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教案合集4篇

實用的幼兒園教案合集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8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幼兒園教案合集4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一、主題說明:

金秋十月,正是各種種子豐收的時節,紅豆、綠豆、蠶豆、稻穀等等。我們生長在農村的孩子對它們可謂是既熟悉又陌生。爲此,我設計了“種子變變變”這一單元活動。首先幫助孩子瞭解植物生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過程和管理植物的要點,認識農作物的價值,並通過實踐活動體驗勞動的艱辛,共享勞動、創作的樂趣。幫助他們積累有益的相關經驗,發展他們的操作能力,培養幼兒對土特產的喜歡之情。以享受的心情食用價廉物美、新鮮爽口的土特產。

 二、教學活動計劃表:

活動名稱活動領域活 動 目 標

豌豆、蠶豆兒歌1、學習用普通話朗頌兒歌,練習發準“蠶、睡、吃、花兒”等字詞的讀音。

2、初步瞭解豌豆、蠶豆從開花到結成豆莢,加工成豆製品的過程。

3、感知念兒歌的樂趣,體驗品嚐豆類食品的快樂。

摘果子韻律活動1、熟悉舞蹈音樂的旋律及節奏特點,初步學會合拍地邊做踵趾小跑步邊做摘果子動作,手腳配合比較協調。

2、藉助遊戲的情境,理解舞蹈動作的含義,並會變化方位做採果子的動作。

3、通過舞蹈體驗勞動的喜悅。

各種各樣的豆製品科學1、認識常見的豆製品,知道其名稱和價值。

2、通過傾聽故事和觀察活動,知道豆製品的種類很多。

3、喜歡吃豆製品,樂意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吃過的豆製品。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根據小老鼠看病的情節,熟悉樂曲旋律,繼續感受ABA的音樂結構。

2.根據音樂變化大膽想象,用表情和動作表現小老鼠感冒的前後過程。

3.能充分享受根據故事情節表演帶來的樂趣。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打噴嚏的小老鼠》的音樂 小老鼠手偶一個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老師講述《小老鼠打噴嚏》的故事後。

提問:小老鼠恢恢怎麼了?感冒後是什麼樣子?

小老鼠感冒後是怎麼做的?

小老鼠感冒好了,它的心情怎麼樣?

  二、欣賞音樂,創編動作。

1.完整欣賞,初步感受音樂。

討論:這首音樂哪一部分表現了小老鼠一邊走一邊打噴嚏?哪一部分表現了小老鼠曬太陽呢?

小結:A段表現小老鼠邊走邊打噴嚏,B段音樂表現小老鼠曬太陽,c段音樂表現小老鼠高興地回家。

2.分段欣賞,嘗試創編動作。

(1)欣賞A段音樂,師生共同創編小老鼠邊走邊打噴嚏的動作。

集體交流:小老鼠打噴嚏會是什麼樣子?

提醒幼兒打噴嚏時要用手捂住鼻子,防止將病毒傳染給別人。

(2)感受B段音樂,師生共同創編陽光升起和曬太陽的動作。

自由討論:用什麼動作來表示太陽光呢?太陽光會照在小老鼠身體的`什麼部位呢?

(3)隨c段音樂創編小老鼠開心的動作。

討論:小老鼠病好了,它的心情怎麼樣?你想用什麼動作表現開心呢?

  三、理解情感,完整表演。

1.情感分析:小老鼠感冒了,身體感覺怎麼樣?我們做動作時應怎樣表現?當小老鼠感冒好了是什麼感覺?表情又會是什麼樣的呢?

2.幼兒聽音樂完整表演2遍。

  四、聯繫生活,拓展延伸。

思考:冬天到了,天氣變冷了,我們怎樣做才能不感冒呢?

小結:多曬太陽,多做運動,天天鍛鍊身體好。

附故事:

小老鼠恢恢感冒了,總是鼻子發癢打噴嚏。它決定去動物醫院看病,它一邊走一邊打噴嚏。到了醫院,河馬醫生說:沒關係,吃點藥,多曬曬太陽,很快就會好的。小老鼠病好了,走着走着就高興得笑了。

活動反思:

1.藉助形象、生動的故事與手偶,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的ABA結構模式

《打噴嚏的小老鼠》它是一個融音樂欣賞和音樂遊戲於一體的活動。該樂曲爲ABA三段式結構,A段音樂較歡快,B段音樂較舒緩,比較適合中班幼兒欣賞、遊戲。對中班上學期的幼兒來說,讓他們理解樂曲ABA的曲式結構,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運用小老鼠打噴嚏這樣一個故事情節來貫穿整個活動,能幫助幼兒輕鬆地理解音樂。

2.結合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其跟着音樂的節奏自主創編動作。

在活動中通過聽一聽、做一做、學一學,提醒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創編小老鼠打噴嚏、太陽升起、小老鼠曬太陽的動作等,讓生活中的動作與音樂更好地融合,幼兒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也發展了幼兒的想像力、表現力、創造力。

3.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體驗互相合作的快樂與音樂遊戲的樂趣。

通過小朋友之間分角色互相遊戲,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參與遊戲的熱情,整個活動中每個孩子都能積極參與,並能體驗到自己創編的成功感與音樂遊戲的快樂。

小百科:老鼠是哺乳綱、齧齒目、鼠科的齧齒類動物,俗稱“耗子”,是哺乳動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強的動物。全世界約有三千多種老鼠,無論室內、野外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足跡。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運用剪、折、卷、揉、貼等方式將廢舊的紙板製作成奇特的臉。

2.能大膽想象,創意製作出立體的五官。

3.知道廢舊材料可以再利用,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紙箱若干、雙面膠、泡沫膠、剪刀、展板。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運用故事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在阿巴拉王國有一位魔法師叫Jenny,她的魔棒指到哪裏,哪裏就會發生變化!有一天,她用魔棒指着人們的臉,念起了咒語——阿拉卡巴達……人們的臉立刻發生了變化,有的變成了方形的臉,有的變成三角形的臉,有的變成了梯形的臉,有的變成了葫蘆狀的臉,還有的變成了愛心狀的臉。當魔法師舉起魔棒,對着人們的眉毛和眼睛說到——阿拉卡巴達,你們猜猜看——人們的眉毛和眼睛會變成什麼呢?”

2.基本部分:引導幼兒想象、製作奇特的臉。

師:(1)我們看看是不是像你們猜測的那樣。(出示作品)

(2)今天我帶來了很多紙板,請你們來當魔法師,把它們變成獨特的臉……那麼,怎樣才能做出立體的五官呢?

(3)小結:我們可以用卷、剪、折、貼、揉等方法來製作特別的臉。

(4)幼兒在輕柔的音樂中進行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3.結束部分:欣賞作品,交流製作方法。

(1)請魔法師介紹自己的作品是如何製作的。

(2)這些紙板還可以製作什麼?(知道廢物可以再次利用,不隨便丟棄。)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動物,感知動物的特徵。

2、感受人類與動物之間親密的關係,增進熱愛動物的情感。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動物圖片,新聞視頻,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交流

1、你看過《動物世界》嗎?

2、裏面的小動物可愛嗎?那你最喜歡什麼動物?(幼兒回答簡單的小貓小狗)

3、增加難度:現在你不僅要說說你喜歡的動物,並且要介紹一下。

如:老師喜歡長頸鹿,它的個子高高的,能吃到樹頂的嫩葉。

幼兒回答時相應出示動物圖片,請其他幼兒一起觀看。

 二、播放新聞視頻《小蛇救人》

1、視頻裏都講了誰?講了什麼故事呀?(幼兒如果概括不出,教師簡單概括一下新聞內容)

2、你覺得這位叔叔怎麼樣?很好,他救了小蛇。

3、那這條小蛇呢?它也救了老奶奶。

小結:動物和我們一起生活在地球這個大家庭了,互相幫助,真快樂呀!

 三、討論:如何保護小動物

你知道應該怎樣保護小動物嗎?如果在街上看見受傷的小動物,你會怎麼做?

 四、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

看圖說說,有哪些小動物?在你喜歡的小動物的括號裏打勾。

反思:

通過此主題的開展,幼兒對動物有了更豐富的瞭解,有關動物的知識也豐富了許多,此主題是幼兒比較喜歡的一個主題。不過我覺得在認識動物時可以根據班級幼兒的喜愛情況有重點的介紹一到兩種動物,認識得可以深入一些,全面一些,不至於都是認識的皮毛,只是面上的認識,可以重點深入地瞭解個別動物,通過一兩個動物的認識推廣到對其它動物的認識。通過“我喜歡的小動物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使幼兒對動物生動有趣的形象有了更深的印象,爲孩子們的思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引發了孩子們對動物的喜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