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洗手教案

幼兒園洗手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洗手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洗手教案

幼兒園洗手教案1

活動設計背景

通過幾次觀察,我發現我班有幾個小朋友每次從外邊玩完了回來後不洗手,有時在老師的監督下不情願的敷衍了事,針對這一現象,我覺得應該讓幼兒意識到由於不洗手而感染了細菌給我們的健康帶來的危害。

活動目標

1、瞭解勤洗手、講衛生的必要性。

2、逐步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

3、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勤洗手、講衛生的必要性。

難點:逐步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1、開始部分:

教師講故事《不愛洗手的奇奇》,激發幼兒興趣。

2、教師講解什麼情況下要洗手?

3、講解洗手的步驟:

老師讓幼兒觀看洗手的視頻,告訴幼兒正確的洗手方法,引導幼兒模仿、練習。

4、和老師一起唱《洗手歌》。

5、結束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提示幼兒勤洗手、講衛生。

讓我們一起去洗洗手吧。

《勤洗手,講衛生》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中班的健康活動課《勤洗手,講衛生》,在活動中,小朋友們表現的特別棒,不但明白了爲什麼要勤洗手,還能夠用正確的方法來吸收。在活動中我通過講故事、看視頻,等中班幼兒喜聞樂見的,也是最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瞭解了勤洗手、講衛生的必要性,逐步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其次,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注重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較好的達到了目標。不足之處是本來想讓每一個幼兒都能逐一在小朋友面前示範洗手,讓每個幼兒都能有機會嘗試。《綱要》指出:爲幼兒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讓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可是由於考慮到時間關係,所以沒有準備足夠的材料,而忽略了讓每個孩子都嘗試,這也是在以後的活動中應該注意的。

幼兒園洗手教案2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2、培養幼兒勤洗手的好習慣,讓幼兒懂得洗手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1個小手娃娃。

2、洗手分佈圖。

3、保溫桶、臉盆、毛巾、肥皂。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手娃娃”,引出課題:

1、教師問:小朋友,老師今天請來了一位小客人,猜猜看它是誰?

2、出示“小手娃娃”,引導幼兒有禮貌的打招呼。

3、引導幼兒認識手的基本特徵。

二、講述故事《不愛洗手的娃娃》:

提問幼兒:

1)妞妞爲什麼會肚子疼?妞妞做完什麼事情不洗手?

2)你要告訴妞妞什麼?

3)在什麼時候你還要洗手?(飯後、大小便後……)

三、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1、請幼兒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講述洗手的方法與步驟。

2、師幼小結:洗手方法與步驟。

挽袖子——淋溼手——打肥皂——衝乾淨——甩一甩——擦一擦

3、教師出示洗手分佈圖講解、示範洗手過程。

4、請1——2名幼兒演示洗手。

四、根據圖片,創編兒歌。

五、教師引導幼兒到盥洗室洗手。

幼兒園洗手教案3

活動目標

1.通過繪本故事情節,瞭解洗手的重要性。

2.學習正確的七步洗手法。

3.體驗戰勝細菌的樂趣,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瞭解洗手的重要性,學會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活動難點:

掌握七步洗手法的步驟。

經驗準備:

簡單知道一些不洗手的危害

物質準備:

1、繪本《超級細菌王國》PPT

2、邀請保健醫生給孩子講述七步洗手法

3、一盆清水、肥皂、毛巾

活動過程:

一、繪本故事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繪本封面,幼兒大膽猜測故事內容。

師:小朋友你們看封面上有什麼啊?(手指)

手指上小小的東西是什麼啊?(細菌)

師:手指和細菌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情喃?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吧。

2、傾聽故事,瞭解故事內容(邪惡的小細菌們在貝利手上建起了一個“超級細菌王國”,它們用貝利手上的食物渣滓蓋起了高樓大廈,每天肆無忌憚地吃喝玩樂,甚至還趁機鑽進了貝利的肚子裏…… )

師:貝利爲什麼肚子疼呀?(因爲他沒有洗手,手上都是細菌)

師:他的病是怎麼好的喃?(勤洗手)

3、引導幼兒聯繫自己的實際進行交流

師:你們有肚子疼的時候嗎?爲什麼會疼喃?你是怎麼做的喃?

師:我們什麼時候該洗手喃?(飯前、便後、玩玩具後、手髒時)

4、教師小結

貝利因爲勤洗手,細菌再也沒有找過他了。我們也要像他一樣勤洗手,講衛生,纔不會生病哦。

二、請出保健醫生,引導幼兒瞭解洗手的正確方法

1、個別幼兒嘗試自己洗手

師:你們看,老師這裏有什麼?(盆子,香皂)

師:哪個小朋友願意來教教其他小朋友怎麼洗手?

2、請出保健醫生,學習正確洗手方法

①師:老師今天請了一位打敗細菌的高手,你們看是誰?(醫生老師)

②師:接下來請醫生老師教教小朋友怎麼打敗細菌吧!

③配合兒歌,學習正確的七步洗手方法

師:將手打溼然後抹上肥皂

兒歌:

1、掌心對掌心

2、手心壓手背

3、十指交叉摩

4、手握關節搓

5、拇指圍軸轉

6、指尖掌心揉

7、手腕別放過。

醫生小結:小朋友們太棒了,都學會了打敗細菌的方法。

三、幼兒分組練習,進一步掌握洗手的正確方法。

師:小朋友們,吃點心時間到了,我們一起去洗洗手,看看誰能打敗細菌,把小手洗的最乾淨。

三、活動延伸

在班級微信羣分享正確的洗手步驟,請幼兒教會家長七步洗手法,幫助幼兒進一步掌握洗手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邀請保健醫生參與效果非常好。幼兒害怕醫生,同時也很喜歡扮演醫生,從醫生嘴裏說出來的話效果特別好。

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爲基礎的,所以我們在課堂上讓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來學習七步洗手法。利用兒歌教孩子洗手,孩子們不但感興趣還很快掌握了怎樣正確洗手的方法。

幼兒園洗手教案4

活動目標:

1.學念兒歌《洗手》,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2.瞭解不洗手的危害,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洗手》;(2)一條髒毛巾。

活動過程:

一、幫助髒髒的小毛巾

1.出示髒髒的小毛巾,教師配音哭聲。

小毛巾怎麼啦?

幼兒自由猜測。

2.小朋友手沒洗乾淨就在我身上擦,把我擦髒了。

提問:

(1)毛巾爲什麼哭?

(2)怎樣讓小毛巾不哭呢?

(3)小手洗不乾淨,會怎麼樣?(讓幼兒知道不洗手或手沒洗乾淨的危害,要養成勤洗手的習慣)

二、正確洗手方法

1.討論洗手的方法,該不該洗手。

怎樣把小手洗乾淨?

2.配合教學掛圖念兒歌《洗手》,幼兒欣賞。

3.幼兒邊學兒歌邊練習洗手方法。

三、什麼時候要洗手

1.什麼時候需要洗手呢?(飯前、便後、手弄得很髒的時候都需要洗手)

2.怎麼能知道小手洗乾淨了沒?(看、聞、摸等多種感官方式)

活動延伸:

督促幼兒吃東西前要養成洗手的好習慣。

附:洗手歌

捲起袖、淋溼手,抹上肥皂搓一搓。

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縫裏也搓搓。

清清水裏洗呀洗,再把水滴甩乾淨。

拿條小毛巾,小手擦乾淨。

活動反思:

活動對幼兒進行勤洗手的良好習慣的培養與日常生活相結合。開始以一條髒毛巾的話題討論方式進入活動主題,讓幼兒知道爲什麼要洗手,鼓勵幼兒自己來介紹洗手的方法,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利用通俗易懂的兒歌,具體形象的演示,富有激情的語言,再加上有徒手練習的鋪墊,先前進行個別的糾正和輔導,使得實際練習有條不紊的開展。讓幼兒真切觀察和感知到如何能把小手真正洗乾淨的真實過程,都學會了用正確方法洗手。

幼兒園洗手教案5

1、讓幼兒學習正確的洗手六步驟

2、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

3、豐富幼兒的語言,讓幼兒在《洗手歌》中感受語言韻律

4、發展幼兒手部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1、小手髒髒的圖片一張

2、與兒歌相匹配的洗手六步圖片

3、課前準備的小手律動

活動過程:

一、導入:小手律動

師:一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變成毛毛蟲;二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變成小白兔;三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變成小花貓;四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變成小烏龜;五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變成小金魚。

二、談話:

師:寶貝,剛纔我們做的律動用的事我們身體的哪個部位呀?(小手)

對了,那我們的小手可以做什麼呢?(教師引導幼兒多動腦、多回答)

我們的寶貝真棒,我們的小手可以畫畫、捏橡皮泥、吃飯飯,還可以玩沙子、玩玩具、玩泥土,我們的小手還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我們做完這些事情後,我們的小手就變得怎麼樣了?(幼兒自由回答)

三、出示小手髒髒的圖片

教師出示小手髒髒的圖片,問:寶貝,看看這張圖片上是什麼呀?(小手)這是誰的小手啊?(幼兒自由回答)她的小手和我們的小手有什麼區別啊?(她的小手很髒了)對了,那她的小手爲什麼這麼髒啊?我們小朋友做完這些事情後應該怎麼做啊?(洗手)那寶貝知道應該怎樣正確洗手嗎?

四、出示洗手六步驟的圖片、學習兒歌《洗手歌》

1、我們來看看小朋友蘿莉是怎麼樣洗手的。第一幅圖———先捲袖、第二幅圖———溼溼手、第三幅圖———擦肥皂、第四幅圖———搓搓指縫和指尖、第五幅圖————沖水洗淨、第六幅圖———我的小手真乾淨

2、將兒歌與圖片串聯在一起,引導幼兒學說兒歌。

3、創編動作學說兒歌《洗手歌》

洗手前,先捲袖,再用清水溼溼手,擦上肥皂搓一搓,指縫指尖都搓到,嘩嘩流水衝一衝,我的小手洗乾淨。

五、結束部分:今天,我們寶貝都學會了怎樣能把小手洗的更乾淨、更漂亮,現在,我們一起去洗洗我們的小手吧!

要求:

1、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飯前飯後、點心及大便後要洗手。

2、學會念《洗手》兒歌

準備:一條髒毛巾

過程:

一:用遊戲口吻,引起學習洗手的願望

今天我聽到毛巾架上有哭的聲音,我走過去一看(舉起髒毛巾)這條毛巾對我說:“有一個小朋友手沒洗乾淨就在我身上擦了,你看,把我身上擦髒了。”

提問:

1、誰在哭啊?

2、毛巾爲什麼哭?

3、怎樣讓毛巾不哭?

二、學習正確洗手的方法,手心手背都要搓到,洗手後在水池上把手甩三下,不把水濺到地上。

1、老師邊示範邊念兒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換隻手,再搓搓,沖沖衝,沖沖手,沖沖衝,衝乾淨,關上龍頭耍三下,一二三。”

2、幼兒先在坐位上邊學兒歌邊練習洗手方法,學念兒歌,老師邊檢查幼兒洗手方法是否正確,邊對個別幼兒進行輔導。

3、組織幼兒在水池邊,,實地練習一次洗手。

幼兒園洗手教案6

一、設計思路:

小班幼兒剛入園,吃飯時,我請幼兒去洗手,他們會有各種理由不去洗,“我洗過手了,我在家裏洗的。”“圖書是乾淨的,不髒。”“衣服不髒,媽媽剛給我換的。”“玩具多漂亮呀,不髒。”當我告訴幼兒這些東西是髒的,洗乾淨的小手摸到它們也會變髒時,幼兒會聽從我的建議去洗手,但同樣的事情、同樣的理由以後還會出現。用小毛巾擦一擦,把幼兒認爲乾淨物品上的“髒”東西從隱蔽的狀態顯現在眼前,幼兒真正理解了“髒”的概念,纔會把老師的要求,轉化爲自己的願望,有效地轉變自己的行爲,養成愛洗手的習慣。

二、活動名稱:

該不該洗手

三、活動目標:

1、知道周圍的許多東西是不乾淨的,許多髒東西是看不見的,吃東西之前願意洗手。

2、引導幼兒關心周圍的人,願意與周圍的人分享自己的食物。

四、活動準備:

1、好吃的食物一袋;白色溼毛巾;玩具、圖書等物品。

2、剛剛洗過手,分三組坐在桌旁,看圖書、玩玩具、聊天。

五、活動過程:

1、情景設置:大班哥哥姐姐送來好吃的食物

師:你是哪個班的小朋友?到我們班有什麼事嗎?

大班幼兒:我是大班的小朋友,給弟弟妹妹送晚點來了。我們吃晚點時,覺得幼兒園的晚點太好吃啦,想起小班弟弟妹妹還沒有吃過,一商量,大家就派我把好吃的晚點送來啦。

師:哥哥姐姐真好,有好吃的東西自己不吃,給我們小弟弟小妹妹吃,我們應該說什麼呀?(謝謝哥哥姐姐!)

2、請幼兒聞一聞晚點的味道,激發幼兒想吃好吃的的願望。引導幼兒商量吃的方法。提問:

1)哥哥姐姐送來的好吃的真香,誰想吃呀?請幼兒將桌上的物品收到架子上。

2)這麼多小朋友都着急吃一袋好吃的,我們怎樣做才能快點吃到呢?

3)小朋友現在能吃好吃的嗎?爲什麼?

4)誰不願意去洗手?爲什麼?(手不髒,手沒摸髒東西,周圍的物品不髒。)

3、小實驗:它們乾淨嗎

用白色溼毛巾擦拭幼兒認爲乾淨的物品如:圖書、桌椅和玩具等,引導幼兒觀察並發現毛巾顏色的變化。

結論:我們周圍的許多東西都是不乾淨的,許多東西髒了,小朋友用眼睛都看不出來,髒東西還會從一個地方跑到另一個地方呢。乾淨的小手,摸了這些東西就不乾淨了。

提問:

1)毛巾爲什麼變髒了?髒東西是哪兒來的?(圖書、桌椅和玩具是髒的,毛巾一擦,髒東西就跑到毛巾上。)

2)剛纔小朋友爲什麼說它們是乾淨的?(看不見)

3)小手洗乾淨後,再摸圖書、玩具、桌椅和衣服等東西,還乾淨嗎?

4)現在誰願意先去洗手,把我們用眼睛看不見的髒東西洗掉,再回來吃好吃的食物?

4、小朋友洗手,品嚐食物,引導幼兒將好吃的送給客人吃。

哥哥姐姐有好吃的東西,想着送給我們小弟弟妹妹吃,他們真好!

幼兒園洗手教案7

小班音樂遊戲教案《洗手絹》含反思適用於小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激發愛媽媽、愛勞動的情感,體驗親子活動的快樂,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能大膽用動作、樂器表現歌曲內容,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音樂遊戲《洗手絹》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能大膽用動作、樂器表現歌曲內容。

2、激發愛媽媽、愛勞動的情感,體驗親子活動的快樂。

3、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

4、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手絹若干、音樂《洗手絹》、播放器、各種樂器。

【活動過程】

一、播放《洗手絹》歌曲,請幼兒與媽媽合作表演各種動作進入活動室。

引導語: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和媽媽一起做遊戲,開心嗎?

二、分組討論,感受歌曲旋律。

分組討論:平時媽媽在家裏都做些什麼事?

請幼兒邊聽歌曲邊按節奏給媽媽捶捶背、揉揉肩。

三、引導媽媽教幼兒洗手絹。

請媽媽出示手絹,引導幼兒學習洗手絹的方法:髒的地方用力搓,不太髒的地方輕輕搓。

四、引導媽媽和幼兒爲歌曲創作新動作並表演。

引導語:我們聽到比較快、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時,還可以用什麼不同的動作洗手絹呢?請媽媽和幼兒一起試試看。

五、引導幼兒和媽媽一起,邊聽音樂邊嘗試用樂器爲音樂伴奏。

六、鼓勵幼兒和媽媽一起跳舞,表現快樂的心情。

引導語:今天小朋友學會了洗手絹,你們高興嗎?謝謝親愛的媽媽!讓我們和媽媽跳個快樂的舞,一起抱一抱吧!

教學反思:

洗衣服、洗手絹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小朋友們看到時,也是躍躍欲試,爲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也爲了讓他們上小學時能自己洗自己的紅領巾,所以我設計了這一活動。老師演示時,有些孩子都已跑上來把手伸進盆裏玩泡泡,所以場面有點混亂,但演示結束時,他們都玩得很開心,也基本掌握了方法及步驟。這節活動,我主要是想讓幼兒回到家時能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特別是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通過活動,我相信已達到這一目的。

幼兒園洗手教案8

設計意圖

我們周圍的環境存在着許多看不見的細菌、寄生蟲卵,幼兒好奇的天性使他們去到哪裏都想摸摸、玩玩,小手也在不知不覺中沾上細菌等微生物。如果不注意洗手,幼兒極易將病菌帶入口中。在小班幼兒中開展學習洗手的活動,可以幫助幼兒初步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活動目標

1、嘗試使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2、初步瞭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吃東西之前要洗手。

3、願意使用正確的方法洗手,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重點: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難點: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

活動準備

視頻、PPT、2個桶、2個大盆、15條毛巾、水果、《洗手歌》、洗手液4瓶。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出問題。

幼兒觀看故事視頻《一定要洗手》,思考並回答問題:故事裏發生了什麼事?皮皮想用手拿薯條吃的時候,小女孩對他說了什麼?爲什麼要洗手?

(二)學習洗手的方法。

1、觀看視頻,初步感知正確的洗手方法。

2、通過PPT學習正確的的洗手方法,老師引導幼兒一起按照PPT上的步驟圖練習。

3、幼兒自己根據步驟圖,練習洗手的方法,鞏固學習內容。

(三)創設情境,練習洗手。

1、教師出示水果盤,激發幼兒洗手的主動性。

2、幼兒分成兩組,通過實踐練習正確的洗手方法,教師關注幼兒並給予指導,提醒幼兒使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四)活動小結,分享水果。

小結:手上容易沾上細菌,在吃東西之前我們用剛纔的方法洗手,就可以讓我們變得健健康康。

幼兒園洗手教案9

活動目標

1、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

2、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3、有爲他人服務的意識,有責任感。

活動準備

1、洗手程序圖卡。

2、視頻短片“洗手的正確程序”。

3、輕快的音樂。

4、清潔寶寶貼畫。

活動內容:

形式:集體/小組

1、出示洗手程序圖卡,或播放《洗手的正確程序》視頻短片,和幼兒共同描述並練習洗手的正確方法。

2、將洗手程序圖卡打亂,請小組長協助老師將圖卡排好。

3、其他幼兒做出在活動2設計的動作,感謝小組長。

4、播放輕快的《洗手歌》音樂,幼兒隨着音樂模仿圖卡的步驟洗手。

5、小組長帶領小朋友到衛生間洗手,老師加以引導。

6、洗完手後,小組長檢查小朋友的手是否乾淨,併發給小貼畫作獎勵

評價

懂得洗手的正確方法。

樂於擔任小組長。

活動建議:

程序卡有助於幼兒建立基本的時間概念,知道事情發生的先後次序。

幼兒園洗手教案10

活動要求:

1、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飯前飯後、點心及大便後要洗手。

2、學會念《洗手》兒歌。

活動準備:一條髒毛巾。

活動過程:

一:用遊戲口吻,引起幼兒學習洗手的願望

老師:今天我聽到毛巾架上有哭的聲音,我走過去一看(舉起髒毛巾)這條毛巾對我說:“有一個小朋友手沒洗乾淨就在我身上擦了,你看,把我身上擦髒了。”

提問:

1、誰在哭啊?

2、毛巾爲什麼哭?

3、怎樣讓毛巾不哭?

二、學習正確洗手的方法,手心手背都要搓到,洗手後在水池上把手甩三下,不把水濺到地上。

1、老師邊示範邊念兒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換隻手,再搓搓,沖沖衝,沖沖手,沖沖衝,衝乾淨,關上龍頭耍三下,一二三。”

2、幼兒先在坐位上邊學兒歌邊練習洗手方法,學念兒歌,老師邊檢查幼兒洗手方法是否正確,邊對個別幼兒進行輔導。

3.組織幼兒在水池邊,實地練習一次洗手。

活動反思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洗手環節,只要認真的去觀察、貼近幼兒的生活,就會發現孩子的一個小小舉動,就是我抓住教育的良好契機。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需要去動腦筋,應該給孩子們創造親自體驗的機會,把教育轉化爲幼兒的需要。良好習慣的養成是孩子成功的基礎,要站在孩子的立場,體驗孩子習慣的養成過程。

幼兒園洗手教案11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按順序講述畫面內容。

2.瞭解洗手的重要性,建立維護雙手清潔的意識。

3.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重點難點:

觀察畫面,按順序講述畫面內容

活動準備:

掛圖《爲什麼要洗手》,活動前請幼兒瞭解洗手的原因,小塊肥皂若干,洗手盆,清水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引導幼兒討論洗手的原因。

(1)請小朋友想一想,今天我們的手都做過什麼事情,摸過什麼東西?

(2)今天,我們的小手已經摸過這麼多東西,讓我們看看自己的手,是不是有點髒了?(有的小朋友看不見手上有明顯的污跡會說不髒,教師要及時做好引導)雖然有事我們的肉眼看不見手髒,但是我們的手上會有許許多多看不見的細菌,如果雙手沾上看不見的細菌,會讓身體生病。所以,生活中我們隨時洗手,清潔自己的雙手很重要。

二出示掛圖,引導幼兒按順序觀察畫面,瞭解洗手的原因及時間。

(1)圖上的小朋友怎麼了?

(2)原來把手洗乾淨是因爲要把病菌沖掉或殺死,不要讓它們跑到身體裏面,讓我們生病。

(3)做哪些事情要記得洗手?

(4)除了吃東西以外,病菌也喜歡在你揉眼睛、挖鼻子的時候跑到身體裏面,讓身體不舒服。用肥皂洗手,可以把手上的病菌殺光光,讓手變得乾淨。

2.幼兒討論如何正確洗手。

(1)教師引導幼兒找到正確的洗手方法。

(2)出示洗手圖,幼兒體驗如何正確洗手。

活動延伸

給幼兒發放學習單《什麼時候要洗手》,請幼兒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討論,完成。

幼兒園洗手教案12

活動目標:

1、瞭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飯前、便後或手髒時要洗手。

2、願意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3、教育孩子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掌握洗手的正確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是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難點是養成洗手習慣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5、初步瞭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三塊小毛巾,三塊香皂,三個臉盆。

2、正確洗手方法的圖片,吸鐵石。

經驗準備:在一日活動中,提醒幼兒飯前便後洗手。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老師:小朋友們,剛剛我們上了美術課,你們畫的畫都很漂亮,給自己鼓鼓掌。

但是看看你們的小手怎麼樣呢?

幼兒:很髒。

老師:小朋友們好。

幼兒:老師好。

老師:等會兒我們就要吃點心了,那麼在吃點心前我們要幹什麼呢?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幼兒:洗手。

老師:對,那我們除了吃東西前要洗手,還有什麼時候要洗手呀?

幼兒:上完廁所要洗手,玩完玩具要洗手。

老師:嗯,小朋友們說的很對,那你們知道爲什麼飯前便後要洗手嗎?

幼兒:因爲手很髒。

老師:對,我們的手上有很多細菌,他們就像小蟲子一樣,在我們手上躲起來了,如果細菌不小心擦到眼睛裏,眼睛會很癢,如果把細菌吃到肚子裏,我們也有可能會肚子疼。所以在飯前便後、玩完玩具、手髒時我們要洗手。

2、基本部分

老師:那你們平時是怎麼洗手的?

幼兒:這樣(洗手的動作)。

老師:請你上來試一試。

幼兒:好啦。

老師:嗯,那你先回到位置上吧。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看了包子同學洗手,你們覺得她洗手洗乾淨了嗎?

幼兒:洗乾淨了。

老師:嗯,那老師今天再教你們一種新的洗手方法,讓你們的小手變得更乾淨。

(老師示範洗手)。

老師:那請你們仔細看老師怎麼洗手哦。

老師:爲什麼你們的小手沒有洗乾淨呢?因爲你們沒有用正確的洗手方法洗手。老師也來洗一下小手,你們睜大眼睛看看老師是怎麼洗手的。老師剛剛是怎麼洗手呢?你來說。

幼兒:你剛剛這樣洗手。(搓手背的動作)

老師:搓搓手背是嗎?嗯,搓手背(貼圖片)老師:搓搓手背,那你們跟老師一起學一下,搓搓手背。還有呢?還有什麼方法洗手呢?

幼兒:還有這樣洗手(動作措手腕)。

老師:這樣是嗎?搓手腕,你們也學習一下搓手腕,搓搓搓。還有呢?

幼兒:我看到了,還有這樣搓大拇指。

老師:對,這樣可以把大拇指上的細菌搓掉。還有呢?誰能一下子說出兩個三個呀?

老師:你來說。

幼兒:這樣。

老師:這樣是什麼?搓手心。還有呢?

幼兒:這個樣子。

老師:這樣是什麼?搓指尖,把我們指甲裏的細菌搓掉。

老師:還有這個是怎麼洗的?(拿出剩下的圖片)幼兒:這樣子,(學習圖片上的動作)。

老師:對,這樣搓能把我們關節上的細菌搓掉。還有呢?

我們經常搓的方法是什麼?

幼兒:搓手心。

老師:對。這是我們生活中經常搓手的方法。

老師:剛剛剛老師是怎樣做的?咱們也來學一學吧!那小朋友們,你們能按照圖片上的方法來洗一下你們的小手,看看誰洗的最乾淨。(幼兒嘗試洗手,教師根據情況進行指導)

老師:兩隻手都要搓到哦。可以看看黑板上的圖片來洗手。

幼兒:洗好了。

老師:洗的真乾淨,給自己鼓鼓掌。

老師:小朋友,你們都學會了正確的洗手方法,那你們回家把這個本領教給你們的爸爸媽媽好嗎?

幼兒:好。

老師:小朋友們再見!

教學反思:

這次日常生活習慣教學,我們選的是洗手這個活動,因爲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爲基礎的,所以我們在課堂上讓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來學習七步洗手法。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們設計了四個環節,一讓幼兒示範先前的洗手方式,二教師示範洗手,三貼圖是圖片帶領幼兒學習七步洗手法,四讓幼兒嘗試自己洗手。四個環節層層遞進,條理還算比較清晰。在第二環節中教師示範,我沒有邊講解邊示範,單純的洗手給幼兒看,可能會造成幼兒對七步洗手法的印象不深。在教師示範前還可以多多開發一下幼兒的思維,讓幼兒想一想可以用哪些方法洗手,然後再教她們七步洗手法的方法效果應該會更好一些。在上課過程中,我褲子上的腰帶掛下來我並沒有發現,這提醒我上課前要先整理一下衣服。

幼兒園洗手教案1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習洗手的正確方法。

2、知道飯前,便後、手髒時要洗手。

3、培養幼兒愛清潔,講衛生的良好習慣。

4、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洗手步驟圖。

活動過程:

一、看看自己的小手。

1、老師的手乾淨嗎?(不乾淨,手上有粉筆灰。)手髒了怎麼辦?(應洗手。)

2、小朋友動動小腦筋,怎樣才能把髒手洗乾淨?啓發幼兒說說洗手的順序、方法。

二、出示掛圖,介紹洗手的順序。

先把小袖子捲起來,打開水籠頭淋溼小手;然後抹上肥皂,搓一搓手,再把手上肥皂衝乾淨,關上水籠頭,用毛巾把手擦乾,放下衣袖。

三、教師示範講解洗手的正確方法。

1、捲袖子。袖口一層一層向上卷或把袖子向上拉。邊示範邊問幼兒,爲什麼要捲袖子呢?

2、抹肥皂,搓手。卷好袖子後,將手浸在水中,然後再抹上肥皂,兩隻手心相對搓,手背搓,五指分開叉搓,然後把手上肥皂洗乾淨,一、二、三、輕輕甩三下,最後用毛巾擦乾手,放下袖子,手就洗乾淨了。

3、提問:我們在一天中,還有什麼時候要洗手呢?啓發幼兒說出飯前,便後要洗手,手髒時要洗手。教育幼兒不要用衣服擦手,培養幼兒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

四、洗一洗。

1、請幼兒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2、帶領幼兒學念兒歌《洗手》。

教學反思:

洗手是幼兒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活動中,我先讓幼兒來示範如何正確洗手,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能做到先捲起袖子,然後手心搓搓,手背搓搓,並告訴老師不能玩水。結合動作,幼兒較容易地學會了兒歌,而且能邊唱唸邊表演,效果很不錯。但在之後的實踐環節中,有的幼兒沒有老師的提醒就又開始了玩水,可見,不玩水的行爲個別幼兒還是不能控制好自己,需要老師的隨時提醒。當然,在一次活動中就想改變幼兒玩水的壞習慣,確實不可能,這需要老師在平時對引導多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使幼兒養成正確洗手的好習慣。

幼兒園洗手教案14

目標:

讓幼兒知道如何洗手的禮儀

培養幼兒良好的日常行爲習慣,讓幼兒知道生活也是有規矩要遵循的。

使幼兒掌握一些洗手的基本常識。

初步瞭解洗手能預防疾病。

準備:

洗手間、衛生紙、毛巾、垃圾桶

過程:

1,導入:教幼兒帶入衛生間,提問:我們要是用洗手間,要排隊

2,要在外面排隊等候

3 教師示範,教給幼兒如何洗手的方法

4教師示範如何洗手

5教師介紹使用完洗手間要打香皂洗手的禮儀

6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孩子的洗手習慣,引導幼兒學會輪流等待。

幼兒園洗手教案15

活動目的

1、通過理解故事,學習兒歌,瞭解洗手的必要性及洗手的正確方法;

2、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故事《小花貓生病了》

兒歌《洗手歌》

洗手的順序圖、貓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安靜,並以談話吸引幼兒興趣。

師:孩子們能鍛鍊身體,所以大家都很強壯。可是有隻小花貓也會鍛鍊身體,可它還是生病了,這是爲什麼呢?我們來聽聽故事《小花貓生病了》

(二)理解故事《小花貓生病了》

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通過問題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提問:

1、小花貓怎麼了?

2、它爲什麼會生病呢?

3、我們應該怎麼幫助它?

(三)學習洗手

1、洗手順序:挽袖子——擰開水龍頭——將手打溼——抹肥皂——兩手對搓——沖洗——關水龍頭——用毛巾擦乾

2、幼兒按洗手順序進行練習。

3、幼兒觀察圖片,再次鞏固對吸收洗手順序的掌握。

(四)學習兒歌《洗手歌》

1、師按兒歌的內容進行示範朗誦並表演;

2、幼兒跟教師學念兒歌。

(五)練習洗手

幼兒跟教師邊念兒歌邊洗手。

(六)結束評價

1、教育幼兒要認真洗手,飯前便後要洗手,要養成良好的爲什麼習慣;

2、表揚能講究衛生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