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中考古詩崔顥《黃鶴樓》

中考古詩崔顥《黃鶴樓》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5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那麼都有哪些類型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中考古詩崔顥《黃鶴樓》,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考古詩崔顥《黃鶴樓》

【原文】

《黃鶴樓》

作者: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作品簡介】

題詠黃鶴樓的作品很多,但舉世公認崔顥的《黃鶴樓》堪稱絕唱,連大詩人李白也因“崔顥題詩在上頭”而擱筆。此詩寫得意境開闊、氣魄宏大,風景如畫,情真意切。且淳樸生動,一如口語,不能不令人歎爲觀止。這一首詩不僅是崔顥的成名之作、傳世之作,也爲崔顥奠定了一世詩名的基礎。。《唐詩三百首》是後人對唐詩的選集,就把崔顥這首詩列爲七律詩中的第一首。可見對此詩的器重。《滄浪詩話》(嚴羽)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爲第一。”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註釋】

黃鶴樓: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鵠磯上,下臨長江。傳說三國時費禕在此樓乘鶴登仙,也有傳說仙人子安曾經乘黃鶴經過此處,住留於此,故名黃鶴樓。

昔人:傳說中的仙人子安。

悠悠:久遠的意思。

【翻譯】

傳說中的仙人早乘黃鶴飛去,只留下了這空蕩的黃鶴樓。

飛去的黃鶴再也沒有歸來了,唯有悠悠白雲仍然千載依舊。

晴天從黃鶴樓遙望江對岸,漢陽的樹木看得清清楚楚,鸚鵡洲上,草長得極爲茂盛。

時至黃昏不知何處纔是我家鄉?面對煙波渺渺,大江令人發愁!

【作者介紹】

崔顥(hào)(約公元704—754年),漢族,唐朝汴州(今河南開封市)人士,以《黃鶴樓》詩,頗令李白折服。唐玄宗開元11年(公元723年)進士。他才思敏捷,善於寫詩,唐代詩人,《舊唐書·文苑傳》把他和王昌齡、高適、孟浩然並提,但他宦海浮沉,終不得志。歷史上對他的記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關他的傳說和故事流傳下來,舊《唐書·崔顥傳》裏非常簡略,連他文學上的成就也未提及,這些都是爲了什麼?很值得人們思考。 作品激昂豪放、氣勢宏偉。作品有《崔顥集》。

崔顥開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進士第。天寶中爲尚書司勳員外郎。少年爲詩,意浮豔,多陷輕薄;晚節忽變常體,風骨凜然。一窺塞垣,狀極戎旅,奇造往往並驅江、鮑。後遊武昌,登黃鶴樓,感慨賦詩。及李白來,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無作而去,爲哲匠斂手雲。然行履稍劣,好(艹捕)博,嗜酒,娶妻擇美者,稍不愜即棄之,凡易三四。初李邕聞其名,虛舍邀之。顥至獻詩,首章雲:“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兒無禮!不與接而入。顥苦吟詠,當病起清虛,友人戲之曰:“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詩瘦耳!”遂爲口實。天寶十三年卒。有詩一卷,今行。(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一)他詩名很大,但事蹟流傳甚少,現存詩僅四十幾首。

【講解】

此詩爲詠黃鶴樓的名篇佳作,即便是大詩人李白也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之嘆,因爲崔顥的詩實在太高妙了。他將黃鶴樓的歷史傳說與人生的感發寫得如此空靈,如此真實,不僅情景交融,而且時空切換自然,意境深遠而又不晦澀,猶如信手拈來,讀之如若行雲流水,一瀉而下。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首聯:“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詩人起筆從黃鶴樓遠古的傳說寫起,昔日的仙人子安早已經乘着黃鶴離去,只留下了這座空空蕩蕩的黃鶴樓。這遠古傳說的追溯,既令讀者想知道黃鶴樓的來歷,也無疑是爲黃鶴樓罩上了一層神奇虛幻的神祕色彩。

頷聯:“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無論從律詩的格律還是從意思上看都是承首聯而來,仙人乘鶴而去了,而且再也沒有回來過,在這漫長的年月裏,黃鶴樓有什麼變化嗎?沒有。“白雲千載空悠悠”是在說天空的白雲千百年來依然在空中飄來蕩去,並沒有因黃鶴一去不返而有所改變。在詩人的筆下,“白雲”也彷彿有了情感,有了靈魂,千百年來朝來夕往,黃鶴樓相伴。

頸聯:“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兩句筆鋒一轉,由寫傳說中的仙人、黃鶴及黃鶴樓,轉而寫詩人眼前登黃鶴樓所見,由寫虛幻的傳說轉爲實寫眼前的所見景物,晴空裏,隔水相望的漢陽城清晰可見的樹木,鸚鵡洲上長勢茂盛的芳草,描繪了一個空明、悠遠的畫面,爲引發詩人的鄉愁設置了鋪墊。

尾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時已黃昏,何處是我的家鄉?煙波飄渺的大江令人生起無限的鄉愁!這是寫詩人所感,感嘆人生,感嘆鄉愁。至此,詩人的真正意圖才顯現出來,弔古是爲了傷今,抒發人生之失意,抒發思鄉之情懷。

全篇起、承、轉、合自然流暢,沒有一絲斧鑿痕跡。詩的前四句是敘仙人乘鶴的傳說,寫的是想象,是傳說,是虛幻的;而後四句則是寫實,寫眼前所見、所感,抒發個人個人情懷。將神話與眼前事物巧妙融爲一體,目睹景物,弔古傷今,盡抒胸臆,富含情韻,飄逸清新,一氣貫通。

該詩內容爲弔古懷鄉。登上黃鶴樓後,詩人爲眼前的景色所感染,遂即興賦詩,一氣呵成。該詩自然清新,又有氣勢,爲歷代所推崇。據說,李白登樓看到此詩後,不禁感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可見該詩的出色。

黃鶴樓的得名緣自其位於武昌黃鶴山的地理位置《齊諧志》中有古代仙人子安乘黃鶴過此的傳說,《太平寰宇記》引《圖經》中又有費文偉登仙駕鶴於此的記載。詩人從樓的來歷入手,從傳說寫起,由懷古進入寫景,又從中引發鄉愁,場面宏大,情思悠長。

前四句圍繞樓的得名寫起,寫此地空有此樓,人和鶴俱遠去。黃鶴一去不復返,只留下悠悠的白雲,充滿了對此樓變遷的百般感慨。這四句用了散文的寫法,一氣呵成,沒有遵守格律的要求,連用了三次“黃鶴”,但沒有絲毫呆滯的感覺。

後四句即景生情,寫在樓上北望的見聞。他的寫作順序是由遠到近,先寫遠處江北歷歷的漢陽樹 ,接着寫進入眼簾的鸚鵡洲頭的萋萋芳草,最後寫樓下近處大江上的煙波。但日暮的重重霧靄阻隔了回鄉路,使他不禁頓生愁緒。和前半部分不同,後四句又嚴格遵循起了格律,若斷實連,氣韻一體。尤其是結尾,不僅收束有力,且給人縹緲蒼茫之感。

【鑑賞】

黃鶴樓舊址在今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大橋武昌橋頭。

相傳始建於三國東吳黃武二年(223)。武昌古時叫鄂州。據《元和郡縣誌》記載:“鄂州城西臨大江,西南角因磯名樓,爲黃鶴樓。”也有傳說記載,三國時·1297·《唐詩鑑賞大典》

一個名叫費文禕的人登仙,曾乘黃鶴在此樓休息,因此得名黃鶴樓。這使千年古樓蒙上了神奇色彩,更加聞名天下。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詩人漫遊到了這裏,乘興登臨,首先誦出了這樣的詩句是很自然的。這個起句語言明白曉暢,表面上看沒有什麼辭采,但感情放縱恣肆,藉助於樓名的傳說,卻能一下子將人們帶進一個神話境界,引發出無限遐思。從這點說,這首詩的起句筆勢突兀陡峭,引人入勝,寓奇崛於平易之中。面對歷史陳跡,不免浮想聯翩,“已乘”和“空餘”,“昔人”與“此地”,兩相映襯,凝成了古今變化、物是人非的巨大感慨,深刻地表達了詩人登樓之初的浩然情懷。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頷聯由神話傳說回到了現實感受。詩人登上了古樓,縱目遠眺,只見碧空浩渺,白雲悠悠。這樣空茫的境界不免又使仕途坎坷的詩人產生人世彷徨的無限惆悵。詩人在這裏突破了格律的限制,沒有苛求對仗工整,詞性和聲律似對非對,前對後不對,但讀起來音節瀏亮,一氣貫注,顯得自然流動,並不着力。

頸聯兩句對仗則非常精美工穩了。“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繪出了一幅絢麗的大江景色。當詩人的視線從遠處的天際回落到地面景物的時候,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與黃鶴樓隔江相望的漢陽。

那裏,綠樹掩映,漢水交匯,在明麗的陽光下,看上去分外清晰,江面,只見一丘沙洲隆起江心,這就是鸚鵡洲了。東漢末年的文人彌衡,曾在洲上作過《鸚鵡賦》,彌衡被江夏太守黃祖殺於洲上,後人便改洲名爲鸚鵡洲,作爲紀念。彌衡素有文氣,但懷才不遇,終遭不幸,如今只剩下一片芳草萋萋。詩人見景生情,不由地聯想到自己的漂零身世。雖然他以如椽的大筆爲眼前的景物勾勒出一幅色彩鮮麗,形象優美的圖畫:

紅豔的陽光,白亮的浪花,濃綠的樹木,但是景色雖好,終究還是異鄉的土地啊!

於是,那惆悵的情懷就自然地轉化爲無盡的鄉愁了。“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末聯描繪的江面已是一片暮靄,彷彿籠罩着煙霧一般。“煙”字能表現出一種朦朧、瀰漫、飄忽的景象。爲許多詩人喜用。崔顥在這裏用了一個“煙波”,就把水波渺茫,暮靄沉沉的景象形象自然地表現出來了,在極有深度的視覺形象中蘊含着醇厚的韻味。它與“日暮”

一同構成一幅灰暗的背景,烘托出詩人的懷鄉之情:

黃昏時分,忙碌在外的人們都在回家了,而自己呢,宦途失意,還面對浩浩大江,獨立在蒼茫暮色之中,更添異地飄泊之感。一個“愁”字作結,點出了全篇的主旨。

思鄉是古人抒情的主要內容之一,在遊子的登臨詩作中更爲習見。這樣的詩歌,抒發的雖不是憂國憂民的感情,卻可以從詩人那飄泊動盪的生活感受中,反映出封建社會一些知識分子的困苦情狀。《黃鶴樓》這首詩景色絢爛,境界開闊,在感情基調上並不頹唐,不失爲這類主題中的“千古擅名之作”。

這首詩通過詩人在仕途失意之際來遊黃鶴樓的所憶所見,抒發了弔古傷今之感和遊子的鄉愁。詩的前四句主要寫詩人登黃鶴樓的憑弔之感。而這種覽勝弔古的情思又自然地與有關黃鶴樓命名之由來的美麗傳說緊密相聯。駕鶴成仙美麗而虛幻,但詩人卻浪漫地認無爲有,肯定他們“已乘黃鶴去”,現在黃鵠磯上只剩下空樓一座,徒有其名而已!於是,詩人弔古傷今之意,借鶴去樓空點出,從而使畫面呈現出一種空寂寥落感。而“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二句,又深寓了古人不可見之憾,展現了詩人對世事變幻無常的感慨。這種人事變遷、今非昔比的感慨,在古人心目中是典型的,也是共通的,它是很容易觸動政治失意者的共鳴。詩的後四句,寫登樓所見景色和因憑弔而生的鄉情。詩人登樓遠眺,漢陽府東晴川閣附近那平坦的陸地上草木繁茂,歷歷在目;而江中的鸚鵡洲上則“芳草萋萋”,生意盎然。看到亭亭綠樹,萋萋芳草,此時,詩人心中驀地想起了《楚辭·招隱士》中“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的名句,觸發了思鄉之情,於是,詩人的目光便落在“日暮”時分的“煙波江上”,想透過眼前迷茫的景色去尋覓自己的“鄉關”,然而,故鄉遙迢千里,詩人在黃鶴樓上怎麼能夠看得到呢?從而由“煙波江上使人愁”一句透露出濃重的鄉愁。這種情思渺渺、悠悠不盡的心靈感受,對客遊異鄉的人來說,是不難理解的。

在律詩中,這是一首破格之作。詩的前四句一氣貫注,跌巖轉折,連用三個“黃鶴”、兩個“空”字,第三句幾乎全用仄聲,第四句又用三平調煞尾,完全擺脫格式和平仄的拘束,自然流泄,意到筆隨,情躍紙上。對於這一七律中的離格奇絕之筆,沈德潛曾稱讚它是“意得象先,神行語外,縱筆寫去,遂擅千古之奇”。作爲律詩,前四句既然破格,後四句就要力求整飭歸正。否則,就把七律寫成七古了。由於該詩後四句回到格律時文筆也很自然,因此它在整體上仍然給人以大氣磅礴、一氣呵成的感覺。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此詩實在是一種創新和突破,所以,人們不僅不以“離格”責之,反而彌覺新穎。

寒食

——韓翃(lí)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作者背景

韓翃(生卒年不詳),字君平,唐代詩人。南陽(今河南南陽)人。一直在軍隊裏做文書工作,擅長寫送別題材的詩歌,與錢起等詩人齊名,時稱“大曆十才子”。後來皇帝選拔他擔任起草詔令的中書舍人,當時有兩個韓翃,大臣問選誰,皇帝說要寫“春城無處不飛花”的那個韓翃,可見這首詩在當時是多麼有名。

注詞釋義

春城:暮春時的長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節前兩天的節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

御柳:皇城中的柳樹。

斜:爲了押韻,此處可以按古音讀作xi。

漢宮:這裏指唐朝皇官。

傳:賜給。

五侯:漢成帝時封王皇后的五個兄弟王譚、王商、王立、王極、王逢時五人爲侯,受到特別的恩寵。這裏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古詩今譯

暮春的長安城裏漫天舞着楊花,寒食節東風吹斜了官中的柳樹。黃昏開始宮裏頌賜新蠟燭,輕煙先升起在皇帝貴戚家。

名句賞析——“春城無處不飛花。”

這是一首寓意非常委婉的諷刺詩。在唐代以前,漢朝最爲強大,所以唐人做詩都喜歡借漢來比唐,這裏也是借漢代的故事來諷刺本朝。寒食三天焚火,本應第四天才可用火。但皇宮裏在第三天的黃昏就將傳火種的蠟燭賜給了皇帝貴戚。這件小事說明皇帝對貴戚近臣的特別恩寵,但詩人寫得很委婉,而且用春城飛花的奇麗景緻開頭,用東風拂柳的描寫自然引出皇官,好像是在稱頌皇上的恩典,所以連皇帝都很喜歡。像這樣不用一字指斥,就達到諷刺效果的寫法,就叫含蓄。我們仔細一琢磨,就能品味到裏面暗含的諷刺意味。

七步詩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爲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二(後人縮略版)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作者背景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四子,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著名詩人。少年時就很有才華,得到曹操的喜愛,因此受到他的哥哥曹丕的猜忌,後來鬱郁而死。他的詩語言精練,詞采優美,是建安時期的代表詩人。

注詞釋義

釜:古代的炊具,相當於現在的鍋。

萁:豆稈。

漉:過濾。

豉:豆豉。用煮熟的大豆發酵後製成,有鹹、淡兩種,供調味用。

古詩今譯

煮豆子燃燒的是豆稈,過濾豆豉做成了豆漿。豆稈在竈下焚燒,豆子在鍋裏哭泣。本是生在同一根上,煎熬我何必這麼着急!

名句賞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和曹植本是親兄弟,曹植少年時就很聰明,能出口成章,下筆千言。曹丕當了皇帝以後,怕曹植威脅自己的地位,想迫害曹植,有一次讓曹植在七步之內做成一首詩,否則就把他處死。曹植應聲而起,沒走到七步就做好了這首詩。曹植把自己比喻成鍋裏的豆子,把曹丕比喻成鍋下面的豆稈。豆子和豆稈本來是生長在同一根上,現在豆稈卻在鍋下面燃燒,煎熬鍋裏的豆子,而鍋裏的豆子無力反抗。曹植用這個比喻,暗指曹丕我與你是親生兄弟,應該是骨肉情深,真誠相至,但現在卻是骨肉相殘,表達了內心的悲憤。相傳曹丕聽了面有慚色。這首詩比喻貼切,用語巧妙,通俗易懂而又含義深長。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作者背景

韋應物(737-792),唐代詩人。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貴族出身,曾爲唐玄宗侍衛,後來發奮讀書,成爲有名的詩人。其詩多寫田園風物,以古風和五律最受人推崇,風格古淡雋永,後人將他與柳宗元並稱爲“韋柳”。

注詞釋義

滁州:今安徽滁縣,詩人曾任州刺史。

西澗:滁州城西郊的一條小溪,有人稱上馬河。

獨憐:最愛,只愛。

春潮:春雨。

野渡:荒郊野外無人管理的渡口。

橫:指隨意飄浮。

古詩今譯

澗邊叢生的幽草特別讓人喜愛,密林中還有黃鸝鳥在婉轉啼鳴。帶雨的春潮在傍晚來勢更湍急,荒郊野渡寂無人影只有船空橫。

名句賞析——“野渡無人舟自橫。”

詩人在滁州做官時,最喜愛西澗清幽的景色,經常一個人到澗邊散步。岸邊的綠草、樹叢中的黃鸝,所聞所見都賞心悅目,讓人流連忘返。一場突如其來的急雨,使春天原來就高漲的澗水更加湍急,渡口的艄公已去避雨,小船被水流衝得橫在岸邊。一船來說,船渡往對岸的方向是縱,水流的方向是橫。船是被拴住的,水流一衝就橫在水中了。詩人所用的字句都很平常,但因捕捉到一個特殊的情景,描繪出小船橫在水流中的畫面。所以格外生動。從前兩句的描寫來看,詩人的心情很悠閒,但後兩句的風景又有點寂寥的感覺。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③,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作者背景

相傳這是北齊人斛律金所唱的敕勒民歌。這首歌原爲卑語,後被翻譯成漢語。敕勒是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居住在今山西北部和內蒙古南部一帶。

注詞釋義

川:指平原。敕勒川,大概因敕勒族居住此地而得名。

陰山:陰山山脈,起於河套西北。橫貫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偏西一帶。

穹廬:遊牧民族所住的圓頂帳篷。即今蒙古包。

野:爲了押韻,此處也可以按古音讀作yǎ。

見:同“現”,這裏不讀jiàn。。

古詩今譯

遼闊的敕勒川在陰山腳下。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帳篷,籠蓋了整個原野。蒼天遼遠空曠,草原一望無際,微風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

名句賞析——“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是一首北齊所唱的民唱,它唱出了草原的遼闊和牛羊的繁盛,唱出了大草原的壯美景色。前兩句,寫敕勒川的位置。把天比作穹廬,非常貼切,同時又讓我們想起遊牧民族的圓頂帳篷和他們的生活;後兩句,用“天蒼蒼”和“野茫茫”形容草原上的所見,給人以無限遼闊的感受。而“風吹草低”一句,寫出了草原上水草的茂盛和牛羊的肥壯,又把整個畫面變成了一幅天人和諧的人文圖景,生動異常。語言簡練質樸,音調雄壯,風格明朗豪放,雄渾天成,是描寫草原風光的千古絕唱。

塞下曲

——盧綸

月黑雁飛高,

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

作者背景

盧綸(748-800),唐代詩人。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濟)人。“大曆十才子”之一,他的送別詩、寫景詩很有特色。

注詞釋義

引弓:拉弓,開弓。

平明:清早。

白羽:本指箭稈上的羽毛,這裏借指箭。

沒:陷入。指箭射入很深。

古詩今譯

黑暗的林中風吹草動,將軍深夜拉動了強弓。黎明時尋找射出的箭,發現它深陷在巨石中。

名句賞析——“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這是盧綸反映軍士生活最有名一首詩。塑造了一位將軍的勇猛形象,篇幅極爲簡短,卻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前兩句寫黑暗的夜晚,林深草密,驚風陣陣。詩中通過這樣的環境描寫,爲將軍拉弓射箭的壯舉作了鋪墊。傳說漢代名將李廣出獵時,遠遠看到草叢中的一塊大石,以爲是一隻猛虎,急忙拉弓射去,箭頭居然穩穩地扎入石頭之中。這裏借用李廣的故事,來形容將軍的勇猛和神力,的確是非常恰當的。全詩語言精練準確,描寫生動傳神。

詠鵝

——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作者背景

駱賓王(約640-684),唐代詩人,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人小受過良好的教育,少年時就有詩名,擅長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詩,是“初唐四傑”之一。

注詞釋義

詠鵝:用詩詞來讚美鵝。

項:頸的後部。這裏代指脖子。

撥:劃。

古詩今譯

鵝,高昂着頭頸朝着天,唱着歌。白色的羽毛悠悠浮動在綠水上,紅色的鵝掌划動着清清的水波。

名句賞析

據說這首小詩是駱賓王七歲時所作。頭一句三個鵝字,寫出了孩子們初見鵝時的驚喜。接下來的三句話,寫活了鵝的神態。那一羣白鵝悠閒地游來,正昂着頸高叫着,像是在談天,像是在以唱,更像是在向天歌唱。它們在水中游來游去,潔白的身體浮在綠水中,紅紅的鵝掌向後輕輕撥動着清清的河水,蕩起一片漣漪。這是一幅多麼輕鬆、快樂、自由,多麼純真美麗的畫面啊!這是孩子們眼中的世界,是他們認識生活的開始,尤如小鳥衝向大自然,多麼歡暢。它讓我們體會到了童心的童趣,純潔了我們的心靈。

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作者背景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少年時居蒿山,與韓愈是好朋友。一生窮困,近50歲時才中進士。孟郊寫詩以寒苦之音著稱,追求奇特的構思和瘦硬的語言風格,多表現下層民衆和自己的貧寒生活及遭遇,與賈島齊名,有“郊寒島瘦”之稱。

注詞釋義

遊子:離家遠遊的人。

意恐:擔心。

寸草:小草。寸草心:此處指遊子的心。

三春暉:春天的陽光。這裏比喻母愛。三春,初春、仲春、暮春,泛指整個春天。暉,陽光。

古詩今譯

慈愛的母親手中的針線,離家遠行人身上的衣服。要遠行時密密地縫呵縫,心中擔憂兒子遲遲纔回。誰說幼小的青草的心意,能報答得了春天的光輝?

名句賞析——“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50歲才中進士,當上溧陽縣尉,這樣一個小官,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住。這首詩就寫於此時。詩以一個極爲平常而又十分典型的生活細節揭示了母愛的偉大:老母牽針引線爲臨行的兒子縫補衣裳,由於擔心兒子長時間不回來,就把針腳縫得非常細密,希望它能結實一點,更結實一點。慈母對兒子的篤愛之情,就這樣一針一線地縫進衣服中,隨着兒子千里萬里。這一平常而充滿了骨肉親情的生活場景,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過的,所以能引起每一個讀者的共鳴,引起我們對母親的種種回憶和依戀。母愛是不期望報答,也是兒女所報答不完的,因爲它像三春的陽光對小草的哺育,是無窮無盡的。詩歌畫面簡潔,語言樸素,而內涵深厚,動人心絃,所以能膾炙人口,千古流傳。

回鄉偶書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未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作者背景

賀知章(659-744),唐代詩人。字季真,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年青時就因爲詩文寫得好而聞名。爲人狂歡,與李白、張旭等合稱“飲中八仙”。他的詩清新疏朗而富有機趣,以《回鄉偶書》、《詠柳》等傳誦最廣。

注詞釋義

偶書:偶然寫出來的。

鬢:耳邊的頭髮。

衰:古音讀作cuī。指鬢髮稀疏、斑白。

古詩今譯

小時候我離開了家鄉,到老年纔回來,家鄉的口音沒有改變而鬢髮卻已斑白。孩子們看見我卻沒有人認識我,笑着詢問我是從哪裏來的。

名句賞析——“鄉音無改鬢毛衰”

這首詩看似平淡,卻內蘊豐富。前兩句寫遊子重回故鄉,淡淡的敘述中含有不可言說的興奮和激動,詩人置身於故鄉熟悉而又陌生的環境之中,一路走來,心情頗不平靜:當年離家,風化正茂;今日返歸,鬢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三四句從充滿感慨的一幅自畫像,轉而爲富於戲劇性的兒童笑問的場面。“笑問客從何處來”。在兒童,這只是淡淡的一問,言盡而意讓;在詩人,卻成了重重的一擊,引出了他的無窮感慨,自己的年邁衰頹與反主爲賓的悲哀,盡都包含在這看似平淡的一問中了。全詩就在這有問答處悄然作結,而弦外之音卻如空谷傳響,哀婉備至,久久不絕。以如此簡短的語言寫出了所有遊子的共同感受,這就是本詩千百年引起人們心靈震顫的重要原因。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作者背景

見《回鄉偶書》的作者背景。

注詞釋義

詠:歌唱,讚美。

碧玉:既指綠色的玉石,又指古代年輕貌美的少女。

妝:打扮。

絛:絲帶。。

古詩今譯

像碧玉一樣打扮成的高高柳樹,千條萬縷的柳枝都垂下了綠色的絲條。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恰似剪刀。

名句賞析——“二月春風似剪刀。”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徵,在詩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樹幹,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風姿,下垂的柳條,就像她裙襬上的絲帶。在這裏,柳就是人,人就是柳,兩者之間彷彿沒有什麼截然的分別。而且“碧玉”也有雙關的意義。既在字面上與柳樹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輕貌美的少女,與下面的“二月春風”恰相呼應——這是早春的垂柳,還未到夏秋之際亭亭如蓋、樹蔭清圓的時候。然而,更妙的以下兩句:“不知細葉誰載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在賀知章之前,有誰想過春風像剪刀?把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由無形化爲有形,它顯示了春風的神奇靈巧,並使《詠柳》成爲詠物詩的典範之作。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作者背景

王之渙(668-742),唐代詩人。字季陵,晉陽(今山西太原)人。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他的詩以描寫邊疆風光著稱,並多被當時樂工傳唱。代表作有《涼州詞》、《登鸛鵲樓》等。

注詞釋義

涼州詞:又名《涼州歌》,唐代傳唱於涼州的樂曲名。涼州,在今甘肅武威。

仞:長度單位。古時七尺或八尺爲一仞。萬仞,形容極高。

羌笛:古時西北少數民族所吹的一種管樂器。

楊柳:指《折楊柳》曲調。

何須:何必。

度:經過。

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是唐時通往西域的要路關口。

古詩今譯

奔騰的黃河就來自雲端,一座孤城外是萬仞高山。吹羌笛的就不要怨楊柳不綠,春風從來未到過玉門關。

名句賞析——“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首詩,描寫了壯闊蒼涼的邊塞景物,抒發了守衛邊疆的將士們悽怨而又悲壯的情感。詩的首句寫自下而上對黃河的遠眺,次句寫邊塞環境的險惡,兩句合在一起,用大筆寫意的手法,渲染刻畫了邊塞風光的雄奇蒼涼和邊防戰士們生活環境的艱苦惡劣。後兩句筆鋒一轉,引入羌笛之聲。折楊柳送別本是唐人風習,羌笛吹奏的《折楊柳》曲詞更能引起思鄉的離愁。可如今在這玉門關外,春風不度,想要折一枝楊柳聊寄別情也不可能,這怎能不讓人更感悲傷。全詩表現了盛唐詩人悲涼慷慨的精神風貌。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作者背景

見《涼州詞》作者背景。

注詞釋義

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浦州(今山西永濟)西南的黃河邊上。

盡:落下。

欲:想。

窮:盡。

更:再。

古詩今譯

太陽依傍山巒漸漸下落,黃河向着大海滔滔東流。如果要想遍覽千里風景,請再登上一層高樓。

名句賞析——“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那是一個日落的傍晚,詩人登上鸛雀樓,映入眼簾的首先是一輪落日,在連綿起伏的羣山中漸漸西沉;而黃河自遠方奔騰而來,又滾滾地向大海奔去。詩的前兩句一寫天空,一寫河流,有靜有動,從大處寫起,筆筆入神,真是景象壯闊,氣勢不凡。詩寫到這裏,雖只兩句,似乎筆力已盡。誰想作者卻又翻空出奇,把讀者帶入更高的境界。“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詩人並不滿足於對眼前景物的流連,還想探究更遠的景色,從這裏可以看出詩人不斷進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