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春》

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1W 次

訓練重點

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春》

一 細緻觀察景物,抓住特點描寫

二 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

三 在景物描寫中抒發感情

預習提示

這篇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描繪了大地春回、生機勃發的動人景象,讚美春的活力帶給人以希望和力量,《春》教學參考。在幾幅春景圖中,作者描述春天景物的特徵,表達美好的感受,用了許多確切、生動的詞語和比喻、擬人的句子,可以一邊讀一邊劃出來。

文章語言簡潔明快,形象生動,有很強的節奏感,要多朗讀,有些字,要注意讀音,如:漲、藏、散、醞釀、巢、應和、黃暈、蓑等。

盼望着,盼望着,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裏,田野裏,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着,躺着,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裏帶着甜味兒;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着,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裏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風裏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着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溼的空氣裏醞釀(yùn niàng)。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着。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着,人家屋頂上全籠着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yùn)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着的人,地裏還有工作的農民,披着蓑戴着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裏靜默着。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裏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兒事去。“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着我們上前去。

理解·分析

一 本文可分盼春、繪春、贊春三個部分,根據這個結構,說明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思路。

二 △ 作者爲什麼要把春天比做“剛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和“健壯的青年”?這同“一年之計在於春”有怎樣的聯繫?

揣摩·運用

三 給下列字注音,並用它們組詞。

蓑( )_______ 悄( )_______

衰( )_______ 稍( )_______

哀( )_______ 俏( )_______

衷( )_______ 梢( )_______

四 比較下邊句子中加黑的詞和括號中的詞,說說用哪個詞好,爲什麼。

水漲(高)起來了。

小草從土裏鑽(長)出來。

蜜蜂嗡嗡地鬧(叫)着。

野花散(開)在草叢裏。

春風像母親的手撫摸(吹)着你。

五 朗讀有助於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助於增強對語言的感受力。參考下面的朗讀提示,練習朗讀一段課文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風裏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着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溼的空氣裏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華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着。

(提示: 重音輕讀,·重音,│小停,拖音。開頭的詩句要字字頓開,“母親的手”和“撫摸”兩重音要處理得語重而情深,令人覺得溫煦而舒坦。“泥土的氣息”和“青草味兒”讀重音,給人以嗅覺上的美感。“清脆”“宛轉”“應和”,還有“短笛”“嘹亮”等詞語重讀,使人感到耳畔似乎響起一支充滿青春活力的迎春交響曲。)

六△ “春草嫩綠夏草青,秋草枯黃冬草盡。”試爲這四季的草各設一個比喻。“春雨綿綿夏雨急,秋雨涼爽冬夾雪。”試用擬人的方法爲這四種雨各寫幾句話。

積累·聯想

七 背誦這篇課文。

八 △讀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著名詩篇《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試回答:

1.“好雨知時節”,用了什麼修辭方法?爲什麼說是“好雨”?

2.“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隨風”“潛入”寫出了春雨的什麼特點?“潤”字怎麼用得好?

3.這首詩哪兒是想象?這想象表明了作者的什麼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