒有家了》

草原上,小草在藍藍的天空下,在和暖的微風中,一起唱歌跳舞,幸福快樂地生活着。草原邊,有一片美麗又茂密的大森林,它們爲小草擋着風沙。可是有一天,來了許多人,到森林裏亂砍亂伐,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來草地上放牛牧馬,太多的牛羊啃掉了一大片青草。最後,颳起了狂風,狂風把風沙吹起,風沙落在草地上,把碧綠的小草掩埋了,小草失去了家,難過地哭了。

故事《我的好處真多》

小朋友,我叫樹,你到處可以看見我,你可知道我的用處?

我喜歡陽光,我的葉子在陽光下放出新鮮空氣,使人們身體健康。我的葉子集合在一起像一把大傘,能夠吸熱,人們可以在樹下乘涼學習;我的葉子表面長着許多絨毛,可以吸灰塵,讓空氣清潔。我的根牢牢地紮在地底下,保護着土地。我的身體能架橋、鋪路、建房子、做各種傢俱、造紙等。小朋友喜歡吃的許多水果,都是樹的果實。

幼兒園中班《小草》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觀察各種各樣的小草,瞭解小草的多樣性。

2、認識有關愛護草坪的標誌,知道要愛護小草。

活動準備:

1、家長與幼兒一起到野外尋找野菜,並拔2-3棵放入塑料袋。

2、蠟筆、紙張等。

活動過程:

1、感知

1)說說各自帶來的小草是什麼顏色的?長得怎麼樣?有什麼用?他們是哪些小動物的食物?

2)帶幼兒進入可進入的草地,講講自己的感覺。

3)我們拔的野草和草坪上的小草一樣嗎?人們爲什麼要種那麼多的草?

2、學習“愛護草地“的有關標誌。

1)看一看、猜一猜,這些標誌表示什麼意思?

2)你還在哪裏看到過這些標誌?

3、畫標誌

幼兒自己製作並張貼

反思:

通過活動,幼兒開始喜歡小草,喜歡周圍的植物,對他們充滿愛心和好奇心,更加懂得要愛護小草,保護環境。設計標誌,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和思考能力,並有意識的引導幼兒把“愛護小草,保護環境”逐漸內化爲自覺的行動。

幼兒園中班《小草》教案 篇4

遊戲概述

遊戲名稱:小草長大了

適用年齡段:2-3歲

材料準備:有很多小草的畫、小草編的頭飾、手電筒、扎洞的可樂瓶

遊戲功能

1.訓練寶寶想象力

2.培養寶寶快樂的情緒

3.促進親子間的感情

遊戲方法

1.家長首先將準備好的東西一一放好。

2.首先拿出一幅長着很多小草的畫,給寶寶講解:“小草很小很小,剛剛從地裏長出來一點小芽,啊!下雨了,雨水淋到地上,小草喝到水了,不一會兒,太陽出來了,小草長高了。”

3.講完小草的成長過程後,家長個寶寶帶上一個用小草編的頭飾,讓他蹲下來。用可樂瓶裝上一點水,在瓶底扎一兩個小洞,讓水從小洞裏灑在寶寶的頭上,告訴寶寶:“下雨了、下雨了,小草喝到水了,很快樂。”

4.用手電筒照着寶寶說:“太陽出來了,小草快快長,快快長。”讓寶寶慢慢站起來,兩手合起來向上舉,舉得高高的,最後踮起腳尖,說:“小草長高了。”讓寶寶扭扭小屁股,表示小草長高了、很快樂。

小提示

遊戲中,寶寶自然就知道小草的長高需要水和陽光,並不需要大人做太多的解釋。這個遊戲最好在夏天玩,以防淋到冷水受涼。

幼兒園中班《小草》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瞭解小草的多樣性,並對小草感興趣

能比較種植草和野草生長的不同

學習運用各種感官觀察小草,積極尋找發現各種小草

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小草的多樣性,並對小草感興趣

難點:運用多種感官觀察,比較種植草和野草生長的不同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觀察並認識幼兒園裏的`幾種小草,聯繫園林工程師講解

材料準備:有關種植草和野草生長的錄像帶,在幼兒園附近找一處野草較多的地方

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

介紹園林工程師並向他問好。

二、在幼兒園裏尋找小草

1.請幼兒告訴工程師叔叔,幼兒園裏有什麼草?

2.工程師找出幼兒未知的小草,出示並告訴幼兒這些草的名稱。

3.啓發幼兒向工程師叔叔提出有關這些草的問題,區分種植草和野草。

4.觀看錄像:種植草和野草的生長,讓幼兒知道人們爲了美化和淨化環境而鋪上草坪,種植花草,因此要愛護它們。

小結:幼兒園裏有許多種植草,像草坪、金盞菊、菊花、沿街草都是人們種植的草,我們要愛護,幼兒園裏也有一些野革,像蒲公英、空心草,它們是自己長的,我們也不能隨便拔野草。

三、在幼兒園外尋找小草

1.帶幼兒到幼兒園附近野草較多的地方。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聞一聞,這裏有什麼樣的小草,也可以把每一種草拔一根來。 (幼兒分散尋找、觀察、採集、交流)

2.你找到哪些小草,它是種植草還是野草,你最喜歡哪一種?爲什麼?

3.看看工程師叔叔找到了哪些小草,聽他介紹其中一些草的名稱、生長特徵等。

4.數一數,你一共找到了幾種小草,誰找的小草最多?

小結:小草真多,大多數都是野草,有各種各樣,有的會開花、有的結籽了、有的有香味,它們長在樹根旁、臺階邊、牆縫裏、草原上、山上、沙漠裏……我們以後可以再到別的地方去找一找小草,看一看它們是什麼樣子的,是野生的還是人工種植的。

延伸活動

簡易製作小草標本。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草是千姿百態、多姿多彩的,有的長在水裏、有的長在地上;葉子有線形、圓形、帶形,還有菱形、三角形;顏色有綠色、紅色、黃色、白色……孩子們是那麼喜歡觀察各種各樣的小草,本次活動正好滿足了幼兒對各種各樣草的探索慾望。同時,在探索各種草的過程中,會激起幼兒對隨處可見的草的強烈好奇,逐漸產生愛小草的情感。爲了讓幼兒掌握更爲精確、廣泛的科學知識,課前特請了具有專業知識的園林工程師。在幼兒園附近選了一處野草種類較多的野草地作爲課堂,使幼兒真切地感受大自然中的小草,也體現了盧卡斯模式的“在環境中的教育”,還激發幼兒對周圍環境的探究興趣。

二、效果分析

在活動中,園林工程師不但向幼兒介紹了草的名稱,還介紹了對草的利用。實物配上講解,幼兒聽得很投入,個個睜大了眼睛,邊聽邊摸手中的草,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對草的情感也逐漸加濃,野草地上長着許多紫雲英,幼兒高興地玩起來,有的幼兒選來的草一拉就斷,工程師叔叔就教他們選老草,不易斷。這個活動通過看、聽、摸、玩,給幼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來後的當天下午,幼兒就又要求教師帶他們去野草地玩,可見他們對野草地的興趣之大。現在,野草地成了幼兒散步常去的地方,每次去都有新發現,這種小草開花啦,那種小草結籽啦……回來後把它記錄在小草標本冊上,或畫在上面,也有的直接採來粘在上面,激發了幼兒對小草的感情和探索慾望,也給他們的童年帶來了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