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小麥的一生》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小麥的一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9W 次

作爲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小麥的一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小麥的一生》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尊重農民的辛勤勞動,養成愛惜糧食的習慣。

2、培養幼兒的動腦思考能力和反應能力。

3、引導幼兒認識小麥的生長過程及其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重難點分析:

1、重點:讓幼兒瞭解小麥的生長過程和用途,教育幼兒節約糧食。

2、難點:區分出各種麥製品。

活動準備:

1、自制PPT課件;小麥頭飾;餅乾麪包圖片(打印);兒歌《大饅頭哪裏來》。

2、實物小麥一株、麥粉制的食品、麥杆工藝品。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形式導入,引導幼兒瞭解小麥的`外形特徵和組成部分,認識其根、莖、葉的形狀;並瞭解小麥的播種和收穫季節。

二、出示各種麥製品,瞭解麥子的用途。

1、出示各種麥製品,引導幼兒瞭解這都是用麥子做的。

2、引導幼兒瞭解麥子的用途:麥粒可磨成麪粉;麪粉可做成饅頭、麪條、餃子、蛋糕、餅乾、麪包等;麥秸可編制各種草帽、扇子、草繩、草包等。

3、遊戲“麥爺爺找孩子”。請一個幼兒帶上小麥頭飾,當麥爺爺。其餘小朋友當面粉製品(把餅乾麪包的圖片貼在幼兒胸前)。麥爺爺說:“我的孩子不見了,他們都變了樣,哪是我的孩子呀?”幼兒依次說:“我是麪包,是麥爺爺的孩子。”“我是餅乾,是麥爺爺的孩子。”

三、聯想活動:

小麥是夏季裏成熟的糧食作物,你在夏季裏還見過哪些糧食作物?(出示PPT圖片:早稻、玉米、高粱、紅薯……)

四、教育幼兒愛惜糧食。

通過兒歌《大饅頭哪裏來》體驗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愛惜糧食,不剩飯,不掉飯粒。

延伸活動:

幼兒園可適當組織幼兒到麥田參觀或參加拾麥穗的公益勞動,以體驗糧食來之不易,加深節約糧食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