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錦集六篇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錦集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7W 次

作爲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錦集六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蛋殼拼貼在花瓶上。

2.引導幼兒學習不同的手工操作材料的使用方法,培養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細心操作的習慣,保持作品整潔。

準備:

1.花瓶實物2~3個。

2.操作卡片《花瓶》、壓平後,蛋衣連在一起的蛋殼、水粉顏料、毛筆、調色盤、漿糊、幹抹布等。

過程:

1.導人活動,引起興趣。

教師:今天我們來做設計師,每人設計一個花瓶並用蛋殼來製作設計好的花瓶。

2.引導幼兒觀察實物花瓶的特徵。

教師出示實物花瓶:這幾種花瓶的式樣各有什麼特點?幼兒議論、回答後,教師:花瓶樣式很多,有頸子長、肚子大的,有上下粗、中間細的,有瓶口大、頸子細、肚子略大的。

3.引導幼兒學習蛋殼花瓶的製作方法。

教師示範並講解:先在圖畫紙上設計一個花瓶式樣,畫出輪廓線,再用漿糊把蛋殼滿滿地貼在輪廓內,也可稍微超出輪廓線。然後用顏料塗在蛋殼上,讓顏色滲入裂紋中,再用幹抹布輕輕抹去多餘顏料。用另一張同樣大小的圖畫紙剪去一個同樣大小的花瓶輪廓後(注意保持輪廓線的平滑),貼在有蛋殼的圖畫紙上,使兩隻花瓶輪廓重合,再在花瓶上面添畫上花,一隻插滿鮮花的花瓶就做成了。

4.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教師:下面請小朋友來做花瓶,要先設計好花瓶式樣,再貼蛋殼,最後添畫。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提醒幼兒注意蛋殼要貼滿,花瓶輪廓線要剪平滑,圖畫紙相貼時注意花瓶的位置。

5.作品,結束活動。

展示作品,找出誰設計的花瓶式樣最新穎,誰製作的花瓶最精美。

延伸:

將生雞蛋的蛋清倒出來,可用蛋殼做不倒翁、花籃、茶杯等。半個雞蛋殼可做小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幼兒在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圖形,而且會詢問這是什麼圖形,注重幼兒的興趣和終身教育是我活動的兩大特色,幼兒園是現代幼兒生活學習最爲熟悉的環境之一。活動開始我就讓幼兒觀察我的掛圖,掛圖中有不同顏色的不同圖形,由不同圖形拼成的一幅畫,是爲了提高幼兒的感知能力,瞭解各種圖形分別由什麼特點。活動中教師一引導者的身份出現,對幼兒表達不清楚的或出現困難的地方加以糾正,耐心的指導,使每個孩子都能充分自主的參與活動中。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圖形的特徵,在圖中爲各種圖形找出合適的位置。

2.能大膽、正確的表達幾何圖形的特徵和方位。

3.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5.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每人一套操作材料 大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各種形狀的圖形)小朋友們,今天圖形王國的國王給我們小朋友帶禮物了,你們來看一下,它們有什麼不同?(引導幼兒用兩個詞來說,如紅色的三角形等)

2.遊戲“圖形歸類”。請幼兒把相同的.圖形放在放在一起。與同伴交流,你是怎麼分的。

(1)現在這些圖形寶寶想回家了,我們一起來幫助他們找家吧!

(2)(出示圖)這就是它們的家。觀察表格,理解橫向和縱向標記的含義。提問:表格最上面一行有什麼?表示什麼意思?左邊有什麼標記?表示什麼意思?

(3)教師示範將紅的圓形放在相應的格子裏去。邊放邊說:紅的圓形在從下往上數第四行左邊的第二個位置上。

(4)請個別幼兒嘗試選擇部分圖形按照兩種特徵進行定位,並說一說具體的位置。

3.幼兒用操作材料對圖形進行歸類。

(1)給每人提供一套操作材料,先仔細觀察裏面的圖形,在確定圖形寶寶應該放在哪個家中。

(2)教師進行指導

4.組織交流,講述特徵和位置。

提問:第幾行第幾個是什麼顏色的、什麼圖形?

活動反思:

本活動,幼兒對顏色和圖形特徵已經認知。能根據圖形的特徵,在圖中爲各種圖形找出合適的位置。課堂上通過生動的談話、遊戲等情境,使幼兒提高學習興趣,產生探索新知的慾望。幼兒在認識的基礎上,通過提供學習材料,讓幼兒進行動手操作,體驗和探究按顏色、形狀等規律特徵進行活動的製作過程。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爲幼兒學得輕鬆、學得愉快,幼兒的積極性、主體性得到充分的表現,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注重保護幼兒的意見,開發幼兒的創造力,鼓勵幼兒善於發現與衆不同的現象。但是本節課,我的語速有點快,語言不夠精練,講解示範的時候,因爲語速快,部分幼兒幼兒未能聽清老師的要求,導致一個問題說出去來,下面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我問的什麼。而且我的應變能力也有待加強,本次教研活動讓我明白了,只有在不斷仔細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或者接近有效完美的教學途徑。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瞭解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體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

2、學會分辨什麼樣的聲音是好聽的,什麼樣的聲音是噪音,培養良好的說話的習慣。

3、通過各種嘗試活動和操作活動,激發幼兒對周圍世界的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1、小鼓、小鈴、盤子、碗、小勺子、各種瓶子、空的盒子、米、豆子等若干。

2、錄有聲音的磁帶一盒,錄音機一臺。

活動過程:

一、尋找聲音

1、通過遊戲,激發幼兒對聲音的興趣。

教師請四名幼兒事先藏起來,分別對大家說一句話,請大家猜猜是誰在說話。

教師提問:你是怎樣知道的?(引導幼兒感知,每個人說話的聲音都有自己的特點。)

教師提問:你是用什麼發出聲音的?(引導通過各種方法:摸、發聲看讓幼兒認識身體的發聲器官――喉嚨。並且知道人是通過喉的震動發出聲音的。)

2、讓幼兒自由探索,通過碰、打、敲等方法讓各種物體發出聲音,知道物品發出聲音是由多樣物品碰撞發出來的。

3、讓幼兒通過實驗,知道聲音的產生必須是幾種物品碰撞後產生震動發出聲音。

情境表演:大米(由老師扮演):“小朋友們我是大米,我可是個舞蹈家。你們想不想看我跳舞啊?”

將紅米放在鼓面上,用鼓棍敲擊鼓面可以看到鼓面上的紅米在跳動。

提問:小朋友們,大米是個舞蹈家,她是怎樣在舞臺上跳舞的?(引導幼兒感知大米的跳動是因爲鼓棍敲擊鼓面使得鼓面震動才讓大米跳起來的。)

小實驗:讓鑼、撥、鋼琴、鼓等樂器發出聲音後馬上阻止震動,發現震動消失聲音也消失了。使幼兒知道聲音是通過震動產生的。

二、製造聲音

1、讓幼兒嘗試讓所有的物品發出聲音。

2、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操作及發現。

3、讓幼兒通過進一步自由探索,知道不同材料的物體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

三、分辨聲音

1、教師播放兩段錄音,請幼兒聽一聽有什麼不同的感覺?

2、學會分辨什麼樣的聲音是好聽的,什麼樣的聲音是噪音,教育幼兒在活動中輕輕地說話,避免產生噪音,養成良好的說話的習慣。

四、使用聲音

教師和幼兒一起用自制的會發出聲音的物品配上音樂表演。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目標:

1、理解故事,進一步感知霧的特徵,感知霧給日常生活帶來的不便。

2、通過實踐遊戲,親自體驗“霧茫茫看不清楚”的感覺。

準備:

1、幼兒已具有對霧天的初步認識。

2、教學掛圖。

過程一、討論晴天與霧天的不同。

師:今天的天氣怎麼樣?小朋友你們見過霧天嗎?

1、晴天和霧天有什麼不同?

2、晴天的時候,馬路上的汽車、天上的飛機是怎樣行使或飛行的?小朋友們在公園裏看到了什麼?

3、霧天的時候,馬路上的汽車和天上的飛機碰到了什麼麻煩?小朋友在霧天有什麼感覺?

二、霧弟弟很淘氣。

今天我們就要來聽一個有關霧天的故事,你們聽聽到底霧天會有什麼麻煩呢。

1、結合掛圖,老師完整講述故事。

2、提問:

霧弟弟做了哪些淘氣事?

霧天,司機開車真不方便,讓我們幫他們想想辦法吧。

(引導幼兒結合日常生活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3、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太陽出來了,霧就會消失”的道理。

三、後來霧弟弟到天上變成了什麼?

1、矇眼開車

2、在“路邊”用小椅子設置一些障礙,幼兒分組戴上墨鏡,模擬“霧天開車”。行使中若碰到了椅子,就代表發生了交通事故,停止遊戲。

3、請幼兒說說“霧天開車”的感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對籃球的應用創新,教師及夥伴的肯定等方式,使幼兒體驗成功的樂趣,激發自主探索精神。

2、通過創新玩法及合作遊戲,培養幼兒勇於挑戰自我,不斷提升自我,及團隊合作精神。

3、通過與小籃球有關的一系列活動,提升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及靈敏度等身體素質。

4、學習遊戲的玩法及規則。

5、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創新玩法及合作遊戲,提升幼兒身體素質

難點:鼓勵幼兒創新玩法

活動準備

小籃球若干、籃球場或空地一塊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場地領入(教室將幼兒從幼兒教室到籃球場或空地)

2、籃球操熱身(排隊從框內拿籃球,師生共同完成籃球操)

二、基本部分

1、提問回憶: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我們手中的籃球還可以怎樣玩?

學生回憶以前曾經玩過或是見過的籃球玩法。

2、嘗試

教師引導學生嘗試學生提出的玩法,學生之間可以相互觀察交流。

3、探索

學生交流或是自主創新玩法,探索出自己感興趣的玩法。

4、展示模仿

學生展示探索成果,教師帶領其他幼兒共同學習模仿。

5、評選遊戲

教師和學生共同評選出最好玩、自己最想玩的遊戲,並共同參與玩一次。

6、分享交流

教師引導幼兒之間分享交流遊戲的心得,怎樣玩得更好?遊戲哪裏還要改善?等

7、遊戲——小兔蹦蹦跳

將小籃球放於兩腳之間,雙手出兩指做兔子耳朵於頭兩側,跳着前進,既要保持球不落地,又要比誰快。可設計成接力形式,提高幼兒的團隊合作。

教師和幼兒在玩遊戲後,對於遊戲出現的問題,共同探討提出解決方案,在次遊戲。

三、結束部分

1、相互之間用籃球拍拍手、身體、腳,達到放鬆的目的

2、將籃球放入框內,退場

教學反思

1.本次活動是爲了更好的使幼兒自主創新遊戲,提升興趣,但是活動中幼兒畢竟還處於初生期,需要教師密切注意引導,同時對幼兒創新的遊戲,教師既要肯定也要注意引導他們修改完善。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⑴對幼兒發展的反思,幼兒創新的遊戲或許創新性不強,這時就需要教師引導其他幼兒去理解、尊重、接納他的創新,但是教師也不能過多的參與,應給學生適度的自由空間,通過與環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師的互動,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發展。

⑵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對觀察瞭解幼兒的經驗水平、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徵,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及其發展線索能力不夠,造成效果不佳,不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⑶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師幼共同完成遊戲配合情況較好,教師也能依幼兒的需要調整教學。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在對目標、策略的驗證與分析中找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並明確今後改進與完善的方向。

4.如果在上這節課,我會把中間部分進行有效的劃分,同時增強教師的引導能力,爭取用自己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聽過這堂課的老師說這堂課中基本部分在孩子的自我探索時,顯得雜亂無章,教師沒有起到很好的有效引導,使課堂脫離掌控,幼兒不是在探索而趨近於玩耍,沒有達到發展幼兒創新能力的目的。我想自己應該多加強有效的引導,同時認真觀察幼兒的動態在脫離掌控現象出現之前及時改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幼兒經常把物品放在塑料袋裏帶到幼兒園。我把塑料袋放在玩具櫃裏,發現塑料袋有時被孩子拿出來當玩具,有的放在頭上當帽子、有的當手帕折,成了孩子的寶貝。捕捉到這個興趣點後,我開始有目的的觀察,發現他們對塑料袋的玩法顯得比較侷限,興趣卻依舊濃厚。當孩子遇到困難難以跨越障礙或困難時,教師的幫助性介入可以大大促進其發展。根據以上情況,便生成了“會飛的塑料袋”這個活動。

二、活動目標

1.利用自然材料,引導幼兒發揮想象進行裝飾,讓塑料袋飛起來體會遊戲活動的樂趣。

2.引導幼兒在遊戲活動中學會觀察,進一步培養幼兒大膽嘗試探索能力。

三、活動準備

1.人手一個塑料袋,各類裝飾紙:皺紙、彩紙,剪刀,雙面膠,透明膠,線,籮筐。

2.創設較爲寬敞的場地,便於來回跑動。

四、重點和難點

重點:裝飾塑料袋,探索能讓塑料袋飛起來的方法。

難點:根據幼兒的不同情況,培養他們探索和嘗試的能力。

五、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

師:塑料袋有一個心願,它想和小鳥一樣,穿上漂亮的衣服,飛上藍天。想請小朋友動動腦筋,幫幫它。你有什麼好辦法讓塑料袋飛起來呢?

2.幼兒操作

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動手製作漂亮的塑料袋。探索讓塑料袋飛起來的方法。要求幼兒自由結合,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觀察同伴是怎樣完成的或向同伴尋求幫助。

3.交流及認識塑料袋的不同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