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教案4篇

實用的幼兒園教案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3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幼兒園教案4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圖形分解和組合的變化;

2、嘗試運用重疊和拼接等方法進行圖形拼圖;

3、發展想象力,體驗圖形創造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操作材料:圖形卡片五張、小雞示範卡一張、青蛙示範卡一張、相應拼圖塊若干、魔術盒一個;

2、幼兒操作材料:小雞示範卡一張、青蛙示範卡一張、相應拼圖塊若。

活動過程

1、遊戲導入

找圖形。教師用半圓行、長方形、三角行、圓形、正方形等卡片在黑板上拼出房子、卡車圖行。然後引導幼兒觀察後提問:你發現了什麼圖形?它做了房子(卡車)的什麼部分?請幼兒找一找,說一說。如:我發現了三角形,它做了房子的房頂。

2、拼圖形

(1)送禮物。教師以送禮物的方式把小雞的拼圖塊和青蛙拼圖送到每個幼兒手中,引導幼兒觀察自己手中拿的是什麼圖形。

(2)神奇的魔術師。教師把裝有小雞和青蛙示範卡的魔術盒拿出來,並告訴幼兒“有個神奇的魔術師,他藏在這個魔術盒裏,他說如果小朋友能說出這些圖形的名字,然後把這些圖形放到這個魔術盒裏面,他就能將這些圖形變出一些可愛的小動物。”教師依次請幼兒們上來說出圖形的名稱,如:我手裏拿的是三角形。並把圖形放到魔術盒中,然後請幼兒猜猜魔術師會把他們變出什麼動物呢?請幼兒自由表達。教師“原來魔術師把他們變成了一隻可愛的小雞。”教師從魔術盒中拿出小雞示範卡。

(3)小雞拼圖。教師“魔術師真是太神奇了,他是怎麼樣變出小雞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出示小雞示範卡,請幼兒觀察並說出小雞由哪些部分組成(頭、眼睛、嘴巴、身體、翅膀),這些部分由什麼圖形變成。教師根據幼兒的表達,依次把小雞的拼圖塊排序在黑板上。

教師“魔術盒是怎麼把這些圖形變成小雞的呢”請個別幼兒上黑板嘗試拼圖,師幼共同評價,總結方法:觀察動物示範卡—觀察拼圖塊——對比、確認示範卡和拼圖之間的關聯(即什麼圖形做什麼,放在什麼位置,誰放在誰的上面。。。。。。)—邊觀察示範卡邊操作,並根據實際情況作調整。

(4)青蛙拼圖。教師“剛纔,小朋友們已經說出了很多圖形的名稱並都把它們放到魔術盒裏了,它已經把一些圖形變成了小雞,那我們再一起來看一看魔術師除了把這些圖形變成了小雞,還有沒有變出其他的小動物。”教師用同樣的方法出示青蛙卡片,引導幼兒觀察青蛙示範,並進行拼圖,邊示範邊總結拼圖方法。

3、我是小小魔術師

(1)給幼兒發放操作材料,講解操作要求並進行示範。

(2)幼兒自主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4、活動延伸

(1)觀看動畫光碟《猜猜我會變什麼》鞏固重疊、拼接的方法。

(2)鼓勵幼兒拼出不同形態的小雞和青蛙。

幼兒園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就是讓剛入園的幼兒知道有事或困難要告訴老師,會向老師求助,培養幼兒勇於大膽表達自己的意願。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意願的能力。

2、激發幼兒愛老師的情感,有事向老師求助。

活動準備:

1、布袋木偶:山羊老師,小貓,小狗,小猴

2、木偶臺,背景:“小班班牌”,一臺電視機。

活動過程:

1、幼兒欣賞木偶表演:《小豬尿褲子了》[點評:通過觀看木偶表演,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2、“小豬扭扭捏捏,不好意思地問小朋友”,“小朋友,你們知道我爲什麼會尿褲子了呢”[點評:激發幼兒思維,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

3、“小豬”很謙虛地向發展水平不同的幼兒諮詢:“我怎樣纔不會尿褲子呢?”請幼兒相互討論,並向幼兒表示謝意。[點評:通過進一步提問,可以使幼兒間相互學習,相互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4、請幼兒再看一遍表演。

5、“小豬”從木偶臺後探出身來,好奇地詢問:“小朋友,,我們還遇到哪些事情也應該主動告訴老師,尋求幫助呢?”重點提示遇到以下情況應主動告訴老師:

①生病了 ②爭打 ③出現事故 ④有大、小便

[點評:進一步提問,開拓幼兒思路,啓發幼兒回答與木偶表演時小動物遇到的不同困難。]

活動延伸:

“小豬”以老師的身份告訴幼兒:老師就象媽媽一樣愛小朋友,你們有事可以告訴老師幫助你們。

[點評:激發幼兒愛老師的情感,培養新教學方法和策略。]

日常教學活動滲透:

在開展教學中可以經常請“小豬”回來作客,看看小朋

不錯的友們是否進步了,讓“小豬”和小朋友們成爲好朋友,在活動過程中,對於能主動表達意願的幼兒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等。

家園同步:

家長配合教育幼兒,提醒幼兒在幼兒園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告訴老師,請求老師幫助。

創新教學方法和策略:

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教、幼兒學的教學方法,通過觀看木偶表演,教師以“小豬”的身份貫穿始終,幫助幼兒主動體驗,充分體現幼兒主動探索的學習方法,使幼兒懂得有事情或困難應主動告訴老師

附:木偶表演故事,《小豬尿褲子了》

動畫片真好看,小夥伴看的津津有味,這時,小貓站起來大聲說到“山羊老師,我想上廁所!”“去吧!”山羊老師溫柔地說道。接着,小狗站起來叫道:“老師,我也要上廁所!”“去吧,不然尿到褲子上了。”山羊老師說道。這時,小豬不自然的表情引起了山羊老師的注意。山羊老師走到小豬跟前問道:“小豬,你怎麼了?”小豬吱吱唔唔不說話……這時,小猴叫了起來:“老師,小豬的褲子是潮的。”山羊老師低頭一看,說:“噢,原來是小豬尿褲子了!”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來源

最近班上有很多寶寶都在討論動畫片《熊出沒》,大家都在討論故事中的兩隻熊是怎樣勇敢地和伐木工“光頭強”鬥智鬥勇、是怎樣拼命地保護森林裏的樹木的。可見,這部動畫片受到了幾乎所有孩子們,不論男孩還是女孩的喜愛。孩子們熱情而積極的討論使我萌發了兩隻熊去“光頭強”家中救回小樹苗這一情境,而我們正好可以把這一情景融合於體育活動中,使幼兒在有趣的活動情景中感受運動的快樂,因此我設計了此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在豐富有趣的遊戲情境中體驗體育遊戲帶來的愉悅感,在協作、競賽中體驗團隊的力量和集體榮譽感;

2.進一步認識“梅花樁”,瞭解遊戲“過河拆橋”及其玩法;

4. 完成跑、跳、跨、平衡能力等練習,能夠在要求速度的情況下獨立完成“過河拆橋”的遊戲。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梅花樁(由三個易拉罐瓶組成)數個、跳高障礙物、“小樹苗”70顆、 多媒體(放音樂“熊出沒”用)、遊戲勝利的獎章、軟墊(鋪在地上以防止幼兒受傷)。

2.經驗準備:幼兒對動畫片《熊出沒》有一定了解,對角色和主要情節也較爲熟悉;幼兒在之前的體育活動中接觸過梅花樁,對其有初步瞭解。

3.環境準備: 確定戶外場地的安全,根據天氣預報挑選適合戶外活動的日子。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在豐富有趣的遊戲情境中體驗體育遊戲帶來的愉悅感,完成跑、跳、跨、平衡能力等練習。

活動難點:能夠在要求速度的情況下獨立完成“過河拆橋”的遊戲。

活動過程

1.小律動導入活動:用“熊出沒”的音樂,以律動的形式進行整個活動的熱身運動。

(師:寶貝兒們,和老師一起跟着音樂跳起來)

2.智過梅花樁:幼兒自我探索通過梅花樁的方法,讓幼兒瞭解多種通過梅花樁的方法,同時實現其跑、跳、跨、平衡等多個方面的練習。

10個梅花樁擺成“|”狀,其中兩兩間間隔約40cm。

(1)讓幼兒在自我探索中魚貫式地通過梅花樁,老師在一旁觀察幼兒的行爲,確保幼兒的安全,必要時做提點,同時伴有鼓勵,以增強其活動參與的積極性,增強幼兒體育鍛煉的興趣。

(師:寶貝兒們,老師爲你們帶來了你們最喜歡的梅花樁,請開動你們的小腦筋,用自己的辦法穿過梅花樁。)

(2)鼓勵與大部分幼兒使用不同但合理的特殊方法的幼兒,向幼兒示範以踩、跳、跨的方式通過,讓幼兒瞭解多種通過梅花樁的方法。

(師:寶貝兒們真棒,用了這麼多種方法穿過梅花樁,我看見有寶貝兒是繞過去的,有跳過梅花樁的,有踩在梅花樁上面過去的,有這樣鋸齒狀繞過梅花樁跳過去的...)

(3)幼兒再次穿過梅花樁,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以練習幼兒跑、跳、跨、平衡等多種能力。

3.“過河拆橋”:通過玩遊戲“過河拆橋”,鍛鍊幼兒的平衡能力。

(1)老師示範講解遊戲規則及玩法;

(2)幼兒魚貫式的練習“過河拆橋”。

4.大冒險:通過一組連貫的障礙物的設置,讓幼兒在豐富有趣的遊戲情境中體驗體育遊戲帶來的愉悅感,在協作、競賽中體驗團隊的力量和集體榮譽感,同時進行跑、跳、跨、平衡能力的練習。

(1)將幼兒帶入營救小樹苗的情景,引起幼兒繼續參與的興趣。

(師:寶貝兒們,老師剛纔收到一個消息,光頭強要把種在森林裏的小樹苗運出去賣掉!熊大和熊二決定要再次保護森林,寶貝兒們,讓我們跟着熊大和熊二一起去把小樹苗給救回來吧!)

(2)結合情景講解大冒險的規則,並說明安全注意事項。

(師:現在小朋友們自動分成兩組――熊大組合熊二組。光頭強的家在那頭,熊的家在這頭,寶貝兒們要從熊的家出發,越過前面所有的障礙到光頭強家去營救小樹苗,每個寶寶一次只能救一顆小樹苗,救了之後趕快從旁邊跑回來準備第二次營救。寶貝兒們一共只有2分鐘的時間,因爲2分鐘之後啊,光頭強就要把小樹苗給運走了! 寶貝兒們準備好了嗎?我們看哪一組小朋友救出的小樹苗最多!)

(3)幼兒開始大冒險,大冒險包括三個難關:第一,過河拆橋;第二:跳杆(兩個跳杆,高矮不同);第三:穿過梅花樁,最後救回小樹苗。幼兒採用魚貫式的方法,在規定時間內(2分鐘)進行救小樹苗的大冒險。

(4)大冒險結束後,老師清點兩組的小樹苗數,多的一組獲勝,獎勵勝利者獎章,另外一組也獲得優秀獎章。

5.放鬆活動:老師帶領幼兒進行身體放鬆活動,請幼兒幫助收拾器械,回活動室。

活動延伸

平時在活動室播放音樂“熊出沒”,吸引幼兒回憶起此次開心的遊戲經歷,並主動拿出梅花樁進行“過河拆橋”等遊戲。

大班體育活動《熊出沒》說課稿

一、說活動來源

新《綱要》指出幼兒教學活動要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的,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動畫片《熊出沒》是中班幼兒十分喜愛的動畫片,這部動畫片受到了幾乎所有孩子們,不論男孩還是女孩的喜愛。對於故事中的兩隻熊是怎樣勇敢地和伐木工“光頭強”鬥智鬥勇、是怎樣想辦法保護森林裏的樹木的幼兒有濃厚的興趣。孩子們熱情而積極的討論使我萌發了兩隻熊去“光頭強”家中救回小樹苗這一情境,而我們正好可以把這一情景融合於體育活動中,使幼兒在有趣的活動情景中感受運動的快樂。

(3)說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本着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發展水平,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目標:

1、在豐富有趣的遊戲情境中體驗體育遊戲帶來的愉悅感,在協作、競賽中體驗團隊的力量和集體榮譽感;

2、認識“梅花樁”,瞭解遊戲“過河拆橋”及其玩法;

3、完成跑、跳、跨、平衡能力等練習,能獨立完成“過河拆橋”的遊戲。

(4)說活動重難點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發展水平我將此次活動的重難點定爲:

活動重點:幼兒能夠完成跑、跳、跨、平衡能力等練習。

活動難點:能夠在要求速度的情況下獨立完成“過河拆橋”的遊戲。

四、說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梅花樁(由三個易拉罐瓶組成)數個、跳高障礙物、“小樹苗”70顆、 多媒體(放音樂“熊出沒”用)、遊戲勝利的獎章、軟墊(鋪在地上以防止幼

兒受傷)。

2.經驗準備:幼兒對動畫片《熊出沒》有一定了解,對角色和主要情節也較爲熟悉;幼兒在之前的體育活動中接觸過梅花樁,對其有初步瞭解。

3.環境準備: 確定戶外場地的安全,根據天氣預報挑選適合戶外活動的日子。

五、說教法、學法

在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我採用了以下教法:

1.啓發式教法:啓發式教法是指在教學中,教師承認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2.講解示範法:大班幼兒的思維是直觀的,以形象思維爲主.所以,在體育活動中,教師教師通過準確的示範和講解動作要點,,以及同伴的示範,有利於幼兒模仿和掌握使用筷子的基本動作技能,他們能夠較快地領會動作的要求,在自主的活動中掌握動作的技巧。

3.遊戲情景法:活動中,我用情景性語言,描述把幼兒帶到遊戲情景之中,讓他們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激發他們表現的慾望,體驗成功的樂趣。

4.合作探究法:在探究過梅花樁的方法的時候,我採用了師幼合作探究的方法,這樣一來可以適當地引導幼兒探索出多種通過梅花樁的方法,二來可以進行良好的師幼互動,使整個活動在和諧的氛圍中開展。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採用的學法有:

1.自主操作探究法:此法以尊重幼兒的主體性爲前提,創設具有挑戰性的環境,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教師注重對幼兒的觀察和指導,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提高幼兒的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一)瞭解一日生活安排的順序。

(二)交流和歸納生活事件,體驗合理有序地安排時間的意義。

活動重難點

重點:交流和歸納生活事件,體驗合理有序地安排一日生活。

難點:嘗試自己制定一日生活。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幼兒起牀、洗漱、吃飯、閱讀圖書、看電視、睡覺等生活情景的圖片,兩個鐘面。

經驗準備:知道一日生活的基本順序。

活動過程:

(一)我的白天和晚上

1.教師出示兩個鐘面,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的一日生活內容,梳理白天和晚上分別要做的事情。

師:白天,太陽陪着我們,我們會做些什麼事情呢?到了晚上,我們又會做哪些事情?

幼:白天我們吃飯,上幼兒園,晚上吃晚飯、睡覺。

師:有些事情我們是在白天的,有些事情是在晚上做,還有些事情是白天和晚上都可以做的。

(二)我每天要做的事情

1.幼兒說說每天做的事情。

師:我們每天都要做許多事情,下面我們從早上起牀開始一件件來說一說。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一遍梳理順序,一邊出示相關生活情景圖片。

3.幫助幼兒概括歸納和理清順序。例如,穿衣、洗漱、吃早飯、上幼兒園……回家、閱讀圖書或遊戲、吃晚飯、看電視或聽故事、洗漱、睡覺。可以在梳理中提示幼兒,有些生活環節不宜再細分。和老師、小朋友學本領、做遊戲可以說成“上幼兒園”,刷牙、洗臉等可以說成是“洗漱”。

4.根據幼兒回答,梳理做事情的順序,並把相關圖片黏貼在代表白天和晚上的兩個鐘面的相應時間段。

5.幼兒說說自己的一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