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範文集合九篇

【熱門】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範文集合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4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範文集合九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小花貓和灰老鼠

【活動目標】

1、體驗音樂中小花貓和灰老鼠不同的聲音。

2、表現出小花貓合灰老鼠的動作和形態,學習“小花貓和灰老鼠”遊戲的方法。

重點:學習“小花貓和灰老鼠”遊戲的方法,掌握遊戲規則。

難點:能配上節奏唱出休止符的停頓,能表演出小花貓和會老鼠的形態動作。

【遊戲準備】音樂、事先豐富歌曲、場地。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

1、複習歌曲“小花貓和灰老鼠”進一步熟悉歌曲,並表現歌曲詼諧幽默的情緒,全體幼兒拉成圓圈而坐。

2、師:可愛的小花貓和灰老鼠我們一起唱首歌吧!

(1)第一遍,教師用體態暗示幼兒唱歌坐姿要正確。

(2)第二遍,教師分析歌曲,幫助幼兒瞭解小花貓和灰老鼠幽默詼諧的情趣,重點在唱出小花貓和灰老鼠的情緒,唱出休止符的停頓。

二、學習遊戲的動作,進一步熟悉音樂樂句

1、學習小花貓和灰老鼠的動作

(1)個別幼兒表現小花貓和灰老鼠的走路

(2)集體聽音樂模仿學習

要求:在邊聽音樂邊模仿,動作誇張有趣(小花貓是怎麼走的?灰老鼠是怎麼走的?)

1、學習小花貓和灰老鼠的聲音

(1)教師示範,提問:小花貓和灰老鼠的聲音是一樣嗎?那我們怎麼樣去唱呢?(灰老鼠聲音低,小花貓的聲音響)

(2)幼兒學習

第一遍:教師示範小花貓和灰老鼠唱法。

第二遍:幼兒唱小花貓,教師唱灰老鼠。

第三遍:跟伴奏分成兩部分幼兒進行練習

第四遍:跟伴奏個別幼兒帶領練習

2、學習小花貓和灰老鼠的動作和體態

(1)個別幼兒模仿灰老鼠的動作(賊頭賊腦的神態),個別幼兒模仿小花貓的動作。

(2)集體聽音樂,配合小花貓和灰老鼠的動作形態

要求:能誇張的表現小花貓和灰老鼠的形態及動作

三、學習遊戲,掌握規則

1、遊戲方法

全體幼兒拉成一個圓圈,然後有二個幼兒扮演灰老鼠手相互搭肩做擡米缸,請一個幼兒做小花貓在圈外,七八個幼兒做小灰鼠在圈內。

放二遍音樂,扮演貓和老鼠的幼兒根據歌詞的內容作相應的動作,當抓住一二隻老鼠時,停止遊戲,說明被吃掉,不能遊戲。重新開始,請其他幼兒進行遊戲。

2、規則

(1)做米缸的幼兒可以邊做邊喊“嘿嘿嘿”拉成一個圈。

(2)做貓和老鼠的幼兒,一定要在喊完“嘿嘿嘿”後纔開始追逐。

(3)追逐時不能逃跑到圈外。

四、教師小結

表揚積極遊戲的幼兒,對下回遊戲提出創意。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木匠和油漆匠工作時使用的工具。

2、學習用樂器表現連音與斷音。

3、嘗試用不同的形式表現歌曲內容。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音樂DoReMi":《木匠與油漆匠》(請參見幼兒用書)。

2、CD;《木匠與油漆匠》、錄音機。

【活動過程】

1、猜一猜。

—教師以有趣的動作表現木匠和油漆匠使用工具的情形。

—請幼兒猜一猜老師扮演的是什麼職業的人。

—他正在做什麼?用什麼工具?

2、想一想。

—請幼兒想象:木匠用錘子釘東西會發出什麼聲音?油漆匠用刷子刷油漆時,又會發出什麼聲音?鼓勵幼兒用擬聲詞表現,如:“口匡嘔眶”和“刷刷刷”等。

3、聽一聽、敲一敲。

—出示不同的樂器,教師逐一敲擊樂器。

—說一說哪些樂器敲打時像錘子敲打時斷斷續續的聲音。

—說一說哪些樂器的聲音像刷子刷油漆時連續圓滑的聲音。

—鼓勵幼兒選擇合適的樂器敲打,聽一聽樂器發出的聲音。

4、欣賞歌曲並表演。

—師生共同欣賞歌曲《木匠與油漆匠》2一3遍。

—請幼兒討論:哪一段是敲打的聲音?哪一段是連續的聲音?木匠和油漆匠的音樂、表演有什麼不同?(節奏不同。)

—共同練習演奏木匠與油漆匠的不同節奏。

—將幼兒分成兩組,合作練習木匠與油漆匠的節奏。

—跟隨音樂一起表演。

5、創編動作。

—教師和幼兒一起創編木匠和油漆匠的動作,配合音樂做動作。

—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當木匠,一組當油漆匠,分組邊唱歌邊做動作。

—熟悉歌曲之後,可加入連音(如:搖鈴鼓)與斷音(如:小響棒)的樂器,分兩組來演奏。

【活動反思】

《小木匠與油漆匠》以童話背景爲題材,歌詞生動形象、曲調歡快流暢,展示了木匠漆匠勞動生活的愉快場面,是一首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歌曲。學好、唱活、體會和理解歌曲,瞭解和體驗生活,採用實踐與教學相結合的教學形式,以拓寬孩子知識技能爲目的,實踐操作爲動力,教學滲透與遊戲活動之中。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歌曲的節奏練習,進一步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增強音樂節奏感和感受能力。

2、在“數高樓”這一音樂遊戲中,培養幼兒打擊4/4,2/4拍音樂的節奏,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一2/4拍樂曲的節奏的不同打法。

3、培養幼兒的協商合作能力,及音樂表現力。

4、願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5、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活動準備:

1、畫有樓房的表格2張,空表格3—6張及若干可用於粘貼的樓房畫;

2、錄音機、數高樓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聽《鈴兒響叮噹》音樂幼兒坐到位置上;

1、發聲練習提醒幼兒用輕聲,並將身體坐正;

2、複習歌曲《數高樓》指出其中不足之處。

(二)出示一張畫有高樓的表格。

老師:小朋友,我們周圍變化多麼大啊。四周都蓋起了高樓大廈,我們數也數不清。現在,老師手上有一張地圖,上面很多空地上都蓋起了房子。現在,我們要坐上汽車去看看這些高樓,但是,有個要求,看到一座房子慢拍1下,看到兩座快拍2下,空地不拍。

(三)老師根據音樂先示範一遍,幼兒一起跟着試拍。

第二遍,跟着音樂,一邊唱一邊拍節奏。

(四)幼兒分爲3組,自己根據自己的想法,將高樓填入表格,編配節奏,並試拍。

老師:現在,老師還有很多的高樓沒蓋呢,請小朋友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在空地上蓋上高樓。蓋好以後,也和老師的方法一樣一起來拍一拍。

(五)幼兒圍成圈,自由帖節奏。老師巡迴指導,並引導幼兒正確創編節奏。

(六)遊戲《數高樓》

老師:我們蓋了這麼多高樓,現在我們來數一數,高樓有多高。

(七)聽《八隻小鵝》音樂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數高樓》是一首敘事性歌曲,歌詞富有情境性,描述了我教小弟弟數高樓的有趣情景。歌曲本身特點鮮明,表現爲歌詞簡單,多重複,富有動作性。歌曲有唱和唸白兩部分,歌曲中蘊含的象聲詞“哩哩哩、恰恰恰”節奏鮮明、跳躍,變化豐富,增添了歌曲演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一層樓、二層樓……層層疊疊是高樓) ,的唸白節奏朗朗上口、富有韻律,整首歌曲說唱結合極富感染力,激發了幼兒的演唱興趣,併爲幼兒創編適宜的動作表現“哩哩哩、恰恰恰”、兩人合作用手勢表現“搭高樓”以及開展快速反應遊戲提供了創造和表現的空間。更是吸引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因素。歌詞中有個別詞組句子幼兒不太容易理解,如:“白雲來回走”“全在雲裏頭”“答數沒法求”,爲此在學唱歌曲時,我採用了圖片法,使幼兒很容易的記住歌詞;採用節奏卡,使幼兒更輕鬆地掌握節奏;採用手勢法,使幼兒能分清唱“喲”。因爲有幾句後面加了個 “喲”字,小朋友初步會唱的時候,每句後面都加了個“喲”字,我通過語言提醒幼兒好幾次,都沒有效果,當時我想,這樣下去不行,要是唱的時間長了,就更難改過來了,所以我必須馬上糾正過來。我想用語言不行,就用手勢提醒法試試看,我和小朋友說好了,唱過去這一句後面有“喲”字的時候,我就提前用手臂交叉在胸前,要是沒有,我就不做動作。一試之後,效果真不錯,就這樣在多次用手勢的提醒下,幼兒終於正確的演唱歌曲了。用幼兒能聽懂明白的話語幫助幼兒理解。儘管只有短短20分鐘,寶貝們已經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內容和旋律,但人的記憶都有一定的遺忘規律,且幼兒的學習需要不斷重複,所以,還需要不斷的鞏固複習,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整個活動我注重強調讓幼兒主動地學習在濃郁的音樂氛圍中,通過團體的情感互動,激發孩子的表現慾望。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參與遊戲,探索用各種肢體動作有節奏的表現音樂的節奏。

2、通過觀察,學習有節奏地跟隨音樂玩“秋遊拍照”、“石頭剪刀布”遊戲。

3、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4、熟悉歌曲旋律,爲歌曲創編動作。

5、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活動準備】

PPT課件(配套音樂、秋遊照片)

【活動過程】

1、欣賞第一段音樂

(1)師:小朋友們看,白板上展示的是什麼?(秋遊照片)

這是前段時間我們秋遊遠足去體育公園的一路上拍的照片。你們拍照片擺造型時是不停晃動的還是定格不動的?(停住,保持不動)。是定格不動的,用照相機把我們美麗的瞬間記錄下來。

今天老師把你們秋遊時拍的照片藏在了一段音樂裏,仔細聽,這段音樂的什麼地方藏了照片?(引導幼兒感受音樂停頓處)。

(2)聽第一段音樂出示照片,感受音樂停頓處的節奏。

師:你聽出來這段音樂裏什麼地方藏了拍的照片?讓我們再仔細聽一次。(6個停頓處分別出示6張照片)。

(3)再次聽音樂擺造型。

師:剛纔我們欣賞的是秋遊時的照片,今天的活動老師也要給你們拍照留念,在這段音樂藏照片的地方我會舉起相機咔嚓一下給你們拍照哦,看看誰每次擺的POSS最棒哦!誰擺的好我就給誰拍!(聽音樂)

師:好,定住不動,讓我們看看你擺的什麼POSS。你擺的是什麼動作?(小鳥在飛,翅膀再張開一點就更好了)。你們的造型擺的真不錯,讓我們來拍張大合照。

(3)遊戲:秋遊拍照

師:現在我們要再次遠足,讓我們大家跟着小排頭走起來,記得路上我會跟着音樂給你們拍照片哦。(重點表現拍照是在音樂停頓處,擺造型。教師拿相機進入遊戲拍6次)。

2、欣賞第二段音樂

(1)師:終於到公園了,快,找到椅子坐下來休息休息。看,公園裏的小朋友都在玩什麼呢?(出示秋遊圖片)有的小朋友在玩吹泡泡,有的小朋友在找松果,有的小朋友在吃點心,這裏有羣小朋友他們在玩什麼?(出示石頭剪刀布圖片)

師:他們正在玩石頭剪刀布遊戲,你們會玩嗎?

(2)師幼互動玩“石頭剪刀布”遊戲。

師:那現在伸出你們的右手,和陳老師來玩石頭剪刀布咯。聽好口令“石頭剪刀布。。。石頭剪刀布。。。”。

你們玩的真棒!我們剛纔是聽到口令裏哪個字一起出拳的?(布)

(3)聽音樂師幼互動玩“石頭剪刀布”遊戲。

師:這次,我們不用小嘴巴喊口令了,要聽着音樂來和我玩石頭剪刀布,用小耳朵聽應該在音樂的什麼地方出拳?右手準備!(聽音樂玩遊戲)

(4)小朋友兩兩合作玩“石頭剪刀布”遊戲。

師:是音樂的哪句歌詞出拳?那這次讓我們聽着音樂裏的口令來和旁邊的小朋友玩遊戲,要一起出拳哦。(教師下位參與遊戲)

(5)幼兒分組進行遊戲比賽。

師:你們的小耳朵真厲害,能跟着音樂的口令同時出拳。你們這些人當中誰猜石頭剪刀布最厲害?你們都覺得自己最厲害,那我們來比一比。怎麼比?聽好比賽規則。

你們一共20個小朋友,現在我把你們分成兩隊,每隊10個小朋友。這邊的小朋友是1隊,那邊的小朋友是2隊,1隊的小朋友請站在紅線上,2隊的小朋友請站在黑線上,現在找到你對面的那個小朋友,猜贏的小朋友就向前走一步,平局或輸掉的小朋友就原地不動。最後誰離中心線越近,就說明他贏得次數越多,他就是小冠軍了!仔細聽音樂,準備比賽。

3、聽完整音樂做遊戲。

師:我們來看看誰離中心線最近?恭喜他獲得了這次石頭剪刀布比賽的小冠軍。小冠軍,你能帶我們再次遠足去嗎?那請你做小排頭,帶着我們大家再次出發,記得路上我會給大家拍照片哦。

4、欣賞活動中拍的照片。

師:今天你們在遠足的路上拍了哪些照片呢?

5、結束活動

師:我們今天玩得遊戲名字叫《咔嚓咔嚓》,玩得開心嗎?(開心)。老師會把今天的照片和這首歌曲放在幼兒園網站上,回家帶着爸爸媽媽一起玩這個遊戲吧。

小百科:咔嚓,是擬聲詞。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學唱童謠《喇叭花》,並初步嘗試和同伴用不同的歌唱形式來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已瞭解了四季的花和樹,滬語兒歌《四季的花》

活動過程:

一、一年四季花真多

●重點:能跟着節奏念滬語兒歌。

●一年四季的花真很多,那你們都認識這些花嗎?

●那我們用上海話來介紹介紹四季的花吧!

二、喇叭花開嘀嘀嗒

重點:學唱歌曲,嘗試和同伴合作用不同的歌唱形式來演唱歌曲。

----今天我也來介紹一種夏天的花,請你來聽聽是什麼花?

----我介紹的是什麼花呀?對,喇叭花就是牽牛花,那爲什麼小朋友都喜歡叫它喇叭花呢?(摘句練唱)

----這是一首北京的童謠,什麼地方聽上去有京味兒?

----還想要多一些喇叭花嗎?那我們再來試試。

----誰願意來跟我一起來把這首歌唱得更有趣,誰願意來和我一起來完成?

----我們剛纔用了什麼辦法讓這首歌更有趣了?

----那你們有什麼其它的好辦法嗎?快找個朋友試試你們的好辦法吧!(幼兒排練不同歌唱形式)

-----幼兒交流和分享

三、早起鍛鍊身體好

●重點:能跟着節奏模唱歌曲《跟我做操》。

瞧!喇叭花的小喇叭一吹,小朋友都起牀了,早早地來到草地上鍛鍊身體,我們也去鍛鍊鍛鍊吧!

孩子們通過主題活動發現夏天的花很少很少,所以特別關注夏天的花。因此,陳老師就用了一首《喇叭花》來開展活動。在活動中,孩子們通過合作創造了歌唱的形式,並且嘗試了接唱、領唱、齊唱等等。那麼,老師們是怎麼理解的?大家可以根據下面的問題來進行探討。

拋問:

1、《喇叭花》的素材特點有哪些?

2、本活動課件對完成教學目標有什麼作用?

3、活動中多種演唱形式對幼兒歌唱能力的發展有什麼作用?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與音樂有關的活動,在活動中充分獲得愉悅和美感;

2、創造性地用聲勢、聲音表現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3、鼓勵幼兒能夠根據音樂穩定地表現節拍。

4、啓發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編新歌詞並演唱;

5、通過圖片理解歌詞內容,並能根據歌詞內容展開大膽的想象。

活動準備

1、頭飾:蝴蝶

2、錄音機、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在樂曲《問候舞》的伴奏下,幼兒愉快自由地進入活動室。

(兩個小朋友手託手,跑跳步進入活動室,並根據音樂的變化創造、表演聲勢動作。)

2、發聲練習(C、#C、D、#D、E、F)

12 34 5-|54 32 1-|12 34 5-|54 32 1-|

小貓怎樣 叫?喵--- 喵--- 喵— lv lv lv lv lv lvlv lvlv lv.

小鴨怎樣 叫?呷--- 呷--- 呷—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1— 2|3— 4|5— 6|5— —|5— 4|3— 2|1— 3|1— —|

河 裏 小 魚 遊 啊 遊, 搖 搖 尾 巴 點 點 頭。

3、隨前奏用最好聽的聲音表演唱《蝴蝶歌》,問:“這首歌叫什麼名字?”

(12 34 5 5|i 76 5-|4 44 3 3|22 22 1-|)

4、用聲勢、身體各部的動作表現音樂節奏。

感受音樂,用身體當樂器(拍手、跺腳、拍腿、捻指等身體動作)來表現音樂節奏,鼓勵每個幼兒創造不同的表現形式,並請每一個幼兒展示,然後老師哼樂曲每個幼兒按順序各表示一小節,教師給予適當地鼓勵和引導。

(12 34 5 5|i 76 5-|4 44 3 3|22 22 1-|)(我 們到 這裏 取 樂 器)

5、隨音樂有順序地自選樂器,用樂器表現穩定地節拍,感受不同樂器所表現的不同感覺。

(12 34 5 5|i 76 5-|4 44 3 3|22 22 1-|)(請 你把 樂 器 輕輕 放下 去)

6、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引導幼兒分組、分形式演唱(合唱、伴唱),引導幼兒用哼鳴等聲音表現形式來組合演唱。

四、活動結束

隨音樂送樂器……

活動反思

在本課教學中,我最大的收穫就是覺得新課標的理念得到了進一步的實施。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交流討論等學習方式已經走進我們每節課中。課堂教學中真正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想、聽、說、練中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得到了體現。尤其是學習精讀課文時,從讀到思考問題再到畫批直至最後的寫感受,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老師創設情景,激勵褒獎,爭取賞識每位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位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收穫,都得到發展。上完課後真的覺得自己在教態、教法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

如: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爲學生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始終以小蝴蝶花的身份來學習課文,體會和感受小蝴蝶花情感的變化,同時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思考問題,讀中感受語言,讀中體驗感情,讀中品味語言,進而形成了獨特的感受,受到情感的薰陶。教學過程中,我緊緊抓住描寫小蝴蝶花前後情感變化的語句,讓學生進行對比讀,聯繫上下文找聯繫,找變化,思考變化的原因,從而認識到每一個人都擁有一份獨特的美,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做到不以自己的長處而驕傲,又不因自己的短處而失去自信。在理解小蝴蝶花由驕傲到自餒的情感變化時,我用課件出示她驕傲時說的話和自餒時的心裏想法,讓學生來對比讀,思考小蝴蝶花怎麼會有這麼大的情感變化?學生當時的發言非常精彩,有的說:“因爲小蝴蝶花和普通的小草比,算是漂亮的,有優點的。可是要和那些名花奇葩比起來就不起眼兒了,好像沒有優點了。”有的說:“小蝴蝶花看到那些名花奇葩,就頭昏目眩了,想不到自己有什麼美麗的地方,開始不相信自己了,所以她就會自餒。”從學生的發言可以看得出,他們已經懂得“不以自己的長處而驕傲,又不因自己的短處而失去自信”的道理。這樣聯繫課文內容,把前後重點句子對比起來理解,使課文內容以一種動態的滾動的方式出現,大大提高了學生的閱讀分析、理解能力,有利於學生創新品質的形成,更有效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中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是段落的教學。在教學中,揭示課題後我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課文講了小蝴蝶花怎樣的故事”,這是對課文整體內容的把握,也就是篇的教學。緊接着我讓學生默讀思考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小蝴蝶花驕傲的?仔細閱讀描寫小蝴蝶花驕傲的段落,邊讀邊思考她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感變化?用波浪線畫出相關的詞句。這是段的教學和訓練,是本節課的重點部分,也是三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目標。這種由篇到段的教學,適合中年級教學特點,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有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教學中,由於工作經驗不是特別豐富,還存在着許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教師面對學生課堂上臨時生成的問題,還不能夠發揮教學機智,巧妙引導。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考慮還不夠細緻、全面,導致效果不是很好。這些不足都是我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應該努力改進和完善的。

儘管自薦課活動已經結束,但是我的教學研討卻沒有停止,我會在今後的教學中,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探討,讓我的課堂爭取做到堂堂有進步,處處有驚喜!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學唱三拍子歌曲《小雨點跳舞》。

2、創編小雨點落在不同物體上的歌詞內容。

3、看圖譜完整演唱歌曲,體驗合作演唱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1、自制卡片式圖譜,其中?4個,小雨點4種各2個,彩虹2個。

2、音樂《小白船》。

3、三個大薯片盒子,四個小瓶子。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隨音樂《小白船》做律動。

二、練聲:

師:剛纔我們跳的小白船非常美,誰知道它是幾拍子的歌曲?——三拍子。

師:誰告訴我三拍子歌曲的強弱規律是什麼:強弱弱。一起告訴我吧。

出示道具薯片盒子、小瓶子,按強弱弱,強弱弱規律排列。

1、教師示範練聲嘀嘀嘀,嗒嗒嗒,啦~~(5315315—)(鋼琴伴奏一遍)

2、示意孩子們練聲嘀嘀嘀,嗒嗒嗒,啦~~(5315315—)(鋼琴伴奏兩遍)

3、提示幼兒聽鋼琴練音階練聲。從低到高,再從高到低教師按強弱規律指揮。

師:這一遍我們注意聽鋼琴的高和低。(鋼琴伴奏發生音階一遍到G調上、下行)

三、學習副歌部分,探索用象聲詞表現小雨點跳舞的聲音

師:大家唱的真好聽,今天啊,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兩位好朋友,我們來看看是誰呀。

1、(出示彩虹和綠雨點圖片)彩虹——“彩虹會唱歌”。還有呢小雨點——“小雨點會跳舞”。

2、教師邊指圖邊範唱,帶領幼兒學習彩虹唱歌。

師:這是彩虹,它會唱歌,彩虹是怎麼唱歌的,請你仔細聽。

(教師範唱:466.6︱466-︱355.5︱355-︱)(鋼琴伴奏一遍)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師:一起來(幼兒隨樂演唱,教師指揮圖譜)。(鋼琴伴奏一遍)

師:唱的很好聽,彩虹坐滑梯是連續的,所以我們的聲音要連貫。彩虹還想再做一次滑梯,我們再來一次好不好。

(幼兒演唱。(鋼琴伴奏一遍)

3、教師引導幼兒探索小雨點跳舞的聲音,並在音樂的伴奏下學習演唱歌曲的後半部分。

師:剛纔小雨點在幹什麼啊,那一個小雨點跳舞多孤單呀。我還請來了紅雨點,黃雨點和藍雨點(依次出示圖片小雨點)小朋友在跳舞的時候都得有好聽的音樂來伴奏,小雨點在跳舞的時候也得有好聽的音樂來伴奏。

師:小雨點從天上落到地上,它們跳舞的時候會發出什麼聲音呢?-(滴答滴答)我們來聽一聽。

教師範唱:

646464|535353|424242|

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

31—|31—‖

滴嗒!滴嗒!(鋼琴伴奏一遍)

師:一起來。幼兒隨伴奏演唱。(教師指揮圖譜)。(鋼琴伴奏一遍)

師:提問1、我們發現了,這些小雨點跳舞的聲音一樣嗎?——不一樣。

2、那什麼顏色的雨點跟他們的聲音不一樣。(綠色)

3、你感覺哪裏不一樣?(幼兒回答)——引導幼兒知道節奏不一樣。

師:那你們會不會爲小雨點伴奏啊?請你們一起來。(幼兒演唱)。(鋼琴伴奏一遍)

4、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演唱歌曲後半段。

師:這一次我們把彩虹唱歌和小雨點跳舞的音樂連起來唱一唱。會不會呀。

師:我們唱彩虹唱歌的聲音要怎麼樣啊——連貫。那小雨點跳舞的聲音要怎麼樣——跳躍,那小朋友在唱歌的時候要用你的聲音表現出來。

幼兒隨鋼琴伴奏演唱

466·6|466—|355·5|355—|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646464|535353|424242|

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

31—|31—‖

滴嗒!滴嗒!(鋼琴伴奏一遍)

師:小朋友唱的很好聽,這一次小雨下的又大了一點,我們應該怎麼表現自己的`聲音呢?(聲音大一些)。

5、再次隨音樂演唱。(鋼琴伴奏一遍)

四、完整學唱歌曲

1、教師隨伴奏逐一出示歌曲前半段的圖片,幫助幼兒理解“?”的含義,並學唱歌曲前半段。

師:今天我還帶來了許多小圖片,你們想不想看一看?、

教師隨前半段音樂把圖譜貼在黑板上(一個?一個綠色雨點)

355·5|65·1|21—|31—|31—|

小雨點在哪裏跳舞?滴嗒!滴嗒!

355·5|65·1|42—|42—|42—|

小雨點在哪裏跳舞?滴嗒!滴嗒!

355·5|65·1|76—|1。6—|1。6—|

小雨點在哪裏跳舞?滴嗒!滴嗒!

355·5|65·1|21—|31—|31—|

小雨點在哪裏跳舞?滴嗒!滴嗒!

2、幼兒欣賞教師完整範唱歌曲的前半段。

師:你們發現了什麼呀?他們是按什麼規律排列的?你們知道小問號在問什麼嗎,請你來聽一聽(教師隨音樂範唱前段歌曲)

(鋼琴伴奏一遍)

師:小問號在問什麼——小雨點在哪裏跳舞,你們會不會問。我們一起來試試。

3、幼兒跟隨教師學唱歌曲的前半段。(鋼琴伴奏一遍)

4、師:這一次小指揮不指揮了,你們自己來可不可以。幼兒隨音樂完整演唱。(鋼琴伴奏一遍)

五、嘗試用動作創編前四句歌詞,探索雨點落在不同地方發出的聲音

1、師:小雨點究竟會在什麼地方里跳舞呢。下雨的時候小雨點會落在哪裏,想一想。

(幼兒回答)

2、教師根據幼兒創編演唱歌曲。(鋼琴伴奏一遍)

請幼兒用動作表示小雨點會在哪裏跳舞,自己想讓小雨點在哪裏跳舞就用動作表示出來,其他孩子根據示範動作把歌詞替換掉。完整演唱歌曲。(鋼琴伴奏一遍)

六、看教師指圖,完整演唱歌曲

1、師幼問答式合作演唱歌曲。

師:剛纔小問號我們沒有唱到,這一次有問號的地方我來唱,你們來回答我,好嗎?記住在我唱完四句話後你們再唱,行嗎?

2、教師更換幼兒創編歌詞,幼兒完整演唱歌曲。(鋼琴伴奏一遍)

3、把幼兒分成兩組,第一組小朋友來問,第二組小朋友來答,我們來比一比哪一組小朋友的聲音最好聽,唱歌的時候我們要站直了,聲音纔會非常好聽。教師指揮。(鋼琴伴奏一遍)

4、反過來演唱,比一比哪一組小朋友歌唱的表情最好,不僅要歌唱的好,表情也要好看。(鋼琴伴奏一遍)

5、今天我們來跟爸爸媽媽比一比,是我們唱的好聽還是爸爸媽媽唱的好聽,你們來問,爸爸媽媽來回答。爸爸媽媽唱的好不好聽啊,給他們鼓鼓掌吧。(請家長參與音樂活動結束)(鋼琴伴奏一遍)

《會跳舞的小雨點》

1=C3∕4

355·5|65·1|21—|31—|31—|

小雨點在哪裏跳舞?滴嗒!滴嗒!

355·5|65·1|42—|42—|42—|

小雨點在哪裏跳舞?滴嗒!滴嗒!

355·5|65·1|76—|1。6—|1。6—|

小雨點在哪裏跳舞?滴嗒!滴嗒!

355·5|65·1|21—|31—|31—|

小雨點在哪裏跳舞?滴嗒!滴嗒!

466·6|466—|355·5|355—|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646464|535353|424242|

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滴嗒,

31—|31—‖

滴嗒!滴嗒!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跟隨老師準確的朗誦詩歌。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詩歌。

3、培養幼兒對春天的音樂和詩歌感興趣。

4、理解詩歌內容,初步學習有節奏地完整朗誦詩歌。

5、能通過表情、動作表現詩歌內容嘗試仿編詩歌的最後一句。

活動準備:

音樂視頻、黑板、春天和冬天的圖片

活動重點:

1、重點:自信地展現詩歌,讓學生融入正確的課堂氛圍中。

2、難點:準確記憶背誦詩歌。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組織常規,聆聽春天的音樂進入音樂課堂位置。

二、新歌教學

(一)導入:

小朋友,春天來了,你知道大自然有哪些變化麼?(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小草發芽了,花都開了,小蝴蝶小蜜蜂都到花園裏做遊戲。)

請小朋友看電腦上老師準備的春景畫,你看到了什麼,能講給老師和小朋友聽一聽嗎?

(二)、看幻燈片

請小朋友看幻燈片,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麼?講給老師和小朋友聽好麼?(我看到了小溪,柳樹,還有竹筍)請你再仔細觀察加上你的想象,小溪會是什麼樣的?會有什麼樣的聲音?柳樹是什麼顏色的?有什麼動作麼?竹筍是什麼樣的?(小溪在流淌,嘩嘩的流。柳樹是綠色的,有風吹它時會隨風飄舞,竹筍有的高有的矮。)

三、學習兒歌

小朋友說的真好,你們觀察得很仔細,春天來了,大樹變綠了,小河裏的冰融化了,風也不象冬天那麼冷了,春筍在一點點的長高。老師知道一首兒歌,它告訴了我們春天是怎樣來的,你們想學習麼一下麼?

1、聽老師範讀:丁冬,丁冬,

小溪試了試清脆的嗓子,

啊,春天是唱着歌來的!

呼啦,呼啦,

柳樹彎彎柔軟的腰,

啊,春天是跳着舞來的!

嗶剝,嗶剝,

春筍在泥地裏快活地拔節,

啊,春天是放着鞭炮來的

2、隨老師一起讀兒歌。

強調"春、試、這"三個字是翹舌音,"筍、嗓"是平舌音,注意區分。學習象聲詞"叮咚、呼啦、嗶剝"

3、小朋友齊讀兒歌,要求聲音洪亮,邊讀邊想象春天的美。

4、請小朋友想一想兒歌中春天到來一共有幾種方式?(唱着歌來的,跳着舞來的,放着鞭炮來的。)

5、找能力強的小朋友配樂朗誦兒歌。

6、其他小朋友學着有感情的朗誦兒歌。

7、試一試背誦兒歌。

活動延伸:

小朋友,春天多美呀,有時間你也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尋找春天吧,看一看春天的到來還有哪些方式好麼?

活動反思: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常常聽到的是有關“春天”的話題,而很少有人談及“春風”,因此,以春風——這一大家熟悉而又常被忽略的主題爲內容的散文詩,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整個教學活動的設計我遵循了動靜交替、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圖片圖譜的運用爲幼兒對散文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提供了較好的保證,採用動作表演的教學的遊戲性,讓孩子們和樹兒一起翩翩起舞;和花兒一起頻頻點頭;和春風一起尋找這綠意和花香,一起感受春風帶來的溫暖和希望。整個活動中,孩子們學習的主體性體現得比較好,從效果來看,我預設的目標達成度較高。

結合我們現在的課題研究方向——將詩歌活動(詩歌朗誦)與藝術教育相融合,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我在思考:

首先,此個活動中我那些地方將詩歌活動與藝術教育融合了?可能圖譜是一個,藉助動作表演幫助理解一些動詞是其二。這些個點如果不做課題研究的老師可能也會用到,那麼我們研究的突破口又將在哪呢?

其次,對於如何培養大班孩子的朗誦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困惑。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很想有感情的進行朗誦,但是,明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對詩歌還不熟悉。那麼,朗誦活動方在第一次詩歌活動中合適嗎?如果可以,那麼我們可以採用何種方式組織進行呢?

再者,活動的導入環節是“隨音樂做放風箏動作。”我原本採用的是一段比較歡快的音樂進行的,也許我可以用下週將進行的《春天裏來》的音樂作爲背景音樂,第一,本身這個音樂也是歡快而抒情的,適合做背景音樂。第二,又可爲下次的活動做很好的鋪墊。

另外,這兩個段落還讓學生認識排比和擬人這兩種修辭手法的作用,知道作者把太陽當人來寫,使人感到親切、生動。

最後,設計一個“美一美”的活動,讓孩子們把自己對詩歌中春風的理解用畫筆畫出來。或者自己設計一副關於春風的畫,然後進行詩歌的創編。達到詩與畫,畫與詩的自然融合。

希望在以後的活動設計中,能爲孩子們考慮的更多一些,讓我們的孩子對美的感悟更多些!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春天來了,告訴幼兒歌曲的名稱“小樹苗”

2、感受歌曲的三拍子節奏,學唱歌曲。

3、在感受歌曲的內容中知道小樹苗長大了,學習用動作和排序畫來表現。

環境創設:帶幼兒去觀察春天的一些特徵,瞭解小樹苗。

重難點:瞭解春天的特徵,用不同形式表現春天的小樹苗。

活動流程:聽歌曲——感受三拍子節奏——學唱歌曲——表現歌曲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知道春天來了,引起幼兒注意

春天來了,我一起唱起歌好嗎?看看誰來表演了?複習表演歌:“春天”要求幼兒在表演結束時擺好動作老師來拍照。

二、聽歌曲學歌曲

春天的小動物帶來了誰?出示小樹苗圖片。小樹苗帶來了好聽的歌曲:

1、老師彈唱歌曲,幼兒知道名稱。

2、提問歌曲裏唱了些什麼?

3、老師一邊用歌詞來重複幼兒聽到的歌詞。

4、歌曲的曲調和以前的歌曲有什麼不同?讓幼兒感受曲子的優美。

5、幼兒聽歌曲,再次感受曲子,跟老師學習打三拍子的重音。

6、幼兒聽老師唱,打三拍子。

7、幼兒跟唱歌曲,想想小樹苗是怎麼長大的?

8、我們用動作來表現小樹苗的長大好嗎?(動作來表現小樹苗長大)

9、請幼兒邊唱邊用動作表現歌曲。

三、畫畫成長的小樹苗

1、看看老師剛纔把你們的小樹苗的照片拍下來了,出示圖,看看對嗎?

請你們幫我拍拍照好嗎?(從小到大排序畫)

2、請你們也把小樹苗的照片畫下來好嗎?

3、幼兒畫畫小樹苗的成長圖。(展現在班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