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有關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1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4以內的數量,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到4。

2、鞏固練習比較數量的多、少和一樣多。

3、體驗幫助小豬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自制教具:三個小拖車,黃香蕉、紅蘋果、大鴨梨卡片各4張,其他磁性教具若干。

2、《三隻小豬》故事掛圖。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組織幼兒,激發學習興趣。

師: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們講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三隻小豬》。

二、基本部分:

1、教師配合掛圖講《三隻小豬》的故事,引導幼兒一起幫小豬撿水果。

(1)教師講到“走近一看,原來是黃黃的香蕉!”時,就問幼兒“怎麼辦呢?快幫助老大撿到小拖車裏吧。”

(2)教師邊操作卡片,師幼邊共同數“一個、兩個、三個、四個。”

(3)教師繼續講故事,並引導幼兒幫豬老二撿蘋果,幫豬小弟撿鴨梨,並練習手口一致的點數到4。

2、幼兒繼續邊看掛圖邊聽故事(第二部分),幫助小豬比較水果的多少。

(1)請幼兒猜想:誰撿的`水果最多。

(2)幼兒操作卡片,比比看誰撿的水果多。

(3)教師示範並和幼兒共同總結比較的方法。如 :數一數,數量一樣就是一樣多;一個對一個排排看就知道了。

3、鞏固練習以及延伸部分。

充分利用各種磁性教具,讓幼兒進行手口一致的點數。利用小朋友座椅子的遊戲,讓幼兒練習比較數量的多少。

三、結束部分 :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一起幫助小豬撿水果,幫小豬比較水果的多少,小豬們可高興啦!他們對你們說‘謝謝’你們應該對小豬說什麼?對要說‘不客氣’。”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大小,引導幼兒給物體進行大小分類。

2、學說:"大蘋果放到大籃子裏,小蘋果放到小籃子裏"。

3、樂意參加數學活動,並體驗其樂趣。

活動準備:

1、佈置場景:掛滿蘋果的蘋果樹兩棵。

2、大小籃子各一個,錄音機,音樂磁帶《摘蘋果》

活動過程:

1、感知蘋果的大小。

師:"小朋友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農民伯伯種的蘋果豐收啦!今天我們一起到果園裏去看看好不好?"(出示課件1:豐收的'蘋果)哇,樹上結了許多紅蘋果,農民伯伯開始摘蘋果了,一摘,摘了一個蘋果;再摘,又摘了一個。看!摘了幾個蘋果?它們一樣嗎?(一個大,一個小)

2、摘蘋果。

師:"剛剛,農民伯伯在果園裏摘蘋果了。老師這裏也有兩棵蘋果樹,我們也來摘蘋果好不好?但要聽好了要求:每個小朋友摘兩個不一樣大小的蘋果,摘好了就坐到位置上(可以和邊上的小朋友講一講你摘了幾個蘋果,哪個大,哪個小)。

3、分蘋果。

出示兩個籃子。

師:"你們說說看,這兩個籃子有什麼不一樣?"(一個籃子大、一個籃子小)

"我們要把摘到的蘋果放進籃子裏,你們說,大蘋果應該放在哪個籃子裏?小蘋果呢?"

教師請個別小朋友來放,邊放邊說:"大蘋果放到大籃子裏,小蘋果放到小籃子裏。"

4、結束部分。

師:"今天,我們小朋友不僅幫農民伯伯摘蘋果,還會將大蘋果放在大籃子裏,小蘋果放在小籃子裏,進行分類。真能幹!其實,我們的周圍也有很多大的東西和小的東西,我們一起找一找,好嗎?"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認識並區分物體的大小,學說這是大XX,這是小XX。

活動準備:

大小蘑菇、小兔一隻、幼兒操作材料:大小籃子兩隻、大小標記。

活動過程:

一、小兔採蘑菇(認識大小)

⒈(出示小兔)小朋友你認識它嗎?(小兔)你知道小兔喜歡吃什麼嗎?

(1)(蘿蔔、青菜等)小兔除了喜歡吃這些還喜歡吃蘑菇。

(2)(喜歡吃蘑菇)

⒉這裏有還多的蘑菇。(學說蘑菇)小兔採了兩隻蘑菇。我們來看一看這兩隻蘑菇一樣大嗎?(不一樣)(一起認識並學說:大蘑菇、小蘑菇)

⒊再換兩隻蘑菇。現在你能找出哪一隻是大蘑菇?哪隻是小蘑菇呢?(個別幼兒上來找一找)其他幼兒再次學說大蘑菇、小蘑菇。

二、幼兒操作(幫小兔採蘑菇)(繼續區分大小)

⒈小朋友剛纔幫小兔區分了蘑菇的大小,真棒!草地上還有好多的蘑菇,現在小兔請小朋友每人採一隻大蘑菇、一隻小蘑菇。(幼兒操作)

⒉你採到大蘑菇了嗎?採到小蘑菇了嗎?(集體檢查)

⒊操作錯誤的幼兒進行及時的改正。

三、幫小兔送蘑菇(分類)

⒈小朋友真棒!都採到了蘑菇。我們要幫小兔送回家。看這是什麼?是小兔的.房子,這兩間房子是一樣嗎?幼兒觀察,比較房子的大小,這是大房子還是小房子?對,這是大房子,這是小房子,房子的上面還有大標記,還有小標記,那小房子裏送什麼蘑菇呢?(小蘑菇)讓幼兒說說。那大房子該送什麼樣的蘑菇呢?

⒉幼兒一起送蘑菇回家。師講評:糾正送錯的蘑菇。

⒊小朋友幫小兔採了好多的蘑菇,小兔真開心。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襪子的不同特徵,初步形成“雙”的概念。

2、大膽表達自己生活中的經驗,嘗試自己整理襪子。

3、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活動準備

背景圖、架子、襪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

1、小猴聰聰開了一家商店,我們一起去看看它開的是什麼商店。(襪子店)

2、商店裏襪子可真多呀,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小結:原來這麼多的襪子大小不一樣、顏色一樣,圖案也不一樣,真漂亮。

二、比一比:

1、聰聰的店裏有這麼多漂亮的襪子卻沒有一個人來買襪子,你們猜是爲什麼呢?

小結:原來襪子是一隻一隻的,這麼多的襪子它們的圖案、大小、顏色都不一樣所以沒有人買。

2、原來襪子要兩隻的,我們來找找襪子的好朋友吧。

①顏色、大小相同

②顏色、大小、圖案相同

3、這樣是一雙了嗎?爲什麼?

小結:原來兩隻大小一樣,顏色一樣,圖案一樣的襪子纔是一雙襪子。

三、找一找:

1、聰聰店的倉庫裏還有很多襪子,老師都把它們帶來了,請你拿出小椅子下面襪子,到桌子上找到它的好朋友,配成一雙,放到小猴的店裏去賣,好嗎?

2、幼兒操作,並將找到的一雙襪子夾在“貨架”上。

3、看看這些襪子都找對了嗎?你是怎麼找的?

小結:找到兩隻大小、顏色、圖案都一樣的襪子,就可以成爲一雙襪子。你們真棒,都找對了,這下小猴的'生意一定會好起來的。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爲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玩玩、說說、擺擺中感知不同大小、顏色的石頭。

2、能夠愉快地用石頭進行分類、排序等操作活動。

3、樂意參與活動,體驗玩石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操作盒人手一個:盒子下面分三格分別是紅、黃、藍石頭的家,盒子上面是紅黃藍三條小路。

2、紅、黃、藍,大、中、小不同的石頭每人各一份放在盒子裏。

活動過程:

一、感知石頭的特徵。

1、出示用布蓋好的禮物,請幼兒猜一猜。

2、和石頭玩一玩,感受石頭的'特徵。

3、認識紅、黃、藍的石頭,感知石頭大小的不同。

4、總結:原來我們的禮物是不同的顏色、不同大小的石頭啊!

5、石頭玩累了,把石頭送回家:石頭的家在哪裏?(送石頭回家)你是怎麼送的?

二、認識大、中、小三種石頭

1、去石頭家做客。

2、以“敲門做客”的遊戲進行:認識紅爸爸、紅媽媽和紅寶寶。說說爲什麼覺得那個是爸爸、媽媽、寶寶?(最大的是爸爸,最小的是寶寶,還有一箇中間的是媽媽)

3、分別和黃爸爸、藍寶寶打招呼。

三、 按從小到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1、石頭們要玩排隊的遊戲。

2、出示小到大排列的紅石頭。提問:看他們是怎麼排的?

3、小結:寶寶排在前面,爸爸排在後面,媽媽排在中間。是從小到大排列的。

4、紅石頭變魔術:出示大到小排列的紅石頭。提問:你發現了什麼變化?

5、小結:爸爸排在前面,寶寶排在後面,媽媽排在中間。是從大到小排列的。

6、按照剛剛的方法給黃、藍石頭排排隊。

7、介紹:你的石頭是怎麼排隊的?

四、遊戲

1、石頭們都排好隊了,我們一起玩捉迷藏的遊戲吧!

2、紅寶寶和紅媽媽躲在家裏面,紅爸爸躲在家外面。

3、黃寶寶躲到了黃爸爸的身上。

4、藍寶寶躲在藍爸爸的身體下面。

活動結束:

石頭真好玩,讓我們帶着石頭們繼續去玩更好玩的遊戲吧!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6

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感知物體的上、下方位。

2、能正確點數5以內的物體並說出總數。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過程:

一、猴媽媽在哪裏。

(一)出示小猴和樹,明確上、下的概念。

師:1、猴媽媽來和我們玩遊戲了,誰來說一說,猴媽媽在樹的哪裏?(猴媽媽在樹上邊)

2、[出示標記↑↓標記]這兩個標記哪個可以表示、猴媽媽的位置?爲什麼?

3、現在,猴媽媽在樹哪裏?(猴媽媽在樹下邊)

4、[出示標記↑↓標記]我們可以用哪個標記表示猴媽媽的位置?爲什麼?

二、小猴爬樹。能夠按數取物,並按要求方位取放夾子。

師:1、今天,猴媽媽把他的孩子帶來了,我們一起來數一數,他帶來了幾隻小猴子?(點數5只猴子)

2、猴媽媽想讓我們和小猴子一起玩上上下下的遊戲,她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顆小樹,

a、小樹的'樹幹上有幾個點點,就請你在小筐裏取出幾隻小猴子。提問2—3名

幼兒,你的樹幹上有幾個點點?你請出來了幾隻小猴子?

b、出示向上的標記↑,請幼兒按標記把小猴子夾到樹上邊。

c、出示向下的標記↓,請幼兒按標記把小猴子夾到樹下邊。

d、請小猴一隻一隻回小筐休息。

三、調皮的小猴。以自身爲中心,辨認上、下。

師:1、小猴子可調皮了,他還想在我們小朋友的身體上跳來跳去呢。

2、你知道咱們身體的上邊都長着什麼嗎?(頭、肩、頭髮、五官)

3、我們身體的下邊長着什麼?(腳、腿)

4、這裏有卡片,我們來看看,這個是什麼意思?

請你選一張你喜歡的卡片,按照小卡片上的提示,讓小猴子在你的身體上玩一玩。

5、個別提問:你有幾隻小猴子,他們跳到哪裏了?

6、請所有小猴子回小筐休息,幼兒互換點卡,再次遊戲。

四、遊戲:《上上下下》。

上上(上邊拍手兩下),下下(下邊拍手兩下),骨碌骨碌一(兩臂繞圈兩次後手指出相應指頭),骨碌骨碌二、骨碌骨碌三、骨碌骨碌四、骨碌骨碌五,大家拍手笑哈哈!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理解序數,知道數字還可以表示物體的位置。

2.願意在理解的基礎上大膽、清楚地進行講述。

(二)活動準備:

1、一幢5層樓的房子

2、1——5的數字卡

3、5個動物(大象、小熊、小雞、小兔、青蛙)

4、小紅旗

(三)活動過程:

1、複習5以內的數量。

師:“今天我們小一班來了幾位動物客人?讓我們來看一看他們是誰?有幾隻小動物?有5只小動物那可以用數字幾表示呢?(出示數字5)”

2、引導幼兒幫助動物排隊,初步感知理解序數的意義。

“動物朋友出去做遊戲了,我們先給小動物排着一條整齊的隊伍出去,我們來幫助它們排隊,好嗎?(出示小紅旗),排隊要有個要求,要從紅旗這裏排,從左往右一個一個排在紅線上。

(1)你們真棒,很快就幫小動物們排好了隊。

(2)排在第一個的是誰?誰排在第三個?大象排在第幾個?

3、給動物找序號,理解數字還可以表示動物的位置。

(1)爲了讓大家能一看就知道誰排在第幾個?你們能幫它想個好辦法嗎?

(2)老師這裏有一些數字牌,分別是幾?數字1發給誰,爲什麼?那數字2呢?小雞那應該放數字幾呢?表示小雞排在第幾個。

(3)現在有了這些數字牌,我們就能一眼就看出誰排在第幾個了,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4)小結:原來這個數字不僅可以表示有幾個動物,還可以表示小動物排的位置呢。

4、引導幼兒幫動物找房子,從縱向來學習序數。

(1)玩好遊戲,小動物們要回家了,這裏有一幢房子,小動物們就住在這裏,我們來幫助小動物,把它們送回家。

(2)大象由於身體比較笨重,所以它住在第一層裏,誰來把大象送回家。小熊住在第二層;住在第五層的是青蛙……

(3)小結:原來數樓層的時候,我們是從下往上數的,數字還可以表示樓層呢?

5、玩排隊遊戲,鞏固對序數的理解。

(1)請5個幼兒排成一排,先想一想從左往右自己排在第幾個?然後根據老師的口令做相應的動作。如請第3個幼兒拍兩下頭。

(2)相同的隊伍,從右往左玩排隊遊戲。

(3)小結:原來排隊的方向不同了,你們排的位置也就不同了,原來xx排在第五個,現在方向換了,她的位置就不同了,現在排在第四個了。

6、幫熊貓老師貼上車廂的數字。

(1)第二天,動物們坐上小火車去秋遊了,我們來給他們分分座位好嗎?請一名幼兒上來幫助小動物們分座位,爲了讓大家能一眼看出小動物分別坐在第幾節車廂,請你把數字貼在相應的車廂上並說一說,xx動物坐在第幾節車廂。

(2)幼兒操作

(3)請你去給客人老師看一看,你做對了沒有,並告訴客人老師,小動物分別住在第幾節車廂裏。

7、小結

反思:

本活動的主要目標是認識1~5的序數,學習確定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和掌握序數詞,會用第幾準確地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活動中是用動物卡片來讓幼兒認識瞭解序數,爲了能使幼兒更直觀的看到並用第幾說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我請幼兒扮演小動物來代替動物卡片,這個環節的設計無意中更加激發了幼兒參加活動並積極投入活動的積極性。我請了5名幼兒扮演小動物站站成一排,每個小動物都有一個象徵性的動作,這樣就能使幼兒容易辨別什麼“小動物”是排在第幾位的。中間在加進了一些遊戲的元素,如請其中一個小朋友蹲下,問“什麼動物累了?他是第幾個?”等。在排成一橫排的基礎上,我又考慮到序列是多樣的,序列的方向不是固定的,因此,在以後的序數教學中,我們應多進行一些序數變化方式,如:

1、辨認排列形式不同的“序列”如:橫直排的,縱向排的,斜向排的`,弧線排列的,曲線排列的,不規則排列的等。

2、從不同的方向確認序數,如:從左到右是第幾?從右到左是第幾?從上到下上第幾?從下到上是第幾?

3、確認同種類物體的序列,如一排小雞,哪隻是第幾?也確認不同種類物體的序列,如:蘋果、娃娃、筆、碗??排成序列,每個物體排第幾?

4、在變化的情景中確認序數,如確定了序列中物體的序數後,變換序列中的物體,再認一認變換後的物體排第幾?這樣做既有利於形成序數的概念,也有利於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