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教案彙編6篇

【精選】幼兒園教案彙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1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幼兒園教案彙編6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感受歌曲輕快活潑的性質,體驗歌曲表達出的愉悅情緒。

2、學習用連貫、輕巧、跳躍的聲音演唱歌曲,感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

3、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4、藉助小圖譜記憶歌詞,學唱歌曲。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用連貫的聲音唱準每一句

難點:用輕巧、跳躍的聲音演唱“嘀哩、嘀哩……”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錄音、課件、風車人手一個、黃鸝鳥圖片及掛飾

知識準備:舞蹈《我的寶貝》、發聲練習、呼吸練習、一首學過的歌曲

活動過程:

一、準備工作

1、聽音樂進教室

2、呼吸練習

3、發聲練習

a、模擬風車不同音色

b、學習小黃鸝的唱歌,突破難點,用輕巧跳躍聲音唱“嘀哩嘀哩”

二、學習歌曲

(一)欣賞歌曲

1、完整聽錄音一遍。以故事形式引出歌曲名稱《兩隻小黃鸝》

提問:(1)感覺怎麼樣?(輕快、活潑、愉快)

(2)幾拍子歌曲?(兩拍)

(3)這首歌有幾段?

2、請幼兒傾聽老師清唱歌曲,要求幼兒爲老師伴奏,感受歌曲節拍。

(二)學習歌詞

1、看動畫片,聽歌曲一遍。

提問:(1)歌曲名稱

(2)你聽到了哪一句歌詞?

解釋:歡喜、親密

2、看動畫片,跟旋律說歌詞。

(三)全曲跟唱

1、看動畫,跟錄音全曲跟唱歌曲。

2、傳遞快樂形式,教幼兒學習愉快地演唱歌曲。

三、舞蹈《我的寶貝》

參加小黃鸝的家庭舞會。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選材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目標具體明確,以遊戲的形式,利用模仿小黃鸝的叫聲,通過呼吸練習和發聲練習化解歌曲中的重難點,教師引導的了無痕跡,讓幼兒在輕鬆的遊戲中獲取演唱技能和技巧。

中班的孩子年齡在四到五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活潑好動,更有童趣,思維具體形象。中班的孩子已能從熟悉的作品中獲得初步的音樂概念,並能把它運用到性質相同,但沒聽過的音樂作品中去,能根據同類樂曲的特點進行歸類,能用簡單的詞說明它們的性質。這次音樂活動中孩子也能做到呼吸自然而迅速,運用聲音變化來表達感情的學習,教師在教學中堅持運用不同的遊戲方法,訓練孩子的呼吸,引導孩子在每一次的歌唱活動前學習呼吸的技能,本次活動中還根據孩子身心發展規律進行了一些孩子比較喜歡的韻律活動,做得非常好。

本次活動教師通過優美的音樂作品,鮮明的音樂形象感染幼兒,引導孩子在幼兒園的音樂活動中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使幼兒從中享受審美情趣的培養,並從中獲取快樂。爲孩子們今後更加快樂生活快樂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森林防火重要性,懂得護森林,保護環境,熱愛自然。

2、讓幼兒瞭解森林火災發生原因,以及森林火災危害。

3、學習森林防火安全知識,初步掌握基本自救逃生方法及技能。

活動準備:

森林防火課件、故事《森林着火了》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

提問:

1.這是什麼地方?(森林)

2.這麼美麗森林,我們應該怎樣來保護它呢?

二、觀看森林防火課件,瞭解引起森林火災原因以及森林火災危害。

(出示森林失火圖片)

提問:

1.看到圖片你有什麼感受?

2.你知道爲什麼會發生森林火災?

3.森林火災會引起哪些嚴重後果?引導幼兒用語言講述自己看到圖片。

三、組織幼兒討論山林火災防護,對幼兒進行護林防火安全知識教育。

1.怎樣纔不會引起山林火災?

(1)清明節掃墓時,要特別注意在燃燒香燭紙錢,防止火星吹到其它地方引起火災。

(2)不能在山上點火、玩火。

(3)不能在山上把放煙花炮仗。

(4)不要私自在野外進行野炊、燒烤等活動,以防引發山火。

2.看見山林出現着火現象了,我們應該怎麼做?

四、講述故事《森林着火了》,激發孩子從小養成愛森林,愛自然好習慣。

附:一天,狐狸在森林裏抽菸,狐狸抽完了煙隨手把菸頭一丟,自己便走開了。

還沒有滅了菸頭,從小火苗到了熊熊大火。

樹上小松鼠看到了,連忙拿起電話撥了火警電話119,小松鼠說“陽光花園着火了”

森林消防隊馬上趕到,並滅了火,森林中小動物們嘆了口氣說“火雖然滅了,但卻燒燬了一大片綠油油草地和大樹啊!”

小朋友們,你們身邊有抽菸人嗎?如果有,那就趕快告訴他們不要隨手丟菸頭吧!

幼兒園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和觀察,探究畫面中人物造型變化與摺紙的關係。

2.探究多種摺疊的方法大膽創作人物。

3.感受在有摺疊的紙上作畫的誇張效果,體驗其中的樂趣。

教學重點:

探究畫面人物造型變化與摺紙的關係。

探究多種摺疊方法大膽創作人物。

教學方法

直觀教具法,啓發引導法、操作法、談話法、分享交流法、比較分析法、總結歸納法

教學準備

1.經驗準備:會畫人物,會收放學習用具的常規

2.實物準備:哈哈鏡,長方形桌子8張,籃子8個,小型吸鐵石若干個、水彩筆若干支、黑板兩塊、淺黃A4紙若干張、摺疊的白色A4紙若干。

課時安排

1課時參考資料《重慶版大班幼兒用書 藝術下冊》、《綱要》、網絡資源

教學設計

一、照哈哈鏡,感受哈哈鏡中自己的變化。

1.引導幼兒照哈哈鏡時自由交談自己的發現與感受。

2.請個別幼兒講述哈哈鏡中自己身體的變化。

【設計意圖:此環節屬於導入環節,通過幼兒照哈哈鏡,感受自己變化,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二、幼兒在紙上繪畫出"哈哈鏡中的我"。

1.幼兒自由繪畫"哈哈鏡中的我"。

2.欣賞並小結作品。

【設計意圖:此環節幼兒繪畫出哈哈鏡中的誇張自己,培養大班幼兒的觀察能力,同時爲下一環節做鋪墊。】

三分鐘左右七分鐘左右大班藝術活動教案:我的身體變變變三、觀察討論,探究畫面人物造型與紙張摺疊的關係。

1.引導幼兒用摺疊的方法在紙上再次畫出"哈哈鏡裏的我"。

2.引導幼兒打開摺疊過的紙,觀察摺紙上人物的變化,並探究人物變化的原因。

3.幼兒思考並連接斷開處的方法,並討論連線後人物的變化。

4.展示作品:欣賞作品並小結研究後的結果。

小結:畫在折線上的部位在打開後都會變化,所以我們想要把人的某個部位變形,就要把那個部位畫在折線上。

【設計意圖:此環節屬於探索環節,幼兒探索在摺紙上畫人後"變"與"沒變"的原因,梳理出人物造型變化與摺紙的關係。】

四、探索用不同的摺疊方法創作誇張的人物。

1.教師引導幼兒多種摺疊紙的方法。

2.幼兒在多種摺疊紙上畫自己。

3.幼兒相互欣賞和介紹作品。

4.啓發幼兒在摺疊的紙上繪畫其它物體,將創作活動延伸到生活中。

【設計意圖:讓幼兒帶着摺疊繪畫的經驗,去探索多種摺疊紙的方法繪畫自己,從而體驗用不同的摺疊方法創作更加誇張人物的樂趣。】

五、遊戲:我的身體變變變。

引導幼兒自由做"我的身體變變變"的遊戲。

【設計意圖:讓孩子在遊戲中體驗身體變化的的樂趣,讓快樂伴隨活動結束。】

十二分分鐘左右十二分鐘左右兩分鐘左右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變戲法的遊戲活動中,幼兒嘗試用圖形拼貼各種常見的動物,並初步學習統計圖形的數量。

2、幼兒進一步感受、表現動物的外貌特徵。

  活動準備:

三角形、正方形、圓形、梯形、橢圓行等圖形若干、紙、筆、漿糊。

  活動過程:

  (一)、已有經驗遷移,引發興趣

1、圖形寶寶要來變戲法,變成一隻只可愛的小動物,想一想,可以變出什麼小動物?

2、

幼兒相互討論。

  (二)、幼兒拼圖,師個別指導。

提示:大膽想象,拼貼不一樣的動物。

  (三)、探討交流

1、說說貼了一個什麼動物,用了那些圖形?

2、數數每一種圖形用了幾個?

3、想想用什麼辦法既可以記得快又不容易忘記?幼兒個別操作、演示

4、全體幼兒統計圖形,師個別指導。

5、幼兒之間相互作檢查。

  (四)、延伸活動

組織幼兒討論那一種統計辦法最合適。

  設計意圖:

幼兒園素質教育活動組織幼兒去上海動物園,孩子們玩得很盡興。回園後,動物成了大家平時談論最多的話題。討論也帶來了許多孩子們發現的問題。如:爲什麼猩猩長得和人很像?爲什麼長頸鹿的脖子會那麼長?大象跑步快嗎?……於是我們組織了“我喜歡的動物”這個活動,讓孩子區探索自己喜歡的動物,再介紹給大家,吸引其他的幼兒也喜歡自己的動物。讓孩子知道每一個動物都非常可愛,我們要愛護所有的動物。

主題探索中有“你問我答”的活動,讓孩子自己提問題,讓知道答案的幼兒幫助解決問題,充分利用生生互動,使個別孩子本身的經驗成爲所有孩子的經驗,在活動中孩子也體會到了成功的快樂,樹立了自信心,還自發帶來了有關動物的照片、圖片、碟片、文字介紹等,共同佈置在教室的牆面上。

本次活動是教師預設的一個活動,我們中班小朋友對圖形認識感興趣,有幾個小朋友還嘗試用圖形貼動物,我就設想讓幼兒瞭解動物的主要特徵上,通過圖形粘貼成動物,一方面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另一方面結合數的內容讓孩子自己來討論圖形的種類與數量,並初步學習對圖形的統計。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製作漂亮的五彩壽司,瞭解壽司是日本和韓國的美食。

2.能有創意的將製作的壽司進行裝飾和擺盤,豐富美感經驗。

3.願意把做好的壽司送給家人,表達對家人的感恩。

  活動準備:

1.範例:教師製作好的五彩壽司。

2.材料:水果網套、粉彩紙、紙盤、裝飾物品、透明膠帶、剪刀、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壽司”話題。

1.師:今天老師帶來日本的一樣好吃的食物,一起來看看師是什麼?

2.出示壽司範例,觀察做好的'壽司。

3.師:你知道這是用那些材料做成的嗎?

小結:這是用水果網套、粉彩紙做成的,我們一起來做壽司吧。

二、製作五彩壽司

1.教師示範講解操作步驟

將水果網套剪成長方形,先把白色網套貼在褐色粉彩紙跳上,再貼上黃色網套。

將不同顏色的粉彩紙剪成段狀紙片,再貼上黃色水果網套上。

把黑色紙條捲起來,包住段狀紙片和水果網套。

用透明膠帶黏貼固定住卷邊口。

用裝飾物品裝飾紙盤。

擺放五彩的捲紙壽司。

三、幼兒製作壽司

1.幼兒能按步驟製作壽司,教師巡迴指導。

2.完成製作壽司,教師引導幼兒創意擺盤。

3.“我的壽司秀”教師幫助幼兒及他做的壽司拍照。

四、送壽司表達感恩

1.請幼兒表達自己最想感謝誰,並說出理由。

2.幼兒把自己做的壽司送給最想感謝的人,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學會計數。

2.感知數量與圖形的變化關係。

3.發展幼兒思維的敏度。

  活動準備:

月餅盒(或襯衫盒)做底板彩色毛線橡皮泥搓成的豆豆包上彩色皺紋紙(紅、綠、黃三種豆豆)三種顏色的即時貼剪成約5釐米大小的正方形若干

  遊戲玩法:

玩法一:快速運豆子

在月餅盒兩邊畫上大約5釐米大小的正方形若干(兩邊的正方形個數相等),幼兒兩人一組在各自的月餅盒邊上最後一個正方形旁貼上螞蟻標記(表示螞蟻的家),幼兒將豆子(皺紋紙包好的橡皮泥)從箭頭處第一個正方形依次往下運,看誰先將豆子運到螞蟻的家,先到者爲勝。(注意每一個正方形格子都要運到)

玩法二:細心送豆子

在月餅盒上用毛線製作成一個迷宮,在迷宮旁貼上相應顏色(紅、綠、黃)的螞蟻標記,入口處標上箭頭,幼兒從入口處開始將不同顏色的豆豆通過走迷宮的形式,分別送到相應螞蟻的家。看看哪一種顏色螞蟻的家最遠,哪一種最近。(注意迷宮前面沒有路時,要重新返回走其它的路)

玩法三:精心搬豆子

在月餅盒上用剪成的三種顏色的正方形即時貼貼出“口字形、大字形、井字形、人字形、Ⅹ形”等簡易圖形,在圖形的開始處標上箭頭、結尾處標上螞蟻的標記,幼兒從箭頭處開始,分別將不同顏色的豆子依次搬到不同顏色螞蟻的家,幼兒數數三種顏色的螞蟻各搬了多少個豆子。(注意相應顏色的豆子對應相應顏色的正方形)

玩法四:巧妙屯豆子

在月餅盒上將豆子按不同規律的排列屯成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三角形、梯形等糧倉。如兩個黃豆子、三個紅豆子、一個綠豆子這樣依次屯下去,再計算出每種糧倉所用各種顏色豆子的個數。看誰屯的糧倉形狀新穎、有趣。(注意每種糧倉的顏色規律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