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七篇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七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根據聲音辨別樂器,並能找到相應的擺放位置。

2.能仔細聆聽聲音,按規則操作。

活動準備:

1.鈴鼓、三角鐵等樂器

2.活動材料第6頁

活動過程:

  一、什麼樂器在唱歌。

1.教師一次介紹樂器的名稱並演奏,幼兒根據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指認“__(樂器名)在哪裏”。

2.請幼兒閉上眼睛聽樂器發出的聲音,辨別是什麼樂器在唱歌。

3.請個別幼兒蒙上眼睛,聽聽什麼樂器在哪個位置唱歌。

  二、樂器在哪裏

1.出示格子底板,將鈴鼓、三角鐵、圓舞板、雙向筒、鼓的圖片貼在相應的格子裏。

2.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或幼兒)一次演奏五種樂器。幼兒睜開眼睛,根據聽覺辯論“十字格”中相應的樂器。

  三、樂器位置在哪裏

1.翻到幼兒操作材料第6頁

2.請幼兒先用手指做連線動作,確定之後再把樂器和十字格中相應位置的“▲“連上線。

3.巡迴觀察,給需要幫助的幼兒提供指導。

四、活動延伸:,可以將樂器投放到區域角進一步加以鞏固,使幼兒知道樂器的名字。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結合已有經驗,使幼兒知道扇子能給人們帶來涼風。

2、學會用重疊、粘貼的方法制作扇子。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扇子特徵。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用重疊、粘貼的方法制作扇子

活動準備

各種形狀的彩紙、小木棒、油畫棒、膠水。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我們來猜個謎語,好嗎?

謎語:“有風就不動, 一動就有風。你要它不動,等到起秋風.”猜猜它是什麼?(扇子)

好厲害啊,一下子就猜出來了。那誰來說說扇子有什麼用處呢?

  二、探索扇子的製作方法

師: 上星期,很多小朋友帶來了扇子。今天,老師也帶來了扇子,想看嗎?

問: 老師的扇子是什麼樣的呀?扇面是什麼材料?扇柄呢?

師: 你們想不想也來做把扇子呀?猜猜老師這把扇子是怎麼做出來的?

結合幼兒的回答,邊歸納邊示範製作步驟:

(1)找兩張相同形狀的彩紙。

(2)在一張彩紙上塗滿膠水。

(3)把木棒的一半粘在彩紙上,一半露在紙外面。

(4)把另一張相同形狀的彩紙重疊粘合,注意紙型邊緣吻合。

(5)裝飾:在扇面的中間設計一個較大的圖案,周圍設計小花邊。

  三、集體制作扇子

幼兒自主選擇彩紙進行製作,教師巡迴指導,重點指導第二張紙的重疊粘貼和扇面中間圖案設計要稍大些。

  四、展示評價作品

教學反思

美術活動中,比較講求孩子的自主發揮。因此,在課前準備時,我將扇子做成了幾種不同的形狀,讓孩子自由選擇想要完成的作品。在裝飾扇面的環節中,由於孩子的動手能力比較差,因此,我採用了讓他們繪畫的方式裝飾扇面。我出示的樣本中,一種是橫線畫法,適合一些能力比較弱的孩子;其次格子畫法,再原來的層次上進了一層;最後一種畫法是自由畫,請孩子自己根據以往的作畫經驗,畫上自己願意畫的物體,人物等等。結果,效果非常明顯。像魏淋雨這樣基礎比較差的孩子選擇了橫條畫法,趙子妍這樣中等的孩子選擇了格子畫法,王雨涵這樣偏上的孩子基本上採用了外擴畫法,而、王思芸等小朋友則根據自己的想像進行作畫。韓亞頎畫了一把水果扇子,上面有各種各樣的水果——西瓜、桃子、菠蘿、梨等等,各種各樣的水果滿滿一扇子。看到孩子喜悅的笑臉,發現孩子們正在長大。

小百科:扇子是引風用品,夏令必備之物。中國傳統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集成部分,它與竹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有着密切關係。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蝸牛,初步瞭解蝸牛的外形特徵及生活習性。

2、萌發對事物的探究興趣。

活動準備:

1、圖片-蝸牛

2、放大鏡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蝸牛

1、瞭解蝸牛的外形特徵。

(1)蝸牛的身體是什麼樣的?

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蝸牛的背上有殼,像小房子,它的殼是一圈一圈的。

(2)蝸牛的頭上有什麼?

讓幼兒知道,蝸牛的頭上有兩根細細的腳,叫觸角。

(3)蝸牛的眼睛長在哪裏呢?

告訴幼兒蝸牛的眼睛就長在觸角上。

(4)蝸牛是怎樣走路的呢?它有腳嗎?

2、讓幼兒自由討論:蝸牛有沒有腳

教師講解,蝸牛有腳的,你知道爲什麼看不到蝸牛的腳嗎?

二、觀察蝸牛的腳

教師:蝸牛到底有沒有腳,讓我們一起去找找,仔細地看一下。

通過觀察,幼兒發現蝸牛真的有腳,而且是一隻腳,就像鞋底一樣。

三、瞭解蝸牛的生活習性

1、蝸牛爬行。

你們知道蝸牛走過的地方會留下什麼?

教師:你們看,小蝸牛在爬的時候身體在蠕動,它的腹部就會分泌出這種白色的沾液,

看上去就像白線一樣。

原來蝸牛是靠身體蠕動來爬行的,它分泌這種白色的沾液,是爲了讓身體更潤滑,

這樣在爬行的時候就不會擦傷皮膚了,而且前進的更快。

2、交流蝸牛的生活習性

(1)在什麼季節我們可以看到蝸牛?

(2)最近你看到過蝸牛嗎?爲什麼?

交流後讓幼兒知道,蝸牛不但要冬眠,還要夏眠。

四、探索知識

螺螄,跟蝸牛相比,有什麼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能幹稀搭配地選擇早餐,知道吃好早餐的重要性。

2、培養每日吃早餐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麪包、牛奶、蛋、豆漿、稀飯等常見早餐食物。

2、天線寶寶(丁丁、拉拉)布偶,《營養早餐》電子圖片。

3、自助餐:各類幹稀早餐食物、餐具。餐廳環境佈置、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布偶情景對話,激發幼兒興趣。

丁丁:哎呀,我今天好難受呀!

拉拉:你怎麼了?早上都吃了些什麼呀?

丁丁:我今天早上吃了一塊大面包!呃……呃……(打嗝)

拉拉:真是奇怪,今天我也很難受,早上因爲快遲到了,只喝了一杯牛奶就來幼兒園了。

丁丁、拉拉:這是什麼原因呀?爲什麼會這樣?(設疑)

2、提問:你們會不會難受呀?(不會)那你們早上都吃了些什麼呢?

3、幼兒回答,教師一一出示幼兒所說的食物。

4、引導幼兒將出示的各種食物按幹稀分類。

通過觀察、比較、分類,發現食物這些可以分成“幹”“稀”兩類。

5、討論解疑:爲什麼丁丁和拉拉會難受呢?結合生活經驗理解科學早餐的基本搭配方法――幹稀搭配。

6、欣賞活動:營養早餐。

(1)知道早餐的食物很豐富,可以有許多種的“幹稀”搭配方法,還可以在早餐後吃一點水果,均衡營養。

(2)師生討論、總結:知道吃早餐的重要性,每天都要吃早餐纔會身體健康。

7、品嚐、交流:自助餐。在柔和的音樂聲中,幼兒根據幹稀搭配原則,自由選擇“自助

早餐”。

8、活動延伸:家園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幼兒形成每天吃早餐的健康意識,並與幼兒一起合理搭配營養早餐。

觀察反思:

最近,我們發現有一部分幼兒早上起牀晚了,隨便吃點東西填飽肚子(甚至不吃早餐)就來上幼兒園了,這嚴重地影響了幼兒的身體健康。爲了幫助幼兒瞭解早餐的重要性,養成每天吃早餐的良好習慣,我通過健康領域與科學領域的有效整合,開展了這一活動。

這個活動,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以“能幹稀搭配地選擇早餐”爲活動重點,開展活動。在活動中,通過直觀地對各種早餐食物進行“幹稀”分類,幼兒對“幹”與“稀”這兩個類別的概念有了較好的認識,基本上能正確分辨、判斷“幹”與“稀”,並掌握科學早餐的基本搭配方式――“幹稀搭配”。同時通過欣賞各種營養早餐的電子圖片,給幼兒直觀的視覺感受,使幼兒知道“早餐還可以吃這些食物,可以這樣搭配吃”,鞏固培養健康飲食的意識。在活動最後,引導幼兒幹稀搭配地自選“早餐”,並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品嚐、分享與交流自己所選的食物及感受,效果不錯。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它們都有自己的家

有益的學習經驗:

養成用完物品放回原位的良好習慣,不隨手亂扔東西。認識到把物品放回原處既可以給自己提供方便,也可以給別人提供方便。

準備:

玩具動物(兔子、小猴、小狗、小貓),小紙盒四個

活動與指導:

1、將小紙盒擺放好,分別代表小動物們的家。

2、教師說:“今天,老師給你們表演一個手偶戲,請小朋友認真看。”

3、將4個小動物分別放到4個紙盒裏,告訴幼兒動物們生活在自己的家中。有一次老虎來了,小動物們嚇得四處跑,等老虎走了,天已經黑了,小動物什麼都看不見了,他們連自己的家都找錯了。小狗到了小兔家,小猴到了小貓家,小貓到了小猴家,小兔到了小狗家。第二天,天一亮,小猴找小兔玩,可是他來到小兔家看到的不是小兔,而是小狗,他感到十分奇怪;小貓去給小狗送信,卻看到小兔,一切都亂了,動物們感到十分苦惱。小朋友,你們知道他們爲什麼苦惱嗎?

4、是因爲他們沒有在自己的家裏。我們如何幫助他們解決苦惱?

5、對了,將他們送回自己的家。小動物們回到自己的家,他們又愉快地生活了。

6、這個手偶戲告訴我們什麼東西都要放回原位,生活纔會有秩序。小朋友無論用完什麼東西,都要將它放回原來的位置。

小班健康活動教案――思思遇險

有益的學習經驗:

知道不能隨便往嘴裏放東西,尤其是那些小物品放在嘴裏十分危險。

準備:

故事“思思遇險”

活動與指導:

1、請幼兒說說:“嘴是幹什麼用的?”

2、嘴是我們重要的器官,它可以幫我們吃東西,可以幫我們說話。但是,如果我們不能正確使用它,它也會給我們帶來危險。

3、現在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思思遇險”(附後)。

4、思思爲什麼會遇險?

5、什麼東西不能往嘴裏放?

6、把小物品放在嘴裏是十分危險的,它很容易滑到氣管裏,堵住呼吸。如果不及時取出來,人就會窒息。

附故事:

思思遇險

思思有一個壞毛病,無論拿到什麼都愛往嘴裏放。媽媽爲此說了他許多次,爸爸還打過他,可他就是改不了。今天,他趁媽媽不注意,又把一個珠子放到嘴裏,這時媽媽走過來,他嚇得一張嘴,珠子就滾到氣管裏了。他立即感到喘不過氣來,小臉悶得通紅,媽媽喊他,他什麼都說不出來,只是用手使勁指着喉嚨。媽媽嚇壞了,知道他是將東西吞到氣管裏了,急忙把思思送到醫院,醫生立即給思思動了手術,將珠子取出來。醫生說:“如果再過1分鐘,思思可能就會憋死。”思思從此以後再也不敢把東西往嘴裏放了。

小班健康活動教案:美麗的項鍊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美麗的項鍊

有益的學習經驗:

通過穿項鍊活動,鍛鍊手眼協調。並能根據珠子的顏色,按規律排序。發展審美觀。

準備:

各色珠子,珠子可用吸管代替,將吸管塗上各種顏色,塑料繩。

活動與指導:

1、教師示範,用珠子穿一個美麗的項鍊。告訴幼兒穿珠子時,要將塑料繩對準珠子或吸管的孔,眼睛和手要配合好。

2、將珠子、塑料繩發給幼兒。

3、請幼兒說說自己準備穿一個什麼樣的項鍊。

4、讓他們按照老師提出的要求穿珠子。

5、請幾名小朋友說說自己是按照什麼規律穿的珠子。

6、讓兩個小朋友互相說自己穿的珠子的規律。

7、請每個小朋友將自己穿的珠子戴在脖子上。

建議:

注意不要讓幼兒將珠子放到嘴裏,珠子可略大些。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快來拍球吧(優質課)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快來拍球吧

活動日標

開展系列拍球活動,使幼兒喜歡拍球.提高拍球的技能,並在活動中滲透小班數學教育內容,發展幼兒一一對應、點數、比多少的能力。

活動材料與相關環境設計

球若干。記錄個人拍球次數所需要的小笑臉若干,記錄圖表。創設主題牆飾――《快來拍球吧!》,其中包含了幼兒拍球練習的照片。幼兒的個人拍球記錄,集體的拍球彙總。

活動準備

教師應該在開展拍球活動前對本班幼兒進行一次拍球能力的前測,瞭解幼兒的現狀,做到心中有數,爲以後有針對性地制定分層指導策略做準備。

活動過程

1.活動的引入:教師可以有意識地用遊戲的形式,或者在觀察到本班有幼兒開始關注時引出拍球活動。

2.教師和幼兒一起嘗試拍皮球,以瞭解孩子拍球的現有水平。

(根據孩子們的表現,我們決定根據不同幼兒的實際水平和發展需求制定相應的指導策略。於是,我們先對每個幼兒進行了初測,並按照幼兒的不同水平和體能達標的標準劃分了四個層次。

層次一,不會拍球的幼兒有7人,佔班級總數的24%。他們基本上沒有建立拍球的概念,就是把球往地上一扔,根本沒有想到要伸手拍球。還有的幼兒受到手眼協調能力的限制拍不到球。

層次二,不連貫地拍一兩個球的幼兒有12人,佔班級總數的41%。球彈起來後,幼兒在拍球的時候總是不知道怎樣控制手的力度,不是把球拍高,球跑了,就是拍得太輕,球彈不起來。

層次三,能連續拍5個以內的幼兒有6人,佔班級總數的2l鬈。本層次的幼兒掌握了拍球的基本技能,但在操作過程中可能受到周圍環境、同伴干擾,或是自身對技能掌握得還不牢固等,不能很好地把球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層次四。能連續拍球5個以上的幼兒有4人,佔班級總數的14%。他們能夠熟練掌握拍球的技能,有的甚至能夠連續拍三四十個。

3.調整難度。分層指導

層次一:請兩個會拍球的小朋友表演。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拍球的方法――皮球落在地上以後,馬上用手找到皮球,用力地拍,小皮球就會不停地跳起來。

(在反覆練習中,雖然該層次的幼兒還沒有掌握拍球的技巧,但是已開始具備了拍球的意識,完成了最初的拍球動作,這在他們原有基礎上是一大進步,教師要及時表揚。對於手眼協調能力較弱的孩子,教師要手把手地和他們一起拍球,告訴他們眼要看着球彈起來的方向,手也要往那兒伸。爲了迅速地提高幼兒手眼協調能力,在教室的活動區域中可同時投放練習手眼協調的玩具。)

層次二:進行拍球動作的分解。先讓孩子們把球用力扔在地上,在球上彈的時候嘗試用手接住球。經過這樣的反覆練習,使幼兒感受球的上彈,掌握上彈的距離。在看到幼兒能夠比較熟練地接住上彈的球以後。教師提示幼兒不再用手接球,嘗試用手掌拍球。

《》 marrina 編輯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小兔抱抱

設計意圖:

剛入園的小班幼兒與同伴交往的意識較弱,同伴關係也不穩定。該活動從小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運用遊戲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掌握雙腳併攏行進跳的技能,感受和同伴遊戲的快樂。幼兒在和兔媽媽抱抱、和好朋友抱抱、互相抱在一起躲避大灰狼的環節中,都能積極參與,體驗到了集體活動的快樂。

目標:1.練習雙腳併攏行進跳,萌發對體育遊戲的興趣。

2.體驗與同伴遊戲的快樂。

準備:1.配班教師分別扮演大灰狼和另一個兔媽媽。

2.狼、兔頭飾,呼啦圈,《兔子舞》音樂。

過程:

一、媽媽抱抱

1.師(頭戴兔媽媽頭飾):我是兔媽媽,我的兔寶寶們在哪裏?

2.師(微笑着張開雙臂做擁抱狀):我的兔寶寶,媽媽好喜歡你們呀,快來和媽媽抱一抱。(幼兒扮兔寶寶跟兔媽媽擁抱。)

3.師:我有這麼多可愛的兔寶寶,真開心,我們一起來跳舞吧。(兔媽媽帶着兔寶寶隨音樂跳舞:甩甩頭――轉轉手――扭扭腰――擺擺尾――跳一跳――抱一抱。)

二、小兔抱抱

1.師:兔寶寶們,跳完舞,我們來玩遊戲吧!(帶班教師帶領一半幼兒在場地一側草地上自由練習雙腳併攏行進跳,配班教師帶領另一半幼兒在場地另一側草地上自由練習雙腳併攏行進跳。教師進行隨機指導,鼓勵幼兒堅持跳一段距離。)

2.教師指導幼兒分成四排,面對面站在場地兩側。師(對另一側幼兒):兔寶寶們,你們在那邊玩得開心嗎?真想你們呀!你們想我們嗎?讓我們一起跳到中間來抱一抱吧!(所有幼兒學小兔跳,跳到中間相遇時互相抱一抱再跳回。教師提醒幼兒雙腳併攏,鼓勵幼兒堅持跳到中間再返回。)

三、大灰狼來了

1.把與幼兒人數相同的呼啦圈散放在場地上,讓幼兒自由跳着玩耍。

2.師:不好了!大灰狼來了,兔寶寶們快跳到山洞裏去!(引導幼兒一人跳進一個山洞。)

3.拿掉幾個圈,幼兒自由玩耍。

4.師:大灰狼又來了,哎呀,這些兔寶寶沒有山洞,怎麼辦呢?(引導幼兒想出兩個兔寶寶緊緊抱在一起躲進一個山洞的辦法。)

5.重複遊戲,讓所有幼兒體驗團結友愛共同躲過大灰狼的喜悅。

6.兔媽媽帶着兔寶寶回家,活動結束。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體驗與同伴外出尋找冬天的快樂。

在找找、看看、說說中發現冬天的季節特徵。

學念兒歌《冬爺爺在哪裏》。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

“冬爺爺”圖片;“冬景”組圖;《冬爺爺在哪裏》兒歌音頻及伴奏、“冬爺爺在哪裏”圖片。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冬爺爺”,聯繫幼兒已有經驗,激發活動興趣。

——這位老爺爺是冬爺爺。冬爺爺到過的地方都會變成冬天的樣子,你們知道冬爺爺都到過哪裏嗎?

出示組圖“冬景”,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一說冬天的季節特徵。

1.出示圖片“冬景-1”。

——冬爺爺在哪裏?

——聽聽北風的聲音是怎麼樣的?你能學學它的聲音嗎?

2.出示圖片“冬景-2”。

——冬爺爺又到了哪裏?

——冬天的樹是什麼樣的?

——樹上的葉子都到哪裏去了?

3.出示圖片“冬景-3”。

——冬爺爺又讓什麼變成了冬天的樣子?

——看看冬天小朋友都穿着什麼樣的衣服?戴着什麼?

——爲什麼冬天要穿這麼多這麼厚的衣服,還要戴着圍巾、口罩、手套?

小結:冬爺爺帶來了呼呼的北風、光光的樹枝還有小朋友們厚厚的棉衣,冬爺爺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

播放兒歌音頻、伴奏及圖片《冬爺爺在哪裏》,鼓勵幼兒學念兒歌。

1.播放兒歌音頻及圖片第一遍,請幼兒欣賞兒歌。

——老師把小朋友們找到的冬爺爺變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播放兒歌音頻及圖片第二遍,鼓勵幼兒跟讀兒歌。

3.播放兒歌伴奏及圖片第三至四遍,鼓勵幼兒學念兒歌。

組織幼兒在幼兒園裏尋找冬爺爺,引導幼兒進一步發現冬天的季節特徵。

——冬爺爺還到了哪裏?我們一起在幼兒園裏找一找。(光禿禿的草地、冰冰的小手)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請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觀察、感知冬天的季節特徵,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冬天的認識。

附【兒歌】

冬爺爺在哪裏?

冬爺爺來了,

冬爺爺在哪裏?

呼呼的北風告訴我,

冬爺爺在這裏。

光光的樹枝告訴我,

冬爺爺在這裏。

厚厚的棉衣告訴我,

冬爺爺就在小朋友的身邊。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練習走跑跳動作,提高走泡動作的協調性。

2、學習在走跑活動中保護自己。

活動內容:小動物找家

活動準備:

1、小魚骨頭胡蘿蔔標誌各一個貓狗兔頭飾若干

2、拱形門橡皮筋獨木橋

3、音樂:《走路》《動物世界》片頭曲《雷聲》

活動課程實錄:

一、入場熱身

“孩子們,音樂好聽嗎?我們一起跳個舞吧!”

教師與幼兒跟隨音樂《動物世界》共同模仿各種小動物的走路姿勢。(大象青蛙兔子袋鼠鴨子烏龜等)

二、情景導入

“在盒子裏有一些頭飾,請小朋友們每人拿一個頭飾,輕輕的戴到自己的頭上,戴的是什麼頭飾你就是什麼小動物。好了,現在開始行動吧。”

(提醒幼兒安靜拿頭飾不推擠排好隊)

“現在,請寶貝們都到我的身邊來”,請一名幼兒“**你是哪種小動物?”“小貓”“你知道小貓是怎麼走路的麼?能學給大家看看麼?”請該幼兒模仿小貓走路。“你模仿的真像,我們大家一起來學學吧!”請其他幼兒學會小貓走路。再引導幼兒嘗試模仿小兔、小狗走路動作。

(對於表演得好的幼兒及時給予鼓勵表揚,激發幼兒興趣,讓小班幼兒都能大膽的參與活動。)

“森林裏的小動物們蓋了很多漂亮的房子,我們來猜猜這是誰的房子。”根據提示小魚骨頭胡蘿蔔請幼兒依次猜出小貓、小狗、小兔的家。

請各種小動物用自己走路的方式找找自己的家。

三、遊戲找家

1、“好朋友們,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來玩吧!”小動物在場地自由玩耍。

突然,雷聲來了。“轟隆隆,轟隆隆。”(音樂《雷聲》)

“不好了,快下雨了!快回自己的家吧!”小動物們分別跑回自己家中。(無障礙)

2、根據幼兒活動情況逐漸遞增障礙難度。

雷聲停,教師喊:“雨停了,太陽公公出來了,快出來玩吧”。小動物們在場地自由玩耍。

不一會兒,雷聲又來了。

(1)請小動物鑽過山洞(拱形門)障礙再回家。

(2)請小動物鑽過山洞(形拱門),爬過電網(橡皮筋)再回家。

(3)請小動物鑽過山洞(拱形門),爬過電網(橡皮筋),走過獨木橋再回家。

(遊戲過程中幼兒可互換頭飾進行不同難度的遊戲)

(提醒幼兒不要擁擠,不推擠速度才最快)

3、放鬆遊戲

“回家了,高興嗎?累不累?我們一起休息下吧?”跟隨歌曲《走路》與幼兒一起做放鬆運動……

活動反思:

幼兒能積極參與此活動,設計的問題與幼兒已有經驗結合,難度適宜。但個別環節所提要求不夠明確簡潔,造成個別幼兒未理解。場面有點混亂。

區角活動:

教師自評:幼兒能積極參與此活動,設計的問題與幼兒已有經驗結合,難度適宜。但個別環節所提要求不夠明確簡潔,造成個別幼兒未理解。場面有點混亂。

園長點評:本活動能夠通過情景的創設吸引幼兒的興趣,課程設置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符合幼兒的發展水平。但整個活動小動物天晴時遊戲的地點變化不夠大,難度遞增時情景創設的不夠清晰,個別幼兒不夠理解回家應走的路線。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多感官參與創新活動,體驗發散性思維的樂趣。

2、培養初步的創新意識,發散思維能力和想象力。

3、初步學習替代、模仿,從一點向多點發散的思維方法。

活動準備

幼兒準備:請家長帶幼兒到雨中觀察下雨的情景,感受了解。

老師準備:製作課件。

活動流程

(一)導入過程:(觀看下雨的課件)孩子們,你們看,下雨了,雨點落到地面上落到荷花上,發出了聲音,看一看,下大雨的時候,雨點像什麼?(線等)下小雨的時候,小雨點像什麼?幼兒自由想。

(二)擴散思維活動師:想一想,說一說你們見過的雨。(互相說,個別說)

(三)找影子師:小雨點落到屋頂上是什麼聲音?試試看,模仿一下聲音,小雨點落到水裏是什麼聲音呢?

(四)由一點向多點發散思維活動

1、師:下雨了,下雨了,小雨點飄落下來。小雨點飄落到幼兒園裏,它會落到哪裏呢?落到小朋友身上,小朋友會怎樣呢?

2、師:小雨點飄落到乾渴的土地上,禾苗會發現它?禾苗會怎樣說呢?還有誰會發現它呢?它們會怎樣呢?

(表演)讓幼兒想象自己是土地上的植物,並用動作表現,然後說說自己會怎樣感激小雨點。

3、師:小雨點飄落到水裏,小魚看見了,它跳出水面在和小雨點玩吹泡泡的遊戲呢,誰還發現了小雨點呢?會發生什麼事呢?

(五)創新想象和情境表演(放輕音樂)

師:你們喜歡和小雨點做遊戲嗎?請你們和小雨點玩一玩吧。啓發幼兒和小雨點玩遊戲,鼓勵幼兒合作表演小雨點落到哪裏的情景。

(六)結束活動

幼兒觀賞其他幼兒的表演,肯定幼兒的表現;幼兒與老師共同表演小雨點的遊戲。

(七)活動延伸老師準備好粘貼材料若干投放在活動區,供幼兒粘貼小雨點用。

活動反思

1、本活動根據小班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來設計的,通過課件的形式,形象直觀,幼兒容易接受,效果很好。

2、在發散思維活動中,藉助生動形象的課件演示,以觀察性、開放性的提問爲中介,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自主表達,激發了幼兒創新思維的興趣。

3、運用動靜結合的方式,結合遊戲進行教學,圍繞雨點開展創新思維想象活動,培養了初步的創新思維意識,幼兒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思維活動中來,幼兒的積極性很高,創新思維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4、在講解過程中,應進一步突出活動重點部分,這樣才能更有助於孩子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