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彙編5篇

關於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彙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3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彙編5篇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扮演孫悟空的角色,學習並練習投擲的基本方法。

2、培養幼兒克服困難的品質和合作意識,體驗成功的快樂。

3、提高幼兒正確的投擲方法擊中目標物的能力。

4、遵守遊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扮演小猴子的角色,學習並練習投擲的基本方法。

活動難點:

幼兒能一起擊中目標物。

活動準備:

紙球若干、不同大小的怪獸5只、大塑料滾筒3個、不同寬度小河3條(可用繩子代替)、桌子2張、椅子4把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

師:猴子們,快跟大王去做運動!

在音樂伴隨下做熱身操、進行隊列訓練。

2、探索與學習:

(1)自由嘗試:

師:猴子們你們看,今天大王帶來了一樣好玩的東西,就是紙球。現在請你們每人拿一個紙球,找一塊空地玩一玩,看看紙球能怎麼玩。注意拿的時候要排好隊有次序拿球。

(2)師幼交流:拍手站大圓

師:猴子們,你們是怎麼玩的?誰願意來展示一下?

(3)學習方法:幼兒站成2排

師:猴子們你們看,剛纔***的這個動作,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投擲。今天你們就跟大王學習這個本領,我們先學習正面投擲,看我:兩腳前後開立(左腳在前)面對前方,右手拿東西向後向上放,上體稍向後屈,重心落在右腳上,右腳用力蹬地,同時右臂向前上方揮動,將物體擲出去。

(4)練習動作:

師:現在我們來練習投擲,我們分兩組進行,比一比看誰投得遠!注意:前面一組投出去、撿完紙球回來,下一組聽到口令才能投球,一定要聽口令、注意安全,不能打到別的猴子。第一排聽口令,我數到三就投出去,一、二、三!第二排準備……

3、集體遊戲:打怪獸

(1)師:我的猴子們真棒,本領練好了!看,那邊來了幾隻怪獸,我們一起去消滅它們!哪知猴子願意先去探路?我們要跨過小河、鑽過山洞、翻過小山,找到怪獸消滅它。注意:路上有一定的危險,過河時一定不能掉到河裏,打怪獸時需要三個以上的猴子一起打才能打到,同時不能離得太近,小心受傷!我們有3條路,現在選擇你喜歡的一條路,行動!

(2)觀察幼兒動作掌握情況,教師糾正動作,請個別幼兒示範標準動作:“跨過小河、鑽過山洞、翻過小山,找到怪獸,瞄準目標,準備射擊,打!”組織幼兒再次遊戲。

4、師幼交流:拍手站大圓

師:今天,我的猴子們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真能幹,給自己鼓鼓掌!誰來說一說你是怎麼消滅怪獸的?路上遇到了什麼困難?你害怕了嗎?鼓勵幼兒大膽表達。那我們以後在生活中也是這樣,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勇敢面對、一起想辦法解決。能做到嗎?

5、放鬆整理:輕音樂

在音樂伴隨下做放鬆運動,師幼共同整理場地。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隨着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問題已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關注個人的心理健康已成爲現代文明人 的一個重要標誌。新《綱要》指出“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首先應該能逐漸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向上的心境。高興和生氣是人的兩種情緒,高興是一種積極的情緒,過度的生氣是一種消極的情緒。這種消極情緒體驗如果長期得不到控制、調節,會引起幼兒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種問題和疾病,老師應該注意幫助幼兒逐漸學會駕馭自己的情緒,應付那些與自己的需要和願望有衝突的情景和場面。使自己生活得像其他小朋友一樣開心、快樂。

本活動依據小班幼兒年齡特徵:行爲明顯受情緒支配,情緒仍然很不穩當,容易衝動,常會爲一些小事大哭大鬧。依據幼兒的成長特點和本班幼兒的已有經驗來設計活動的,將心育目標與語言目標有機融合。遊戲是幼兒的生命,活動始終以遊戲貫穿始終。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於遊戲中,發揮增效作用。活動還有機整合了各領域的教育內容來促進幼兒全面的發展,並採用卡片聯想、生活經驗聯想來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認識日常生活中高興和生氣的表情。

2、學習用語言表達感受,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3、體驗關愛、親情、共享的快樂。

重點與難點:

正確認知自己的情緒,學習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緒。

活動準備:

紅星娃娃、高興和生氣的表情娃娃、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家、情景卡片、水彩筆、記號筆、製作表情娃娃的紙

活動流程:

語言導入—>認識高興和生氣的表情—>說說高興與生氣的事—>做做高興與生氣的.臉譜—>做做高興的遊戲

(一)語言導入

1、以紅星娃娃發出作客的邀請導入。

2、幼兒手拉手一邊唱歌一邊去作客。

3、幼兒按老師說的門牌號找高興娃娃(123)和生氣娃娃(456)的家。

(二)認識高興和生氣的表情

1、說說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表情。(臉上、眼睛、嘴巴)

2、做做高興和生氣的樣子,在高興娃娃和生氣娃娃的家留個影。

(三)說說高興與生氣的事

1、卡片聯想。

(1) 說說高興和生氣的事(幼兒找好朋友一起說)。

(2) 遊戲:“點芝麻”教師或幼兒點,被點到的幼兒說說卡片上的高興和生氣的事(如果是你會怎麼樣?)。

(3)把卡片送回家

(4)驗證卡片

2、生活經驗聯想,引導幼兒說說高興與生氣的事及做法。

(1)你平時有什麼高興的事?高興的時候你會怎麼樣?

(2)生氣時可以做些什麼?(介紹幾種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1)可以獨自呆一會兒消消氣(2)可以對別人說出生氣的原因(3)爲別人想一想(4)或者輕輕的哭一哭、睡一覺、看看書、

聽聽音樂、做做遊戲等等,這樣很快就沒事了。

教師小結:原來每個人都會有高興的時候、生氣的時候,當你高興的時候,應該讓大家分享。當你生氣的時候也不要發脾氣,大家都會來幫助你解決困難的。生氣並不是一件壞事情,如果生氣時傷害了自己,防礙了別人,就是件壞事情,如果經常生氣是一種不好的行爲。

(四)做做高興生氣的臉譜

幼兒按意願選擇材料製作臉譜。

(五)做做高興的遊戲

1、幼兒在手上套上自己做的臉譜找朋友一起唱表情歌。

2、教師帶幼兒到操場上做高興的遊戲。(老鷹抓小雞的遊戲)

提問:如果你是小雞,你被老鷹抓到了你會不會生氣?

如果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你,你會怎麼做?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適當曬太陽對人身體健康有好處。

2.學會在太陽直射下保護自己不受紫外線傷害。

活動準備

1.圖片:太陽傘,太陽和戴帽子的孩子,很熱的天

2.趣味練習:尋找夏天的東西

活動過程

一、室外活動

1.帶幼兒到陽光下面曬太陽。

2.引導互相說一說太陽曬在身上的感覺。

二、室內活動

1.討論:曬太陽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你知道誰最需要曬太陽嗎?

引導幼兒回憶老人、小朋友、病人都需要曬太陽。

2.瞭解日光浴

提問:你見過有的人在沙灘上曬太陽嗎?

告訴幼兒在沙灘上曬太陽叫沙灘日光浴。

3.教師:曬太陽能使人體力充沛,還能減少憂鬱症、骨質疏鬆的發病率,幫助人體合成維生素d,

經常接受日光浴可以防止缺鈣,增強免疫系統功能。

4.出示圖片:打太陽傘

提問:曬太陽有那麼多的好處,他們爲什麼還打太陽傘遮住太陽呢?

引導幼兒互相討論。

教師向幼兒解釋在強烈的陽光下要注意防護,因爲陽光中的紫外線對人體有傷害,

紫外線照射皮膚時,可引起血管擴張,出現紅斑,過量照射可產生瀰漫性紅斑,

並形成小水泡和水腫,長期照射可使皮膚乾燥、失去彈性和老化。

紫外線照射眼睛時可引起角膜炎。

三、結束

趣味練習:尋找夏天的東西

請幼兒找出夏天的物品:帽子、防曬霜、太陽鏡、遮陽傘等,說說他們分別有什麼用。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4

前一階段,我對廣西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學前班的保教工作進行了調查研究,深感有必要對 農村幼兒園、學前班的健康教育進行一些指導,因此撰寫了。,可供農村幼兒園大班、學前班進行健康 教育時參考使用,以求對農村幼兒良好衛生行爲的形成有一定促進作用。

一、教育目標:

初步認識人體主要器官的生理功能;懂得愛護眼睛、耳朵、皮膚、牙齒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二、教育內容:

(一)瞭解眼睛,愛護眼睛

1.講解眼睛的功用。

2.我們應怎樣愛護眼睛?不用手揉眼睛;不在光線很暗的地方看圖書;使用剪刀等銳器時要小心;不放鞭 炮,不圍觀別人放鞭炮。

(二)瞭解耳朵,愛護耳朵

1.講解耳朵的功用。

2.我們應怎樣愛護耳朵?不用手挖耳象;不把小東西放進耳朵裏。

(三)瞭解牙齒,愛護牙齒

1.讓小朋友對着鏡子數數自己有幾顆牙,看看它們白不白,整齊不整齊?講解牙齒的功用。

2.我們應怎樣愛護牙齒?飯後漱漱口;早晨、晚上要刷牙,刷牙應順着牙縫豎着刷,上牙從上往下刷,下 牙從下往上刷,裏裏外外都要刷到;換牙時別咬硬東西,別用舌頭舔牙;不吮吸手指,不咬鉛筆;多吃青菜少 吃糖,牙齒結實又漂亮。

(四)瞭解鼻子,愛護鼻子

1.講解鼻子的功用。

2.我們應怎樣愛護鼻子?不用手挖鼻孔;不把小東西放進鼻孔;擤鼻涕不要太用力,不要同時按着兩個鼻 孔擤。

(五)瞭解皮膚,愛護皮膚

1.講解皮膚的功用。

2.我們應怎樣愛護皮膚?勤洗澡、勤理髮、勤剪指甲;活動或勞動時要小心,不要碰破、刺破、劃破皮膚 ;皮膚長瘡要及時上藥。

(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吃飯:飯前洗手;不邊吃邊玩;不挑食;不吃不潔的食品,瓜果要洗乾淨後再吃,不撿掉在地上的東西 吃;剛吃完飯,不要馬上跑着玩。

2.睡覺:按時睡覺;不矇頭睡覺。

3.排便:每天定時排大便;不憋尿;便後洗手。

(七)培養良好的生活適應能力(參考有關“社會適應能力培養”內容的書刊)

三、教育的方法和特點:

(一)結合其它內容的教育(如語言、音樂、美術、常識教育等),有機地融入健康教育的有關內容。

(二)家庭教育及家長的衛生行爲對兒童衛生習慣的養成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家長愛挖鼻孔,孩 子就會模仿,家長生吃水果不洗,孩子也會拿來就吃。幼兒瞭解一些衛生知識不等於就能見諸於行動,習慣的 培養是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必須向家長宣傳衛生知識,使家長了解健康教育的內容和要求,取得家長的配合。

(三)幼兒園、家庭需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具,如專用的毛巾、牙刷、牙缸等。

四、學前班應具備的基本衛生條件

(一)教師以身作則,講究個人衛生,有良好的衛生習慣。

(二)有安全、平坦的兒童活動場地。

(三)教室內光線、通風良好。

(四)有條件的地方,用小椅子代替板凳。

(五)爲兒童提供清潔的飲水。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 篇5

  【活動背景】

幼兒對自己的身體都很有好奇心,這個沒什麼不好,但是很多幼兒年紀小,對肚臍眼很感興趣,總是喜歡去摳它,這就不是什麼好事了,這堂課就是爲了教會幼兒小心對待肚臍眼,好好保護它,不要去摳它。

【活動目標】

1、在看看摸摸的過程中,比較肚臍的不同,瞭解肚臍的來歷。

2、喜歡自己的身體,懂得要保護自己的肚臍眼。

重點:知道保護肚臍的簡單方法。

難點:瞭解肚臍的來歷。

【活動準備】

幼兒肚臍特寫圖片,幼兒不蓋好被子的圖片,摳肚臍、捅肚臍的圖片,不塞好內衣的圖片、黑板。

【活動流程】

意圖:激發幼兒的興趣:觀察肚臍的外形特徵。

主要提問:

1、你們的肚皮上有什麼?看看你們的肚臍長得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2、幼兒觀看照片

小結:肚皮上的這個小洞洞叫肚臍,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深、有的淺,它們長得都是不一樣的。

過渡:肚皮上的這個小洞洞到底是怎麼來的呢,讓我們去看一看吧。

意圖:探究新知,瞭解肚臍的的來歷

播放PPT

主要提問:

1、這個肚臍到底是怎麼來的?

小結:原來這個洞洞是臍帶剪斷了變成肚臍

2、連接着媽媽和寶寶的這根管子叫什麼?(臍帶)臍帶有什麼作用呢?

小結:我們還在媽媽肚子裏的時候還不會吃東西。就靠這根管子吸收媽媽身體上的營養。等我們長到九個多月的時候,我們就從媽媽肚子裏出來了,這時候,護士阿姨呢要把這根長長的管子從肚皮這剪刀,然後用線繩拴上,蓋上紗布,過了幾天啊,拿開紗布一看,線繩掉了,就變成我們肚皮上的肚臍啦!

意圖:瞭解肚臍的重要性,初步學習保護肚臍的方法

1、仔細地看一看,再輕輕地摸一摸,看看我們的小肚臍長什麼樣子啊?也可以看一看、摸一摸別的小朋友的肚臍啊!

2、老師認識一個小朋友,他也對肚臍很感興趣,他是怎麼做的,他的做法對肚臍好不好?說說理由

3、貼圖辨別對錯遊戲,將你認爲做的或不對的圖片進行分類,說說理由。

4、小朋友們觀察的很仔細,他們的做法都不好,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肚臍呢?

小結:小朋友們說的真好,大小便後、起牀後一定要把內衣塞好,晚上睡覺一定要把肚子蓋好,不要讓肚臍着涼。另外,不能挖肚臍,用別的東西捅肚臍,這樣我們就不會生病了。回家以後把我們學到的知識講給周圍的小朋友聽,讓更多的小朋友知道肚臍是怎麼來的,知道如何保護我們的肚臍。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對於幼兒來說,沒有什麼比健康更重要了,幼兒的健康不能只靠父母和老師來守護,應該要讓幼兒自己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