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教案範文錦集9篇

【精品】幼兒園教案範文錦集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幼兒園教案範文錦集9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課堂禮儀

教學目標:

1、課前入廁洗手,聽到上課鈴聲主動回到座位並且安靜不說話。

2、學會正確的坐姿,頭擡起 眼平視 背挺直 腿靠攏 腳並齊 兩小手 輕撫膝.

3、課堂上專心聽,多動腦,不說話,不亂跑。

4、舉手禮儀,養成課堂上有任何問題舉手的好習慣。 過程與方法:

演示示範法 故事啓迪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會傾聽,得到允許說話,知道尊重他人。

教學準備:

教案、椅子、邀請其他老師

課時安排:

兩課時

一課

教學目標:

1、課前入廁洗手,聽到上課鈴聲主動回到座位並且安靜不說話。

2、學會正確的坐姿。

教學重點:

保持課堂秩序

活動過程:

一、課堂導入

導入語:“現在我要介紹的是如何坐,請小朋友仔細地看”。

二、學習坐姿

1、 示範“坐”的姿勢。

(1) 雙手握椅子背,將椅子的前腿翹起並輕輕地拉出來。

(2) 在椅子前站好,上身前傾,臀部坐於椅子前三分之二處,上身挺直,雙腳併攏,腳尖朝前方,雙手放於膝上,雙眼平視。

2、 介紹沒有桌子的坐法。

(1) 擺放椅子:四條腿平穩地放在地上。

(2) 示範坐姿:身體輕輕地坐到椅子上;分步示範上身、腿、手和頭的體姿。

三、示範後和幼兒一起討論:

(1) 身體爲什麼要坐正,爲什麼身體要朝前面的方向坐?

(2) 爲什麼坐時雙腿要併攏?

四、家園互動:

1、 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坐姿,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坐、立、行走姿勢。

2、 家長要注意自己的坐姿,爲幼兒樹立榜樣。

注意事項:

1、 腳要着地並放於桌子底下。

2、 在教室裏只要離開座位就要將椅子放回桌子底下。

3、 坐下後,手可以放在膝蓋上,也可以放在桌子上。活動延伸:

1、 通過講故事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對幼兒進行坐姿禮儀教育。

2、 把幼兒在平時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正確坐姿(包括進餐、看書、繪畫等)拍攝下來,或洗成照片張貼在主題板報中,或製作成VD,讓幼兒觀賞。

活動反思:

1、 孩子對活動的哪一環節最感興趣?爲什麼?

2、 你認爲這個活動的成功之處在哪?

3、 你認爲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該如何改進?

附:故事《照鏡子》

幼兒園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這學期,由於運動會表現不理想,影響了班級建設。爲培養同學之間互相關愛,召開本次班會。

(2)通過班會,使同學們同學之間遇事互相關心,培養同學們關愛別人的意識,增強班級凝聚力。

班會形式:欣賞歌曲、競賽、討論等形式。

二、活動準備

(1)召開班幹部會議,確立班會主題、商討班會環節、確立班會主持並培訓;

(2)全班學唱《愛的奉獻》以及佈置競賽;

(3)佈置會場(在課室前面黑板書寫主題,準備音樂磁帶,佈置教室座位。)

三、活動過程:

1.男女主持人發言

男:老師!

女:同學們!

男女:大家好!

女:首先,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對親臨指導的領導、老師表示熱烈的歡迎。(掌聲)

男女:“關愛別人——主題班會現在開始!(掌聲)

女:首先,我們兩位主持有一個小小的請求:希望全體同學合唱一首《愛的奉獻》,爲這次主題班會拉開序幕。全體起立!

(班級全體同學合唱《愛的奉獻》)

女:同學們請坐。

男:我們都是同學,在班裏應該互相幫助。

女:嗯,一點也不錯,我們每個人都獻出一點愛,我們的集體將會是個團結的集體。

男:好,下面進行我們班會課的第一個環節——“我說誰幫過我”。在這一環節中,我們主要是讓同學們用心去發現我們班的關愛別人的優良傳統;同時,也希望同學們能發揚這些優良傳統,促使我們的集體更團結。(學生自由發言)

女:“我說誰幫過我”環節就到此爲止,從剛纔同學們的發言中,我們可以知道,我們高三(12)班的能關愛別人的同學還真不不少呢。下面,請欣賞一個我們班的同學自編自演的小品——《上課時》。請同學們一邊看一邊思考,小品中人物的做法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

2.通過演小品。

小品內容:上課時,因爲一件衣服,兩人打起來,課也沒上好。

引入:

女:小品已經表演完了,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感謝這麼多位“演員”的表演,謝謝!

男:非常感謝這些同學爲我們表演了一個那麼精彩的小品。同學們,下面請大家以四人爲一小組進行討論,評評小品中哪些人物的哪些做法是錯誤的?應該哪樣做就避免這次衝突了。

3.分組討論

(全體同學以四人爲一小組展開激烈討論。後自由發言,談各自看法,批評遇事不冷靜,鼓勵大家遇事下課找老師,課上要先冷靜上課。)

女:同學們剛纔的發言都很好。我們班是一個優秀的班集體,這來自全體同學的共同努力。下面,我們進行班會的最後一個環節——“我要對你這樣說”、主要是讓同學們談一談以前的什麼是我做的不對,以後我再遇到這樣事會怎樣處理。(學生自由發言。)

男:同學們,我們的發言先到此爲止。男女同學都積極地參與發言,希望全體同學聽了之後,互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女:這次班會的三個環節都結束了。

男:同學們,重要的是通過這次班會,大家能遇事互相關愛,共同進步,把我們班建設成爲一個更加團結的班集體。好!班會到此結束!下面請班主任總結髮言。

四、請班主任作總結性發言。

(班主任總結髮言)

同學們,今天召開的班會非常成功,你們在班會上這樣成功的表現,我非常高興,在高興之餘,我也想希望同學們不要把這次班會當成遊戲,而是要把它當成自己成長中的臺階,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互相關愛,用到以後的實際生活中,這樣下去你們會最終成爲一個關愛別人的人。

幼兒園教案 篇3

一、剪紙的意義

1.使幼兒的手部小肌肉得到鍛鍊,提高手部動作的靈活性與協調性幼兒通過使用剪刀,使手指動作的訓練對腦細胞產生良好的刺激作用,完善神經系統的控制能力。對照《指南》中的健康領域,對大中小三個年齡階段都提出了十分具體的使用剪刀的目標,從小班開始可以嘗試沿直線剪;中班則能沿直線剪出各種圖形;大班還可以剪出曲線、弧線,表現較複雜結構的圖像。由此看出我們創設一定的環境,讓幼兒參與各種有趣的剪紙活動,對幼兒的手指靈活、協調,有着十分明顯的積極意義。

2.對幼兒有意注意、空間方位知覺、思維能力發展均有很大的幫助剪紙需要注意力集中,手眼協調地不斷調整剪刀的運行方向及力度,靈活地剪出物體形象,使幼兒的有意注意、觀察的順序性都得到發展。

剪紙又必須把紙轉來轉去,鍛鍊了幼兒酌方位知覺。比如:剪對稱圖形:左邊、右邊是一樣的。只需要剪一半的圖形,打開就成爲一個完整的圖像,提升了幼兒的空間想象能力。

我們在寫書法的時候常說“意在筆先”,同樣,剪紙也是“意在剪先”。很多種的藝術創作是允許修改、可以修改的,而剪紙就難以修改。時常一刀剪錯就會剪斷或不能剪出預想的圖樣,因此必須先判斷方位再下刀,這就鍛鍊了幼兒按空間想象進行推理,既要勇敢果斷,又要耐心細緻。

二、使剪紙成爲具有創造性的活動

有的老師怕孩子剪錯,往往要求幼兒先將圖像畫好,然後再沿輪廓剪下來,可是如果一直停留在先畫再剪,只是一個手眼協調的過程,無法發揮剪紙所特有的藝術創造表現。剪紙講究的是對稱、變形,許多創造盡在不言中。例如青花瓷瓶、蝴蝶的左右對稱,四瓣、五瓣花的重複對稱,直至窗花的對稱等,這些都是繪畫難以做到的圖像,但是,一旦把握了剪紙的對稱剪法,就能輕而易舉地千變萬化,其中蘊含着想象和創造力是難以估量的。

還有部分老師認爲剪紙就是不斷地反覆練習,練完一沓廢紙就可以熟能生巧,但這隻適合幼兒最初練習手指靈活。如果向“意在剪先”發展,那麼就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反覆操作的活動,而是開始走進無限的創造活動。

三、幼兒剪紙活動區教法探討

剪紙活動區雖然沒有剛性的要求,但也不是放任自流,首先必須按照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做到由淺入深地、循序漸進地適度推進,才能使幼兒逐漸提高使用剪刀的能力和審美創造能力。

(一)步驟

我在幼兒剪紙活動區一般按以下四個方法由易到難地安排活動。

方法一:隨意剪直線隨意剪即憑藉想象直接把紙剪出一定形狀,其目的是培養幼兒剪紙的興趣及學會使用剪刀,把握手指的開合,這是幼兒開始接觸剪紙時最比較適合的方法。包括:(l)剪小碎片——

用長條的紙條剪成小塊,紙材可以由稍厚到普通紙,紙條也可以由窄至寬。如:娃娃家的餵飯、燒菜,給小兔貼兔毛等。(2)剪直線——把方形的紙剪成長條,長度也可逐漸增加,使手指連續開合,如:蒡麪條、剪蔥等。

方法二:沿線剪

當幼兒較爲熟練使用剪刀後,便可學着沿圖像的圖形輪廓剪,以提高眼手協調的能力。

它分爲:

(l)沿線剪直線或具有直線條的圖形——一開始沿直線剪時,要關注幼兒的左右手

協調,手腕穩穩地向前推,努力使線條與剪刀吻合,在學剪直線中可以剪一些簡單的三角形、

方形的圖形,進行組合造型,以提高幼兒創造表現的興趣。

(2)沿線剪弧線——幼兒最初剪弧線常常出現把圓形剪成多邊形的情況,關鍵是右手拿剪刀一直向前,左手要配合右手旋轉紙片,才能剪出光滑的圖形。例如:剪圓形、小蛇、削蘋果等。

(3)剪圖像——幼兒掌握了直線與弧線後,就可從剪基本的圖形到剪出輪廓凹凸較爲複雜的圖像,如各種小動物、小朋友、花草樹木。

  方法三:目測剪

當幼兒能控制剪刀方向後,我就開始引導幼兒學着沒有線條暗示的徒手剪,走向“意在剪先”。

(1)剪圖形——由長方形剪直線成正方形、各種長方形和三角形,到有長方形或正方形剪弧線成圓形、半圓形等。

(2)把紙攤平剪圖像——即把紙攤平後,任意轉動紙張,剪出各種形狀,增加剪紙的靈活性和想象的機會,例如:各種玩具、用品等。

中國有很多剪紙都不是對稱的,例如:老鼠嫁女,就是腦子裏有個完整的印象,想好了剪。一般小、中班幼兒隨意剪出形狀後再想象命名,而大班幼兒隨意剪,大多數都會先有設想再動手。

方法四:對稱剪紙

即將紙摺疊一次或多次後,剪出相連的紋樣,在中國民間剪紙中比比皆是,對培養幼兒的`空間的想象和推理能力都起着十分積極的作用,由於幼兒受到思維水平的制約,所以對稱剪紙最好在四歲以後進行。

(1)一折二對稱剪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半個變一個,這是對稱剪紙的起步,可以對

邊一折二,也可以對角一折二,這樣的空間想象對幼兒會具有很大的挑戰,必須經過相當長的時間由簡到繁地反覆嘗試才能建立享用的經驗。

對稱剪出簡單的圖形、愛心、樹葉等,關鍵是區分中心線和邊線,初步理解由半個成一個圖像的變化。

在區分中心線和邊線,初步理解對稱剪簡單圖形的基礎上,嘗試剪更多簡單的圖像。

例如剪人、蔬菜等,直至大班發展爲剪(豐、羊、魚、吉、春)等吉祥文字。

*在物體輪廓外剪花邊或輪廓內摺疊鏤空剪。如鋸齒和月牙是中國剪紙特有的紋樣,大班在已有經驗上可以開始嘗試例如:燈籠、福娃等,使圖像更具民間裝飾風格。

(2) 一折四對稱剪紙——即由半個變一個.一個變兩個、兩個變成四個……如此成倍增加。需要注意的是必須使幼兒聯繫半個變一個的經驗去區分邊線和中心點,思考四個是怎麼變出來的,例如:四瓣花、八瓣花等。在一折四剪紙中必須給幼兒自己來確定第一個圖像的機會,使幼兒的創造無限。鏈接地方不能剪斷,要幾個就是折幾下,要六個就是折三下,手拉手的位置不能剪斷。由於幼兒手部力度控制不足,應注意層次不宜過多。

(3) 一折三對稱剪紙——一折疊三是奇數,必須在熟悉一折四剪紙以後,進一步啓發幼

兒思考和探索,其要領是對摺使一個變兩個時必須留出一角,才能使兩個添上一個成三個,有了一折三的經驗,再對摺也就能剪出一折六如雪花狀的圖案了。

(4) 一折五對稱剪紙——同樣一折五是在這一三方法上的進一步推進,即對摺後留出一個小角,使兩個變四個再添上留出的一個變成五個,例如五角星。

以上這四種剪紙的方法不是遞進的關係,而是按照幼兒的特點和能力適度推進。例如:

小年齡段的孩子隨意剪多一點,大年齡段孩子多一點對稱剪,也不是要求每一位幼兒都必須全部掌握,無論哪種方法,運用沿線剪和目測剪創造豐富多彩的圖樣始終不變。

  (二)方法

學剪紙是一個細水長流的活動,沒有限時限刻的要求,時常會看似山窮水盡凝無路,突然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春,需要的是持續的興趣中日積月累的操作經驗,因此,活動區更適合它的開展,在活動區中我們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1)重視新內容新方法前的對話。每一次提供新內容或新方法前,教師一定要利用活動區分享交流的時間引起幼兒的關注,或組織一些簡短的對話討論,讓幼兒知道做什麼和怎樣做。

(2)彈性安排時間,關注活動之間的內在聯繫,儘可能做到差距小變化大,便於幼兒聯繫已有經驗,自行解決新問題,也有利幼兒變化和創造。時常一個新方法剛開始出現的時候還需要教師做些演示和提示,給了幼兒充裕的時間和機會,越到後來操作逐漸複雜,教師的直接干預倒反而會越來越少。教師要特別關注每位幼兒的點滴創造,給他們展示、介紹、分享各自體驗的機會,提高幼兒學習的內驅力。

(3)每個星期要有固定的時間深入剪紙區。教師每個星期要有固定的時間深入剪紙區,參與幼兒的活動。在中大班應將這個時間告訴幼兒,使他們有準備地參加,和老師一起活動。

(4)及時發現那些特別喜愛剪紙的幼兒。我們時常會發現有些幼兒會成爲剪紙能手,他們的作品時常令老師都感到不可思議、望塵莫及。對這樣的幼兒要多給他們操作的機會,還可讓他們輪換着在剪紙區當小老師,有時小老師的做法更適合他們的同伴,而且會帶動一大批幼兒。

  (三)內容

任何一個步驟的剪紙均沒有特定指向的內容,選擇什麼內容至關重要,方法再好,沒有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加以表現,必定顯得空洞無味,爲此必須把選擇適合幼兒的剪紙內容放在第一位。我們在選擇內容時一般都會考慮:

(1)適度新穎:來源於幼兒生活又有一定的新鮮感,足以引起幼兒的好奇心去觀察和思考,時常會有新的發現想象。

(2)有具體動機:每一次剪紙都應讓幼兒瞭解用來幹什麼,或用作遊戲的材料,例如:給娃娃家當餐墊、食物,或做成某件物品,例如:新年的賀卡,樹上的秋葉,或佈置某一環境。使幼兒產生任務意識,一旦實現,成就感油然而生。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

2、 引導幼兒理解散文內容,感受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

3、 發展幼兒的文學感受能力。

活動準備:

1、 小花蝴蝶、蝴蝶媽媽、小雨點等紙偶;畫面:森林、小熊的鐵皮屋、粉色荷花、有窗玻璃的房子。

2、 選擇一個下雨天進行此次

活動。

活動過程:

1、 教師出示小花蝴蝶紙偶,導入主題。

指導語:下雨了,小花蝴蝶不能出去玩,她舞着美麗的翅膀在

屋子裏飛來飛去,嘴裏嘟噥着:"沒辦法出去玩了,真沒意思。"

2、 教師邊操作蝴蝶紙偶,邊有感情地朗誦散文。引導幼兒討論:

小花蝴蝶喜歡下雨嗎?爲什們?小雨是怎樣唱歌的?

3、 教師出示畫面,再次朗誦散文,引導幼兒理解散文內容。

指導語:小雨發出"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的

聲音時,它在幹什麼?

4、 教師手持紙偶,與幼兒共同講述散文。重點指導幼兒模仿雨聲,並根據散文內容分別說出小雨在幹什麼?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從色彩上感受春天的春景,萌發對春天的熱愛。

引導幼兒大膽的描繪自己所想的的春姑娘來了的春天的景色。

活動準備:

選擇可供幼兒觀察的典型的春天的圖片。

繪畫用具每人一套背景音樂《春綠江南》

活動過程:

導入"春姑娘來了講完文章後,引導幼兒觀察春天的景色觀看有關春天的圖片鼓勵幼兒用多種形式表現自己對春天的喜愛

(1)說一說自己最喜歡春天的什麼景色?美在哪裏?

(2)在音樂《春綠江南》的音樂背景下畫一畫《春姑娘來了》

活動反思:

雖然這是今周的的第二次繪畫,但幼兒的熱情不減。劉貝寧小朋友畫的很好,劉煒琪小朋友畫的很有創意…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喜歡動手實驗,並能始終專心投入觀察活動中。

2、能用語言和記錄的方式表達自己觀察的結果。

3、通過操作能仔細觀察和感知油和水在相互傾倒、攪拌靜止時的分離現象,瞭解油不溶於水的科學原理。

活動準備:

1、實驗材料:水、食用油、透明一次性杯子人手2只、攪拌棍、幼兒個人記錄表;記錄用的筆。

2、教具準備:積木、盒子若干;記錄筆;大記錄表,標有油水標記的杯子。

活動過程:

1、積木、紙盒層層疊遊戲。

引出本活動主題,理解層疊的含義。

(教師出示木頭積木、紙盒子等拼搭材料),提問:

(1)這裏有幾樣東西,看看是什麼?這些材料能像樓房一樣一層一層疊起來嗎?誰來試一試?(個別幼兒拼搭)

(2)數一數有幾層?(和幼兒用從下到上的順序共同點數)用了幾塊就有幾層。

(3)動腦筋想一想爲什麼這些材料適合玩層層疊的遊戲?這些材料有什麼一樣的地方?

(4)教師歸納並小結:扁扁的、平平的、硬硬的材料都很適合玩層層疊的遊戲。

二、流動的材料能玩層層疊嗎?

發現固態與液態物品的不同,並進行猜測。

1、熟悉材料:(教師出示食用油和水)教師:老師還帶來了幾樣材料,認識它們嗎?

2、感知特性:(教師將兩種種材料分別從瓶中緩慢倒入貼有油水標記的透明杯中。)教師:把它們慢慢倒出來,看看它們是什麼樣的?用搖一搖、攪拌一下,你發現了什麼?

3、引導猜測:剛纔我們用這些平平、硬硬地積木、紙盒成功地疊了起來,那這些會流動的材料能疊起來嗎?猜一猜,能還是不能?(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選擇,教師統計兩者的數量)認爲能的小朋友,你們覺得他們倒在一起會怎樣層疊呢?(猜測一,油在上面,水在下面;猜測二,油在下面,水在上面。教師進行相應的猜測記錄)

三、親身體驗層疊樂。

探索發現油和水放在一起產生的層疊現象。

1、教師:剛剛小朋友進行了幾種猜測,不過他們倒在一起結果到底會是怎樣呢?還是需要我們親手試一試,親眼看一看。我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杯水和一杯油,還有一根攪拌棍,一張記錄紙,小朋友可以將水倒進油裏,也可以將油倒進水裏,還可以用攪拌棍攪動他們,看看有什麼發現,並把你們的結果記錄在記錄紙上,可以用自己的符號方式進行記錄。

2、幼兒親身實驗:

教師巡迴指導,指導幼兒實驗方法:提醒小朋友緩慢傾倒。

指導幼兒觀察角度:提醒幼兒蹲下來,與杯子平視。

指導幼兒記錄方式:提醒幼兒仔細看清楚後,選用自己的符號進行記錄。

3、交流實驗結果:

教師:請大家先找你的朋友說說你的實驗。(每組選擇一個有代表的記錄貼在記錄統計單的結果一欄裏)。

教師:你剛剛是怎樣做實驗的?結果是怎樣的呢?他們是怎麼排隊的?(幼兒自由表達講述自己的實驗過程和結果。)教師小結:原來不論是把油倒在水裏還是水倒在油裏還是用筷子攪動,最後結果都是油在上面,水在下面,他們都是分離的,油是不溶於水的。那麼爲什麼油不溶於水呢?因爲水重一些,它沉在了下面一層;二油稍微輕一些,所以就浮在了水面上。

四、生活中的油水分離現象。

教師:今天我們發現了這麼有趣的事情,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也有這樣神奇的事情,一起來看看吧。(教師與幼兒共同欣賞課件)

1、燒菜的時候放了油,菜湯裏上面有一層油下面是水。

2、有的動物(鴨子、鵝)身上的羽毛也有油,下雨的時候或者到河裏去游泳,身上的毛不會溼。

3、油水分離畫。

延伸活動:

現在水和油雖然層疊一起了,住在了一家,但它們一個住在上面,一個住在下面,一點也不熱鬧,有什麼好辦法能使它們融合在一起呢?回家你可以問問你的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也可以自己去試試,下次再來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幼兒園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能根據動畫以及教師的語言提示,想象並講述故事的主要情節。

2.通過故事內容,知道“小有小的用處”。

3.感受朋友間相互幫助的美好情感。

4.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教學準備:

課件、頭飾(獅子、老鼠各一個)、投影儀、電腦

教學過程:

一、依次出示大獅子和小老鼠的畫面:

這是誰?大獅子長的怎樣?我們來學學它走路和說話的樣子。

這又是誰?小老鼠長什麼樣?我們來學學小老鼠走路和說話的樣子吧。

獅子這麼大,老鼠這麼小,你們猜猜他們會成爲好朋友嗎?爲什麼?

二、依次演示課件,根據畫面內容講述故事主要情節

1、演示故事第一段:獅子在睡覺,一隻從沒有見過獅子的小老鼠出來玩,發生了什麼事?

2、依次演示動畫:獅子抓住小老鼠、放了小老鼠的畫面

“獅子被小老鼠吵醒後會怎麼做?怎麼說?(惡狠狠)幼兒學學

小老鼠被大獅子抓住後嚇得怎樣?(嚇得發抖)怎麼求大獅子的?獅子聽了小老鼠的話會有什麼表情?爲什麼會笑?獅子會說什麼?獅子放了老鼠後,老鼠會對獅子說什麼?

3、完整講述故事第一段(吵醒---被抓---放)演示故事第二段:獅子遇難、老鼠相救的畫面

獅子遇到了什麼危險?它在網裏會怎麼想怎麼叫?你猜猜誰會來救它,爲什麼?老鼠會怎樣救大獅子?

最後大獅子和小老鼠怎麼樣?

4、演示故事第二段:獅子遇難、老鼠相救的畫面

獅子遇到了什麼危險?它在網裏會怎麼想怎麼叫?你猜猜誰會來救它,爲什麼?老鼠會怎樣救大獅子?

最後大獅子和小老鼠怎麼樣?

三、完整欣賞配音故事(課件)

四、講述整個故事,明道理。

1、幼兒分組講述故事

2、爲什麼大獅子和小老鼠能成爲好朋友的呢?

這讓我們懂得了什麼道理呀?

總結:大的有大的本領,小的有小的用處,只要互相幫助,就能成爲好朋友。

五、爲故事取名字

六、生活經驗遷移:你在生活中有沒有幫助過朋友

七、延伸活動:表演故事

教學反思:

故事教學一般的模式就是教師講述故事,幼兒回答提問、理解故事內容,幼兒複述或續編故事。然而在這樣的模式中,幼兒的語言和思維發展都受到了侷限,只框架於回答教師的提問。爲了更好的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更好的讓幼兒想說、敢說、會說,我嘗試了新的教學方法,採用演示無聲的動畫,這比單純的圖片更爲生動、形象,又能更好的吸引幼兒。隨後讓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動畫內容的理解,再通過一個個畫面連貫起來,編成故事。這樣的過程中孩子們的思維和語言都能得到很好的發展。但是,活動結束後,給我的感覺就是預想的總比實踐的好。事先預設好的環節,自己以爲很完美了,結果上好課才知道很多地方都存在着不足。比如:之前設計好的演示無聲動畫時,孩子們肯定會像往常一樣七嘴八舌的說出自己對畫面的理解,結果不知是孩子們剛午睡起牀的原因還是聽課老師太多以至於緊張的原因,孩子們一個個只能說出最最簡單的句子,有的孩子平時語言表達能力非常好的今天也顯得很拘謹不敢說,在老師的再三鼓勵下,也只是說了一些表達不太完整的句子。看來,我們教師在備課時不能過分的自信,要對孩子出現的各種表現都考慮到,以便於我們在課堂中有更好的應變方法。

幼兒園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根據現在的季節和本班幼兒的認知,設計了去戶外尋找春天的實踐遊戲活動,在活動中,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嘗試,活動旨在讓幼兒在愉悅的情緒下,積極動腦,大膽參與,主動地探索,在不斷地嘗試、遊戲合作中,提高幼兒對自然活動參與的興趣,從而在遊戲活動中不斷提高遊戲的樂趣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活動目標:

1、全面發展幼兒的探索興趣,提高幼兒的參與和合作意識。

2、通過活動,培養幼兒勇於克服困難的精神,體驗成功的快樂。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彩筆,圖畫本,

活動目標:

1、能主動與同伴商量、合作遊戲,遇到問題能積極想辦法解決。

2、通過觀察和創造性地遊戲,學會和別人介紹、分享經驗,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過程:活動安排:

帶領幼兒到戶外小樹林中,

小朋友們!春天來到了,天氣也變得暖和起來,我們都脫下了厚厚的棉衣,。大地也變得溫和了很多,我們踏着春天的步伐,一起來尋找春天好不好??幼兒一起說————好

幼兒分組活動:

幼兒分成兩個小組。

引導幼兒觀察觀看小樹林中的變化,並和小朋友一起交流,你從哪裏找到了春天??

活動延伸:

老師提出問題,讓幼兒進行討論:“你心中的春天是什麼樣的,你可以用你手中的彩筆和你喜歡的顏色,把你喜歡的春天畫下來,展示給老師和小朋友。

幼兒喜悅的到處瞅瞅,看看,隨意的找了一個地方,拿出自己的畫筆,去勾畫心中的春天。,用手中的筆和顏色去發現和裝飾春天的的小樹林,去感受心中的那份春天的美好。

作品展示:

幼兒向老師和小朋友展示自己的發現和繪畫作品。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激勵幼兒大膽參與,在尋找與嘗試遊戲中,提高幼兒對參與大自然活動的興趣,體驗到集體合作的快樂和滿足,並能在活動中增強信心,強化幼兒主動參與的感知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前言:轉眼之前我已經幼兒畢業了,媽媽告訴我說再開學的時候,我就是一名小學生了,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是媽媽爲我整理書包,收拾東西。媽媽說,上了小學我就要學會自己整理東西,現在在媽媽的指導下,我能夠獨立完成好多自己的事情,很期待小學生活的開始,我相信在那裏我又能夠交到新朋友了!

活動目標:

1、學看課程表,嘗試按課程表整理書包。

2、養成自我服務的意識,進一步萌發做小學生的願望。

活動準備:

(1)展示幼兒帶來的書包,讓幼兒在互相欣賞中瞭解書包的功用。

(2)在區域中提供文具盒、鉛筆、橡皮、尺等文具,讓幼兒自己動手整理。

(3)在區域中提供小學生的課本,讓幼兒熟悉各類課本以及課本名稱。

教具、學具準備

小學生課本若干,課程表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觀察討論:

(播PPT1)提問:(1)你看到了什麼?喜歡誰?爲什麼?

討論:書包裏要放些什麼呢?

(2)今天我們先來放課本?你們知道小學裏有哪些課嗎?書都要帶嗎?

二、學看課程表

1、(播PPT2):這是小學一年級的課程表,你能看懂嗎?

分組討論:

(1)課程表上有什麼?

(2)小學生一天有幾節課?上午幾節,下午幾節?都有什麼課?

(3)還有什麼問題?

(4)小結:原來整理書包是有學問的,看懂了就知道準備幾本書了。

三、學習按課程表整理書包

1、做遊戲:整理書包

(1)這裏都有些什麼課本?

(2)假如現在是星期一的晚上,請你按課程表來整理一下書包。(教師關注幼兒整理的過程。)

(3)書包整理好了,你們是按星期幾的課程表來整理的?

小結:晚上整理書包時,說明這一天已經過去了,必須按第二天的課程表來進行整理。

(4)念念課程表,數數有幾節課?你們準備了幾本書?爲什麼7節課只有5本書?

(5)互相檢查。

小結:有幾節課不一定要帶幾本書,有的課是沒有書的,相同的課只要帶一套書,所以整理書包要看清楚課程表,不用多帶也不能少帶。

2、幼兒第二次整理書包。

這次不是做遊戲了,真的要請你們整理書包了。

(1)假如現在是星期六的晚上,請你們按課程表整理書包。想想該按星期幾的課程表來整理呢?(教師再次關注幼兒整理的過程。)

(2)星期一的書包什麼時候要整理?

(3)書包裏一共放了幾本書?哪一天也需要帶這幾本書?有沒有不同意見?

小結:星期日晚上一定要整理書包了,而且要仔細檢查一遍要帶的書本,還要記得把星期一要交的作業本放進去。

總結:爲小朋友們開展整理小書包活動,可以增強小孩子們的自我服務意識,激發孩子當一名小學生的願望,從而爲孩子快樂入小學奠定的基礎,同時也可鍛鍊小孩子們的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