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精選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7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本次幼兒活動的生活經驗。“搭洞”幼兒平時也經常會做,所以幼兒會覺得很容易。此活動還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也許,平時搭的“洞”就這麼幾種,可是通過這次活動了解到還有很多種方法搭“洞”。

活動過程:

在教學活動中,課堂的氣氛較好,幼兒的情緒飽滿,活動積極,對活動的興趣非常濃厚。但由於積極性很高,顯得課堂紀律不是很好,有些亂,教師沒有把握好一個度。我在此活動中深刻感悟到,要上好一堂課要讓幼兒感興趣固然重要,但是在感興趣的同時要讓幼兒遵守一定的規則,要做到收放自如,而且每一個環節都要緊扣。

我上次上的這節課的最後一個就會出現的有點突然,感覺上了一大半的課突然要玩遊戲了,如果加上一句“我們剛剛每個小朋友都試過鑽山洞了,那我們現在來玩鑽山洞的遊戲,好不好?”,那麼就使得上下會自然的連接下來。因此,教師的過度句在一個個環節的連接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個一個環節要緊湊,不能在某個環節上停留過多的時間,而且重點的部分要明顯,不能每一步都平平淡淡。

在選課、設計課的時候,應注意每個年齡段的需求,要讓幼兒覺得有一定的挑戰性。如果一堂沒有挑戰性的課,幼兒會容易厭倦,而且會沾沾自喜。在此次活動中,我選的課對於大班的幼兒來說,難度是不夠的。很多幼兒很輕而易舉的就完成了內容,而且完成的較好。在這種情況下,我只能縮短教學時間,因爲再反覆也是多此一舉。我在設計合作搭洞、鑽山洞的時候:

(1)應該給他們一點難度。

如:在搭洞的小朋友必須保持姿勢不動,看看誰搭的洞洞最大,誰的洞洞和別人不一樣,誰能用一個手和一個腳來搭洞。鑽洞的人必須不碰到洞,碰到就算失敗,看看哪一組能最成功的完成。

(2)不必規定是兩人一組,可以三人、四人一組,這樣的話更能拓寬幼兒的視野,從中幼兒還能想出各種玩的遊戲。做的比較好的餓,可以讓他們做示範,避免有些幼兒一直重複一個動作。

從整堂課來看,活動目標很明確,但是對於大班的幼兒顯得有些淺,活動準備比較簡單有效,活動過程爲每個幼兒提供了平等參與的機會,也能根據活動方式創設適當的問題情景,從用報紙到用身體再到合作鑽、爬身體搭的洞,巧妙遷移,層層遞進,但是後來的活動,思路不是很明確。因爲幼兒顯得有些太興奮而雜亂,教師爲維護紀律會比較吃力。因此,教師的合理安排對活動有很重要的作用。

教學反思:

通過了這次的課,讓我明白了要上好一堂課,不僅要在上的時候全身心的投入,教態親切,設計時定好準確的目標,對教案的理解也尤其重要。只有教師思路清晰,目標明確,纔是上好課的前提條件,在做好前提條件的情況下才能更有信心。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冬天到了,天氣變的越來越冷,孩子們都穿上了厚厚的冬裝,因此活動起來很不方便,再加上天氣的寒冷,孩子們都不願進行體育活動。在我們幼兒園滑梯旁有好多的廢舊輪胎,孩子們非常喜歡玩,但他們總是滾着輪胎去撞別人,常常把小朋友碰到在地,於是我就想利用這些輪胎設計一個有趣的體育活動,引導他們正確的使用運動器械,促進幼兒們的平衡能力和身體協調性,同時又可以發揮幼兒的創造能力,讓他們來創設輪胎的各種玩法。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

2、培養幼兒之間的合作能力。

3、促進幼兒創造性的發展。

 活動準備:

輪胎若干。

活動過程:

1、《我是小司機》:通過模仿司機的開車動作,引導幼兒活動身體的各個關節,作好活動前的準備。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好多好玩的輪胎,你們想不想玩呢?”幼兒和老師共同探索輪胎的不同玩法。

2、在探索的過程中,不斷將幼兒新的,有創意的玩法介紹給大家,不斷激發幼兒的創造興趣和熱情。

3、大家共同體驗輪胎的各種新玩法,並引導幼兒之間相互傳授經驗,提高幼兒的運動能力。

4、教師啓發幼兒和小朋友們合作,將輪胎組合起來創設新的遊戲。

5、老師和幼兒一起將所有的輪胎建成一座高山,幼兒們在輪胎高山上攀爬、行走,訓練幼兒的平衡能力和勇氣。

6、活動結束,組織幼兒將輪胎放回原來的地方。

身體放鬆運動:《給輪胎打氣》

 活動延伸:

將此活動中自己好的創意畫下來,舉辦一個“我的創意”展示會。

 活動實錄:

孩子們在活動中發現了很多問題,例如:輪胎滾動的時候爲什麼總是直着走?輪胎平放在地上,我們趴在裏面說話,爲什麼有迴音?等等,孩子們已經慢慢學會觀察思考問題了。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在探索和實踐活動中,逐漸掌握投擲的基本方法。

2、通過活動,培養幼兒勇於克服困難的精神,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紙飛機、塑料圈若干等。

活動重點:投擲的方法------手臂彎曲在肩上,兩腳前後分開放,身體後仰,用力蹬地投向前方。

活動流程:活動身體------分散探索------集體遊戲------放鬆活動

一、活動身體:

1、隊列訓練

2、準備操練習:運動模仿操

二、分散探索:

1、自由嘗試

帶領幼兒到“飛機場”,告訴大家:今天老師做指揮官,你們做飛行員,請大家拿起飛機練習一下,看看誰的飛機飛得遠。

2、介紹方法:

根據觀察,請幼兒說說“你的飛機爲什麼遠”。教師示範,邊用兒歌的形式總結。(手拿飛機放肩上,身體往後靠一靠,預備開始向上飛。)

再次分散練習。

3、飛行員特技表演:

前面出現了“三個山洞”,讓我們想想辦法穿過它。(想到要射得高、對準目標)

4、競賽活動:

小飛行員們的本領真大,現在我們分兩隊進行比賽。

介紹規則:前面有三條不同顏色的繩子,分別代表着不同的分數,等會兒我們比賽時要記分的。如果你的飛機飛在了紅繩內,就是一分------(分兩組進行)並請6分、5分------的'幼兒出列,教師給予鼓勵。

根據幼兒投擲情況,再次鞏固方法,請投得遠的幼兒示範,並幫助分數低的幼兒。

第二次比賽。

5、集體遊戲:打怪獸

你們的本領練得真棒,司令員知道了就派我們去火星執行重要任務,打敗怪獸。這裏旅程很遠,要經過太空隧道、銀河、火山,有一定的危險,你們要注意。走,跟着指揮官行動吧!(利用休閒區進行)

火星到了,瞄準目標,準備射擊,打!

三、放鬆活動:

1、怪獸被我們打敗了,說說我們爲什麼會勝利的?

2、自由結伴遊戲。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三隻小豬蓋房子》是一個經典幼兒故事,此故事既有探究房子結實的原因,知道做事不圖省力,又有幼兒喜歡的人物和對話,而且還適合表演,並符合新主題“周圍的人”其中“建築工人”這一小站點的主題。能把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 “房子”的知識結合到故事中來進行講述,讓孩子們通過聽聽、說說、理解並表演故事的情節和語言,來鍛鍊他們的傾聽、理解能力以及

大膽表達、表述的能力。 活動目標:

1、完整傾聽故事,瞭解故事內容,大膽表述故事中的主要情節。

2、樂於探究,知道做事不能偷懶圖省力。

活動準備:PPT

活動過程:

一、話題引趣(結合日常生活中孩子們對於房子的前期經驗,自然的過渡到本次活動的主題,調動幼兒的思維積極性)

1、你們知道我們住的房子是什麼造的嗎?哪些東西能造房子呢?

2、今天,豬媽媽對她的三個豬寶寶說:“你們都長大了,每個人出去造一間房子,看看你們誰的本領大。”小豬們會造哪種房子呢?我們來聽一聽故事《三隻小豬造房子》

二、完整傾聽故事

1、三隻小豬各選用哪種材料來蓋房子?

2、哪隻小豬造的房子最結實?

3、大灰狼最先要吃掉哪隻小豬?爲什麼?

小結:老大找了最牢固的材料來蓋房子,所以他的房子最結實,大灰狼怎麼樣都進不去。

三、再次欣賞故事(在一步步的提問中討論探究房子材料與結實的關係,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初步理解材料與房子的關係)

1、大灰狼來到稻草房前是怎麼做的?

2、爲什麼稻草房一吹就倒?

3、大灰狼來到木頭房子他做了什麼?發生了什麼?

4、大灰狼來到老大的磚頭房,做了哪些事情?房子倒了嗎?

小結:在這三種材料裏,稻草最輕,木頭較重,磚頭最重;稻草又細又軟容易折斷,木頭雖不易折斷,但是容易着火也不牢固,磚頭最硬最結實,所以,用結實的材料蓋出來的房子才結實。老二老三的稻草房、木頭房子是不牢固的。

5、哪間房子要花最長的時間去造呢?爲什麼老二老三不願意這樣做呢? 小結:做事老想着怎麼省力是不行的,要動腦筋認真地完成每一件事情。

四、討論延伸(從生活中的實例中進行實際的思考,發散思維並調動積極的想象,大膽表達表述)

1、如果幼兒園也用稻草和木頭來做,會發生什麼事情?

2、如果你是小豬,你會造什麼樣的房子?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練習立定跳遠,初步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

2.能初步判斷自己的運動能力,不斷挑戰自我。

3.活動中有自信,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手腳板人手一塊,跨欄架若干。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1.教師帶領幼兒跑步熱身(跳、爬、旋轉、拍手、並腿跳、走、慢跑等),活動開身體的各關節。要求:緊跟教師的動作。

(指導要領:動作變換時,都要事先提醒幼兒。在強度大的動作之間要安排一個動作強度小的動作,幫助幼兒調節運動負荷。)

2.跑步結束,每人選一塊手腳板站好,教師講解基本動作。

二、基本部分

1.練習基本動作:立定跳遠。(練習次數:5~6次)

(1)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及步驟:手上舉;腿半蹲,手後襬;手前甩,腳蹬地。(2)教師帶領幼兒練習動作。要求:動作正確、有力。

(指導要領:1.關注幼兒動作是否標準。2.充分利用手腳板的長和寬,帶領孩子練習。3.讓幼兒擺弄手腳板並練習,爲下一環節小組合作組合手腳板做好準備。)

2.小組合作練習基本動作。(練習次數:6~8次)

玩法:幼兒三個人一組,練習跳過由手腳板組合的圖案。要求:(1)拼出的圖案要本組小朋友都能跳過。(2)每個圖案每人跳過兩次後纔可以重新改變。

(指導要領:1.讓每位幼兒體驗成功跳過每一組手腳板。2.幼兒會擺出很多圖形組合,但未必都能跳過,常跳在手腳板上,要幫助幼兒理解什麼才叫“跳過”。)

3.分組練習基本動作。

(1)集體練習跳四塊一組的手腳板(練習次數:1~2次,場地佈置如圖1。)

玩法:幼兒自由排成三隊,練習跳過四塊一組的手腳板。在每組手腳板之間用走的方法。要求:A.努力跳過每一組手腳板。B.動作正確,跳完檢查自己是否跳過。

(2)選擇性練習跳過三組不同組合方式的手腳板(練習次數:2~3次,場地佈置如圖2。)

玩法、要求:同上。要求:A、B同上。C.幼兒根據上一輪的遊戲情況選擇適合自己難度的手腳板進行練習。

(指導要領:讓每一位幼兒體驗到成功跳過手腳板的快樂。)

(3)選擇性跳過增加寬度的手腳板(練習次數:2~3次,場地佈置如圖3。)

玩法、要求:同上。

(指導要領:1.選擇一個能力強的幼兒示範,激發幼兒挑戰自我的願望。2.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每一隊手腳板的擺放,如將5、5、5組合模式調換成5、4、4的組合模式。)

(4)選擇性跳過增加高度的手腳板(練習次數:1~2次,場地佈置如圖4。)

玩法、要求:同上。

(指導要領:1.選擇一個能力強的幼兒示範,鼓舞士氣,激發幼兒潛在的能力。2.允許幼兒選擇適合自己能力的練習。3.根據練習情況適當調整每組手腳板的數量。)

(5)展示跳

場地佈置:在圖4的基礎上,在手腳板組合的中間放置兩個跨欄架,可橫放,可壘高。

玩法:請跳躍能力強的幼兒進行展示。

(指導要領:請能力突出的幼兒演示時,告訴大家不要隨便模仿,要有教師的同意和陪伴纔可以做這個高難度的練習。)

三、結束部分

1.單人放鬆練習:包括抖手、抖腿、敲背、敲腿。

2.雙人放鬆練習:相互爲對方做放鬆活動。

核心理念:選擇與挑戰

無錫市實驗幼兒園 秦 璞

這是一個煥發着生命活力的活動現場,年輕的男教師散發着陽剛之氣,可愛的孩子們激情投入,而現場觀摩的教師們情不自禁地爲孩子們的勇敢與成功而鼓掌。顯然,這是一個精彩的體育活動,因爲,活動圍繞立定跳遠,層層深入,環環相扣,給予了幼兒充分的選擇,設置了適宜的挑戰。

選擇讓幼兒有機會設定自己的目標:活動中立定跳遠的練習,教師藉助於手腳板,改變了整齊劃一的要求,給予了幼兒多次選擇設定目標的機會,如:選擇跳不同數量手腳板的組合(三塊、四塊、五塊);選擇是否跳手腳板數量有所增加的組合(三塊增至四塊,以此類推);選擇是否跳增加跨欄架的手腳板的組合。可見,活動中的每次練習幼兒都可爲自己設定適合自己的目標,而這樣的選擇是教師對幼兒動作發展差異的認可,更是對幼兒獨立個體的尊重。同時,又喚起了幼兒的主體意識,幼兒在選擇—體驗—再選擇的過程中,主體性不斷地增強,需要不斷地得到滿足。因此,活動中幼兒始終保持着積極投入的狀態。

挑戰讓幼兒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目標:教師藉助於手腳板的不同組合設計了一個又一個富有挑戰性的項目。手腳板的數量不斷地遞增,跳躍的難度不斷地增加,此時活動營造出了一種積極向上、勇於嘗試的氛圍,它帶給了幼兒挑戰與刺激,而這樣的挑戰與刺激又是遞進的。因此,挑戰讓幼兒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目標。不僅如此,挑戰成功後的幼兒又期待着下一次挑戰,且情緒高昂。最後,個別幼兒的跳躍展示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這是教師的匠心之筆,這樣的設計無疑再次激發了幼兒的活動熱情,激勵幼兒設置新的挑戰目標。

尊重幼兒給予幼兒選擇,相信幼兒給予幼兒挑戰,這是教師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的顯現,而男教師大膽、放手的教育行爲給活動增添了活力與激情,並給予了幼兒不一樣的、可貴的體驗與感受。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6

教學目的:引導幼兒嘗試不用手兩人合作將球運到終點,使幼兒體驗合作遊戲的樂趣。

準備:若干個球

活動與指導:

1. 講述:許多事情我們都需要合作。要玩好夾球遊戲也需要我們合作,共同想辦法。

2. 遊戲:請兩位幼兒爲一組,自由嘗試不用手合作將球運到終點。幼兒可以用背部、腹部、肩部,體側面夾住球前行。當幼兒嘗試過多種方法後,請幼兒分成兩隊進行合作運球比賽(幼兒可以運用認爲最好的合作運球方式)。各隊幼兒爲自己隊的小朋友們加油。

3. 討論:合作遊戲結束後心裏有什麼樣的感受?引導幼兒討論出合作着進行遊戲是件快樂的事。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風暴中的小羊

功能:

1.發展爬、跑、跳和閉目走步能力;

2.培養模仿能力、聽覺和方位知覺能力;

3.增強對羊的喜愛。

玩法:

幼兒當小羊,在“牧場上”做各種模仿小羊的動作,有的爬上爬下,有的跨跳,奔跑,有的做“頂牛”遊戲。突然錄音機發出風暴聲,“小羊”原地旋轉2―3圈。風暴聲停。“牧童”(教師和幼兒當)呼喚小羊。“小羊”閉目找站在場地四周的牧童。待“小羊”都找到“牧童”後,“牧童”與“小羊”共跳集體舞,遊戲結束。

指導建議:

1,此遊戲由模仿小羊活動閉目循聲找人活動和舞蹈活動構成。閉目循聲找人是主體活動。各個活動的主要發展課題分別是發展模仿能力,激發愛羊感情,發展閉目移動找人能力和聽覺、方位覺,發展舞蹈能力,增強友誼感和集體感。

2.要引導當羊的幼兒找人時要細心聽,判斷好方位,記住方位再移動,並注意隨時聽牧童叫聲,調節移動方向。

3.“牧童”要分佈在四周,各人發出的呼叫聲應有區別。要不斷髮出呼叫聲。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7

玩法:

1.幼兒兩臂側平舉,在原地旋轉。

2. 邊轉邊念兒歌:“迷迷轉,迷迷轉,大風吹來,塊塊站。”

3. 當唸到“站”字時,幼兒馬上停止旋轉。

4. 每回最多轉3圈,以防幼兒頭暈跌倒。

目的: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幼兒通過合作玩吹乒乓球的遊戲,鍛鍊肺活量,同時在遊戲中感知乒乓球滾動的原理,哥哥姐姐可以在遊戲中初步形成責任感,嘗試主動、友好、禮貌地與弟弟妹妹合作交流,學習解決交往中出現的簡單問題:弟弟妹妹通過與哥哥姐姐的接觸,瞭解他人的存在,學習並體會站在哥哥姐姐的立場感受情境,理解哥哥姐姐主動關心自己的情感,

 遊戲材料:

乒乓球、桌子、積木。

遊戲玩法:

桌了兩端設置網兜,積木在桌子兩側圍邊,桌子正中間畫一橫線,球放線上,幼兒兩人一組(大帶小)蹲在桌子兩端,一方幼兒合作將球吹進對方網兜內,先進球者勝

 遊戲規則:

合作吹球過程中,手不可以幫忙;對方的球過了中線纔可以將球再次吹回給對方:

延伸遊戲:

1、變換軌道(桌面)的長度。

2、通過調整圍邊積小大小改變軌道(桌面)的寬窄度,越窄的軌道,遊戲時難度相對越低

3、用積小搭建多種形式的“球門”,激發幼兒遊戲的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