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七顆鑽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附反思)

《七顆鑽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附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1W 次

  教學目標:

《七顆鑽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附反思)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認8個生字,結合上下文理解“焦渴、竟然、喜出望外”等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抓住重點語句,感受旱情,體會小姑娘的孝心使水罐發生的神奇變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品讀水罐的神奇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話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

理解詞語,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旱情的嚴重。

  教學難點:

在品讀水罐的神奇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話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星空圖:同學們,浩瀚的宇宙,總是充滿神祕的色彩,讓人產生許多美妙的遐想。看,在這美麗神奇的夜空中,你看到了什麼?看到這幅圖,老師想到了兩個成語,你們想到了嗎?(繁星滿天、星光燦爛)在這漫天星斗中,有一組星星,永遠高掛在北方,這是——出示:北斗七星。

這七顆星星是怎樣來的呢?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用他豐富的想象力,給我們描繪了一個美麗而又感人的故事!板書課題。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提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要想使學生上好課,就得千方百計點燃學生心靈上的興趣之火。”童話故事新奇有趣,從浩瀚的宇宙、閃亮的星星引出課題,富有神祕色彩,富於遐想,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慾望。】

  (二)感知神奇,學習生字詞。

1、自由放聲朗讀課文,爭取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交流:讀了這個故事,你最想說得一句話是什麼?(故事很神奇;小姑娘很善良……)

3、檢查字詞。

竟然 焦渴 忍不住 一瞬間

絆倒 湊上去 嚥唾沫 涌出

清澈新鮮 端端正正 匆匆忙忙 喜出望外

出示:

①指名認讀,去拼音讀(重點指導“湊”“嚥唾沫”)、齊讀。(老師用上竟然,忍不住等點評,如:你真厲害,第一次讀,竟然一個字都沒有讀錯,讓老師忍不住想誇你啊!

②出示第二組詞語

大旱災 小姑娘 水罐 鑽石 星星

你能用上面的詞語簡單說說課文主要講述了一個怎樣的神奇故事嗎?

指導書寫“罐”,隨機板書:空 滿 銀 金 鑽石 星星

 (三)感受旱情,激發情感。

過渡:你們見過大旱災嗎?現在讓我們乘上時間的列車回到很久很久以前。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這是一場怎樣的災難?(可怕、恐怖、嚴重……)你是從哪些詞語感受到的?

3、交流中理解詞語“乾涸、乾枯、焦渴”。

(1)“乾枯、乾涸”是一對近義詞,能將它們的位置調換嗎?爲什麼?

(2)“焦渴”是什麼意思?在炎炎夏日,我們上了一節體育課,沒有喝水,覺得——口渴,而當時的人們,他們一天、一星期,甚至一個月都喝不到一滴水,嘴巴渴得說不出一句話,身上就像在火上烤焦了的熱鍋,火燒火燎的,這就叫——焦渴。

4、當時的人們面對的是一次怎樣嚴重的大旱災啊!(點擊課件)教師描述:圖一、到處都是乾裂的土地,沒有顏色,沒有希望;圖二、樹木草叢都被太陽烤焦了;圖三、牛羊等動物,因爲缺水而大批大批地死去;圖四、圍在大大的枯井旁的,是不計其數的空水罐啊!(帶着感受讀)

此時,草木叢林最需要的是水,動物們最渴望的是水,人們最想得到的也是——水!這時的水意味着什麼?(水意味着生命,意味着希望!)

【情感是語文課堂的生命。用flash動畫再現旱情,讓學生在聲與畫的情景中自覺地融入課文情境,撼動着學生的心靈,學生自然而然地感悟出水的重要,同時也爲下文的找水不易埋下感性的伏筆,更爲意外得水之忘情做出反襯。葉聖陶有言:入境始爲親。我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四)聚焦神奇,感悟孝心。

過渡:就在這一次旱災中,有位小姑娘的母親也病倒了,爲了找到這希望之水、生命之水,一天夜裏,一個小姑娘抱着空水罐去找水。在這樣漆黑的夜裏,這樣柔弱的小姑娘,她能找到水嗎?

1、出示:

小姑娘哪兒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點擊課件“哪兒”(顯紅),你能想象,就在那一天夜裏,小姑娘去過哪些地方找水?會有哪些危險的遭遇嗎?請你選擇一個地方,想象她遇到了什麼困難,把他寫下來。出示句子:“一天夜裏,一個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門,爲她生病的母親去找水,她來到 , 。”(交流)

小姑娘一路上多麼艱辛,她還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呢,勸她回去吧?(不)爲什麼?你們好像都是那個不怕困難、永不言棄的小姑娘,你這麼做爲了什麼呢?(學生說說小姑娘的心聲)

是啊,想着生病的母親,她還要繼續找,就這樣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過去了,岩石刮破了她的雙手,荊棘割破了她的衣服——生讀 ,終於 。

2、就在小姑娘筋疲力盡、累倒沙地的時候,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當她醒來的時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裏竟裝滿了清澈新鮮的水。

出示:

(1)請你把你找到的這句話再來讀一讀,把你感受到的神奇讀出來。

(*讀出來了:大家聽出來了,從哪裏讓我們感受到了神奇?*讀不出:他的朗讀讓你感受到了神奇嗎?那麼讀好哪個字,就能讓我們感受到?)

(2)一個“竟”字,讓你體會到了什麼?(意外,出乎意料)是啊,多麼神奇,讀好“竟”字,讓我們再次感受神奇。

(3)此時小姑娘的心情怎樣?文中有一個詞寫出了她的心情,是哪個詞?(喜出望外)什麼是喜出望外?(小姑娘因爲出乎意料的得到了水而特別高興就叫——喜出望外)

小結:一個“竟”字,不但能看出神奇,也表現了小姑娘的欣喜之情。

(4)讀出神奇和欣喜。

(5)質疑:爲什麼會有這樣神奇的變化,是水罐會魔法嗎?(板書:孝心)

小結:正是小姑娘對媽媽的孝心,才使空空的木水罐裏,裝滿清澈新鮮的水。小姑娘渴嗎?她喝水了嗎?多好的小姑娘,再渴再累還牽掛着媽媽。小姑娘對母親的一片孝心如鑽石般純潔、閃亮,讓我們帶着對小姑娘的美好感情讀出課文的1、2自然段。配樂朗讀。

引語:罐子這一掉可嚇壞了小姑娘,水灑了嗎?正是因爲小姑娘的孝心,奇蹟又一次發生了——

(6)出示她以爲,水一定都灑了,但是沒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裏的水還是滿滿的。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跟隨着小姑娘的腳步,看到了“大”旱災,看到了水罐的神奇變化,更感受到了她對媽媽的那份孝心,老師也希望這份孝心珍藏在每一位同學的心中。下節課上會有更多的神奇與感動等待着大家。

 板書設計:

七顆鑽石

空——竟裝滿水——端端正正

水 罐

木 —— 銀 —— 金

 《七顆鑽石》教後反思

這篇精讀課文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童話。描述了地球上發生了大旱災,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一個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門爲生病的母親找水。愛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發生着神奇的變化,最後水罐裏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從水罐裏跳出的七顆鑽石升到了天上,變成了七顆星星。本文以神奇的想象力編織的童話中包含着一個充滿愛心的故事,讓學生在情趣盎然的閱讀中既體會童話故事神奇的想象力,又懂得學會關心他人,用愛心對待生活的態度。

經過反覆的推敲與琢磨,我最後決定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界定爲:①會認8個生字,結合上下文理解“焦渴、竟然、喜出望外”等詞語。②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小姑娘的孝心使水罐發生的神奇變化。③在品讀水罐的神奇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話豐富的想象力。

第一課時的教學重點爲①理解詞語,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②通過區分“乾涸”和“乾枯”,體會焦渴而死,知道旱災的嚴重。教學難點是抓住水罐神奇變化這條明線,感悟孝心使水罐發生的神奇變化。一明一暗兩條線索齊頭並進,同時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朗讀、感悟、理解、體驗,爲第二課時的自主閱讀探究做鋪墊。

一、創設情景引發情感陶醉

由於兒童缺乏生活經驗,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提供引導性材料,建立起與課文的聯繫,以引導學生的注意與興趣。

1、情境導入,誘發興趣。

這是一篇充滿想象力的童話故事,那麼在教學中如何賦予它情趣呢?上課伊始,我藉助神祕的夜空和學生感興趣的北斗七星圖片引入,“這七顆星星是怎樣來的呢?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用他豐富的想象力,給我們描繪了一個美麗而又感人的故事!”“未成曲調先有情”,找準學生的“興趣點”,製造文本的神祕感,誘發學生對文本的積極情感和閱讀興趣。

2、情境創設,誘發情感。

感受旱情,體會水的重要性爲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之一,我利用FLASH動畫課件和淒涼的音樂爲背景,我把形、聲、光、情、意融爲一體,呈現旱災場景,讓學生自己置身於故事中,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情感體驗。因而,當我問:“此時的水意味着神祕?”學生說是“生命之水”、“希望之水”。學生的情感被觸動,朗讀時的哀傷的語調可見是他們的情感抒發。

二、合理想象,感悟孝心的神奇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本文是一篇童話故事,充滿了神奇色彩。怎樣讓學生真正理解體會故事的寓意,只有挖掘課文的優勢(即童話世界是奇妙的,充滿幻想的)設置想象點,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充分想象,通過想象和角色體驗去理解水罐不斷神奇變化的原因,感受人物心理,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話豐富的想象力,逐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如在教學第二段時,藉助旱情的情境體驗,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同學們,小姑娘找得着水嗎?讓我們再再輕聲讀一讀,邊讀邊想象,小姑娘來到了哪,她會有哪些遭遇呢?——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動筆寫一些。可憐的小姑娘,獨自一人在黑夜裏,藉着微弱的星光,找遍了所有曾經有水的地方,荊棘撕破了她的衣裳,劃傷了他的胳膊,但她始終沒有停下腳步。

三、學生真正"讀者"的地位,在形式多樣的朗讀中發展語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教師要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爲基礎展開教學,通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經歷感知、思考、質疑、探究、發現、交流等多種學習活動中,從而讓他們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加強理解和體驗,進而有所感悟和生成。我努力將以上思想運用教學實踐中。

1、讀書指導具有層次性。教學中我利用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來推進教學,從而達到感情朗讀。朗讀指導梯度上升,在學生自主朗讀感悟後,以一些引導性的話語,給孩子們啓發與指導,從而達到較好的朗讀效果。

2、抓住重點語句,指導感情朗讀,教於讀書的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學中我讓學生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側重指導感受旱情和感悟孝心。我讓學生自主讀,找出是哪些詞句讓你感受最深。然後讓學生展開交流。在交流的時候,我根據學生的立足之初,指導學生感情朗讀,並讓學生在各種讀的方式下,總結出如何將課文讀得有感情,如何去體會課文所蘊涵的情感。讓學生在感情朗讀得同時習得讀書得方法。

這一節課結束了,可是留給我得是深深的反思。現在回過頭來細細反思課堂,我總結出以下幾點做的不完善,今後應該改正:

1、時間分配有點不合理,造成前鬆後緊的課堂節奏。

2、讀書指導上有點不到位,過渡型語言不簡潔明瞭,有些不準確。

我會汲取本節課的經驗和教訓,用於以後的課改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