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麥琪的禮物》優秀教案

七年級《麥琪的禮物》優秀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2W 次

  教學目的:

七年級《麥琪的禮物》優秀教案

1、通過對人物肖像、動作、語言、心理描寫的分析分析人物性格。

2、學習利用感受、分析、對比、推論等手段去鑑賞小說。 3、理解純潔善良、關愛他人的人性美和相濡以沫的愛情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對人物肖像、動作、語言、心理描寫的分析分析人物性格。

2、理解作者對小人物身上人性美的歌頌。

3、如何利用感受、分析、對比、推論等手段去鑑賞小說是教學難點。

 教學方法:

1、討論法。

2.再造想像法。

3、比較法。摒棄按照小說情節“開端、發展……結局”而教的公式,採取“總體一局部一總體”的方法:先通覽全篇,瞭解概貌(包括內容與形式),再深入局部(細部)仔細揣摩,最後又回到全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內容過程:

  第一課

  一、導入:

在1899年的聖誕節即將來臨的日子裏,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城監獄裏,一位囚徒正在爲無錢給心愛的女兒買聖誕禮物而發愁、而痛苦。忽然,他想起從前辦過的《滾石》諷刺幽默雜誌,他所寫的一些幽默小品和風趣故事,是市民們很好的消遣和娛樂。於是他在監獄準備迎接聖誕節的忙碌中,偷閒匆匆寫下了一篇小說:《口哨狄克的聖誕禮物》。小說獲得很大成功,很快發表在1899年《麥克盧爾》雜誌的聖誕專號上。他終於得到了稿酬,如願以償地讓女兒在聖誕節得到了心愛的聖誕禮物。從此後,一發而不可收,這位囚徒變成了和契訶夫、莫泊桑齊名的短篇小說大師。這位由囚徒到作家的人是誰?他的創作風格是什麼?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小說也是一個關於聖誕禮物的故事,這個故事到底是怎樣的呢?

 二、解題:

歐•亨利(1862—1910),本世紀初美國著名的短篇小說家,也是中國讀者最熟悉的美國作家之一。生於美國一個醫師的家庭。年輕時,歐•亨利在家鄉一家藥房當學徒,後來到西部得克薩斯州做過牧童、會計員、土地局辦事員和銀行出納員。在銀行工作期間,由於出納制度不完善,短缺了一筆現金。爲了避免受審,他離鄉背井到中南美流浪了幾年,後來得到妻子病危的消息,回家看望,終於被捕,在俄亥俄州監獄坐了三年的牢。獄中以“歐•亨利”爲筆名創作短篇小說.命運對他來了點幽默,以一場官司把他變成了一個具有世界影響的小說家。 出獄後到了紐約,專門從事寫作,定期爲報刊撰稿。 坎坷歲月,不幸遭遇,流浪生活,監獄禁閉,以及和多種多樣的人接觸,給了歐•亨利豐富的創作題材。他一生共創作了三百篇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著名的短篇小說有《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讚美詩》和《最後的藤葉》等。他的小說從各個角度揭露了資本主義的黑暗,描寫了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和苦痛,頌揚了他們的真誠愛情和友誼、自我犧牲的高尚行爲和對幸福生活的嚮往。由於他描寫的生活畫卷廣闊,他的作品曾被譽爲“美國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書”。”但他最負盛名的故事大都發生在紐約市的大街小巷,特別是曼哈頓區的。作品當中逼真地描寫了紐約曼哈頓區一帶的街道、小飯館、舊公寓的氣氛、圖景,所以有人稱歐•亨利爲“曼哈頓的桂冠詩人”。他的小說以詼諧幽默見長,往往在幽默中揉進辛酸,形成“含淚的笑”的獨特風格。小說情節生動,構思巧妙,結局往往出乎意料,而又符合真實,令人讚歎。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麥琪的禮物》,是歐•亨利短篇小說中最優秀、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三、研習課文:

1、粗讀課文,整體感知,檢查預習情況:

A、掌握文中的生難字詞,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抽噎 (yè) 饋(kuì)贈 吝(lì)嗇 (sè) 鵪(ãn)鶉(chún) 掂(diãn)斤撥兩

相形見絀(chù) 俗不可耐 忐(tãn)忑(tè)不安

解釋詞義:神經質 掂斤撥兩 相形見絀 俗不可耐 晦澀 饋贈

B、指定一學生口述小說大意,全班補充修正

聖誕節前,德拉犧牲了自己引以爲傲的美髮爲丈夫傑姆買來聖誕禮物——錶鏈;但傑姆放棄了金錶爲德拉買回美麗的髮梳。兩人珍貴的禮物都成了無用的東西。 。

C、初步把握小說主旨。

2、速讀課文,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7段寫德拉無錢給愛人買聖誕禮物而痛苦。

第二部分:8—21段寫德拉給愛人買到了美麗的禮物。

第三部分:22—46段互贈禮物。

第四部分:47--48段篇末點題,作者讚美禮物。

(解說:這是一個過渡性的教學環節,是本教時口述大意的深化,又是下課時重難點突破的必要準備。)

 四、佈置作業:

1、再讀課文,思考小說的主人公是誰?作者是如何刻畫的?

2、歐•亨利的小說構思極其巧妙,本文中是怎樣具體體現的?

 第二課時

  一、回憶舊知,導引新課

提問:小說的三要素是什麼?怎樣理解本文的三要素?

人物、情節、環境。

再讀了課文,小說的主人公是誰?

明確:德拉和傑姆,德拉着墨更多。

  二、研習課文,細讀課文,突破重難點。

(一)人物

1、德拉是個什麼樣的女性?小說是如何刻畫她的?

以學生探究爲主,教師只點撥要點如下:

肖像描寫:(8段)瘦小靈活、身材纖細、兩眼晶瑩透亮……

德拉從壁鏡中望見她自己的頭髮時,“她的眼睛晶瑩透亮”了,她顯然是在打頭髮的主意了。

(9段)“但是在20秒鐘內她的臉失色了”,表明她對出賣自己的頭髮仍然是有些捨不得的。

(11段)德拉把“美麗的頭髮披散在身上,像一股褐色的小瀑布一樣,波浪起伏,金光閃閃。頭髮一直垂到膝蓋下,彷彿給她披上一件衣服。尤其是作者不惜筆墨,運用誇張、比喻去着力描寫德拉的長髮,動詞“潑撒”的運用極爲形象傳神。因爲德拉的長髮不僅展現了主人公美麗的外表,更折射出女主人公純潔善良的美好心靈。

(12段)“眼睛裏殘留着晶瑩的淚光” 因丈夫很喜歡自己長髮的樣子,愛丈夫。

傑姆還沒有看到送給他的美麗禮物呢!她熱切地把它託在自己掌心上遞給他。這無知無覺的寶貴金屬似乎閃閃地反映着她的快活和熱誠的神情。

(學生通過這些文字,並運用再造想像美麗的德拉。)

動作描寫:(9段)旋風般地轉過身,站在壁鏡前面。想到弄錢的辦法,很興奮。

急速披散頭髮,“飄出房門,下樓來到街上。”動作輕盈,很快樂。把自己的頭髮賣了20塊錢。

又花了兩個鐘頭的時間,“她徹底搜尋各家店鋪。”,終於爲傑姆買到了一條白金錶鏈,“徹底”一詞,來刻畫德拉費盡心思,全心全意只爲丈夫的歡喜,對丈夫的一片癡情。

(22段)找出、點燃、着手修補,很重視丈夫的感受,討丈夫歡喜。

語言描寫:重點品讀30段、35段。個別同學進行有感情朗讀。

德拉連忙作了解釋:“我把頭髮剪掉賣了,因爲我不送你一件禮物,我過不了聖誕節。頭髮會再長起來的你不會在意吧,是不是?我實在沒有辦法才這麼做的。”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賣掉頭髮,很珍惜。

德拉進一步解釋說:“我剪掉頭髮是爲你呀。我的頭髮可能數得清,”“但是我對你的愛情誰也數不清。”這些發自肺腑的話語,突出了德拉對傑姆的純潔的愛情,對丈夫的感情勝於一切珍貴的東西。

“漂亮嗎,傑姆?我跑遍了全城才找到它。現在你每天要把表看上一百次了。把你的表拿給我。我要看看它配上是什麼樣子!”

小說中,德拉的每一句話又都是那麼溫柔和善解人意。

心理描寫:小說一開始,她爲聖誕節的贈禮,節衣縮食,精打細算已經好幾個月了。面對這一塊八毛七分錢,她真是一籌莫展了。渲染了女主人公德拉在聖誕節前夕產生的煩惱,想買禮物而經濟拮据。作者有意強調了“一塊八角七分錢”的錢數之少和來之不易,但買聖誕禮物的希望很難實現。而聖誕節迫在眉睫了,失望、沮喪、無可奈何的神情,隨後就只得倒在那張破舊的小榻上號哭。

號哭之後的德拉,心情是很灰黯的。“她站在窗前,呆呆地看着外面灰濛濛的後院裏有一隻灰色的貓在一個灰色籬笆上走着。”

當她決定賣頭髮時,眼睛先是“晶瑩明亮”了,但是隨後“臉一剎那間失色”了這表現了她欲賣又略有遲疑的複雜心理活動。

躊躇了一分鐘,德拉終於作出了賣頭髮的決斷,痛與喜的交織。

回家之後,她的狂喜有點兒變得審慎和理智了。新的焦慮,她不得不用40分鐘的時間把自己剪了的頭髮燙好,心情“活像一個逃學的小學生”,但她擔心傑姆看了不順眼。怕影響丈夫的心情。很細緻。

總結:善良純潔,關愛他人,體貼、深愛着丈夫。

③傑姆對德拉的感情如何?小說是如何表現的?

四人討論。教師點撥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把這一神情下的傑姆的心理補充出來,這樣就可以切身體會出傑姆對德拉的感情。

(28段)“一進門傑姆就站住了,像一條獵犬嗅到鵪鶉似的紋絲不動。他兩眼盯着德拉,有一種她捉摸不透的表情,這使她大爲驚慌。那既不是憤怒,也不是驚訝,又不是不滿,更不是厭惡,不是她所預料的任何一種神情。他只是帶着那種奇怪的神情死死地盯着她。”

顯而易見,傑姆這時是被德拉剪掉頭髮後的樣子搞蒙了,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德拉從來沒有見過的奇特的神情。因爲他爲深愛的德拉賣掉了祖傳三代的金錶換回了妻子渴望已久的髮梳。期望值很高,失望、失落、難過。

而傑姆“彷彿他絞盡腦汁之後,還沒有把那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弄明白似的”,他受的刺激太大了,他以至於“帶着近乎白癡的神情問道:‘你說你的頭髮沒有了? ”越希望妻子快樂,反差越大,失望更大。

全班重點品讀28段、31段、34段對傑姆神情的刻畫。

“傑姆好像忽然從恍惚中醒過來。”他激動地把德拉摟在懷裏。然後,“從大衣口袋裏掏出一包東西,把它扔在桌上”。那是傑姆爲德拉買的全套髮梳,是德拉渴望已久的東西,看出他的細心,體貼入微。他就知曉妻子夢寐以求的是那百老匯路一個櫥窗裏的一套純玳瑁髮梳,這裏又顯現傑姆對德拉的感情之深。難怪傑姆看到失去長髮的德拉時,是那般的神情恍惚。他太意外了,失望。

傑姆並沒有照她的話去做,卻倒在小榻上,雙手枕着頭,微笑着。

“德拉,”他說,“讓我們把聖誕節的禮物擱在一邊,暫時保存起來。它們實在太好了,現在用了未免可惜。我是賣了金錶換了錢給你買的髮梳。現在請你炸肉排吧!

知道妻子剪髮的原因後,不再爲禮物本身而傷心,而是爲妻子的心意狂喜。

送禮物就是爲了表達心意,二人傾己所有爲對方準備禮物,以表明了對方的心意,都以對方的快樂爲自己的最大快樂;那麼禮物本身已微不足道了。更可看出二人心地的善良、美麗。

傑姆同樣有一顆純潔善良的心,且深愛着妻子

夫婦之間的感情:苦難的生活並沒有消磨盡他們純真的愛情。他們爲了對方勇於自我犧牲,無私奉獻。所以纔會賣掉自己珍愛的東西,給對方買禮物。。

(解說:跳讀、摘讀課文,讓學生的思維經歷感受、分析、比較、推論、判斷等去把握人物形象,不需面面俱到,但應授之以漁。)

(二)寫作特點

1、歐•亨利是個編故事的能手。他能將一個簡單的故事說得那樣引人人勝,主要因爲懸念迭起,找出懸念之處?

(可分別請幾位同學談談自己的看法,相互點撥,相互完善。)

德拉一定得給傑姆買聖誕禮物 (聖誕節就要來到了,按照基督教的風俗習慣,人們之間總要互相贈送禮物。)可是,貧窮的她怎樣才能弄到錢?(懸念初起)

後來德拉賣掉了夫妻倆引以自豪的兩樣東西中的一樣頭髮,用賣發得來的錢,爲傑姆買了一條錶鏈,並在家中期待着傑姆的到來。讀到這裏,我們一定會以爲傑姆回家後看到錶鏈該有多高興了。可是傑姆一進門就盯着德拉,露出一種“摸不透的表情”,這是爲什麼?(懸念再生)

當傑姆聽到德拉說是剪了發而買了一件“美麗的禮物”後,傑姆恍如夢中,多次向妻子發問:“你把頭髮剪掉了?”“你說你的頭髮沒有了?”讀到這裏,讀者心中疑惑:德拉的容貌改變了,難道傑姆就不愛她了嗎?(懸念接踵而來)

繼續讀下去才知道,原來是傑姆給德拉買了用來裝飾那一頭長髮的成套髮梳,可如今,德拉的長髮卻沒有了,難怪他追問不休。傑姆哪裏來的錢呢?(懸念又起)

直到最後,讀者方纔明白:原來傑姆是賣了另一件引以自豪的東西心愛的懷錶,纔給妻子買回了成套的髮梳。

總結:這是一個沒有曲折,不足爲奇的故事,可是歐•亨利圍繞那套髮梳和白金錶鏈設置了一個又一個懸念,正是這些懸念緊緊抓住了讀者,這是典型的“歐•亨利式情節”。

2、其次,結局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

有了漂亮的錶鏈,有了反映了女主人公快活和熱誠的神情的錶鏈,卻沒有承受錶鏈的金錶。這帶有悲劇性質的喜劇性矛盾,如同音樂演奏中的戛然而止,給讀者留下了充分回味的餘地。小說的結局是讀者始料不及的,誰也不曾想到,他倆精心選擇的禮物都變成了毫無用處的東西。出入意外的突兀,異峯突起的神奇,叫人目瞪口呆,引入深思警醒,這又是一個典型的“歐•亨利式結尾”。

作者在小說的結尾,用頗具教化色彩的話總結全文:“那兩個住在一間公寓裏的笨孩子,極不聰明地爲了對方犧牲了他們家裏最寶貴的東西。但是,讓我對現今的聰明人說最後一句話,在一切饋贈禮物的人當中,那兩個人是最聰明的。”

如何理解: 德拉和傑姆買來的白金錶鏈和髮梳都不能起作用了,美好的願望就此落空,但在作者看來,這並不是一個事與願違而令人遺憾的結局,德拉和傑姆之間相濡以沫的愛情,不就是彼此最珍貴的禮物嗎? 還有什麼比純潔善良、關愛他人的人性美和真摯的、相濡以沫的愛情更貴重更值得珍惜的禮物呢?難怪作者把小說的題目命名爲“麥琪的禮物”呢,因爲這是神聖的、充滿愛的、放射着人性美光彩的、寓意深遠的禮物。

 三、總結小說主旨,教師歸納:

《麥琪的禮物》敘寫了一個一對窮困的年輕夫婦爲互贈聖誕禮物而忍痛賣掉引以自豪的長髮和懷錶,卻換來了不再起作用的髮梳和錶鏈的故事,反映了美國下層人民生活的艱難和辛酸,讚美了主人公純潔善良、關愛他人的人性美和真摯的、相濡以沫的愛情。愛是至高無上的,這就是作者做這篇小說的主旨。

 四、佈置作業:

關於禮物,關於你和好友之間涉及一個有懸念的情節,體現你和他之間的友誼,寫一篇200字的小作文。