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5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5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水的顏色、瞭解溶解的現象,並知道有些物質能溶解與水。

2、願意積極的參加實驗,對探索感興趣。活動準備:鹽、味精、糖、麪粉少許、小石頭、黃沙、黃豆若干、杯子每人一個,筷子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1、觀察水的顏色“在杯子中舀上水,觀察水的顏色,水是什麼顏色的?”比較白紙與玻璃的顏色的'區別,瞭解水是透明的,豐富詞語:透明。

2、溶解在味精、鹽、糖、麪粉中挑選一樣放在你的杯子中,用筷子進行攪拌,看看會有什麼結果?味精、鹽、糖、粉還看得見嗎?教師實驗:將黃豆、黃沙、小石頭分別放入水中,看看他們有沒有不見了?得出結論:有些東西能溶解在水裏,有些東西則不能溶解在水裏。豐富詞語:溶解、攪拌。

3、觀察溶解後的顏色

“味精、鹽、糖、粉溶解在水中後,水變成了什麼顏色?”請幼兒介紹溶解後水的顏色,進行比較,得出結論:味精、鹽、糖放入水中溶解後水仍舊是透明的。粉放入水中溶解後 變成了白色的。活動反饋:在一開始的觀察水的顏色時,有許多幼兒就把水的顏色說成是白色,我們就比較了白紙與玻璃的區別,白紙手放在後面是看不見的,但玻璃手放在後面是看得見的,這叫透明,經過這樣的演示幼兒很快就理解了透明與白色的區別。在將黃沙放入水中後,水出現了顏色,幼兒就認爲黃沙溶解與水,但在出示了小石頭後,幼兒就更容易理解,溶解在水中的是上面的泥,而不是物質本身。幼兒在活動中通過實驗,理解了溶解。學會了“溶解”“攪拌”詞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鞏固十以內認數的經驗。

2、瞭解不同的編制能夠出現不同的排列,感受數學世界的奇妙。

活動重點:編制電話號碼。

活動難點:

用不同的數字編制不同的號碼。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活動前寫好自己家的電話號碼。

2、幼兒用書《特殊的電話號碼》。

活動過程:

1、交流電話號碼:

(1)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家的電話號碼:“你還知道哪些電話號碼?有什麼用處?”

(2)教師有選擇地記錄幼兒提供的電話號碼。

2、研究電話號碼:

(1)幼兒觀察教師記錄的電話號碼,尋找其中的規律:“通常電話號碼是由哪些數字組成的?”

(2)師生共同討論得出:“所有的'電話號碼有0————9)的數字組成。”

3、編制電話號碼:

(1)教師發信號,幼兒記數字編制電話號碼。

例:小兔家的電話號碼的第一個數字是:2添上1的那個數。第二個是3和5中間的那個數。第三個是1至10裏面最小的數。

(2)幼兒在規定的時間裏,用0------9的數字編制5位數電話號碼,要求每個電話號碼必須不同。

4、閱讀幼兒用書:瞭解日常生活中特殊的電話號碼。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主題和活動目標:

感恩母親,母愛永恆

活動目標:

五月,陽光燦爛,暖風拂面,那是因爲在這親情融融的季節裏,我們又一次迎來了“母親節”。在這溫馨的日子裏,爲了讓孩子們學會感激我們的媽媽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及培養孩子用行動去表達對媽媽的愛,通過幼兒給媽媽製作一張愛心賀卡,祝福媽媽身體健康,永遠幸福,開心快樂;送給媽媽健康一餐,給媽媽們一個溫馨的健康提示等這些濃濃親情的禮物,進一步激發幼兒對母親的濃濃愛意,增進與家人的感情。

活動時間:5月7日—5月10日

活動參與人員:全體大班教師和幼兒

活動具體負責人:大班各班教師

具體活動內容

1、晨間談話活動圍繞感恩母親的話題:媽媽的生日、愛好習慣、我怎樣讓媽媽開心等等。

2、“給媽媽製作一張愛心賀卡”活動。(5月7日)

各班教師組織孩子給媽媽製作一張愛心賀卡,形式不限。

3、“送給媽媽的健康一餐”活動。(5月10日)

●事先在家與媽媽說說怎樣的飲食習慣會讓自己更健康,並與爸爸一起查閱各種資料,鼓勵孩子和爸爸在母親節這一天一起動手製作送給媽媽的健康一餐,並和媽媽一起說說健康飲食,並祝福每位媽媽身體健康,青春永駐!希望家中每天都有健康一餐。

●組織幼兒畫一張“綠色健康飲食食譜”作爲送給所有媽媽們的母親節禮物。

●將繪畫作品在展板張貼,主題爲:“送給媽媽的健康一餐”。

4、下午活動:集體歌唱“有你的地方是天堂”——感恩母親的歌,學說對母親感恩的話語。

5、鼓勵孩子在母親節這天回家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說上一句感恩的話語。

母親節只有一天,但愛母親的`心是永恆的……祝福天下所有的母親——母親節快樂

(備註:各班可以對一些活動進行適當調整。

小百科:20世紀80年代,母親節逐漸被中國內地的民衆所接受。從1988年開始,中國南方的廣州等一些城市開始舉辦母親節的慶祝活動,並把評選“好母親”作爲內容之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乘法的含義,認識到“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2、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3、培養幼兒觀察比較的能力。

重點:

知道乘法的含義,瞭解到“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難點: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

課件、字條、題卡、插板、電腦、鉛筆、紙張作業。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複習準備

口算兩組題(要求讀出算式,說出得數).

第一組第二組

7+83+3

6+4+35+5+5

7+2+6+14+4+4+4

1+3+4+5+22+2+2+2+2

幼兒按要求口答後,教師引導幼兒觀察:

2、提問:

1.這兩組題都是加法,但是它們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第一組每道題的加數不相同,第二組的每道題的加數都相同)

2.像第二組這樣,加數都相同的加法,我們叫它“求相同加數的和”,也叫做“同數組成”。(出示字條)

3、(出示題卡)第1題3+3,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3相加,這就是2個3.2個3是6,6裏面有2個3。

第2題5+5+5,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5相加,這就是3個5.3個5是15,15裏面有()個5

第3題4+4+4+4,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4相加,由幼兒說出4個4.4個4是(),16裏面有()個4。

第4題2+2+2+2+2,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2相加,由幼兒說出5個2.5個2是(),10裏面有()個2

 二、基本部分:

1.啓發性談話

像上面這樣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除了用加法計算外,還可以用一種簡便方法,這種簡便方法是什麼呢?(引出乘法)

2.展示課件《乘法運算》

教師邊展示邊講解邊提問:

乘法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法、減法一樣,也有一個運算符號叫乘號,乘號的寫法是左斜右斜“×”.想一想說一說,乘號像什麼(像漢語拼音中的×).

(1)這個符號叫什麼?

怎樣寫乘法算式呢?先看一看相同加數是幾,相同加數是2,就寫在乘號的前面,再數一數是幾個2連加,把相同加數的個數5寫在乘號的後面,2×5表示5個2連加,因此算式是2×5=10,讀作2乘以5等於10.乘法口訣念做:二五一十。

(2)圖片中先出現了幾隻鞋子,又出現了幾隻一共有多少隻鞋子?盤子有幾個?裏面分別有多少蘿蔔?用加法算式怎麼列?乘法怎麼列算式?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這個乘法算式表示什麼?幾個幾連加?用乘法口訣怎麼念?

3、教師啓發提問,圖中共有幾行?每行是幾個?(引導幼兒觀察圖片的內容)根據課件圖片插棋子列算式

4、拍手遊戲.老師每次拍4下,拍3次.(由幼兒說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5、教師出應用題幼兒插棋子列算式

教師提出要求:

(1)每行擺3個棋子,擺5行,這是幾個幾?(5個3)

(2)怎樣用加法算式表示,怎樣列乘法算式,這個乘法算式表示什麼意思?

(33333=153×5=15表示5個3連加)

(3)大二班小朋友去栽樹,一行栽4棵樹,問5行一共栽幾棵樹?(4×5=20表示:5個4連加)

(4)圖書館書櫃一層放6本書,問3層一共放多少本書?

(6×3=18表示:3個6連加)

(5)小朋友架椅子一組架4把,問4組一共架多少把椅子?

(4×4=16表示:4個4連加)

6、教師出示課件圖片:《快樂的遊樂場》引導幼兒瞭解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字,都可以進行計算。幼兒看圖在插板上列乘法算式。

活動結束:

幼兒人手一份紙張作業,進行鞏固練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老師在日常活動中觀察到:大班上學期,幼兒已有一定的生活自立理能力,也能爲集體做一些事情。但是大部分幼兒還存在一定的依賴性,尤其在家中凡事都由父母包辦,缺乏獨立性。爲了提高幼兒的獨立意識與自理能力,豐富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老師嘗試讓幼兒在說說、畫畫中制定做事的計劃,從而幫助幼兒提升已有做事經驗,萌發幼兒樂意做事的情感。

活動目的:

1、在說說、畫畫中瞭解一些自己會做的事情。

2、在自己制定計劃中體驗做事的快樂,萌發幼兒樂意做事的情感。

活動準備:

1、ppt(小紅做事)2、自己、家裏、大三班、小區的四列小火車樣板。

3、幼兒操作的紙和筆、漿糊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1.老師講故事《軍軍請客》

2.幼兒討論:軍軍爲什麼留不住朋友?

二、觀看ppt(小紅做事)1.我們看看小紅會做些什麼事?

a.自己穿衣服b.在家裏掃地c.幫助班級整理圖書。

d.在小區中撿垃圾三、幼兒制定計劃1、想一想:你爲自己、家人、班級、小區做過什麼事?

2、幼兒制定計劃用簡單的繪畫表現爲自己、家裏、班級、小區做的事。

四、計劃歸類1.我們一起把你們做的事來分一分,帖一貼(幼兒將自己計劃書,按自己、家裏、班級、小區進行歸類。)2.教師總結歸類。

五、拓展"我會做……"引導幼兒嘗試做更多的事。

本學期大班的專題內容是培養幼兒的計劃能力。對於大班幼兒來說,獨立計劃做一些事有一定的'難度。那麼如何引導幼兒逐步地嘗試計劃呢?我們覺得要選擇一些幼兒熟悉,平時經常做的事,這樣促使幼兒去計劃時能大膽、積極主動地進行,而非因困難度過大而退縮、害怕。

班中的幼兒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但"我會做事,我想做事"的意識還很薄弱,因此這一方面着手,讓幼兒去嘗試計劃一下,我會做的事,以及我想做的事,幼兒的興趣很高。讓幼兒進行計劃與成人相比很大的差異,成人可以用文字表達,而幼兒只能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故在活動中人物做事的簡筆畫是主要的表現方式。

在設計的各活動中,爲了引出幼兒計劃,在前兩個環節中運用"軍軍與小紅"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進行討論,激發了幼兒要學習小紅會做很多事。在每個環節之間,老師將四大幅示意圖放於教室的四周。幼兒歸類黏貼時積極地投入,並能仔細觀察,從而將自己的畫正確歸類。

在最後交流與乃至此後幾天中,幼兒常圍繞着四大幅畫在交流。並時常來告訴我:"老師,我今天又做了××事!"在整個活動中,我注意到了幼兒的隨機反應,並及時地鼓勵、提醒、引導。如:汪涵說幫爸爸切菜,我就引導幼兒要小心,避免危險:又如沈子妍說要過節了,幫教室打扮,我馬上與孩子談到了要來臨的聖誕與元旦,豐富幼兒各方面的知識。

存在的不足:

在活動中,幼兒圍繞老師提出的四大主題"自己、班級、家裏、小區"計劃了做的各種事。但由於老師規定了範圍,幼兒在計劃時有一定的侷限性。如在下次活動中,可以讓幼兒計劃做各種不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