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的教學新案例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的教學新案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87K 次

春夏秋冬婀娜走來,一年四季盡展風姿。大自然以繽紛的形象、絢麗的色彩、豐富的聲響、芳醇的氣息感召着人們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走近大自然,物我相融,心靈迴歸,是人們切切追慕的意境。本單元應人們精神的需求,收集了一組文情並茂的散文、詩歌,創設了美的氛圍,薈萃了情景交融、詩情畫意的醇美意境,閃爍着構思精巧、語言精美的藝術光芒。學習本單元,要求:⒈美讀課文,激發美的情趣,培養審美能力。⒉理清思路,學習精巧構思,領會寫景方法。⒊品味語言,賞析精彩語段,積累豐富詞彙。⒋聯想想像,感悟自然靈性,提高思維品質。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的教學新案例

《春》教學新點子

方案一

教學角度:賞讀——引導學生任選角度鑑賞、品析,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

主要教學步驟:

⒈播放鋼琴曲,欣賞《春之聲》,引導學生想像音樂中所表現的春天的景象。⒉利用多媒體,欣賞畫面及配樂朗讀,形象感知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等。⒊教師指導朗讀,學生自選喜愛的語段試讀,點擊相應畫面,配樂競讀,評比。⒋教師指導散文鑑賞的角度和方法,出示例文,並提供參考題:①《春》中的比喻特色; ②“春”的人格化; ③“春”的色彩美; ④“春”的形態美; ⑤《春》的構思佈局; ⑥《春》中的寫景藝術; ⑦《春》的語言特色; ⑧《春 》中的口語穿插; ⑨《春》中的句式變化; ⑩《春》中動詞的妙用 ; ⑾春雨黃昏意境的營造; ⑿“春”的詩情與畫意。⒌學生選題,查閱資料,寫賞析文。⒍全班交流,評點,小結。

方案二

教學角度:擴讀——立足課文,擴展延伸,拓寬視野,培養審美情趣。

主要教學步驟:

⒈簡介作者,導入課文。⒉點擊課件,賞畫面,聽範讀。⒊揣摩情感、語氣,點讀、齊讀課文,概括文中描寫的對象、展示的畫面及蘊含的情感。⒋教師引導學生讀好、讀懂、讀透第四段,從描寫對象、描寫角度、修辭手法、寫作方法、遣詞造句、藝術效果等多角度品析。⒌學生分小組活動,從課文中自選語段閱讀、品析,全班交流。⒍各小組收集信息,查閱資料,分類積累:①古今中外寫“花”的詩詞及名句;②寫“雨”的詩句及文章片斷;③含有“春”的詩詞及文章。⒎以收集的詩詞、散文、描寫片斷爲朗讀材料,組織“春之聲”詩文朗誦會,並配樂器伴奏、歌舞表演。

《濟南的冬天》教學新點子

方案一

教學角度:比較閱讀——課外延伸,比較鑑賞,領會作品的藝術風格,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

和審美素養。

主要教學步驟:

⒈由詠雪的詩句導入課文,簡介作者及背景。⒉點擊課件,欣賞配樂配畫朗讀,體會語氣、語調及作品表達的感情。⒊學生自選最喜歡的語段,摹讀,學生相互評點。⒋說出本文描寫的濟南冬天的景物及特點;說說想像的畫面。⒌精讀第三段,引導學生領會觀察的角度、景物的層次、色彩的映襯、虛實的結合、修辭的運用、句式的變化等,領會寫景的方法及藝術效果。⒍出示老舍的散文《濟南的冬天》的姊妹篇《濟南的秋天》,比較閱讀,小組討論:①兩文有哪些異同?②老舍先生運用了哪些相同的和不同的手法寫出相同對象的不同時令所顯現的不同特點的?③從兩文可看出老舍散文具有怎樣的藝術風格?⒎全班交流,教師小結。學生從兩文中選讀句子,積累語言。

方案二

教學角度:綜合活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及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主要教學步驟:

⒈網上搜索信息,“濟南知多少——大家談”(地理位置、自然資源、名勝古蹟、人文景觀、鄉土民情、旅遊交通等)。⒉學生課件展播:“三大名勝請欣賞”(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配樂配畫我來讀”。⒊語言精華要積累,“合作背誦誰更優”:不定語段,自選句子,大組兩兩對抗,組員自由接力。⒋印發品評資料,自選精粹語段,“自由賞析我來寫”。張貼,瀏覽,評比。⒌課外延伸,網上搜索——“寫山寫水寫冬天,收集名句和名篇”。小組合作,分類查找,全班交流積累。

《山中訪友》教學新點子

方案一

教學角度:換位改寫——變化角度,互訴心聲,激發學生的童心童趣。

主要教學步驟:

⒈以“朋友”爲話題,引導學生訴說曾經有過怎樣的朋友,從而導入課文。⒉速讀課文,整體感知,概述作者到“山中”拜訪的朋友及敘述方式的人稱特點。⒊點擊課件

,欣賞畫面,演讀課文,體會第二人稱所表達的強烈感情及抒情效果。⒋研讀第四段,分角色讀,體會景物特點及句式特點。⒌換位改寫,互訴心聲:①假如你是白雲、小溪、瀑布、山泉……中的某一景物,你將對遊人朋友訴說怎樣的心聲?②假如你是某一景物,你對周圍的景物朋友又會訴說怎樣的想法和感受?⒍小組討論,片斷寫作,全班交流。⒎教師小結,學生自選語句,競背積累。

方案二

教學角度:想像仿寫——學課文,仿句式,訓練表達,豐富想像。

主要教學步驟:

⒈以“朋友”的詩句或歌詞導入。⒉課題懸測,閱讀標題,推測文章內容,揣摩作者的

寫作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⒊速讀課文,整體感知,思考: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與你推測的是否有別?⒋研讀課文,小組討論:作者爲什麼把進山看景說成“山中訪友”?你最欣賞哪一段,爲什麼?⒌想像仿寫:①學生閉上眼睛,聽範讀第三段,想像情境, “我閉上眼睛,我真的變成了一株樹……遠山遠水”。再想像走近小溪、山泉、小花、懸崖等情境,仿此句式寫一段話。②分角色朗讀第四段,想像畫面。再想像山中可能還有哪些景物朋友,每人自選其中一種仿寫,小組合作,集成一段。

《秋天》教學新點子

方案一

教學角度:寫讀——想像畫面,擴寫細節;摹仿詩句,即興創作。

主要教學步驟:

⒈以“秋天”爲話題說形容詞、說描寫句。⒉播放畫面,指導朗讀;學生自由揣摩,試讀課文;教師範讀,學生標出朗讀節奏及重音,齊讀。⒊整體感知:概括詩中描繪的幾幅圖——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概述詩人筆下的“秋天”是怎樣的秋天。⒋循環朗讀,自由競背。⒌擴寫畫面:①全班共同擴寫第一節,男生擴寫第一句,女生擴寫第二句。交流,評點。②小組合作擴寫第二節,交流,評比。③獨立擴寫第三節,全班交流,評點,小結。⒍討論歸納詩的特點,仿寫詩句:選取校園某一景物,學生共同完成兩句詩;自選四季中的意象,勾畫一幅圖,學寫一節詩。

方案二

教學角度:聯讀——選取相同題材的詩文閱讀,加深理解詩的特點。

主要教學步驟:

⒈簡介作者及作品,導入課文。⒉欣賞畫面,指導朗讀。⒊賞析詩句:①教師示範賞析第一節詩(意象的組合、描寫的角度、詞語的含義、修辭的運用、表達的感情、體現的風格等)。②小組合作,一部分賞析第二節,一部分賞析第三節。⒋聯讀訓練:①完成練習三,比較兩首同題詩,說說兩首詩有哪些相同點?兩位詩人表達的對秋天的感情有何不同?兩首詩的風格有何不同?②閱讀散文《秋天的小樹林》,討論——此文運用了哪些寫景方法?寫出了秋天及小樹林的哪些特點?同寫秋天的樹林,詩歌與散文在選取意象、截取畫面、表達方式上有何異同?⒌教師小結,學生背誦詩句。

《古代詩詞曲五首》教學新點子

方案一

教學角度:趣味閱讀——開展豐富而有趣的活動,增添學習趣味性,調動學生積極性。

主要教學步驟:

⒈人物謎語競猜導入,播放人物圖象,學生完整了解五位詩人。⒉點擊課件,欣賞畫面,學生揣度詩的內容,並朗讀相對應的詩,體會詩中蘊含的感情。⒊學生設題點將,翻譯詩句,理解內容。⒋故事新編——將詩人、詩題、詩句趣味串聯,添枝加葉,寫成一則故事。⒌搜索五首詩中的對偶句,體會其特點,進行對詞、對短語、對句子的訓練;學生收集對偶句,男女生互答上下聯競賽。⒍用熟悉的校園歌曲或流行音樂給五首古詩配樂吟唱,如“同桌的你”、“小小的一片雲”、“蝸牛與黃鸝”、“水調歌頭”、“星語心願”等。⒎自由競背,小組多種形式表演背誦。

方案二

教學角度:學生講讀——鼓勵學生參與教學設計,意在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

主要教學步驟:

⒈佈置預習,教師指點研習資料、鑽研課文、設計教讀環節的要點及方法。⒉將五首詩的詩題製成籤,小組合作,抽籤備課,學生諮詢,教師輔導。⒊教讀同一首詩的各小組派代表依序登臺,用不同方案引導學讀。教讀完畢,全班討論,教師評點,投票評優,給予獎勵。⒋學習效果反饋:各小組點將競背詩詞;教師將本文的文學常識、課下注釋、名句理解、詩的情感及風格特點等內容製成籤,設置小組必答題和搶答題。⒌學生自由選題成文:①備課小記;②教讀的感受和收益;③課堂印象記;④學習方法說長道短;⑤詩的畫面擴寫;⑥讀詩·讀人(如“曹操與《觀滄海》”);⑦詩人、詩題、詩句趣味串聯。⒍優秀片斷展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