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範文集合七篇

有關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範文集合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9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範文集合七篇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將物體按一定的規律排序,初步體驗按規律排序的美感。

2、在教師的啓發下,願意進行思考。

3、喜歡參加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幼兒已有一行的按規律排序的經驗;

物質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份。小兔子家院子的場景。

活動過程:

一、小兔的新家。

(1)教師帶領幼兒來到佈置好的小兔子家院子裏。

(2)教師:小兔搬新家了,這兩天正忙着裝修呢!瞧,院子裏的地磚才鋪了幾塊還沒鋪好,我來幫幫他吧!

二、按規律鋪地磚。

(1)師幼觀察按一一規律排列不完全的地磚,說出地磚的排列規律:一塊紅一塊綠,一塊紅一塊綠……啓發幼兒思考接下去應該怎麼鋪呢?

(2)引導幼兒從不同的方向觀察並嘗試接下去鋪地磚,分別詢問幼兒是如何鋪地磚的'。

三、按一二規律砌圍牆。

(1)師生共同觀察砌牆的磚塊形狀(長方形、半圓形)並討論圍牆的排列形式。

(2)引導幼兒按一塊半圓形兩塊長方形來砌圍牆,請個別小朋友先試一試,引導幼兒觀察並檢查他所砌的圍牆是否正確。

(3)師幼再次嘗試按規律把小兔喜愛的圍牆砌好,師幼共同檢查自己所砌的圍牆是否按規律排列。

四、遊戲《找朋友》。

(1)教師:小兔院裏的地磚和圍牆都裝修好了,小兔可高興呢,它非常感謝我們,邀請我們和它一塊兒跳一個找朋友的舞蹈。

(2)帶領幼兒隨着音樂,與同伴、教師共同玩遊戲——找朋友。在活動區中爲幼兒提供各種材料,讓步幼兒有規律的排序或裝飾花邊。

反思:

在環節設置上,我採用了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方法。整個活動我以小兔造了新房子爲線索,層層展開,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注意力集中,精神也比較飽滿。活動內容選擇符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活動中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不過在活動中還是有點不足,就是我提供的範例圖形是一樣的,這讓許多幼兒缺少了思考的機會,多數在模仿老師的範例。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圓形,運用圓形創作造型。

2、發展幼兒想象力及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各色紙的大大小小的圓。剪刀、糨糊、圓形貼紙、畫紙、磁鐵、彩色等。

2、幼兒數學用書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引起興趣

教師講故事《愛畫畫的波波的故事》

二、運用操作法讓幼兒拼圖

1、教師:請小朋友也當波波,用圓形色紙拼拼貼貼,看可以拼貼出什麼造型。

2、完成後請幼兒欣賞作品,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用圓形拼貼出了什麼。

三、帶領幼兒打開《我的數學》第一頁

啓發幼兒觀察畫面內容,讓幼兒給圓形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再說說圖中還有哪些東西是圓的?

四、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

想一想、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圓的。

故事:愛畫畫的'波波的故事

小豬波波畫了好多大大小小的圓,哥哥姐姐看了好久,不知道波波的圓圈是什麼,就問波波:“你畫的圓圈是什麼呀?”波波說:“這個圓圈裏有兩隻手,一隻長,一隻短,從早到晚繞着轉。”哥哥說:“啊,我知道了,是時鐘”,姐姐說:“那這個是什麼?”波波說:“它下面還有一條長長的線,要抓好,纔不會跑掉”。姐姐說:“喔,是氣球”哥哥姐姐終於知道波波畫什麼了。波波又畫了許多圓圈,連肚臍眼的圓都有呢?媽媽說:“波波真是個很棒的畫家”。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數量的多少。

2、學習在標記圖上從左右的擺放物體。

3、養成大聲講述操作的習慣。活動準備:排隊標記圖,小動物和相匹配的`食物圖片,瓶子與蓋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複習排隊標記

小朋友們,這是什麼呀?對了,這是排隊標記圖,排隊標記圖表示要給小動物或者小物品排隊了,應該在哪裏排隊呢,對,要從紅旗後面開始排,排在紅線上面,一個跟着一個排。

二、給小狗吃骨頭

教師:小狗出來玩啦,狗媽媽叫小狗要排好隊才能出去,小狗遇上了難題,我們不會排隊怎麼辦呢?小朋友會排隊嗎?一起幫幫小狗吧。

示範小狗在排隊標記圖上排隊

教師:小朋友們,小狗排好了隊,在外面玩得很開心,一會兒後,它們肚子餓了,我們來分肉骨頭給它們吃好嗎?一隻小狗吃一根骨頭,一起來分一分。

示範一一對應地給小狗分骨頭

教師:咦?是不是全部小狗都有骨頭吃了?沒有,一隻小狗沒有骨頭吃,那是小狗多還是骨頭多?

引導幼兒說出一隻小狗吃一根骨頭,一隻小狗吃一根骨頭,一隻小狗沒有骨頭,小狗比骨頭多。

三、瓶與蓋比多少

1、 情景導入

教師:狗媽媽在家大掃除的時候,找出了許多瓶子和蓋子,你能幫瓶子找到蓋子嗎?

教師:瓶子和蓋子誰多誰少?

2、重疊對應比多少 教師出示一樣大的瓶子和蓋子若干,與幼兒討論。教師:用什麼辦法知道瓶子和蓋子誰多誰少呢?

引導幼兒將瓶與蓋重疊對應(一個蓋子蓋在一個瓶子上),再說說誰多誰少。

3、並列對應比多少 教師出示從小到大有蓋的瓶子一套,與幼兒討論:用什麼辦法知道瓶子和蓋子誰多誰少呢?

4、教師:如果不用蓋子蓋瓶子的方法,還有什麼辦法能找出瓶子與蓋子誰多誰少呢?引導說出並列對應的方法。

四、活動結束

小狗謝謝你們幫它們排了隊,分了骨頭,謝謝你們,瓶子和蓋子也在你們的幫助下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大家再見。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3以內的數量,嘗試對3以內數量的物體進行歸類。

2、在觀察圖片和提問的引導下,探索用點卡表示實物的數量。

3、喜愛參加數學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花的.圖片6張,其中數量爲1、2、3的花朵兩張;——1、2、3、的點卡片各一張,分類和底板。

2、學具——操作材料人手一套實物和點卡操作圖片,分類盒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感知圖片數量,認識點子標記。

1、師:小朋友看這兒有什麼?每張圖片上有幾朵花?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好嗎?

2、師:請小朋友說說哪些花是一樣多的?請小朋友把一樣多的花把它們放在分類盒的一個格子裏。

3、師:現在請小朋友說說他們都是幾朵花?

4、師:小朋友看!這是什麼?請小朋友數一數每張卡片上有幾個點 ?

5、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找朋友的遊戲好嗎?請小朋友上來拿一張點卡去找和它一樣多的花做朋友。

二、幼兒操作活動。

1、花兒朵朵:

師:(出示點數卡片和花朵圖片)小朋友看!老師這裏給你們準備了許多的花朵圖片,還有一些點子卡片。現在請小朋友先數圖片上花朵的數量,然後將一樣多的花朵放在一起。最後請小朋友選擇點子卡片來表示有幾朵花。

2、給點子找朋友

師:(出示操作材料)小朋友看!這畫面上有什麼?先點一下每樣物品有幾個,再用連線的方法將和點子一樣多的物品連起來。

二、交流活動:找一樣多

師:現在看着畫面說說和一個點子一樣多的有哪些物品?和2個點子一樣多的有哪些物品?和3個點子一樣多的有哪些?

師:小朋友們都能找到他們的朋友真聰明!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按蘿蔔的一種特徵(大小或顏色)分類。

2、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3、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4、發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活動準備:

1、小兔胸飾每人一個。

2、兩個大蘿蔔,裏面有大小不同的蘿蔔和紅、白蘿蔔。

3、大、小、紅、白標記各一個。

活動過

一、導入活動。

教師扮演兔媽媽,幼兒扮演兔寶寶。

兔媽媽:我是兔媽媽,你們是誰呀?

幼兒:我是兔寶寶。

兔媽媽:我們最喜歡吃什麼呀?

幼兒:蘿蔔、青菜等。

兔媽媽:今天媽媽就帶寶寶們去拔蘿蔔,蘿蔔地很遠的,來,我們兩隻小腳併攏輕輕地跳。

二、學習按蘿蔔的大小分類。

1、拔蘿蔔。

蘿蔔地到了,我們一起來拔蘿蔔。媽媽拉住蘿蔔葉子,後面的寶寶拉住前面寶寶的衣

服,一起用力拔。(拔蘿蔔的音樂)蘿蔔拔出來啦。

2、幼兒觀察,找出蘿蔔的不同點。

這些蘿蔔有什麼不一樣?(有的蘿蔔大,有的蘿蔔小)

3、用語言表達自己撿的蘿蔔的特徵。

寶寶每人撿一個蘿蔔。你撿了一個什麼樣的蘿蔔?寶寶把蘿蔔舉起來,說:我撿了一個大或小蘿蔔。和旁邊的寶寶說說。

4、鞏固認識大小標記。

媽媽這裏有一個大籃子,一個小籃子,還有兩個標記。這是什麼標記?送給哪隻籃子?

5、按蘿蔔的大小分類。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6

遊戲目的:

點數生活中物品的數量(5以內)並說出總數,初步發展孩子數概念。

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遊戲準備:

停車場。

遊戲過程:

1、和孩子一起到停車場。

2、數車輪。和孩子一起點數每種車子車輪的數量,如自行車 2個車輪,三輪車3個車輪,小汽車4個車輪,大卡車很多車輪。

3、請孩子說一說停車場裏幾個輪子的車最多。

溫馨提示:

數車輪的`遊戲,數的車輛數量不宜過多,最好種類包括2—5個輪子,讓孩子充分練習5以內的點數。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說說、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內數量,發展思維能力。

2、能有序的進行操作,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的發展。

3、創設玩具城情境,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體驗和同伴共同學習的愉快情緒。

活動準備:

玩具車幼兒人手一輛、幼兒操作材料每人一份、教師示範教具一套

活動過程:

一、激發去玩具城的興趣

1、我們小朋友喜不喜歡玩玩具?你喜歡玩什麼玩具?(幼兒自由講述)

2、隨律動《開火車》進入活動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內的數量

1、幼兒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輪子能滾動的.特性,初步學習點數4以內的數量

小結:原來輪子都會滾動,而且都不一樣。

2、幼兒互相交換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數量的輪子,鞏固對數量的認識

3、送玩具回家,幼兒按點送物

三、幫玩具寶寶數輪子

1、玩具寶寶要去參加裝輪子大賽,可是他們還不知道自己該裝幾個輪子,怎麼辦呢?

2、出示範例,引導幼兒思考

這是什麼車?它應該裝幾個輪子?(根據幼兒講述示範粘貼一種,其他的請幼兒思考並輕輕告訴老師)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相互進行驗證,適當啓發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

4、集體驗證

引導幼兒說一說你幫什麼車裝了幾個輪子?是不是每一個玩具寶寶都會數自己的輪子了?

四、我們也來變一變

1、我們小朋友想不想跟着玩具寶寶一起去參加比賽?

2、請你們動一動小腦筋,變一變,你想變成什麼車去?

3、幼兒隨音樂出活動室

五、延

1、在數學區投放相應材料供幼兒鞏固

2、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由的變成輪子數量不同的玩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