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教案模板集合六篇

有關幼兒園教案模板集合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2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幼兒園教案模板集合六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一、“遊戲情境”中的設置策略

集體數學活動是幼兒園數學教育的基本形式。我們幼兒園使用的數學課程在不同的年齡段都有不同的集體數學內容,目標也基本明確。老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應考慮幼兒的認知特點和已有的經驗水平,來制定合適的集體數學目標。在設計教學環節的過程中要有目的地將幼兒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可能感興趣的問題引入教學環境,即創設“遊戲情境”。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再現幼兒喜歡或熟悉的場景,營造生活化、趣味化的數學學習氛圍。

1. 有效設置不同場景的“遊戲情境”

當孩子對測量表示出關注,尤其是大班的孩子,一般來說都有過利用自然物進行測量的經驗,也就是接觸過首尾相連的測量方法。平時也會說到1尺、1米、1寸之類的長度,但對於到底多長有很多孩子也不清楚。所以我藉助《一寸蟲》這本繪本,根據我的教學需要進行了三個場景的畫面設置,第一個場景是一寸蟲和知更鳥的畫面,主要是讓幼兒運用已有經驗測量知更鳥的尾巴長度,在交流基礎上感受新的測量方法測量知更鳥的尾巴。第二個場景是一寸蟲和巨嘴鳥、蜂鳥、蒼鷺的畫面,主要是引導幼兒用新方法測量它們某一部位的長度。第三個場景是一寸蟲和夜鶯的畫面,主要是啓發幼兒發散思考“聲音”的測量方法,結合故事內容,讓幼兒感受到一寸蟲的智慧。

運用信息技術設置三個不同的場景,不僅使幼兒輕鬆感受到文學作品的主要情節,而且把我的教學目標有目的地滲透進去,給了幼兒思維的空間,巧妙地引發幼兒主動參與測量學習活動,積累初步的長度概念。

2. 巧妙設置特定對象的“遊戲情境”

特定對象主要是藉助幼兒感興趣的卡通角色或幼兒喜歡的事物形象,引起幼兒對這個特定對象所面對或蘊含的“數問題”產生興趣。例如,大班集體數學活動《看圖列算式》,我主要創設了“藍精靈樂園”的情境,藉助樂園中事物的數量變化,引導幼兒看圖描述事物變化情節、數量關係、正確提問,在此基礎上列出算式。對幼兒來說不僅需要正確感知事物的數量還要敏銳發現數量的變化關係,並根據這個變化關係推理“問題”和列出“算式”,應該說這樣的“思維活動”對大部分孩子來說很有挑戰。所以我在教學中運用電子白板中的“聚光燈”進行“透視”,隨着聚光燈的移動逐一透視“藍精靈樂園”中的角色數量,如:4個藍妹妹、2個藍弟弟、5只小鳥等。每次移動只透視一組數羣,這也遵循了幼兒注意發展的規律,把需要關注的事物數羣顯露出來,不會干擾幼兒對數量的判斷,使幼兒更好地保持了有意注意,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主動地目測特定對象的原始數量,然後再逐一透視角色變化的數量。使用“聚光燈”技術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移動、旋轉、調整大小,改變透明度及顏色等屬性,讓聚光燈變成你想要的或者孩子們感興趣的形狀。

信息技術的巧妙運用,不僅讓孩子體驗到了看圖說數量的有趣,而且可以有效完成預定的目標,增強幼兒學習數學的信心。

  二、“探索操作”中的互補策略

綱要》解讀中提到:兒童應更多地通過真實的問題情景產生運用數學來解決問題的需要,並且親自實踐,在探索中發現數學和學習數學,使數學實踐活動成爲數學認識發生與發展的基礎。但在實踐幼兒園集體數學活動過程中,就會發現,有些真實的問題情景,尤其是在農村,不可能照搬到課堂讓幼兒探索操作,信息技術的出現剛好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如集體數學活動《蜘蛛和糖果店》,主要數學認知點就是在欣賞故事內容過程中觀察、比較客人買糖的記錄單,大膽推理與預測客人需要購買的糖果,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統計的概念。我藉助信息技術展現了糖果店的場景以及每位客人買糖的記錄單,配有蜘蛛、營業員、客人的對話錄音,讓幼兒在比較真實的情景中運用數學的思維去觀察、分析買糖記錄單,從而幫助故事中蜘蛛解決一個個新問題,最後成功統計出一週銷售記錄單,找出最受客人喜歡的糖果。整個活動雖然都是在探索生活中事物之間的關係,需要大量的思維活動,但是運用信息技術巧妙呈現了完美的情景,幼兒不僅能主動探索操作,完成教學目標,而且在這樣愉快的過程中體會到了數學活動的樂趣。

  三、“交流碰撞”中的顯示策略

幼兒一般在探究後都有一種表達的潛力和傾向,但由於幼兒個體之間的一些差異,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不同的感受、體驗、發現。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將幼兒的操作結果或想法進行有效呈現,來分享交流和相互碰撞頭腦中的信息,明晰所發現的事物之間的關係和特徵,以及自己的探究過程。

首先,“分享型經驗”給予驗證顯示。

如在集體數學活動《找規律》中,在幼兒“經歷”兩種特徵材料進行有規律的項鍊串接後,我創設了交流環節。當幼兒說到某一種方法時,我就點擊課件顯示相應方法的項鍊,並出現相應的符號(AB、AAB、AABB……),讓感性的畫面與抽象的符號相結合,呈現不同的規律方法,在這樣的分享交流中幫助幼兒更好地積累相關數學經驗,體驗到了數學的有趣和有用。“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也是《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對幼兒園數學教育目標價值之一的表述。

其次,“爭辯型經驗”給予梳理顯示。

例如在集體數學活動《6的組成》中,我運用兩種顏色的阿爾卑斯奶糖,讓幼兒裝一盒,要求除了正好6顆糖,還有兩種糖都需要有。在這樣的過程中幼兒探索兩種口味的糖組合6的不同方法。爭辯之一結果:“到底有幾種方法呢?”有的幼兒說3種、有的說4種、有的說5種等。運用信息技術,按一定順序有效顯示兩種口味的6顆糖畫面,每種方法的旁邊用數字記錄(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幫助幼兒很好地梳理了互補規律下的6組成。爭辯之二結果:“到底怎麼裝又省力又不漏掉任何一種方法呢?”經過探索、觀察、思考,發現了互補規律的方法除外還可以用交換規律的方法裝糖果,同樣運用信息技術顯示交換規律的裝糖畫面和數字記錄(1和5、5和1,2和4、4和2,3和3)。有效運用信息技術的顯示設置幫助幼兒解決了爭辯,並很好地概括了6分成兩份的5種不同探索和思維結果。《綱要》中強調了:學習數學必須包含學會應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去發現和解決身邊生動的實際問題,而不是把它們作爲一種知識儲備或是教條。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準備:

1、燕子、小狗、小兔、小猴、小鳥、小魚、小貓2、鉛筆、書包,剪刀3、音樂郊遊、生日快樂、動物聲音活動目標:

1、區別"1"和"許多"2、能正確說出什麼是一個,什麼是許多3、知道"1"和"許多"的分合關係4、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師:今天天氣真好,老師帶小朋友們去郊遊吧!放音樂《郊遊》

(給孩子提供一種輕鬆的活動氛圍,以遊戲形式,使幼兒能容易進入角色。)二、引導幼兒初步認識1和許多。

1、 寶貝們,看咱們到了什麼地方啦。引導幼兒說出這是什麼地方?(森林)你們仔細觀察,看到什麼?(房子)幾座房子?(一座房子)我們來看看這是誰的家?(小貓)有幾隻小貓?(一隻小貓)(出示蛋糕)哇今天是小貓的生日,小貓買了什麼?(一個蛋糕)它的好朋友也來爲它祝賀了,大家看看誰來了?(燕子)哦,原來是一隻小燕子小貓最喜歡吃什麼?(魚)真棒,看看一隻燕子給小貓帶來了幾條魚?(一條)還有誰?(小兔)哦,又來了一隻小兔,一隻小兔也給小貓帶來了幾條魚?(一條)。。。

每個小動物都給小貓帶來了一條魚,把一條一條的'小魚合在一起就是許多小魚小貓今天特別的開心,來了許多的好朋友還收到了許多的禮物,我們一起爲小貓過生日吧!(音樂生日快樂)

2、小朋友們你們給小貓帶禮物了嗎?(帶了)朵朵你給小貓帶來了什麼禮物?(一個南瓜)。。。

許多小朋友給小貓帶來了許多條南瓜,小貓說謝謝小朋友

3、小貓的幼兒園馬上要開學了高老師給小貓帶來了許多禮物,大家看有什麼?

(鉛筆、剪刀、書包)幾隻鉛筆?(一隻鉛筆)(一把剪刀)(一個書包)還有什麼?(許多書)(許多蠟筆)

三.實物操作,瞭解1和許多之間的關係

1.小貓爲了感謝大家讓高老師給大家帶來了棒棒糖,這是幾個?(一個)重新再拿一個,這是幾個?(一個)放入盤內哇,有許多的棒棒糖

2、請每位小朋友從盤子裏拿一個棒棒糖,請問寶寶你拿了幾個棒棒糖?"我拿了一個棒棒糖"現在盤子裏有沒有棒棒糖了?(沒有)

3、教師小結:"剛纔盤子裏有許多棒棒糖,小朋友一個、一個。。。地拿走了,盤子裏就沒有棒棒糖了,我們可以把許多分成一個、一個"

4、小朋友都喜歡吃棒棒糖,請你們回家後和家人一起分享好嗎?啓發幼兒將自己手中的棒棒糖送回盤中,邊送邊說:"我送了一個棒棒糖"送完後引導幼兒說:"現在盤子裏有許多棒棒糖了,"

5、鞏固練習現在請大家觀察一下在圖片中哪些動物是一隻,哪些動物是許多隻。。。

你們真棒,每個小朋友都發現了這麼多祕密,鼓勵鼓勵自己四、應用生活經驗找出身邊的"1"和"許多"那麼大家找一找在我們身上或者活動室裏有什麼東西可以用一個來表示,什麼東西用許多來表示。(讓幼兒完整的說出什麼有一個,什麼有許多)比如說:我有一張嘴巴,有許多牙齒(親自體驗、親身感受1和許多之間的關係。)(小班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爲幼兒創設直觀的形象,使幼兒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同時給於孩子肯定、及時的表揚。)五、拓展延伸:

小朋友們,今天快樂嗎?老師也爲你們高興。你們知道一個一個合起來成了許多,許多個可以分成一個一個,你們真能幹,回家的時候找找你家裏什麼東西是1個,什麼東西有許多。

六、結束我們帶着小動物們一起去郊遊吧(音樂)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動手製作活動,體驗動手製作變廢爲寶的樂趣。

2.嘗試運用多種材料裝飾瓶子,感受創意作品的美。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形狀的玻璃瓶。

2.裝飾用的材料:

(1)廣告紙、報紙、掛曆紙、彩色卡紙、即時貼、皺紋紙、煙盒:

(2)黃豆、綠豆、白雲豆、大米、黑米、花生、瓜子、松子、開心果殼、小海螺、形狀各異的貝殼等:

(3)一次性筷子、叉子、盤子,膠捲、冰棒棍、瓶蓋、毛線、電線、吸管、果凍盒、杏仁、秸稈、棉棒、各種廢舊筆、丙烯顏料等。

3.工具(剪刀、雙面膠、電膠布、透明膠布、膠水、膠棒)。

4.成熟作品若干。

5.幼兒瞭解排序的規律,有裝飾經驗。

活動過程:

一、出示作品,幼兒欣賞。

二、讓幼兒討論製作所用材料及方法。

三、幼兒大膽嘗試運用多種材料進行裝飾。

1.幼兒製作前教師提出製作的要求。

(1)選擇瓶子,構思裝飾方案後選擇材料。

(2)使用工具材料時注意安全。如:瓶子是玻璃做的要輕拿輕放,使用剪刀等工具時注意安全等。

2.幼兒選擇裝飾材料進行製作。

教師針對個別幼兒的操作情況,肯定幼兒的創意想法,在想象和技能上給予適當點撥、指導和幫助。

四、展示幼兒的作品,師生共同評議。

幼兒園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感知詩歌,學習用輕柔、優美的聲音朗讀詩歌。

2. 理解詩歌內容。

3、體驗在遊戲中學習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掛圖:四幅。

2、布娃娃。

3、音樂:搖籃曲。

4、頭飾;星寶寶、魚寶寶、花寶寶

三、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

①、播放《搖籃曲》,教師抱着娃娃做睡覺動作。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仔細聽,認真看,老師在做什麼?

提問:剛纔老師在做什麼?(搖搖籃)媽媽輕輕唱着搖籃曲,小寶寶就怎麼樣了啊?(睡着了)

2、初步感知詩歌

過度語:你們知道,還有哪些搖籃嗎?(原來有很多東西可以當搖籃 ,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詩歌,請小朋友們仔細聽一聽,詩歌裏有哪些是搖籃。

①、教師配樂朗讀。(配樂)

提問:詩歌裏有哪些是搖籃?(完整說)

②、教師結合圖片再次朗讀

師:小朋友們聽得真仔細,那我們再來聽聽詩歌裏到底有哪些搖籃,搖籃裏有哪些小寶寶?(出示圖片:邊讀邊操作圖片。)

提問:詩歌裏到底有哪些搖籃,搖籃裏有哪些小寶寶?

3、進一步感知、理解詩歌內容

①、提問:爲什麼說藍天是搖籃?(因爲藍天很大····)

那藍天這個大搖籃裏睡着誰呀?(星星····)

小結:藍天很大,還有白雲,星寶寶睡在裏面很舒服,很溫暖。

②、提問:大海這個搖籃裏睡着誰呀?(魚寶寶)

浪花是怎麼搖的?(浪花輕輕翻,大海就像搖籃輕輕地搖,好舒服,魚寶寶就睡着了。)

③、提問:花寶寶睡在哪個搖籃裏?(花園)

誰來搖花寶寶呀?(風兒)

風兒是怎麼吹的?(風兒輕輕吹,好舒服,風寶寶睡着了。)

④、師:媽媽是手是搖籃,搖着小寶寶,爲什麼小寶寶睡着了。

4、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完整地朗讀詩歌

①、第一遍(老師帶領幼兒一起完整讀)。

師:這首詩歌真美,老師請小朋友們一起用優美、輕柔的聲音有感情的來朗讀。

②、第二遍(幼兒聽音樂邊做動作,邊朗讀兒歌)。

(2)第一段:伸出左右手的手指,在變變變的時候雙手平放胸前,繞三圈,然後伸出一隻手指頭平放胸前,做毛毛蟲爬行的樣子。

(3)第二段:伸出左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在變變變的時候放胸前,繞三圈,然後伸出左右手兩隻手指頭豎直頂在頭頂頂部,做小兔蹦跳的樣子。

(4)第三段:伸出左右手的後三個手指,在變變變的時候放胸前,繞三圈,然後伸出左右手三隻手指頭放在臉頰旁,做小貓喵喵叫的樣子。

(5)第四段:左右手拇指下壓,其他四指伸開,在變變變的時候放胸前,繞三圈,然後伸出左右手四隻手指煽動,兩臂交叉做鴿子飛翔的樣子。

(6)第五段:左右手兩隻張開,隨音樂伸出,在變變變的時候放胸前,繞三圈,然後伸出左右手五隻手指頭彎曲,坐老虎撲食的樣子。

(7)重點指導幼兒的動作儘量符合音樂的節奏,在變變變的時候放胸前,繞三圈,然後變成相應的動物形象。

2、幼兒隨音樂遊戲,教師指導。

幼兒熟悉玩法後,可引導幼兒自己變出不同的形象,編出其他不同的手指遊戲。

3、評價活動。

活動延伸:

將音樂投放在表演區,供幼兒繼續遊戲。

幼兒園教案 篇6

小班單元活動“小木偶”的目的是通過操作可分割的小木偶,培養幼兒對顏色的感知能力,提高運用顏色及記憶顏色的能力。這一活動內容在我班實驗時,受到孩子們的熱烈歡迎。

從材料上看,設計者設計了可分割的男孩子和女孩子兩個木偶,幼兒可以任意爲木偶選擇不同顏色的帽,衣,鞋。而且在顏色上,男孩子各部位的顏色差別大,女孩子則近似色較多,如粉、紅、橙,使難度增加。實驗中,無論從識別到記憶上,幼兒都表現出對反差大的顏色反應較快並準確的特點。從活動過程上看,也是由淺入深,層層遞進。

第一次活動是自由拼搭,幼兒能說出自己給小木偶都穿上了什麼顏色的衣服,幼兒對活動非常感興趣,在老師的指導下,不斷給小木偶變換衣服顏色,感知不同顏色搭配後的不同效果。

第二個活動過程,運用材料中的分割冊,需要幼兒聽到顏色名稱後,在分割冊中找到相應顏色,再用鑲嵌塊按分割冊提示拼出小木偶。幼兒對顏色名稱的熟悉程度影響幼兒對成人指令的反應速度。有的幼兒反應很快,馬上能找出對應的顏色。

第三個活動過程是發展幼兒的記憶力。方法是讓幼兒用20秒時間記住小木偶的帽、衣、鞋的顏色,然後拿開小木偶,幼兒嘗試憑記憶拼出先前看到的小木偶。我們進行了兩次。第一次時,只有3名幼兒完成任務。有的幼兒只記住了或鞋或衣服或帽子的顏色;第二次時,幼兒先大聲說出需記憶的顏色,藉助語言,記憶效果有較大提高,有13名幼兒完成任務。還有的幼兒在拼擺時忘記了原本記住的顏色,這是由於動作干擾了他們的記憶。幼兒在這個活動中,需要努力克服動作對記憶的干擾,這對發展他們的有意記憶能力很有益處。

最後一個活動過程是培養幼兒的細緻觀察能力——尋找一模一樣的小木偶。每個孩子都給出了15對穿着不同顏色帽 、衣、鞋的小木偶。由於這次出現的顏色較多,幼兒找到一對一模一樣的小木偶通常需要好幾次嘗試。他們先從一堆小木偶中找到一個,發現不完全對——鞋或衣服的顏色不對,再繼續找。有時找到完全一樣的一對要拿起放下好幾次。這個活動對培養幼兒的細緻觀察能力有較高要求,對提高幼兒這方面的能力很有好處。

以上是我班進行這次單元活動時幼兒的一些表現。這個活動對培養幼兒這些能力很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