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優選]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

[優選]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8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優選]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能根據場景的變化進行想像與推測。

2.理解相關表示情緒的詞彙:喜歡、驚奇、傷心、難爲情。

3.知道生活中很多事情會有變化,這些變化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感受,學習用適宜的方式面對。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繪本故事書,故事中角色的頭飾,輕鬆愉快的音樂。

場地準備:幼兒圍坐,每位幼兒都能夠看到圖畫書。

活動過程

1.通過交流“我見過的房子……”的話題,激發幼兒閱讀故事的興趣。

提問:

你們都見過什麼樣的房子?

你們見過的房子都在什麼地方?

有隻小松鼠要造房子,你們覺得它會把房子造在哪裏? (封面猜想與推測)

2.閱讀故事第一部分(從故事開始到“天黑的時候,他在新房子裏睡着了”),講述小松鼠找地方蓋房子的過程,引導幼兒感受小松鼠尋找到地方蓋房子的開心心情。

提問:

當小松鼠發現一塊石頭是蓋房子的好地方,它是什麼心情?爲什麼? (高興,好不容易找到的地方)

當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我們會像小松鼠一樣高興?(想做的事做到了,想得到的得到了……)

3.繼續閱讀第二部分(11~21頁),引導幼兒通過情節發展,感受驚奇、傷心、難爲情的心理感受,用故事中的詞彙準確地表達。

指導語:

(1)當小松鼠第二天醒來,發現自己的房子去哪裏了?有什麼感受?說了些什麼?爲什麼?(喜歡,很好。迴歸圖畫及故事語言,對照11頁畫面觀察畫面情景。)

(2)當小松鼠第二次醒過來發現房子在哪裏了?小松鼠有什麼感受?爲什麼?(也喜歡。迴歸圖畫及書面語言,對照15頁畫面觀察畫面情景。)

(3)小松鼠第三次醒來,房子走到哪裏了?他爲什麼會嚇一跳?(大海邊,小兔不會游泳怕淹死。迴歸故事語言,對照20、21頁畫面,觀察小兔子的表情。)

(4)看到書上的小兔子,你怎麼能知道他嚇一跳?(對照19頁畫面觀察小松鼠的表情,瞪眼、蹺腳、撅尾巴,知道心情可以用動作表現出來。)

(5)小松鼠發現房子被水打溼了,他的心情怎樣?爲什麼?(害怕、驚慌,因爲不會游泳。迴歸圖畫20、21頁,用故事語言表達。)

(6)我們小朋友害怕過嗎?當時發生了什麼事?你是怎麼做的?(引導幼兒知道,當遇到自己不知如何是好的改變時,會害怕,這是正常的事。)

(7)當我們遇到讓我們心裏害怕的事時,怎麼做心裏會感到好一些?(引導幼兒瞭解調整緊張情緒的方法)

(8)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小松鼠的心情又會有什麼變化?(引導幼兒根據畫面,進行推測並大膽表達。)

4.閱讀結束部分:引導幼兒感受故事意想不到的結果,體會烏龜的出現給小松鼠帶來的心理感受,再次激發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指導語:

(1)當小松鼠發現自己的房子蓋在了小烏龜的背上時,心情有什麼變化?(難爲情、高興、放心了。迴歸圖畫及書面語言。)

(2)什麼時候你會感到難爲情?(做錯的時候。引導幼兒體會小松鼠前後不同的心情。)

5.繼續將圖畫書結尾部分讀完,引導幼兒適宜地猜想與推測。

指導語:小松鼠和小烏龜後來怎樣了?爲什麼?(引導幼兒依據畫面線索,進行猜想與推測後,繼續將故事讀完。)

6.簡單小結,引導幼兒加深對有趣的故事結尾的喜愛。

指導語:原來小松鼠把房子蓋在了烏龜的背上,纔會有驚喜、害怕這樣的感受,但這個結果的確有些意外,也非常有意思。

7.完整講述繪本故事《會動的房子》,引導幼兒感受小松鼠心情的變化以及它積極樂觀的態度。

指導語:

(1)剛纔,我們一起看了一遍這個故事,知道了小松鼠意外而有趣的旅行,現在我們再完整地看一遍故事,再體會一下小松鼠在面對改變時的不同心情。

(2)現在大家想一想故事中小松鼠的家都安在了什麼地方?每一次他發現自己的家換了地方時是怎麼說的?(“我喜歡!”)

8.表達與交流,引導幼兒認識到每個人都有緊張、害怕的情緒,我們只要用適當的方法就能使自己開心些。

指導語:

(1)小組交流,集體分享:我們小朋友都遇到過讓我們害怕、緊張的`事嗎?(教案出自:快思老師教案網)是什麼事?你有什麼感受?(引導幼兒回憶生活中因爲什麼事情使自己緊張,心情是什麼樣的。)

(2)當我們感到心裏緊張、害怕時,怎麼做會使自己的心情好一些?(引導幼兒交流、分享調整情緒的方法。)

9.角色扮演遊戲。

(1)出示頭飾,向幼兒介紹角色扮演的要求。

(2)請幼兒扮演角色。教師講述故事,幼兒扮演。

引導全班小朋友一起學說小松鼠發現自己的家換了地方後的語言,強化面對變化的積極、樂觀的心態。

活動反思:

《會動的房子》是一個十分有趣的故事,房子怎麼會動?怎會到山腳、到大海、到草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這些帶給孩子許多懸念的情節線索能有效引發孩子們大膽聯想,能使孩子在看看、想想、說說中發展思維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在經過一番的討論商量後,今天我爲大家展示了此活動,在執教中由於多種因素,有得有失,下面就本次活動談談我自己的看法。

整個活動孩子們始終能保持情緒愉快、情感投入、思維活躍。這大大爲整個活動帶來了一個亮點。分析原因,我想可能有以下兩方面:

一、從圖書本身來看,《會動的房子》在幼兒的經驗中,房子本身不會動,但是小松鼠蓋的房子卻可以從大樹下跑到山腳下,從山腳下跑到大海邊,又從大海邊跑到草原上。小松鼠的房子爲什麼會動呢?這個疑團一直吸引着孩子們的注意,激發着他們的好奇心,使幼兒始終保持着對圖書的閱讀興趣。

二、抓住重點,幫助孩子更好理解故事。本故事共有7張圖片,利用課件形式展開引導孩子想象、猜測新房子爲什麼會動?並學說小松鼠來到每一個不同地方的話:“咦,新房子跑到山腳下了!呀,新房子跑到大海里來了!哇,新房子跑到草原上來了!”活動下來,孩子們對故事的理解較好,瞭解了房子會動的原因,感受到了故事有趣,體驗到閱讀的快樂。目標基本達成,重點突出,效果好。

但在執教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繪本教學應讓孩子充分觀察、表達,但在執教中,自己對於課件的處理還不夠完善,可以以更好的方式呈現。那樣的話孩子想象、表達的空間一定會更大。對於“小松鼠會對烏龜說些什麼呢?”這個問題,孩子說不出來,說的有點散,回答不到點上,我想如果這段對話由老師拋出,孩子可能更容易的去理解朋友之間的友愛之情,使得在情感方面我引導的還不夠升入。最後集體觀看課件完整閱讀這部分我和孩子的互動不夠,這也是我欠考慮的一個方面。

活動下來還有許多值得我思考和反思的方面,在以後的教學中怎樣讓孩子更自由、生動的講述,更完善的發揮孩子的主體性,讓孩子在享受中學習。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的孩子會更棒。

一、處理教材,拓展孩子的思維空間。

“會動的房子”情節很有趣但語言非常簡短,一張圖一句話,動物的心裏活動基本沒有描述,對話也很少,要求偏低,對孩子來說挑戰性不夠,考慮到中班孩子已進入學年尾聲,已有一定的理解想象能力,所以,我將故事內容稍加補充,主要增加一些動物的心裏活動,如:小松鼠爲什麼要在地上造房子?睡在自己造的房子裏感覺怎樣?尤其是最後烏龜與小松鼠的對話,給孩子一定的挑戰性和思考想象的空間,也讓故事更完整,理解更透切。從執教情況看,這樣處理較好,雖增加了難度,但經引導孩子們還是能夠想象、理解,有利於拓寬孩子的思維。

二、抓住重點,幫助孩子更好理解故事。

本故事共有7張圖片,在半小時內要讓孩子觀看、講述7張圖片內容,時間較緊張,預估需四、五十分鐘。爲此,在執教時,前面幾張內容簡單,也易觀察的圖片,只要孩子們能看會說,我就不詳細討論、展開,以便留有更多時間觀察第六張圖片,引導孩子想象、猜測小松鼠與烏龜的對話內容,並學說對話語。

活動下來,孩子們對故事的理解較好,瞭解了房子會動的原因,感受到了故事有趣,體驗到閱讀的快樂,也瞭解了烏龜的憨厚、小松鼠的誠實。目標基本達成,重點突出,難點也順利突破。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操作活動,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求知慾望。

2.引導幼兒獲得有關“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

3.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及思考、表達等能力。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知道產生影子所需要的條件,即物體擋住光就有了影子。

2.彩色紙剪的烏龜、金魚、風車、小鳥、電扇、打鼓的小熊、鍾等各種形象若干。

3.白紙、手電筒、膠水、擦布若干。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出示紙烏龜。昨天老師在手電筒和白紙的幫助下,讓紙烏龜在紙上跳起了舞。它究竟是怎麼跳舞的呢?讓我們一起來試試看,好嗎?

二、引導幼兒操作

1.提供每個幼兒一支手電筒、一張白紙、一隻紙烏龜、膠水等材料,啓發幼兒設法讓紙烏龜跳起舞來。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瞭解幼兒的探索情況,引導幼兒大膽想辦法解決問題。

3.組織幼兒交流討論。

①請幼兒把自己玩的方法、過程與鄰座同伴交流,並互相演示。

②請個別幼兒把自己的探索結果告訴大家,並演示過程。

③討論:爲什麼有的“烏龜”會跳舞,有的“烏龜”不會跳舞?(組織幼兒交流,在幼兒發表意見時,教師不要急於表態,而是充分打開幼兒的思路,激發幼兒主動克服困難的願望。)

④教師小結:要讓“烏龜”跳舞,烏龜的腿與紙之間必須有距離,也就是說只要把烏龜的身體粘在紙上即可,四肢不必粘上。

4.讓每個幼兒自己糾正錯誤並驗證,使其體驗成功的樂趣。

三、啓發幼兒進一步探索

1.是不是“烏龜”在跳舞?(是“烏龜”的影子在跳舞。)

2.提供各種形象 ,請幼兒任選一種材料,想一想這些物體的哪些部分適於活動,然後設法讓它們動起來。

3.幼兒探索,教師應允許幼兒失敗,鼓勵幼兒創新,並根據幼兒的探索情況予以及時的指導。如當幼兒未能讓“小熊”打起“鼓”來時,可啓發幼兒思考:“鼓槌”的`角度摺疊得是否合適?手電筒移動的角度、方向是否與“鼓槌”的活動有關?

4.交流與討論。

①請幼兒講述操作方法並示範,引導幼兒觀察這些物體是怎麼活動的。

②你們發現了什麼祕密?(手電筒左右移動時,影子也左右移動;手電筒上下移動時,影子也上下移動。)

③教師小結:當手電筒移動時,光線的位置發生了變化,這時影子也會變化,這些小熊、金魚、風車等就會動得更加歡快,更加好看。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繼續觀察“光線位置變化,影子也隨之變化”的現象。

2.組織幼兒在區角活動中繼續探索有關內容,以保持幼兒濃厚的探索興趣。

活動反思:

在上課時,手影節目視頻的引入一下子吸引了所有的學生,他們幾乎是屏住了呼吸,瞪大眼睛觀看。接下來的找影子產生的條件和探究影子的特點環節也很順利,尤其是實驗記錄的填寫、彙報都進行的非常好。研究投影的應用環節,我出示的一些標誌也能很好的解決教學的難點。但從本節課的教學情況來看,也存在一些問題。

1.時間的安排上不是很合理。因爲昨天試教了一遍,試教時這幾個實驗都是一組學生到前面演示的,課堂教學時間不足,在今天教學中,生怕時間不夠,前面的幾個環節有點趕,後面時間就寬裕了,我覺得在學生能掌握的情況下時間寬裕也有好處,課堂作業的時間就比較充分,學生有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時間,不然時間緊,學生課後做作業就會出現互相抄襲的現象。

2.在後面的課堂目標檢測環節,我像平時那樣問學生本節課學到了什麼,這個方法雖然簡單但比較平淡和枯燥,如果能選用知識在生活中運用的例子也許會更好。比如說讓他們做一隻會飛的大雁手影,然後想辦法讓這隻大雁變大,這就需要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了。這樣安排也許會更好,真正地做到了在生活中發現科學,學習科學,運用科學。

3.如何突破“投影”這個難點。教科書上給出了投影的概念,但是學生只能想到手影、投影儀是投影,肯定不會想到衛生間門口的男生女生像,交通的一些標誌都是投影應用,更別說工程圖紙的物件投影了。爲此,我上網找了一些這方面的圖片,希望通過這些圖片能讓學生了解更多有關投影的生活例子。而且我在尋找交通標誌的過程中,選擇了三個對於學生出行安全來說具有警示意義的圖片,從中滲透安全教育。

總之,上一節課真的不容易,在上課前已經將教案思考改動了多遍;然而上課以後發現的問題還是很多,考慮的內容也更加多了。我更覺得要上好一堂課更不易,需要綜合教師多方面的能力,對知識重點的把握、對課時流程的安排、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處理突發事件等等。因此,我作爲一個不老不小的老師,在以後的教學路上,要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充實自己!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立體制作的方法制作聖誕樹,並用各種材料進行裝飾

2、在原有經驗和各種圖片的幫助下,尋找各種裝飾聖誕樹的方法

3、感受聖誕節的歡樂氣氛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做個美麗的聖誕樹

活動準備

1、收集聖誕節的相關圖片和照片,瞭解聖誕節的故事

2、範例一個:立體聖誕樹

3、綠色印有聖誕樹輪廓的卡片紙(畫出兩個相同樹形,以及在1棵樹上畫上切口,另一棵樹上畫有下切口)卷帙芯各種彩色紙毛線金屬色紙脫脂棉花和彩色吸管等材料1組1份;剪刀膠棒和雙面膠等工具人手一份

4、幼兒用書

活動內容:

1、引導幼兒觀察探索將平面的`樹製作成立體樹的方法。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平面聖誕樹,那這圖上的又是什麼樣的聖誕樹呢?我們怎樣才能讓聖誕樹站起來啊?

2、教師示範講解,引導幼兒瞭解製作的方法。

1)教師演示製作立體聖誕樹的方法。

2)提問:你們準備用什麼好看的東西裝飾聖誕樹呢?

3、幼兒自由製作聖誕樹,教師指導幼兒完成作品。

1)教師交代製作的內容

2)幼兒製作,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運用不同的聲音表現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聲。

2.初步體驗同聲合唱的樂趣。

3.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4.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教學重點、難點

運用不同的聲音表現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聲,初步體驗同聲合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錄音磁帶《我是一隻小青蛙》。

2.大荷葉道具數張。

3.小雞、小鴨、青蛙小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學唱小青蛙和老青蛙的歌。

1、引出荷葉和青蛙。

師描述:清清的湖面上立着許多碧綠的荷葉,荷葉隨風擺呀擺。(請幼兒和老師一齊打開荷葉),起風了(一起抖動荷葉),風停了(一起停下);

師:這麼美的荷葉,誰喜歡跳到上面玩耍呀?(師模仿青蛙動作,引導幼兒說出“青蛙”)

2、想象青蛙的叫聲

師小結:青蛙叫的聲音高低和節奏不一樣,表達的.意思是不一樣的。

3、傾聽兩段高低不同的歌曲,感受老青蛙和小青蛙不同和聲音。(播放或彈唱《我是一隻小青蛙》,請幼兒聽一遍,跟唱一遍)。

(1)有一隻老青蛙和小青蛙正在荷葉上呢?聽!哪段是老青蛙唱的?哪段是小青蛙唱的。(播放歌曲)

(2)請若干幼兒模仿小青蛙和老青蛙叫。(據回答把幼兒分組)

(3)師小結:小青蛙的聲音清脆—比較尖;老青蛙的聲音低沉—比較粗。

4、請幼兒唱老青蛙和小青蛙的歌。

(1)師範唱

師:在平靜的河面上,一隻小青蛙和一隻老青蛙跳上了荷葉(示意各一名幼兒上荷葉)小青蛙向老青蛙打招呼說“ 呱呱 ”,老青蛙也連忙回答“ 呱呱 ”.小青蛙很想和老青蛙交朋友,它用清脆的聲音介紹自己“我是一隻小青蛙”,老青蛙覺得一個人很孤單,也想和小青蛙交朋友,它就用低沉的聲音介紹自己“我是一隻老青蛙”,說着說着,它們就唱起來了。

(2)幼兒學唱。(師示意小青蛙組和琴聲學唱,再換老青蛙組唱)。

5、嘗試同聲合唱

師:雖然小青蛙和老青蛙的聲音不同,一個尖,一個粗,但它們很喜歡在一起唱歌,它們覺得那樣很快樂,你們想試試嗎?(請幼兒用兩種不同的聲音唱歌,合唱一遍後再換角色唱)。

二、動物音樂會(創編情境,進行表演)

1、師:想想還有哪些動物會唱歌?(請幼兒個別模仿;師隨機出示動物小圖片(小雞、小鴨等)貼在黑板上的歌譜下面)。

2、請幼兒根據自己的喜歡選擇黑板上的動物模仿唱歌。(先個別唱-----再合唱)

三、結束

師:今天,我們都是大一班“小青蛙合唱團”的小演員了,現在我們要去準備一下,要參加合唱比賽去囉。

教學反思

1.活動過程對幼兒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得到了發展,充分做到了以幼兒爲主體。幼兒通過美麗的荷葉展開想象,聯想到青蛙以及青蛙的各種叫聲並向同伴表現。

2.幼兒在師幼、同伴之間的的互動中感受音樂的樂趣,從而對音樂感興趣、能充分體驗、展開豐富想象和極力表現。感受平時也應該用合適的聲音表現歌曲,不能喊唱、亂唱。

3.存在不足:在進行同聲合唱時,分聲部站位不明顯,幼兒唱歌時容易跑調。

4.改進措施:

(1)加強單聲部練習,練習好單聲部再明顯安排站位進行合唱。

(2)在活動中,教師可視幼兒的興趣在區角活動進行延伸,提供更多的動物圖片,引發幼兒想象更豐富的聲音和節奏表現不同動物的叫聲,以便豐富合唱內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豐富幼兒有關小草的知識,初步瞭解小草對人類生活的利與弊。

2、利用小草進行編制創作活動,體驗創造樂趣,培養創新能力。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學習觀察的技能。

4、加深對草的感情,培養幼兒愛護草和保護環境的意識及良好習慣。

5、向幼兒介紹一些對人類有危害的草。

活動準備:

1、活動前選好活動路線,選擇安全適宜的活動場地。

2、每人一把小鏟子、一個塑料袋和口稍大的瓶子。

活動過程:

一、草的特徵

1、帶幼兒來到活動場地後,讓幼兒自由地在周圍的草地上玩一玩、看一看、說一說小草長在哪裏,是什麼顏色的,氣味如何?

2、請幼兒用手摸一摸、赤腳踩一踩、跺一跺、跳一跳有什麼感覺?

3、請幼兒在草地上找出自己知道名字的草,並藉助鏟子把它連根拔起來。

4、小朋友互相介紹自己認識的草的名字以及根、莖、葉的特點。(教師可給適當的提示)

5、讓幼兒再找出自己不認識的草,去請教別人。如果大家都不知道,可以把它放在塑料袋中帶回家問家長或其他人。

6、鼓勵幼兒在草地上自由玩耍,引導他們從草的顏色、氣味、形狀、大小等方面進行觀察。(小草葉子容易受傷,小朋友要注意保護他們)

7、討論怎樣保護它:草對人類很重要,你願意保護它嗎?你想怎樣保護?你看到過別人破壞過它嗎?看到了該怎麼辦?

二、草的'作用

1、請養過家禽、家畜的小朋友說一說家禽、家畜每天吃的是什麼飼料,草還可以做哪些動物的食物?

2、請幼兒拔一根草,並說一說什麼感覺(費勁)然後讓幼兒在草地上和泥地上分別取一些土,講一講從哪裏取土更容易些,原因是什麼,從而使幼兒知道小草具有固土的作用.

3、讓幼兒仔細觀察並捏一捏,草地底下的土和泥地的土有什麼不同?(溫度不同)。引導幼兒想一想,雨後泥地上的水和草地裏的水哪個最先蒸發掉?原因是什麼?從而使幼兒明白,小草不但能固土還有蓄水、防止水分流失的功能。

4、引導思考:除了野草外,人們爲什麼還喜歡種草坪,這兩種草有什麼不同?

5、讓幼兒思考一下,如果大地上沒有一根草會是什麼樣子,。進一步使幼兒瞭解到小草還具有淨化空氣、美化環境的本領。

6、簡要向幼兒介紹小草還可以當燃料、製造肥料以及有些草還能做藥材的知識。

三、草的害處

1、請幼兒觀察周圍的田野,說一說什麼地方的草多?什麼地方的草少或沒有草?爲什麼?幫助幼兒理解草對人類生活有許多好處,但草的生長也需要陽光、空氣、水份和養料,所以,莊稼地或花園裏草多 了,就會影響莊稼和花的生長。

2、向幼兒介紹一些對人類有危害的草,提醒幼兒在生活中注意安全。

四、利用草進行創作活動

1、指導幼兒採集各種小草、野花等在平地上擺出自己喜愛的畫面,利用自帶的瓶子嘗試簡單的插花、插草藝術,同伴間可以邊擺邊交流,互相學習。

教師和幼兒一起收集各種小野花,結合形狀各異的草葉、草莖等製作花環、花鏈、花籃、胸花等小裝飾品。引導幼兒充分利用小草的不同特點進行草墊、草辮、草鞋、草繩、小動物等編織創作活動。鼓勵幼兒自由走動,互相觀摩,比一比誰編織的種類最多、最漂亮。

2、請幼兒把自己喜歡的野花、草葉等收集一部分放在塑料袋中,帶回幼兒園進行拓印、粘貼活動。

活動反思:

孩子在活動中能隨老師認真觀察,他們很快發現草地上的小草靠近裏面的長的茂盛又很綠,而靠近路邊的則是長的小和稀少,當問到草地上的小路是怎麼來的?孩子們的回答是各種各樣的。

另外,孩子們對於草地上的垃圾也很關注,他們甚至認爲是垃圾太多了與我應孩子的要求請他們到草地把垃圾揀乾淨,他們一會兒就把草地上的垃圾揀乾淨了。

小百科:草是一般是指草本植物(Herb),是一類植物的總稱。並非植物科學分類中的一個單元,與草本植物相對應的概念是木本植物。人們通常將草本植物稱作“草”,而將木本植物稱爲“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以自身和客體爲中心區分自己身體的左右,分清左邊和右邊。

2、能遵守活動規則,聽到信號後及時做出反應。

3、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4、讓幼兒認識左右。

活動準備

1、課件

2、幼兒數學用書第七頁,筆人手一支

活動過程

一、謎語激趣

謎語:一棵小樹五個杈,不長樹葉不開花。從早到晚不講話,寫字畫畫不離它。

二、區別以自己身體爲中心的左右

1、區別左右手。

(1)請小朋友舉起拿筆的那支手,招招手並交流做哪些事情需要右手。

(2)請伸出左手搖一搖。

(3)遊戲:聽口令舉手

(遊戲中增加難度,說相反:我說左手,你舉右手等。)

2、區別左右腳。

(1)交流身體上除了左手、右手,還有什麼有分左和右的?

(摸摸耳朵,捂捂眼睛,踏踏腳)

(2)競賽遊戲:點鼻子。

(遊戲中增加難度,說相反:我說左眼,你點右眼等。

(3)小結:知道左和右,左手這邊是左邊,右手這邊是右邊。

三、感知左右

1、交流左邊有什麼,右邊有什麼?

(1)你的左邊是誰?在活動室裏你的左邊有什麼?

(2)你的右邊是誰?在活動室裏你的右邊有什麼?

2、改變方位再交流左右邊有什麼?

四、感知以客體爲中心的`左右

1、教師用左手拿一本書,請幼兒說說書在老師的哪隻手。

2、討論:書是在老師的左手,爲什麼許多小朋友會認爲書是在老師的右手呢?

(讓幼兒知道:當自己和別人面對面的時候,自己的左邊和別人的左邊不在一個方向)

3、請個別幼兒拿書,大家分辨他是用哪隻手拿書的。

五、幼兒操作

1、打開幼兒用書,說說圖畫裏的小朋友是用哪隻手拿書的。

2、將用左手拿書的小朋友圈出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大膽嘗試矇眼走路,鍛鍊勇敢精神。

2.通過遊戲提高幼兒身體的平衡能力,培養幼兒之間的默契。

活動準備

1.音樂:健康歌

2.矇眼罩若干。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播放音樂:健康歌

教師和幼兒一起跟隨音樂做熱身運動。

二、遊戲活動

1.遊戲提出

教師:小朋友,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別人需要自己幫助的`時候,

如果一個盲人在走路,可是他的前面有東西,你看到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2.情景體驗

教師:現在我們就一起去體驗一下好不好?我們來做一個《送盲人回家》遊戲。

3.遊戲活動

(1)教師和一名幼兒做現場示範。

(2)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四組

(3)按照順序逐一戴上眼罩由另一個幼兒牽手熟悉路線。

四隊幼兒採用競賽的形式,看看那隊在最短的時間內先進行完遊戲。

遊戲要求:

幼兒分成四個小組,一起開始,遊戲過程中要提醒幼兒注意自己他人的安全。

教師及時的全面的關注注意幼兒。

三、活動結束

對幼兒的表現給與表揚,鼓勵幼兒在生活中要樂於助人,做一個文明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