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九篇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9W 次

作爲一名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九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簡單瞭解槓桿原理。

2.知道做事要勤動腦,有敢想敢做的精神。

3.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教具學具準備:阿基米德的圖片一張,槓桿一個,配樂故事磁帶,錄音機等。

2.知識經驗準備:簡單瞭解槓桿在生活中的運用。

活動重難點:

激發幼兒熱愛科學的興趣。

瞭解槓桿原理,知道它在生活中的運用。

活動過程:

1.教師收集生活中運用到“槓桿原理”的各種圖片,佈置成圖片展覽“槓桿的作用”,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體會。

2.教師出示槓桿教具,讓幼兒猜一猜這是什麼?說一說它有什麼作用?

3.展示阿基米德的圖片,簡單介紹人物的生平並講述故事《能推動地球的人》,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提問:①阿基米德說了什麼話讓國王認爲他是在說大話?②當國王提出要阿基米德全城的人都無法推動的船推到水裏去的時候,阿基米德準備了什麼機械?③最後阿基米德成功了嗎?

4.播放配樂故事,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5.談話: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阿基米德成功的原因。

6.教師總結:阿基米德是個非常了不起的科學家,大家要學習他勤於動腦,敢於創造的精神。

活動滲透:

各領域滲透 藝術領域的美術活動:科技小製作。科學領域:認識槓桿。

環境中滲透 收集生活中運用槓桿原理製作的物體圖片脹貼在活動室牆面上。

生治中滲透 注意引導幼兒觀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是運用到槓桿的。

家庭中滲透 鼓勵家長和幼兒一起運用槓桿原理進行手工小製作。

能推動地球的人

“只要你讓我有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推動地球。”古希臘大數學家阿基米德對國王說。

“哈哈!你大會吹牛了!”國王大笑着說,“你先給我推動一樣東西看看,看你講的話怎麼樣。”

當時,國王造了一隻很大的船,可是沒有辦法把它推到水裏去。國王對阿基米德說:“那麼,就請你來幫忙吧,把這條船推到水裏去吧,我的吹牛家!”

阿基米德滿口答應。他精心設計了一套複雜的槓桿和滑輪組合成的機械,末端留了一條拉繩,然後請國王來看錶演。

這一天,人山人海。那艘大船,長十幾丈,高几層樓,確實是一個龐然大物。阿基米德將那一條小繩交給了國王,說:“請你拉一下吧,一切都解決了。”

國王半信半疑,手裏拿着繩子,先看了看,然後輕輕一拉。奇蹟出現了:大船移動起來,緩緩地向海裏滑去,就像耍魔術一樣。國王瞪大了眼睛、張着嘴半天才說:“這,這是怎麼回事,莫非有上帝在相助?”

頓時,岸上爆發出一陣歡呼聲。

活動拓展:

(l)在開展活動前期,教師可以有意識地播放科學家的故事或相關的錄像。

(2)在語言區提供科學家的故事書。

(3)可以組織幼兒進行科技製作大比拼的競賽活動。

(4)可以組織開展以“我認識的科學家”爲主題的談話活動,鼓勵幼兒利用各種途徑和渠道去認識更多的科學家,感受他們不怕困難、刻苦鑽研的精神。

注意事項:

1.教師可引導幼兒適當通過模仿人物的語氣來揣摩故事內容。

2.教師不僅僅要注重培養幼兒勤於動腦、敢想敢做的精神,更要引導幼兒堅持科學的態度,要一絲不苟、勤奮鑽研。

活動反思:

此活動設計通過“槓桿原理圖片展”、槓桿實物和阿基米德的圖片讓幼兒充分接觸了故事的背景資料。在此基礎上。充滿懸念的故事情節、充滿個性的人物對話等,將阿基米德大科學家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揭示了科學的巨大力量,激發了幼兒的科學探究慾望。在幼兒熟悉故事內容後,組織談話、討論等,不僅能夠進一步讓幼兒理解人物形象,更加鍛鍊了幼兒的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衣袋是人們衣服上用來裝東西的用具,它既實用又莢觀,平時經常看到小朋友繞有興趣地談論自己的衣袋。爲此設計本主題,旨在爲幼兒提供機會,讓幼兒進行充分交往,瞭解各種各樣的衣袋,通過動手合作裝飾衣袋,培養幼兒合作意識和動手創造能力。在遊戲活動中,讓幼兒大膽暢想,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活動一:奇妙的衣袋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現衣袋的奇妙,既實用又美觀。

2、通過談話,鼓勵幼兒主動、大膽地與別人交往。

二、活動準備:

1、佈置“奇妙的衣袋”展覽會(現代的衣服);

2、“衣袋的演變”錄像;

3、幼兒穿自己最喜歡的衣服(衣服上有口袋);

三、活動過程:

(一)參觀衣袋展覽,引導幼兒瞭解衣袋與我們的關係。

1、參觀“奇妙的衣袋”展覽會,與同伴交流討論。

2、你看到的衣袋是怎樣的?你最喜歡哪種衣袋,爲什麼?(引導幼兒從美觀、實用的角度進行講述)

(二)觀看錄像,幫助幼兒瞭解衣袋的演變歷程。

1、觀看“衣袋的演變”錄像。錄像衣袋的演變:

①很久以前,人們在腰間掛一口袋來放置東西;

②古時,人們將物品藏於肥大的袖口中;

③後來,人們在斜襟衣服上也裝了一個口袋;

④近代,出現了中山裝和西裝,上面有口袋;

⑤現代,特別是童裝,出現了形狀、顏色、花紋和不同款式的口袋。

2、討論:你們知道過去的衣袋是怎樣的?有什麼用?現在的衣袋與過去比,有什麼變化?

3、小結:過去人們的衣袋主要是用來裝東西,漸漸地,衣袋的裝飾作用越來越大,變得越來越漂亮了。

(三)自由結伴交流幼兒身上的衣袋。

1、任意結伴,相互說說幼兒身上的衣袋是怎樣的?(引導幼兒從形狀、色彩、安置的位置等方面講講)

2、請幼兒把自己衣服上的口袋介紹給大家,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

(四)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這些奇妙的衣袋是誰設計的?

小朋友會不會設計漂亮的口袋呢?我們下節課也來設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作品的內容,在掌握內容的過程中學習新詞“翻來覆去”“氣呼呼”。

2.通過故事培養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3.培養幼兒積極參與討論和表演並大膽在集體面前發言。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喜歡並嘗試創編故事結尾,並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重點難點

掌握故事,理解故事並給故事取名字。學習新詞:“翻來覆去”“氣呼呼”。

活動準備

1.小白兔、小黑兔和胖小豬的手偶各一個,鏡子一塊,白色枕頭一個。

2.小白兔和胖小豬的頭飾各一個。3.碟片《白雲枕頭》故事4.音樂《拉拉勾》。

活動過程

以談話導入課題。

1.教師:小朋友,你們都有好朋友嗎?(幼兒集體回答)那麼你們有試過跟你們的朋友吵架嗎?你們跟朋友吵架最後會和好嗎?你們是怎樣和好的?(讓幼兒討論一會兒,再請個別小朋友回答)老師昨天碰見了小白兔跟胖小豬,他們吵架了,小朋友猜一猜,他們會不會和好呢?下面請聽故事。

2.老師帶着手偶講述故事一遍,講完後穿插提問:

1)故事裏面都有誰呀?

2)小白兔跟胖小豬發生什麼事情了?

3)給故事取什麼名字?

3.老師帶着手偶把故事講述第二遍,然後提問:

1)小白兔跟胖小豬吵架時,小白兔是怎樣說的?胖小豬又是怎樣說的?

2)他們倆吵架後是怎樣做的?(學習新詞“氣呼呼”)

3)到了晚上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4)胖小豬睡不着是怎樣子的?他爲什麼睡不着呢?(學習新詞“翻來覆去”)

5)第二天,胖小豬看到小白兔變成什麼樣子的呢?胖小豬看見小白兔的毛變得黑黑的,他心裏有什麼感受呢?他又是怎麼做的?

6)胖小豬送了什麼給小白兔呢?

7)小白兔擦了白雲以後有沒有變回白色呢?

8)那胖小豬晚上睡着了嗎?誰給他送來了白雲枕頭呀?

9)最後胖小豬睡着了嗎?這一次他爲什麼就能睡着了呢?

4.讓幼兒跟着老師把故事講述一次,讓幼兒加深記憶。(教師穿插指評小朋友:平時老師看到有的小朋友玩玩具的時候,有的小朋友拿了很多的玩具其他小朋友一個沒得並且想和他一起玩都不給,這樣的小朋友乖不乖?答:不乖。一個人玩孤不孤單?答:孤單。沒有朋友好不好?答:不好。沒有朋友快不快樂?所以大家一起玩才快樂,朋友多了才快樂。)

5.角色扮演,讓幼兒戴頭飾分組進行表演《白雲枕頭》故事中的部分情節加深對故事的記憶。

小結:《白雲枕頭》故事告訴我們好朋友之間發生了矛盾沒關係,只要能認識自己的錯誤,及時的原諒別人,大家還是好朋友,對嗎?好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團結友愛。

6.活動結束:音樂遊戲《拉拉勾》。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選自大班教參中的一個主題課上,目的是通過講述《白雲枕頭》的故事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在掌握內容的過程中學習新詞“翻來覆去”“氣呼呼”。通過故事培養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在教學活動中幼兒大膽的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積極的參與遊戲中,課堂氣氛非常活躍,達到教學目的。

存在問題:1.引題談話時老師和幼兒交流太少,應該和幼兒多討論吵架後幼兒心情是怎麼樣?2.在課堂上適當的多給表現好的幼兒讚揚。3.應該讓幼兒複述故事一遍。4.在角色扮演環節應該分組扮演小豬、小兔對話。

這節課有一定的收穫也有不足之處,今後我努力學習爭取做得更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團結協作、關注他人的情感。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的敏捷性與靈活性。

3、複習鞏固10以內的加減。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活動準備:

數字卡若干、10以內的加減題卡、電話號碼聯絡卡、鉛筆、橡皮若干。

活動過程:

1、玩遊戲“碰球”,複習10以內數的組成。

教師:“我們來碰球,我的球和你們的球合起來是10、9、8、7、6、5等等。”

根據幼兒的掌握情況,速度相應地加快或放慢。

2、請幼兒說出自己家的電話號碼,並用數字卡排出來。

教師請個別幼兒對每個數字編出相應得數的加減算式。

引導幼兒思考並討論幼兒園的電話號碼是多少?對每個數字編出相應得數的加減算式。

3、分組遊戲“打電話”。

⑴教師爲每組幼兒提供一張電話號碼紙,每名幼兒答一道題,把得數寫在下排空格內,完成後傳給下一位幼兒,最後一名幼兒報出完整的電話號碼。

⑵每次遊戲後,師生共同檢查號碼是否正確,鼓勵那些完全正確的那一組。

⑶然後更換號碼紙,繼續遊戲。

4、利用自己家的電話號碼,來設計試題卡,與同伴互相交換進行口算,看誰能正確地說出對方家的電話號碼。

5、延伸活動:

請幼兒各自把自己好朋友的電話號碼記錄下來,並經常聯絡。

把電話號碼紙放到“數學區”,幼兒利用區角活動時間進行遊戲。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在進行完10以內加減法之後進行的,結合《我要上小學了》這一主題,組織本次活動的意義不但變相地複習10以內加減法,也爲幼兒提供了一個情感交流的平臺。孩子們就要離開幼兒園了,就要分開到不同的小學去了,離別之情不言而喻。爲了以後更好地聯繫,分別記一下好朋友的電話號碼是很有必要的。

此次活動在紅纓教材《幫我學數學》的指導下,以遊戲的方式進行的。這次活動就是在遊戲中複習10以內加減法。教師平時會列出算式要求幼兒把得數寫出來,而這個遊戲是要求幼兒看着得數說出算式,所以訓練幼兒能夠靈活運用學過的加減法知識,用逆向思維的方式來思考這個問題。

利用電話號碼來說出算式題,剛開始孩子們感到不太適應,但慢慢地孩子們思維變得活躍了,感興趣了。孩子們對10以內加減法掌握的熟練程度決定着他們出題的速度的快慢。

在遊戲過程中,需要幼兒具有共同協作能力。而幼兒在此次活動中,互相鼓勵、互相加油的品質讓我非常感動,在有的幼兒出題比較慢時,孩子們會不斷給他鼓勁,並衝他伸出大拇指,相信他很棒!得到鼓勵的幼兒就能很快說出來了。孩子們這種協調合作能力是難能可貴的,對於這種精神,我大大表揚了他們,我希望這種精神在各種活動中都能得到很好地體現與發揚!

小百科:小學,是人們接受初等正規教育的學校,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着社會發展,在其前又開設了幼兒園。一般6-12歲爲小學適齡兒童,現階段小學階段教育的年限爲6年(少數地方仍是5年)。小學教育階段後爲中學教育階段。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專注傾聽別人的觀點,瞭解辯論的基本要求。(認知目標)

2、在辯論中能清楚表達自己的理由,並能堅持自己的觀點。(技能目標)

3、體驗參與辯論活動帶來的.樂趣。(情感目標)

活動重點:在辯論中堅持自己的觀點

活動難點:在辯論中能清楚表達自己的理由,並能堅持自己的觀點。

活動準備:

1、辯手號牌

2、《冬天與夏天》圖片

3、各隊的標誌

4、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ppt,幼兒觀察。

2、幼兒說一說"你看見了什麼?"(教案:)"你認爲圖片上是什麼季節?"(1)、夏季(2)、冬季

3、教師引導幼兒說說

(1)除了圖片上看見的,你認爲的夏天是什麼樣的?

(2)除了圖片上看見的,你認爲的冬天是什麼樣的?

二、幼兒自由討論"冬天好還是夏天好"並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三、教師提議辯論

四、交代辯論要求、規範辯論意識。

1、出示各隊標誌牌

2、確立觀點,分隊入座--(覺得夏天好的爲太陽隊)--(覺得冬天好的爲雪花隊)根據自己的觀點進入坐席

3、提出辯論要求

(1)你說我聽:當對方說話時請保持安靜,認真傾聽,並且眼睛要看着對方

(2)表達完整:發言時先說明自己認爲的觀點 例如:我認爲冬天比夏天好,因爲……

(3)依次辯論:從1號到5號

五、辯論賽

1、教師扮演裁判員宣佈辯論賽正式開始

(1)幼兒(例:我是太陽隊的1號辯手……)

(2)引導幼兒用到"我認爲……因爲……

2、自由辯論

(1)教師宣佈自由辯論的環節開始

(2)介紹自由辯論的規則*想到你要說的內容或理由,最先站起來的辯手可先闡述。

*一方辯手闡述完觀點後,另一方纔可起來闡述。

*當看見別人已經站起來時,不能打斷別人,要傾聽別人說話。

(3)、幼兒開始自由辯論

3、對駁環節

(1)教師引導幼兒說明自己的觀點,例如雪花隊說"我認爲冬天好,因爲......",太陽隊說"我認爲冬天不好,因爲......"。

六、辯論結束

1、再次欣賞夏天與冬天,教師根據 PPT有感講訴教師:其實夏天有夏天的好,冬天有冬天的好……

七、活動延伸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知道換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用害怕。

能圍繞換牙話題進行討論,並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瞭解換牙時應注意的衛生,並學會保護新長出的牙齒。

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爲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初步瞭解牙齒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活動前瞭解本班幼兒換牙的情況,部分幼兒已開始換牙。

乳牙圖片、恆牙模型;漢字:換牙、乳牙、恆牙;記號筆、手工紙每人一份。

事先與衛生老師聯繫好。

活動過程:

一、回憶經驗:通過講故事,引起興趣。

貝貝的牙齒怎麼了?好好的牙齒怎麼會掉下來呢?誰來說說換牙是怎麼回事?

小結:我們生下來以後慢慢長出來的一口牙齒叫乳牙,乳牙比較小,也不夠堅硬,當我們慢慢長大後,到了五六歲的時候,乳牙就會脫落,開始長出新牙,這新長出的牙叫恆牙。恆牙比較大而且很堅硬,比乳牙還要多,對人的身體很重要。恆牙掉了就不會再長出新牙。乳牙脫掉長出恆牙,就叫換牙。

二、經驗交流:結合自身經驗,掌握換牙的衛生知識。

(一)請班上個別牙齒鬆動的或脫落長出新牙的小朋友,分別讓大家看看。

你們想不想知道換牙的時候是什麼感覺?誰想問問他們?

(二)提問:

1.如果你的牙齒活動了,能不能用手搖搖讓它快一點掉下來?爲什麼?

2.有的小朋友喜歡用舌頭去舔剛長出來的牙齒,這樣做對嗎?爲什麼?

3.有些小朋友,乳牙還沒掉,新牙就在旁邊長出來了,這時該怎麼辦?

有些小朋友的牙齒掉了很長很長時間了,還沒有長出新牙,怎麼辦呢?

4.你們還有什麼換牙的問題要問嗎?

小結:原來我們在換牙時用不着害怕,對活動的牙齒不要用手去搖,也不要用舌頭舔剛長出的新牙,對換牙時出現的問題,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忙,也可以到醫院請醫生幫忙。

三、繪畫:如何保護新牙

(一)當我們換牙齒的時候,應該怎樣保護新牙齒呢?

(二)交流幼兒的護齒方法。

四、經驗提升

(一)說說除了這些方法,還有其它保護牙齒的方法嗎?

(二)請衛生老師小結。

平時換牙時,如果你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問問大家,也可以問問衛生老師。

附:小故事《貝貝換牙》

有個小朋友叫貝貝,是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一天中午,幼兒園吃糖醋排骨,可好吃了,小朋友吃得真高興。這時,貝貝突然兩隻手捂着嘴“哎喲、哎喲”的叫,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貝貝有顆牙活動了,快要掉了,剛纔吃排骨的時候不小心碰到那顆牙,可疼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說說、畫畫中瞭解一些自己會做的事情。

2、在自己制定計劃中體驗做事的快樂,萌發幼兒樂意做事的情感。

3、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4、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並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獨立計劃做事有一定的侷限性

活動準備

1、自己、家裏、大三班、小區的四列小火車樣板。

2、幼兒操作的紙和筆、漿糊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老師講故事《君君請客》

2、幼兒討論:君君爲什麼留不住朋友?

二、觀看《小美做事》

1、我們看看小紅會做些什麼事情?

自己穿衣服

在家裏掃地

幫助班級整理圖書

在小區中撿垃圾

三、幼兒制定計劃

1、想一想:你爲自己、家人、班級、小區做過什麼事?

2、幼兒制定計劃用簡單的繪畫表現爲自己家人、班級、小區做過的事。

四、計劃歸類

1、我們一起把你們做的事來分一分,貼一貼(幼兒將自己計劃書、按自己、家裏、班級、小區進行分類。)

2、教師總結歸類。

五、拓展“我樂意做……我會做”

引導幼兒嘗試做更多的事。

教學反思

學期大班的專題內容是培養幼兒的計劃能力。對於大班幼兒來說,獨立計劃做一些事有一定的難度。那麼如何引導幼兒逐步地嘗試計劃呢?我們覺得要選擇一些幼兒熟悉,平時經常做的事,這樣促使幼兒去計劃時能大膽、積極主動地進行,而非因困難度過大而退縮、害怕。

班中的幼兒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但“我會做事,我想做事”的意識還很薄弱,因此這一方面着手,讓幼兒去嘗試計劃一下,我會做的事,以及我想做的事,幼兒的興趣很高。讓幼兒進行計劃與成人相比很大的差異,成人可以用文字表達,而幼兒只能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故在活動中人物做事的簡筆畫是主要的表現方式。

在設計的各活動中,爲了引出幼兒計劃,在前兩個環節中運用“軍軍與小紅”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進行討論,激發了幼兒要學習小紅會做很多事。在每個環節之間,老師將四大幅示意圖放於教室的四周。幼兒歸類黏貼時積極地投入,並能仔細觀察,從而將自己的畫正確歸類。

在最後交流與乃至此後幾天中,幼兒常圍繞着四大幅畫在交流。並時常來告訴我:“老師,我今天又做了××事!”

在整個活動中,我注意到了幼兒的隨機反應,並及時地鼓勵、提醒、引導。如:汪涵說幫爸爸切菜,我就引導幼兒要小心,避免危險:又如沈子妍說要過節了,幫教室打扮,我馬上與孩子談到了要來臨的聖誕與元旦,豐富幼兒各方面的知識。

存在的不足:

在活動中,幼兒圍繞老師提出的四大主題“自己、班級、家裏、小區”計劃了做的各種事。但由於老師規定了範圍,幼兒在計劃時有一定的侷限性。如在下次活動中,可以讓幼兒計劃做各種不同的事。

小百科:做漢語中的常用動詞,使用範圍非常廣泛,由沒有到存在之間的過程;做就是造,產生這個東西的意思—做生意、做飯、做工、做鬼臉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激發幼兒探索種子奧祕的興趣。

2、引導幼兒在認識各種種子的基礎上,瞭解種子的生長和作用。

3、鼓勵幼兒大膽說己的觀點,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種子(黃豆、綠豆、赤豆、黑豆、白芸豆、花芸豆、花生、瓜子)

2、蘋果、梨子、石榴、刀四把、石磨六個、白紙、木棍、水

3、種子生長圖、音樂磁帶

4、食物“豆漿”一袋

活動過程:

一、遊戲環節

1、問好:嘿!小朋友好,我是李老師。今天一起來到智慧屋,我們的口號是:“智慧樹下智慧果,智慧樹下你和我,智慧樹下做遊戲,快樂多又多。

2、遊戲“公雞頭、母雞頭”

二、引導幼兒觀察種子,瞭解種子的特徵

1、秋天,兔媽媽收穫了許多的豆寶寶,它想請你們去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它們是什麼豆寶寶?長得什麼樣?有什麼不同?(幼兒觀察種子)

2、提問:請你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這些豆寶寶是什麼樣子的?象什麼?

3、問:“這些豆子都是一樣嗎?那些地方不一樣?

4、除了你們發現的XX不同,還有哪些是不同的?

5、師:我們剛纔說的豆寶寶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種子,它們是各種各樣的,有的顏色不同,有的大小不同,有的形狀不同,很有趣。

三、瞭解種子的生長

1、說了種子的特徵,你猜猜種子是長在什麼地方的?(幼兒猜想)

2、誰說說你知道書上的種子有哪些?(板栗、松果、白果)

3、誰說說你知道泥土裏的種子有哪些?(花生、土豆)

4、誰說說你知道藏在果實裏的種子有哪些?(蘋果、梨子、石榴)

5、到底種子怎麼長大的呢?(師出示種子生長圖,幼兒講述)

6、師:種子是種在地裏,生根、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又長出新的種子的,真奇怪。

7、那我們用自己的身體動作一起來表演(放音樂,師幼互動)

四、探索“種子變變變”,瞭解種子的作用

1、師:老師這有一袋豆漿,你知道它是怎麼變的?(幼兒答)

2、那老師變給你們看看(師示範磨豆漿)

3、師說:“除了黃豆可以磨成豆漿,你們還知道其他種子還有什麼用?

4、幼答:瓜子好吃,你還知道哪些種子可以吃?

芝麻榨油,你還知道哪些種子可以吃?

5、師:種子除了可以做成食品、做藥給人治病,榨油,還可以種植,有的人還動腦把它們做成工藝品來美化打扮我們的生活。

五、幼兒操作,嘗試尋找種子的新祕密

1、幼兒分小組活動(教師提要求)

2、A磨豆漿

B在果實裏尋找“種子”

C瓜子榨油

D爲豆子磨粉

3、教師

延伸活動:

請食堂裏的工作人員爲小朋友加工豆漿。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嘗試活動中知道植物的根基本上可以分爲直根、鬚根、塊根三種。

2、幫助幼兒瞭解根有儲水、吸水、固水等作用,知道根和人類有密切的關係,從而激發幼兒對植物的探索興趣。

3、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禮品盒(裝有樹根)、各種植物的根若干、圖片若干、各類根雕的藝術品,切好的蘿蔔片、山芋片等。

嘗試準備:幼兒提前一天製作根吸水試驗,在裝有各色顏料的瓶中放入植物根進行觀察。

活動過程:

一、 以郵包的形式揭示課題,初步感受根的外部特徵

1、讓幼兒去試一試,摸一摸,感受根的外部特徵。

師:今天老師收到了一份禮物,是什麼禮物呢?請小朋友摸一摸、猜一猜,告訴老師你摸到的東西是什麼樣的?你覺得可能是什麼東西?

幼:我摸到的東西是毛茸茸的!……有點刺手……摸在手心裏有點癢……可能是樹枝……

2、讓幼兒通過視覺觀察,用語言表達樹根的外部特徵。

師:剛纔大家猜了這麼多,到底猜對了沒有?主我們一起打開禮品盒看看。哦,原來是一個樹根!你們看看樹根是怎麼樣的?

幼:我看到的樹根是毛毛的……刺刺的……長的亂七八糟的……

3、提問:你還知道什麼植物有根?它們長在哪裏?

教師小結:原來植物都有根,都長在植物的最下面,都愛住在泥土裏。

二、 幼兒通過嘗試、初步認識一些植物的根

1、 幼兒動手試着尋找植物的根。

師:(出示種在沙盤中的植物)今天老師爲小朋友準備了許多的植物,請你們找一找它們的根在哪裏。找到以後想一想:你找到的是什麼植物,它的根在哪裏?它的根是什麼樣的?

2、 介紹三種根的外部特徵,與周圍小朋友比較不同之處。

師:(請一名幼兒上前)請你告訴小朋友,你找到的是什麼植物?它的根在哪裏?它們根是什麼樣的?

幼:我找到的植物是蔥,它的根長在泥土裏,拔出來時都是泥,後來我把它放在水裏洗了洗,根就變得白白的,一根一根的,細細長長的,像麪條,像頭髮,像許多線,像老爺爺的鬍鬚……師:剛纔小朋友說的真好,這種根真的很像老爺爺的幫須,誰能用兩個字說出,像鬍鬚一樣的根叫什麼根?好,我們就把這種根叫鬚根。還原哪些小朋友找到的也是須根?

幼兒搶着說:我找到的小麥的根是須根,我找到的芹菜的根是須根,我找到的水仙的根是須根……師:老師也找到一種根,你們瞧,這棵菠菜的根中間是直直的,哪些小朋友也找到了這種根請舉起來。(師生共同檢查是否正確)我們給這種直直的根起個什麼名字?

師:還有一些小朋友找到的根和我們的不一樣,請你們把它們拿到上面來。大家看一看,這些是什麼植物的根,它們長得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我們給它們起個什麼名字?

幼A:紅蘿蔔的根紅紅的、胖胖的、圓圓的。

幼B:紅薯的根有一長串,一塊一塊的。

幼C:白蘿蔔的根白白的、粗粗的。

師:我們把這些根叫塊根。

(3)教師小結三種根的外形特徵。

塊根,是貯藏根的一種,但它與肉質直根的來源不同,是由側根或不定根的局部膨大而形成,因而在一棵植株上,可以在多條側根中或多條不定根上形成多個塊根。 3、 教師小結三種根的外形特徵。

三、 給植物的根找家師

寶寶要回家了,請你們把這些鬚根、直根、塊根送回它們自己的家。

四、 瞭解根的功能用途

1、 出示圖片,幼兒觀察後用語言表達根的作用。

2、 介紹根和人類的關係,教育幼兒愛護植物。幼兒根據生活經驗指出根和人類的關係:可食用(請幼兒品嚐蘿蔔片、山芋片)。可以做中藥,可以製作根制工藝品。

五、延伸活動:製作根制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