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難忘的一課》教學反思2篇

《難忘的一課》教學反思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7W 次

  《難忘的一課》教學反思 1

《難忘的一課》教學反思2篇

《難忘的一課》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五年級的一篇閱讀課。

回顧課堂,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激趣導入,在歌曲中感受愛國之情

上課伊始,我首先播放了《七子之歌---澳門》,接着,又讓學生聽了《我的中國心》這一首愛國歌曲,使學生初步感受到了中國人民那赤誠的愛國之情。這種初感,爲下面的深悟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緊抓“感情”主線,讀中感悟。

爲真正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我決定拋開煩瑣的講,而是抓住“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在課文中的三次不同意義的出現,讓學生在讀中悟、在讀中思、在讀中賞、在讀中化。讀,使孩子們感受到了臺灣師生那嚴肅認真、富有感情、火熱而真摯的心;讀,讓孩子們明白了臺灣人民對祖國的深厚而濃郁的愛;讀,更讓孩子體驗到了臺灣與祖國之間永遠也割捨不斷的親情;讀,還讓孩子們的那顆純樸的愛國之心沸騰了!這樣的讀,給語文增添了無窮的魅力;這樣的讀,讓語文課承載了生命的涌動!

再回眸整節課,我還有很多遺憾:

1、時間拖延了。主要原因就是雖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對學生感情的激發上了,卻又沒把握好語文的工具性,以至於沒有見好就收,耽誤了時間。這其實也折射了自己的不足:教學藝術缺乏“自然”,缺乏堅實的思想支撐。

2、沒有領悟語文“工具性”的含義。在對課文的理解過程中,只重視情感,卻完全忽略了對重點“字”、“詞”、“句”的提煉。應該換個角度,從重點字、詞、句中去抓情感,而不是脫離工具空談感情。

3、忽視了學生主體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所有的問題都是我拋出來的,而不是學生自己提出來的。這是與新課程理念相違背的,對此,我感覺是我最失敗的地方。糾其原因是:

(1)對文本的理解不夠透徹,沒有明白文本自身的作用。

(2)也是第一次接觸高年級的教材,心裏沒底,對學生的把握不準,對學生不敢大膽地放手。

(3)還是自身的素質問題,語文素養實在是太低了。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以及對課堂的應變能力還是不夠。有的時候,學生的回答不能到點子上,我就可是亂了陣腳,不能冷靜地進行引導。就把自己當成了主體,自演自導。

總的來說,這一次的教研課給了我很多啓發,讓我更成熟了一點。

  《難忘的一課》教學反思 2

《難忘的一課》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五年級的一篇閱讀課。

回顧課堂,談談自己的感受:

這節課是用談話的方式導入課題的,首先請孩子們談對臺灣島的瞭解,再質疑課題爲什麼難忘?難忘的內容又是什麼?學生們很快找到“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簡短而又深刻的話。這句話貫穿全文,反覆出現。我再根據3次出現來詳細引導。在引導第一次時我和孩子們一起書寫了“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通過實際書寫引導學生們體會臺灣教師爲什麼一筆一畫及日本人的可恨。在讀的方面有些失敗了。怎樣才能讓學生們體會到那種離他們遙遠的愛國情感呢?這一直是我苦思冥想的。最後我用國歌和奧運會來引導孩子們讀“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可當我問道:“當你站在奧運領獎臺上時,你會怎樣讀——”他們卻全部楞住了。從這一點我知道了我的課堂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太少了,他們甚至有些習慣了老師提問題,並沒有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也沒有自己提出問題的習慣,學習得太被動。

孩子們因爲查了有關臺灣收復前以及臺灣現在的許多資料的原因對於課文的時代背景還是比較瞭解的。所以對這篇課文情感上的引導還是較容易的。整個課堂的流程是比較順利的。課後又個孩子對我說:“老師,學了這篇課文我特別感動,只差沒有流眼淚了。”聽了這句話心裏是在愧疚,因爲我發現自己沒有帶着愛國的心在上這一課。這堂課我對自己的總結就是作爲年輕教師,於這樣的愛國篇章,如果我自己都不能感動自己,又怎樣去感動學生?

還有一個值得欣喜的事,現在在小學的語文教材以及課外讀物裏《論語》、《莊子》等的經典片斷,都有收錄。外出聽課學習時,專家學者教師嘴裏時不時引出《老子》、《唐詩宋詞》等的名篇佳作。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生存智慧的結晶,把很多爲人處世的道理寫得清清楚楚。利用節假日教孩子讀一點古書,不僅僅讓我們自己瞭解我們自己的儒、釋、道等宗教文化,對抗西方宗教文化的滲透。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明白“中國人之所以是中國人,是因爲有中國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